- 年份
- 2024(4609)
- 2023(6561)
- 2022(5449)
- 2021(4848)
- 2020(3985)
- 2019(8676)
- 2018(8281)
- 2017(15420)
- 2016(8183)
- 2015(8780)
- 2014(8471)
- 2013(8063)
- 2012(7055)
- 2011(6333)
- 2010(6027)
- 2009(5615)
- 2008(5346)
- 2007(4413)
- 2006(3766)
- 2005(3197)
- 学科
- 济(32039)
- 经济(32007)
- 管理(26005)
- 业(24117)
- 企(19156)
- 企业(19156)
- 方法(15312)
- 数学(13771)
- 数学方法(13644)
- 农(8869)
- 财(8333)
- 中国(8102)
- 贸(7793)
- 贸易(7791)
- 易(7583)
- 业经(7332)
- 学(7271)
- 地方(6503)
- 环境(6375)
- 技术(6312)
- 农业(6286)
- 制(5338)
- 银(5146)
- 银行(5111)
- 务(5107)
- 财务(5093)
- 财务管理(5087)
- 划(4960)
- 企业财务(4841)
- 融(4819)
- 机构
- 大学(117772)
- 学院(116982)
- 管理(47395)
- 济(47153)
- 经济(46372)
- 理学(42540)
- 理学院(42074)
- 管理学(41284)
- 管理学院(41105)
- 研究(38888)
- 中国(28560)
- 科学(26979)
- 农(26829)
- 京(24012)
- 业大(23717)
- 农业(21719)
- 所(19982)
- 财(19023)
- 研究所(18798)
- 中心(17929)
- 财经(16121)
- 江(15672)
- 农业大学(15197)
- 经(14870)
- 北京(14436)
- 经济学(14204)
- 院(14156)
- 经济管理(13504)
- 范(13158)
- 经济学院(13035)
- 基金
- 项目(90796)
- 科学(71612)
- 基金(68285)
- 家(62888)
- 国家(62405)
- 研究(57723)
- 科学基金(53240)
- 社会(39060)
- 自然(37299)
- 社会科(37226)
- 社会科学(37217)
- 基金项目(37114)
- 自然科(36505)
- 自然科学(36492)
- 自然科学基金(35886)
- 省(35628)
- 划(30812)
- 资助(26709)
- 教育(25859)
- 重点(20575)
- 编号(20254)
- 创(19822)
- 计划(19518)
- 发(19114)
- 部(19059)
- 创新(18614)
- 科研(18223)
- 科技(17118)
- 国家社会(16888)
- 业(16736)
共检索到154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严宇骊 金纬 陈忠
中介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随着社会分工的开始而产生的。中介使得系统之间的协调度提高。在日常生活中,中介是很常见的,只是有些组织发挥着中介的作用,人们却未从中介的角度来考虑。本文就是对中介系统进行独立的研究。分析中介的发展、演化、消亡的过程,提出中介存在的意义和条件,以及中介要产业化,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关键词:
中介 协调度 房地产中介 搜索引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司光南
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展是基础,协调是关键。以持续发展理论为核心,以人口-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寻求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文章建立了人口与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系统分析和数理统计的原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人口-经济协调度分析,并对人口-经济协调度定量评估的步骤、方法及数学模型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盛彦文 马延吉
通过构建区域产学研创新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09—2014年全国31个省市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创新子系统的创新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及影响因素进行测度与评价。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企业创新发展水平呈稳定的上升趋势,高校和科研机构则呈现波动上升和缓慢增长的趋势,并且一直滞后于企业。(2)产学研创新系统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但空间分异显著,东部沿海和长江沿岸地区处于高度耦合协调状态,东北和中部地区处于中度耦合协调状态,而西部地区则徘徊不前。(3)政府扶持程度、产学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方宁 杨东旭 向延平 张茜
通过构建人-地-水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模型、系统GMM模型分析湖南省人-地-水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0—2019年湖南省人-地-水系统综合发展指数呈上升趋势,但子系统增速各异,人系统增速最快,地系统增速最慢。(2)人-水、人-地、水-地的二元系统中,人-水系统耦合协调度增速最快,发展为高度协调,人-地、水-地二元系统为中级协调;人-地-水三元系统从勉强协调发展为中级协调,各地耦合协调度均有提高,系统间的依托关系逐渐增强。(3)在影响因素中,产业结构升级、政府调控能力、科技投入和农村治理投入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薛伟贤 董维维 王强
通过引入距离协调度模型对入世后2001年至2005年我国区域间保险业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近些年我国保险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区域间的差距并没有缩小。入世后我国区域间保险业发展中,中西部的协调度最高,东中部、东西部协调程度则较低;从2001年至2005年,各区域间保险业的发展处于一种不协调的状态,协调度甚至有所下降。
