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21)
- 2023(11310)
- 2022(9871)
- 2021(9463)
- 2020(7958)
- 2019(18703)
- 2018(18305)
- 2017(35375)
- 2016(19367)
- 2015(22100)
- 2014(22009)
- 2013(22057)
- 2012(21198)
- 2011(19422)
- 2010(19522)
- 2009(18423)
- 2008(18504)
- 2007(16827)
- 2006(14877)
- 2005(13598)
- 学科
- 济(86294)
- 经济(86217)
- 管理(55269)
- 业(53430)
- 企(42055)
- 企业(42055)
- 方法(37357)
- 数学(33222)
- 数学方法(32903)
- 中国(25323)
- 农(24970)
- 财(21502)
- 贸(19495)
- 贸易(19487)
- 易(19027)
- 地方(18563)
- 学(16933)
- 业经(16557)
- 制(16379)
- 环境(16270)
- 农业(16239)
- 策(14493)
- 银(13692)
- 银行(13670)
- 划(13349)
- 行(13169)
- 融(13059)
- 金融(13056)
- 和(12903)
- 务(12311)
- 机构
- 大学(286757)
- 学院(285034)
- 济(128790)
- 经济(126367)
- 管理(107890)
- 研究(105684)
- 理学(92067)
- 理学院(90986)
- 管理学(89666)
- 管理学院(89107)
- 中国(81190)
- 科学(61615)
- 京(61506)
- 财(58089)
- 所(54331)
- 研究所(49241)
- 农(47743)
- 中心(47453)
- 财经(45796)
- 江(42748)
- 经(41613)
- 经济学(40464)
- 北京(39555)
- 业大(39307)
- 范(37996)
- 师范(37697)
- 院(37586)
- 农业(37585)
- 经济学院(36558)
- 州(33796)
- 基金
- 项目(183076)
- 科学(144433)
- 研究(135236)
- 基金(134622)
- 家(117283)
- 国家(116361)
- 科学基金(98397)
- 社会(87251)
- 社会科(82774)
- 社会科学(82752)
- 基金项目(70057)
- 省(68024)
- 自然(61748)
- 教育(61498)
- 自然科(60257)
- 自然科学(60235)
- 自然科学基金(59201)
- 划(58872)
- 资助(56426)
- 编号(54202)
- 成果(45648)
- 部(42555)
- 重点(41752)
- 发(41204)
- 课题(37800)
- 创(37301)
- 国家社会(36894)
- 教育部(36471)
- 中国(35143)
- 创新(35023)
- 期刊
- 济(143247)
- 经济(143247)
- 研究(89051)
- 中国(55793)
- 财(44245)
- 农(43740)
- 学报(42124)
- 科学(40836)
- 管理(38970)
- 大学(31739)
- 学学(29737)
- 农业(29645)
- 融(28814)
- 金融(28814)
- 教育(28066)
- 经济研究(23793)
- 财经(23100)
- 技术(23036)
- 业经(21364)
- 经(19966)
- 问题(19420)
- 贸(18676)
- 国际(17090)
- 业(16953)
- 世界(16105)
- 技术经济(14784)
- 统计(13599)
- 资源(13324)
- 图书(13176)
- 理论(12901)
共检索到436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旭 董秀成
文章通过分析中亚里海地区油气地缘格局及主要竞争因素,权衡大国之间的抗衡与制约态势,全方位评估博弈矛盾基内的地缘政治风险。指出面对美国及其盟国的多层次地缘政治封锁,中国应该制定机动灵活的石油地缘政治策略,利用国际合作、经济援助等手段,发挥优势,实现中国在中亚里海地区油气地缘政治"突围",有利于中国油气安全保障及供应多元化的实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旭 董秀成 董立
文章通过分析亚太地区油权均势特征和油气地缘格局,权衡大国之间的抗衡与制约态势,全方位分析了博弈矛盾基内的中、日、美核心博弈以及与之相关的多极博弈态势。根据均势原则认为亚太地区地缘格局会在较长时期出现大国互相制约,小国在平衡中寻求利益最大化的平静时期。而面对美国及其盟国的多层次地缘政治封锁,中国应该"避风就势,联合抗衡",保障油气安全及供应多元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亚博 葛岳静
中亚地区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区域,更是中国西向出口的第一站,研究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地缘关系对于促进双方合作与发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均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事件数据分析法,尝试运用定量手段衡量1992—2015年中国与中亚地区地缘关系的发展与演变,并探讨影响双方地缘关系演变的因素。发现:①地区尺度上,中国与中亚地区地缘关系的演变可划为低速平稳发展、快速发展、全面发展和波动调整四个阶段,双方累计互动147次、月均0.51次,且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安全、能源、文化等领域;②国家尺度上,中国与5个国家互动频繁,但国家间差异显著,其中中乌互动事件最多,而中塔最少;③将双方地缘关系的影响因素归纳为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地缘文化三个方面,其中,地缘政治是先导性要素、地缘经济是重要因素、地缘文化是重要补充。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钱学文
