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78)
2023(12572)
2022(10857)
2021(10137)
2020(8895)
2019(20626)
2018(20406)
2017(39683)
2016(21325)
2015(24111)
2014(24136)
2013(23636)
2012(21760)
2011(19157)
2010(18927)
2009(17472)
2008(17038)
2007(15160)
2006(12905)
2005(11404)
作者
(60314)
(50877)
(50322)
(48358)
(32320)
(24593)
(23305)
(19782)
(19520)
(18011)
(17453)
(17157)
(16069)
(16045)
(15846)
(15684)
(15475)
(15058)
(14913)
(14843)
(12520)
(12483)
(12257)
(11855)
(11573)
(11495)
(11246)
(10984)
(10275)
(10010)
学科
(90558)
经济(90464)
管理(59769)
(58636)
(47128)
企业(47128)
方法(44571)
数学(40164)
数学方法(39653)
(25198)
(23984)
中国(22492)
地方(19626)
(18527)
业经(18269)
农业(16896)
(16576)
(15701)
贸易(15689)
(15200)
(14746)
财务(14703)
财务管理(14665)
企业财务(13941)
(13384)
银行(13354)
(12748)
金融(12744)
(12684)
(12515)
机构
学院(298798)
大学(298754)
(124120)
经济(121696)
管理(118582)
理学(103311)
理学院(102223)
管理学(100295)
管理学院(99756)
研究(98004)
中国(74568)
(61895)
科学(61091)
(55438)
(51877)
(48862)
(48772)
中心(47681)
业大(46352)
财经(44981)
研究所(44816)
(40915)
农业(40709)
(38520)
经济学(38305)
师范(38023)
北京(37302)
(35564)
(35078)
经济学院(34764)
基金
项目(208082)
科学(164812)
基金(153341)
研究(148334)
(134348)
国家(133278)
科学基金(115197)
社会(95236)
社会科(90303)
社会科学(90277)
(81671)
基金项目(81538)
自然(76275)
自然科(74559)
自然科学(74535)
自然科学基金(73189)
(68470)
教育(68419)
资助(63084)
编号(59913)
成果(47119)
重点(47095)
(46352)
(44213)
(42906)
科研(40967)
课题(40252)
创新(40225)
国家社会(39761)
教育部(39674)
期刊
(130630)
经济(130630)
研究(81163)
中国(52303)
学报(47946)
(44937)
(43848)
科学(43779)
管理(41333)
大学(36279)
学学(34408)
农业(29916)
(26866)
金融(26866)
技术(26618)
教育(25822)
业经(21964)
财经(21935)
经济研究(21592)
(18796)
问题(17543)
统计(16373)
(16277)
技术经济(14986)
(14725)
图书(14620)
(14507)
商业(14341)
资源(14317)
理论(14307)
共检索到427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毅  
中产阶层较高的收入和较强的消费能力,以及他们特有的消费文化理念,既引领着消费市场的走向,更影响着供给结构的调整。本文利用1995和2004年珠江三角洲城镇居民住户调查数据,运用ELES模型对中产阶层的需求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产阶层的基本需求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但边际消费倾向大幅度下降;食品、居住、家庭用品占中产阶层消费的主要部分;教育、医疗等曾一度表现出吉芬商品的性质。中产阶层的需求结构更多的受供给结构的硬约束。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毅  
中产阶层较高的收入和消费活力,通常被视为"消费前卫"甚至"奢侈"。本文利用珠江三角洲城镇居民住户的调查数据,对中产阶层的消费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在社会转型期,中产阶层的消费结构变动可明显地区分为三个阶段。当前,发展型消费已经占有较高的比例,并表现出注重实用的理性化消费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邓世文,阎小培,朱锦成  
珠江三角洲城镇建设用地增长的动力是珠三角经济超常规发展对用地的需求。城镇建设用地增长占用了很高比例的耕地,用地总量增长速度非常快,增量用地的用地构成以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为主;用地增长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大部分城市和建制镇人均建设用地增加,并没有根本改变大城市用地紧张的局面,而使原有用地较宽裕的中小城市和建制镇的人均建设用地摊大饼式的继续增加。针对用地增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建新  
水环境的变迁与珠三角城镇群的兴起有密切的关系,同时水环境影响城镇的经济发展。由于本地政治、经济、文化的需要,人们按照自己的观念意识与实际需要塑造着和影响着城镇的山水人文景观,积极进行水环境的治理。治理的过程同时又是社会变迁的过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胡伟平,吴志峰,何建邦  
从 TM卫星影象提取出城镇实际建筑覆盖专题信息 ,以城镇建筑覆盖面积代替人口统计数据 ,对 2 0世纪末珠江三角洲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变动特点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城镇等级规模总体时空格局、各等级城镇数量与规模变动特征、各行政等级城镇规模变动特征、城镇等级规模总体变动态势。结果表明 ,1 988至 1 998年珠江三角洲城镇的内外圈层空间格局较为稳定 ,核心城镇的地位有所下降 ,各等级规模的城镇均衡化趋势较为明显 ,按行政等级划分的城镇中镇级城镇增长速度最快。采用基于遥感的建筑覆盖区面积进行城镇等级规模研究是对基于人口的传统城镇规模研究的有益补充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任兆璋  周德英  
