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12)
2023(9329)
2022(8373)
2021(8012)
2020(6666)
2019(15536)
2018(15604)
2017(30491)
2016(16557)
2015(18605)
2014(18572)
2013(18459)
2012(16693)
2011(14829)
2010(14600)
2009(13160)
2008(12687)
2007(10837)
2006(9206)
2005(7755)
作者
(47070)
(38726)
(38515)
(36674)
(24823)
(18644)
(17483)
(15433)
(14764)
(13746)
(13522)
(12854)
(12112)
(12086)
(11963)
(11689)
(11669)
(11524)
(11002)
(10935)
(9714)
(9390)
(9286)
(8832)
(8690)
(8611)
(8571)
(8504)
(7773)
(7701)
学科
(63647)
经济(63577)
管理(47128)
(44917)
(37805)
企业(37805)
方法(32389)
数学(28148)
数学方法(27830)
(16644)
中国(16065)
(15658)
(14488)
业经(13945)
地方(13243)
农业(11274)
理论(11227)
(10759)
(10540)
(10539)
贸易(10532)
技术(10286)
(10248)
(10203)
财务(10190)
财务管理(10174)
环境(9996)
企业财务(9674)
(9168)
教育(9163)
机构
大学(231048)
学院(228317)
管理(96251)
(87217)
经济(85216)
理学(84668)
理学院(83745)
管理学(82309)
管理学院(81909)
研究(73664)
中国(53040)
(49087)
科学(47350)
(38196)
(36251)
业大(35410)
(35195)
中心(33713)
研究所(33493)
财经(31651)
(31235)
北京(30900)
(30621)
师范(30354)
(28859)
农业(27634)
(26956)
(25924)
经济学(25032)
师范大学(24819)
基金
项目(165239)
科学(130049)
研究(120692)
基金(120342)
(104555)
国家(103676)
科学基金(89605)
社会(74810)
社会科(70783)
社会科学(70762)
基金项目(65137)
(64147)
自然(59666)
自然科(58287)
自然科学(58276)
自然科学基金(57204)
教育(55181)
(54260)
编号(49611)
资助(49506)
成果(39461)
重点(36374)
(36368)
(34287)
(34273)
课题(33360)
科研(31872)
创新(31871)
教育部(31268)
大学(30915)
期刊
(89975)
经济(89975)
研究(65194)
中国(38163)
学报(36703)
科学(34421)
管理(33528)
(31364)
大学(27706)
(27210)
学学(26004)
教育(25613)
农业(22468)
技术(19274)
(16698)
金融(16698)
业经(14954)
财经(14505)
经济研究(13953)
图书(13506)
理论(12306)
(12182)
科技(11879)
问题(11694)
实践(11597)
(11597)
(10949)
技术经济(10877)
情报(10465)
(10306)
共检索到3155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尹玉琳  
本文选取职业和收入两个指标,研究代际流动过程中,存在的地位准入差异以及地位结构差异。实证结果发现:中产阶层的代际流动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性的代际职业继承指数高于女性,同时代际流入指数以及流出指数低于女性,女性代际职业向下流动的风险更高;在代际职业流动方向相同时,在低收入区间女性所占人口比例高于男性,在高收入区间女性所占人口比例低于男性,女性处于劣势地位;代际职业继承时女性能够利用父辈资源能够改善"地位结构差异",而子女发生代际职业流动时,女性无法有效的整合父辈资源扭转劣势地位,表现为代际收入差距更加突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俊武  黄珊  
基于Raymond(2009)的代际流动性测量方法,文章构造了一种新的代际流动性指数,它具有一些良好的数理特性,突破了这两方面的限制。然后应用CGSS调查数据,利用该指数分析了中国代际教育流动性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和阶层差异,发现:(1)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代际教育流动性依次递减;(2)城市的代际教育流动性高于农村,两者之间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3)高收入阶层与低收入阶层的代际教育流动性差异不明显;(4)我国整体的代际教育流动性略有增加。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纪珽  梁琳  