中亚里海国家具有相当的油气出口的潜力,并希望与我国加强油气资源及其他能源的开发、勘探与运输。这为我国发展与这些国家的能源合作提供了前提条件。但在里海油气的争夺与合作中,受美俄的能源战略和政策调整的影响,我国应从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的高度,加强政府对中国石油企业与国家能源合作的宏观战略指导,并注意规避在合作中的风险因素。
关键词:
中国 里海 能源 油气 合作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红 覃巧玲
本文以东盟成为东亚地缘区合作的主导者及亚太地缘区合作的重要推动者为背景,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两个层面,定性和定量地分析在东亚及亚太地缘区处于弱势的东盟为何在与大国的互动关系中能够成为地缘区域合作的主导者或重要推动者,及其因政治上的内忧外患和经济上的实力不足所面临的挑战。通过剖析东盟地缘中心性战略的主要支撑、障碍等战略环境,展望新型国际关系格局及区域合作进程中东盟未来发展中心性战略的路向与主要策略,以及对于中国"一带一路"合作构想和结网策略的启示。
关键词:
东盟 中心性 地缘区域合作 社会网络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于庚申
苏联的解体和中亚里海地区新独立国家的出现,使世界能源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并使中亚里海地区成为新的“世界能源供应心脏地带”。基于国内能源安全和全球霸权的需要,美国及时制定了中亚里海能源战略,并采取各种措施推进落实其能源战略。鉴于未来能源供应的短缺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美国的中亚里海能源战略对中国能源战略的突出影响主要是刺激中国加快以中亚里海能源开发为重点的能源战略规划,在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组织”机制的同时,从地区油气连接方面处理好与日本、韩国关系,积极推动建立东北亚地区能源和经济协调机制的建立。
关键词:
中亚里海 能源战略 美国 中国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同昇 龙冬平
中亚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缘位置而受到美、俄、中及欧盟等大国的高度重视。中亚是中国的重要邻邦,也是中国周边合作的重点地区,更是中国提升安全与能源保障的重要地缘战略依托。基于人文—经济地理学视角,从中亚国家的特点、中亚国家的地缘位置、中国和中亚国家的地缘关系,以及地缘合作战略等方面,对中亚国家的地缘位置及其与中国的地缘战略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主要结论为:①中亚地区自然—人文地理特点的一致性,区域内部发展的差异性,对外部经济的高度依赖性,大国角逐的长期性,以及对中国地缘利益的重要性,是地理学关注和研究中亚地缘问题的主要切入点;②在全球尺度上,运用柯恩的当代世界地缘政治区划模型,分析中亚与以俄罗斯为代表的"欧亚大陆辖区"、以美国为代表的"海洋辖区"、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辖区"的地缘关系;在区域尺度上,建立一个"同心圆和扇形分布"相结合的模型,分析中亚与相邻国家或地区的地缘关系;③中国在中亚地区有着良好的地缘政治、经济、文化利益,中亚国家对中国也有巨大的地缘需求,这是中国与中亚国家相互合作的基础;④中国未来应逐步成为中亚地缘政治与文化的"参与者"、地缘经济的"引领者"。
关键词:
中亚国家 地缘位置 地缘战略 中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惠文 葛岳静 马腾
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背景下,国家实力的强制性趋于无形化,焦点转向国家权力在空间上的分布及其如何转化为实际影响力等问题。关注实体空间扩张和权力争夺的经典地缘政治理论对当今世界地缘政治现实及国际问题的解释力逐步削弱。文章采用新的地缘政治视角——地缘位势及其评价方法——来定量分析国家间的地缘关系,借鉴物理学"位势"概念和国际关系学"地缘重心论"等理论构建地缘位势模型,以中国—中亚为例探讨地缘关系的变化并尝试解释其规律性影响因素。结论如下:(1)以事件数据分析法表达的中国—中亚五国地缘关系来检验地缘位势模型分析的结果,结果一致性良好,地缘位势模型对地缘关系的衡量具有较高拟合度;(2)中国在中亚各国的地缘位势总量都呈逐年上升态势,五国位次几乎没有变动,由大到小分别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从地缘位势变化率来看分为起步(1999—2005年)和快速发展(2005年以后)两个时期;(3)影响中国在中亚地缘位势的因素中,地缘区位是其他地缘要素的基础,地缘利益是发展国家间关系的目的和出发点,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地缘文化在发展中互相促进、相互制约,这五方面也是我国在与中亚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过程中亟待处理的战略重点。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熊恒庆