近20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奇迹般地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7%;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分别达到4600多元和9000元;出口总额500亿元占全国出口总额1/6;新建的大大小小1千多座桥梁和3万多公里的公路,将珠江三角洲城镇乡村联成一体;户户有电话(每百人27.2部),家家住新房。珠江三角洲着实有一派繁荣景象。造成珠江三角洲经济高速增长奇迹的作用因素有多种,按经济学家传统的观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宏山  
8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外资的加速流入,数百万外来劳动力开始涌入珠江三角洲。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珠江三角洲至少有236.4万外来劳动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珠江三角洲的外来劳动力数量不断上升。据估计,1994年,外省和广东其它地区在珠江三角洲打工的外来劳动力(以民主为主体)总数为600万左右。珠江三角洲已经成为中国最大、最活跃的劳动力市场之一。 数量众多的农民工的涌入,一方面为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也使市政管理面临压力:首先,人口急剧膨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熊晓云  
本文提出了产业关联系数测算方法,通过对产业集群的机制的阐述,在Porter的菱形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螺旋晶体模型。由于提出的是量化的计算方法,使得对专业镇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等产业集群的定量分析与测算成为可行。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胡伟平  吴志峰  何建邦  
在RS与GIS支持下,从TM卫星影像提取出珠江三角洲近期城镇建筑覆盖变化专题信息,利用土壤资源农业适宜性评价专题图对比城镇建筑扩展对土壤资源利用的影响,设计了土壤资源占用商指标(SU),以此刻划土壤资源受城镇建筑扩展影响的强度。结果表明:土壤资源质量越高,受城镇发展的影响越深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肖光明  
在对国内外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作简要回顾的基础上,着眼于宏观和中等空间尺度,从代表性旅游资源、旅游网络、旅游发展轴、旅游中心地体系等方面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空间结构的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有进一步优化的必要;同时提出四个方面的优化思路,包括:培育类型多样的旅游发展轴线、构建八大特色旅游文化板块、加快边缘区域的旅游发展、促进区域旅游流空间流动的相对均衡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郇  杜志威  李先锋  
城镇收缩现象早在20世纪中期已于欧美国家出现,珠江三角洲作为"增长的奇迹"地区也同样面临城镇人口的局部收缩,尤其是金融危机后城镇的收缩现象加剧。本文利用人口普查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从镇街单元和区县单元来考察珠三角地区城镇收缩的空间分布;并以东莞茶山为案例,从劳动力供给和产业需求的角度构建了基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口结构变化的城镇收缩分析框架;考察了珠三角地区城镇收缩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珠三角核心区以局部城镇收缩为主,收缩相对集中的城镇分布在外圈层,并形成三大城镇收缩集聚区域;(2)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外来人口总量减少是珠三角城镇收缩的典型特征;(3)产业结构需求变化与劳动力供给结构变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烈,吴唐生,沈静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桂田  尹志锋  
对珠江三角洲16市和长江三角洲7市2002—2005年面板数据的分析表明,全员劳动生产率、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着与平均工资较为稳健的正向关系;外商直接投资对外商投资所处类型企业的工资有正向影响,但并未产生外溢效应;对外贸易与工资水平大多呈负向关系;职业教育对工资呈现正向影响关系;失业率与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一般会降低总体平均工资水平。这些结果意味着,决定和影响工资水平的市场性因素发挥着不同程度的正向作用。但考虑到工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严重不匹配,平均工资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尤其是对外贸易与工资之间的负相关,显示出在进一步加强市场机制对劳动力定价作用的同时,必须要有政策性的外部冲击,以形成有效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沈静,陈烈  
专业镇是以某一种或二种产业的专业化生产为主的城镇,它已成为珠三角镇级经济单位的一种主要发展模式。文章重点论述了珠江三角洲专业镇的成长过程、成长原因和成长的基本模式。专业镇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产业专业化、政府逐渐引导、不断创新、区域协调和路径依赖的过程,成长原因主要有优越的区位条件、本地开放创新的社会文化、地方政府的创新精神和市场化程度高,成长的基本模式为内生型专业镇和外生型专业镇。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曾牧野  王继康  
改革开放十三年来,广东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注目的成就,从各项经济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到1991年,社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财政收入、出口创汇的绝对值均跃居全国第一位,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它虽然只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5.3%,人口的26.5%,但其创造的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工农业总产值、外贸出口额和财政收入却分别占全省总量的40.9%、40.5%、43.5%、37.8%、28.5%,同时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