本文运用指标法和回归法,对我国代际职业流动与继承状况的模式、影响因素和声望获得的性别差异进行实证研究,并且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虽然总体上我国的代际职业继承性较强,但是两性代际职业流动模式存在差异,男性的平均继承性更高,女性的平均流动性更高,而且这种现象在各影响因素分层中普遍存在;(2)父亲位于低职业地位时,男性比女性更易摆脱其低阶层的家庭背景;(3)城镇家庭背景、沿海地区、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非农业户口性质、年龄段的增加和已婚状况相对而言均对子代代际流动和向上流动具有正的整体作用;(4)女性可以从上述前四种因素中获得比男性更大的有效作用,实现更大程度的代际流动和向上流动,但是年龄段和婚姻状况会抑制女性代际流动,并且结婚对女性向上流动有明显的反作用;(5)平均而言,女性能比男性取得更高的社会经济地位。本文结论有助于理解在中国特定国情下性别因素在代际间职业流动中的特定作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琳  赵建梅  钟海  
中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和代际流动减弱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创业的新视角,实证研究创业对代际收入流动的影响。通过估计和比较创业与非创业样本的代际收入弹性和代际收入转换矩阵,我们发现创业促进代际收入流动,不同收入阶层的子女创业对代际收入流动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低收入家庭子女难以通过创业实现代际收入的向上流动,中等收入家庭的子女更可能通过创业实现收入的向上流动,而出身最高收入家庭的子女则可能因为创业失败导致收入向下流动。制约创业对不同阶层代际流动产生不同影响的因素包括信贷约束、受教育程度、父代创业经验和市场竞争程度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顺  祝毅  
文章从父代职业地位与子代(受访者)初职、现职关系的角度,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居民代际职业流动性变迁的阶层差异及其微观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城市居民的代际职业流动性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结构性差异。城市居民中的中上层、上层代际职业地位继承性较高,但其程度呈降低趋势,其主要原因是高等教育对城市居民中上层、上层的代际职业地位传递功能有所下降;中层及以下阶层的代际职业继承性相对较低,其代际职业流动性未发生显著改善。因此,改革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状态,提升下层、中下层居民获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机会,是改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顺  祝毅  
文章从父代职业地位与子代(受访者)初职、现职关系的角度,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居民代际职业流动性变迁的阶层差异及其微观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城市居民的代际职业流动性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结构性差异。城市居民中的中上层、上层代际职业地位继承性较高,但其程度呈降低趋势,其主要原因是高等教育对城市居民中上层、上层的代际职业地位传递功能有所下降;中层及以下阶层的代际职业继承性相对较低,其代际职业流动性未发生显著改善。因此,改革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状态,提升下层、中下层居民获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机会,是改善社会公平性的必由之路。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解雨巷  解垩  
文章基于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把父代与子代之间教育程度和职业层次的差异,以及子代14岁时家庭主观所处阶层与其当前主观阶层之间的差异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利用Ordered Logit模型考察代际教育流动、职业流动对阶层代际传递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阶层具有较强的继承性,父子两代的阶层关联性强于教育和职业关联性,中低阶层呈现向上的代际流动趋势,中高阶层存在向下流动的压力,父子同处于中间阶层的分布较集中;代际教育和职业向上流动始终是实现阶层改善的重要途径,但其对阶层的改善作用具有时代特征,近年来教育因素、职业因素对阶层改善的作用出现弱化趋势,阶层固化现象初步显现;代际流动呈现地区、城乡异质性,东部地区、城市地区代际职业向上流动对代际阶层改善作用大于教育向上流动,而西部地区、农村地区教育流动对阶层改善的效果强于职业流动对阶层改善的效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肖富群  
结合我国社会分层现实,客观地分析阶级理论和多元社会分层理论,以此为基础,重构研究中产阶层的理论基础:第一,在理论范式上,将功能论与冲突论有机结合起来;第二,坚持多元的社会分层维度;第三,选择多元的阶层结构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伟同  谢佳松  张玲  