关键词:
保险业 距离协调度 协调发展 主成分分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芳 史慧敏 陈群
长三角是我国绿色经济发展转型重点区域,在生态文明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推动下,长三角已进入绿色城镇化发展新阶段。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角度构建绿色城镇化水平指标系统,选用熵权-TOPSIS法计算长三角绿色城镇化的综合水平,在此基础上计算内部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演变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长三角绿色城镇化水平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城市之间差异明显以及各维度水平发展差距较大的特点;2)在长三角绿色城镇化一级指标中“经济-社会-生态”耦合协调度水平在研究期间内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且属于高度耦合状态,但是其内部呈现“东强西弱”格局,进一步研究发现经济与社会之间的不协调成为制约长三角绿色城镇化进程中的主要因素;3)在对长三角绿色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时空格局的影响因素中发现,一级指标关联度对经济-社会-生态的影响排名依次为:绿色潜力>绿色协同>绿色公平>绿色效率>绿色质量>绿色增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芳 史慧敏 陈群
长三角是我国绿色经济发展转型重点区域,在生态文明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推动下,长三角已进入绿色城镇化发展新阶段。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角度构建绿色城镇化水平指标系统,选用熵权-TOPSIS法计算长三角绿色城镇化的综合水平,在此基础上计算内部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演变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长三角绿色城镇化水平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城市之间差异明显以及各维度水平发展差距较大的特点;2)在长三角绿色城镇化一级指标中“经济-社会-生态”耦合协调度水平在研究期间内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且属于高度耦合状态,但是其内部呈现“东强西弱”格局,进一步研究发现经济与社会之间的不协调成为制约长三角绿色城镇化进程中的主要因素;3)在对长三角绿色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时空格局的影响因素中发现,一级指标关联度对经济-社会-生态的影响排名依次为:绿色潜力>绿色协同>绿色公平>绿色效率>绿色质量>绿色增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玉婷 王议寒 刘自敏
本文利用2010~2021年中国281个地级市数据,对中国城市“水-能源-粮食”纽带系统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探究其时空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城市WEF系统安全呈现出上升趋势,子系统中粮食安全滞留在较低水平。全国城市WEF系统耦合协调度有所提升,但多数城市处于初级协调状态,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空间集聚和极化特征,高值集聚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低值集聚主要位于大西北和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在“新四化”变量中,信息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对本地和邻近城市WEF系统耦合协调度有显著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呈现出非线性特点,城镇化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但并不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世琦 高旺盛
依据数理统计理论与方法构建了农业生态系统协调度测度理论和模型,包括功效函数、协调函数和协调度的变化范围和协调度等级,建立了农业生态系统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以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为例进行了农业生态系统自协调发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农业生态系统1990—2002年系统协调度呈现上升趋势、1990—1998年呈弱度失调在5级以下、1999—2002年呈弱度协调在6级以上;系统协调度的变化主要受子系统影响,1990年的系统协调度低主要是因经济和社会子系统的协调度太低,1998年系统协调度低的主要原因是生态子系统的协调度太低;从研究时段看,影响农业生态系统系统协调度主要随经济子系统和生态子系统的协调度...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统 协调度 协调等级 资阳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任玉珑 甘文媛 阳忠明
