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26)
2023(12347)
2022(10668)
2021(9974)
2020(8726)
2019(20180)
2018(20104)
2017(39114)
2016(21020)
2015(23790)
2014(23872)
2013(23508)
2012(21602)
2011(19247)
2010(18988)
2009(17510)
2008(17042)
2007(15182)
2006(12940)
2005(11354)
作者
(60375)
(50878)
(50475)
(48260)
(32309)
(24744)
(23122)
(19852)
(19516)
(18055)
(17500)
(17205)
(16117)
(15956)
(15913)
(15728)
(15513)
(15004)
(14919)
(14769)
(12578)
(12488)
(12411)
(11909)
(11554)
(11465)
(11256)
(10975)
(10275)
(10066)
学科
(88311)
经济(88221)
(57868)
管理(57715)
(46081)
企业(46081)
方法(43546)
数学(39228)
数学方法(38724)
(25884)
(23498)
中国(22160)
地方(20023)
(18438)
业经(17762)
农业(17300)
(16634)
(15652)
贸易(15640)
(15128)
(14598)
财务(14556)
财务管理(14519)
企业财务(13802)
(12920)
银行(12888)
(12512)
环境(12360)
(12242)
(12229)
机构
学院(296140)
大学(295968)
(122089)
经济(119671)
管理(117147)
理学(102008)
理学院(100887)
管理学(98989)
管理学院(98451)
研究(98162)
中国(74584)
科学(61663)
(61315)
(54786)
(52708)
(49312)
(48799)
中心(47825)
业大(46323)
研究所(45306)
财经(44386)
农业(41250)
(40337)
(38861)
师范(38388)
经济学(37572)
北京(36962)
(35779)
(35169)
经济学院(34124)
基金
项目(206871)
科学(163937)
基金(152418)
研究(147146)
(133851)
国家(132784)
科学基金(114471)
社会(94037)
社会科(89129)
社会科学(89102)
(81400)
基金项目(81308)
自然(76155)
自然科(74394)
自然科学(74372)
自然科学基金(73041)
(68448)
教育(68138)
资助(62336)
编号(59102)
重点(47317)
成果(46512)
(46257)
(44343)
(42673)
科研(40957)
课题(40227)
创新(40006)
教育部(39464)
国家社会(39114)
期刊
(128890)
经济(128890)
研究(80860)
中国(52306)
学报(47961)
(45832)
科学(44394)
(43012)
管理(40359)
大学(36180)
学学(34402)
农业(30350)
(26370)
金融(26370)
教育(26115)
技术(26104)
业经(21937)
财经(21477)
经济研究(20623)
(18377)
问题(17362)
(16552)
统计(15856)
资源(14870)
(14698)
技术经济(14584)
商业(14241)
(14143)
理论(13626)
决策(12965)
共检索到424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毅  
中产阶层较高的收入和消费活力,通常被视为"消费前卫"甚至"奢侈"。本文利用珠江三角洲城镇居民住户的调查数据,对中产阶层的消费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在社会转型期,中产阶层的消费结构变动可明显地区分为三个阶段。当前,发展型消费已经占有较高的比例,并表现出注重实用的理性化消费结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毅  
中产阶层较高的收入和较强的消费能力,以及他们特有的消费文化理念,既引领着消费市场的走向,更影响着供给结构的调整。本文利用1995和2004年珠江三角洲城镇居民住户调查数据,运用ELES模型对中产阶层的需求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产阶层的基本需求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但边际消费倾向大幅度下降;食品、居住、家庭用品占中产阶层消费的主要部分;教育、医疗等曾一度表现出吉芬商品的性质。中产阶层的需求结构更多的受供给结构的硬约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邓世文,阎小培,朱锦成  
珠江三角洲城镇建设用地增长的动力是珠三角经济超常规发展对用地的需求。城镇建设用地增长占用了很高比例的耕地,用地总量增长速度非常快,增量用地的用地构成以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为主;用地增长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大部分城市和建制镇人均建设用地增加,并没有根本改变大城市用地紧张的局面,而使原有用地较宽裕的中小城市和建制镇的人均建设用地摊大饼式的继续增加。针对用地增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宏山  
8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外资的加速流入,数百万外来劳动力开始涌入珠江三角洲。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珠江三角洲至少有236.4万外来劳动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珠江三角洲的外来劳动力数量不断上升。据估计,1994年,外省和广东其它地区在珠江三角洲打工的外来劳动力(以民主为主体)总数为600万左右。珠江三角洲已经成为中国最大、最活跃的劳动力市场之一。 数量众多的农民工的涌入,一方面为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也使市政管理面临压力:首先,人口急剧膨胀,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建新  
水环境的变迁与珠三角城镇群的兴起有密切的关系,同时水环境影响城镇的经济发展。由于本地政治、经济、文化的需要,人们按照自己的观念意识与实际需要塑造着和影响着城镇的山水人文景观,积极进行水环境的治理。治理的过程同时又是社会变迁的过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胡伟平,吴志峰,何建邦  
从 TM卫星影象提取出城镇实际建筑覆盖专题信息 ,以城镇建筑覆盖面积代替人口统计数据 ,对 2 0世纪末珠江三角洲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变动特点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城镇等级规模总体时空格局、各等级城镇数量与规模变动特征、各行政等级城镇规模变动特征、城镇等级规模总体变动态势。结果表明 ,1 988至 1 998年珠江三角洲城镇的内外圈层空间格局较为稳定 ,核心城镇的地位有所下降 ,各等级规模的城镇均衡化趋势较为明显 ,按行政等级划分的城镇中镇级城镇增长速度最快。采用基于遥感的建筑覆盖区面积进行城镇等级规模研究是对基于人口的传统城镇规模研究的有益补充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晁恒  马学广  李贵才  