研究目标:测度中国区域及阶层间的代际流动水平并考察其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利用代际次序相关性的统计优势,借鉴和改进Chetty等(2014)构建绝对代际流动指标测度方法,利用社会地位指标测度区域和阶层间的代际流动水平差异。研究发现:中国的社会结构呈现复杂性特征,在不同地区及不同阶层之间存在显著代际流动差异,公共教育支出及收入不平等因素是影响地区代际流动的重要因素。研究创新:基于代际次序相关性指标构建中国"区域-阶层"双维度的绝对代际流动指标,度量了中国区域层面不同阶层群体的代际流动水平。研究价值:刻画了中国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代际流动的特征事实,从区域差异、阶层差异视角丰富了中国代际流动问题的相关文献,为相关政策改革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吕之望  李翔  
代际收入流动反映的是在更长时间跨度内的机会是否公平的问题,它把收入分配的研究推向深入。本文根据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调查2006和2011年的样本数据,利用标准的分解方法,研究代际收入流动的性别差异。经过分析发现,首先,父辈收入对女儿收入的影响大于父辈对儿子的影响;同时,从代际收入的传递渠道来看,教育水平和职业类型是最重要的因素;另外,总体而言,父辈人力资本比社会资本对儿子收入影响的程度大,而父辈社会资本比人力资本对女儿收入影响的程度大。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吕之望  李翔  
代际收入流动反映的是在更长时间跨度内的机会是否公平的问题,它把收入分配的研究推向深入。本文根据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调查2006和2011年的样本数据,利用标准的分解方法,研究代际收入流动的性别差异。经过分析发现,首先,父辈收入对女儿收入的影响大于父辈对儿子的影响;同时,从代际收入的传递渠道来看,教育水平和职业类型是最重要的因素;另外,总体而言,父辈人力资本比社会资本对儿子收入影响的程度大,而父辈社会资本比人力资本对女儿收入影响的程度大。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宁  赵镇岳  李江  
[目的/意义]科研人员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重要的人才要素,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关乎各国人才战略。分析科研人员流动的性别差异,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流动模式,同时有利于国家人才引进机制的完善。[研究设计/方法]在分析流动频次、回流倾向、流动时期选择的性别差异基础上,提出三个研究假设,根据假设提取并分析了ORCID数据库中截止2017年底的有跨国流动经历的26,315位科研人员简历。[结论/发现]①科研人员在流动频次上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科研人员的流动频次少于男性;当流动次数增加时,对应人员比例降低;②在回流倾向上,女性与男性并无显著差异,英国的男性和西班牙的女性最倾向于回流;③科研人员在流动时期的选择上无显著的性别差异,男女均在职业生涯早期流动更多。[创新/价值]揭示了男女科研人员在流动中的不同倾向,为进一步探讨不同背景和条件下的差异现象及本质并寻求解决方法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驰  向晶  施海波  吕开宇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年数据,基于代际差异视角,考察农村家庭子女赡养行为的性别差异,并系统探讨具体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农村地区整体上仍存在"养儿防老"的传统养老模式,但这种传统模式在新生代子女中开始有所改变,即无论是从经济支持,还是从生活照料这两方面来看,女儿和儿子之间的行为差异大幅度缩小,且差异已不显著。这意味着,农村地区以儿子为核心的家庭养老模式虽未彻底改变,但也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通过剖析影响农村家庭子女赡养行为的机制发现,女性地位提升和家庭子女数量减少促使女儿提供了更多养老支持。同时,传统性别观念弱化也对女儿养老有进一步的促进作用。此外,农村老年父母对照料需求的增加以及女性家庭照料上的角色优势,显著地增加了女儿的生活照料作用,但在提高经济支持上的作用并不明显。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霍雨佳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年数据,基于纵向视角的代际流动理论和横向视角的机会不平等理论,对目前中国教育性别差异的形成机制及其变化趋势进行探索。运用代际流动理论模型的阶层线性模型(HLM)改进和机会不平等理论的系数衡量及夏普利分解,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教育代际流动系数总体为0.196,其中女性高于男性,且性别之间代际流动系数差距随年龄组减小而增大,女性教育"底部持久性"和男性教育"顶部持久性"的凸显共同加剧了教育不平等的性别差异。此外,性别因素贡献率也随父母教育背景的升高而降低,其中低等教育家庭性别差异最为严重,其影响仅次于户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晓华  纪宏  
文章依据恩格尔系数对中国中产阶层的现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采用非参数角度的核密度估计对中产阶层的比重进行测度,最后将函数性数据分析方法引入中产阶层的变迁之中,进而找出中产阶层发展的规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