目前,我国面临着经济高速增长的巨大能源需求,电力产业作为重要的能源部门之一,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所起的基础性支撑作用是巨大的;但其中发电行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也给社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尤以火力发电厂的污染排放所占份额最多。因此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火力发电厂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文中的电能系统指的是我国的火力发电系统。为了客观评价我国目前电能—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思想,构建电能—环境系统的协调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回归相结合的协调度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1995-2005年电能—环境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定量分析。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的结果,就我国电能—环境的未来协调发展提出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纳 陈黎明
3E系统由能源、经济和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文章利用已有的3E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计算3E系统的协调度评价值,采用Logistic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从时间演化特征与空间结构特征两个方面,对3E系统协调度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揭示能源、经济、环境之间的内在规律,探寻能源-经济-环境政策协调机制,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聂艳 于婧 胡静 叶宗达
本文利用1998年~2008年武汉市的城市土地利用统计资料,从状态、时间两个层面开展了武汉市城市土地集约总体评价,结果表明近10年来该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稳步上升,其中1997年~2002年处于初等集约利用水平,2003年~2007年处于中等集约利用水平,2007年接近高等集约利用状态,综合指数和5个子系统都朝有序方向发展。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影响较大的为土地利用结构集约和土地利用强度集约两个子系统。2001年、2002年武汉市城市土地复合环境系统协调度为负,系统出现无序化发展的征兆;1997年~2007年,Moran’sI值表明武汉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具有较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其中2007...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强 胡智胜 张园园
文章根据耦合协调发展机理构建了生猪生产系统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基于13个生猪养殖优势省份的相关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了生猪生产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并用面板回归模型检验了耦合协调度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13个省份生猪生产系统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呈现“高耦合-高协调、低耦合-低协调”的同步发展趋势。耦合度水平较高,13个省份均已进入高度耦合阶段;耦合协调度水平不够理想,仍有7个省份处于过渡发展阶段。(2)13个省份的耦合协调度等级分布呈现由“波动重组”向“稳定微调”发展的趋势,由南向北从“∧”型向“W”型分布格局演化,耦合协调度的高值区域集中在华中和华东地区,山东和河南的耦合协调度占绝对优势。(3)生猪生产系统耦合协调发展驱动因素的变化趋势为:市场带动、产业集聚和环境相容→投资拉动、技术水平、产业集聚和环境相容→市场带动、投资拉动和产业集聚,传统的自然资源优势对于生猪生产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贡献被削弱,资本和市场的驱动力量已然崛起。
关键词:
生猪生产 耦合协调度 时空特征 驱动因素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魏晓旭 赵军 魏伟 颉斌斌
以中国2853个县(市、旗、区)为研究单元,利用1980、1990、2000和2012年的中国县级行政单元GDP数据和全国1 km格网土地利用数据,通过计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和GDP的变化率,构建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EEH)模型,分析了EEH的空间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借助空间统计Local Moran's I和Getis-Ord G*i指数评价EEH空间分布模式。结果表明:1自1980年以来中国县级行政单元GDP持续快速增长,全国呈现东南沿海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中部地区,而中部地区又明显高于西部地区的特征;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西部和北部地区较高,南部和中东部地区较低;3中国县域EEH 1980-2012年间逐步得到改善,EEH空间关联度总体相对稳定,但空间格局分布不均衡。总体来看,确保生态经济系统的持续协调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世琦 杨正礼 高旺盛
【目的】研究区域农业系统在不同尺度下的协调度变化情况,探索区域农业系统协调度评价理论。【方法】构建了区域农业系统协调理论,包括协调度概念、功效函数、功效系数、协调函数、协调度、协调度变化区间和协调等级等;采用改进专家调查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从生态、经济和社会子系统中共筛选出24个评价指标;采用自尺度、省域尺度和国家尺度对广东省新兴县区域农业系统进行协调度实证分析。【结果】不同尺度下,广东省新兴县区域农业系统协调由高到低的排序是自尺度、国家尺度和省域尺度;生态子系统的排序是自尺度、省域尺度和国家尺度;经济子系统的排序是国家尺度、自尺度和省域尺度;社会子系统的排序是自尺度、国家尺度和省域尺度。区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