多中心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研究和判断是制定适宜区域空间政策、推动其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珠三角地区作为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核心区和城镇密集区,其空间结构正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以珠三角县级行政单位为基本空间单元,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珠三角地区2000,2005,2010年多中心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进行研究。珠三角地区经历了从"核心—边缘"特征明显的单中心模式到"多中心"结构特征显著的发展历程,其演变模式总体上符合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理论。但在城市区域的空间尺度,钱皮恩的"离心模式、组合模式和融合模式"对其空间结构演变具有更好的解释力。现阶段,珠三角地区基本实现了经济中心和人口中心的空间...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倩苇  曾静静  谢晓雯  黄剑亮  
本文以问卷调查为基本方法,在对问卷进行统计的基础上分析了珠江三角洲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和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建议和措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熊晓云  
本文提出了产业关联系数测算方法,通过对产业集群的机制的阐述,在Porter的菱形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螺旋晶体模型。由于提出的是量化的计算方法,使得对专业镇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等产业集群的定量分析与测算成为可行。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胡伟平  吴志峰  何建邦  
在RS与GIS支持下,从TM卫星影像提取出珠江三角洲近期城镇建筑覆盖变化专题信息,利用土壤资源农业适宜性评价专题图对比城镇建筑扩展对土壤资源利用的影响,设计了土壤资源占用商指标(SU),以此刻划土壤资源受城镇建筑扩展影响的强度。结果表明:土壤资源质量越高,受城镇发展的影响越深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肖光明  
在对国内外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作简要回顾的基础上,着眼于宏观和中等空间尺度,从代表性旅游资源、旅游网络、旅游发展轴、旅游中心地体系等方面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空间结构的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有进一步优化的必要;同时提出四个方面的优化思路,包括:培育类型多样的旅游发展轴线、构建八大特色旅游文化板块、加快边缘区域的旅游发展、促进区域旅游流空间流动的相对均衡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黎夏  
论文利用遥感和GIS对珠江三角洲发展走廊的土地利用空问格局及演变进行了分析。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该地区的土地利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量的农业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农业用地本身也发生了很大的内部调整。由于区内各个城市之间自然经济要素不同,土地利用变化及空间格局存在着一定的分异规律。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及空间格局在东西发展走廊明显不同,并与一系列变量有关。论文利用紧凑性指数和熵可以对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及演变进行定量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烈,吴唐生,沈静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郇  杜志威  李先锋  
城镇收缩现象早在20世纪中期已于欧美国家出现,珠江三角洲作为"增长的奇迹"地区也同样面临城镇人口的局部收缩,尤其是金融危机后城镇的收缩现象加剧。本文利用人口普查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从镇街单元和区县单元来考察珠三角地区城镇收缩的空间分布;并以东莞茶山为案例,从劳动力供给和产业需求的角度构建了基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口结构变化的城镇收缩分析框架;考察了珠三角地区城镇收缩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珠三角核心区以局部城镇收缩为主,收缩相对集中的城镇分布在外圈层,并形成三大城镇收缩集聚区域;(2)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外来人口总量减少是珠三角城镇收缩的典型特征;(3)产业结构需求变化与劳动力供给结构变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益澄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同处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对 2 1世纪中国经济全面走向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历史过程看 ,这两个地区都是秦岭淮河以南开发历史较早地区 ,鸦片战争后长江三角洲逐渐崛起 ,而珠江三角洲一度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由于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这两个三角洲地区发展不快。改革开放以来 ,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异军突起 ,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活跃的地区。特别是上海浦东开发区和港澳回归对这两个三角洲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从未来趋势看 ,面临着中国加入WTO和知济经济的严峻挑战 ,这两大三角洲地区优势互补 ,将共同成为 2 1世纪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发动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