少有文献研究电子商务企业如何应用延迟策略。当今,我国广大的电子商务企业既面临发展的黄金时期,又面临经营环境多变的挑战。因此,研究电子商务企业如何应用延迟策略这一有力武器,以降低库存成本、减少不确定性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按照客户订单分离点在价值链中的位置来分类,将延迟分为产品设计延迟、采购延迟、生产延迟、分销延迟、服务延迟,对每类延迟策略在电子商务企业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为电商企业的延迟实践提供例证,为中国电商企业洞察延迟实践机会、在亏损的泥潭中胜利突围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电子商务 延迟策略 不确定性风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静 卢进勇
文章首先构建了一个包括政治环境、安全环境、宏观经济发展程度、外商投资环境以及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五个指标的投资环境评价体系,通过该指标体系对中亚五国的整体投资环境和中国企业在该地区的投资现状进行对比分析,为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对中亚地区的海外投资行为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中亚五国 投资环境 评价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静 卢进勇
文章首先构建了一个包括政治环境、安全环境、宏观经济发展程度、外商投资环境以及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五个指标的投资环境评价体系,通过该指标体系对中亚五国的整体投资环境和中国企业在该地区的投资现状进行对比分析,为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对中亚地区的海外投资行为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中亚五国 投资环境 评价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静 卢进勇
文章首先构建了一个包括政治环境、安全环境、宏观经济发展程度、外商投资环境以及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五个指标的投资环境评价体系,通过该指标体系对中亚五国的整体投资环境和中国企业在该地区的投资现状进行对比分析,为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对中亚地区的海外投资行为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中亚五国 投资环境 评价体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红强 王礼茂
近些年来,中亚因其丰富油气资源和独特地缘战略地位引发了激烈的大国博弈,揭示和探究中亚能源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过程对于理解全球能源格局变化、各国对中亚战略调整和制定中国利用中亚能源的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释中亚油气资源及其在全球能源格局中地位的基础上,以中国在中亚能源地缘政治格局演变的力量变化为主线,并结合各国对中亚能源的争夺,对中亚能源地缘政治格局的演进过程进行了分析,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刻画了各演进阶段的地缘政治格局特征和各国对中亚能源的争夺局势,阐释了中国对中亚能源的利用状况以及中国力量在格局演变中的变化。最后,从中亚能源出口国、进口国和输送过境国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对中亚能源地缘政治格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黎鹏
地缘经济区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在地域表现上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合作开发地缘经济区,能有效地推动沿边地区的开放和发展。论文从地缘经济区的发展前景、主要特征和合作开发的普遍效应等问题的讨论入手,并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设为背景,在系统分析中国—东盟合作开发地缘经济区的实践成果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中国—东盟合作开发地缘经济区实践策略的调整思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何林 邓燕
文章探讨了在总量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相互交织的背景下,青年劳动力所面临的就业挑战以及应对策略。面对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青年劳动力需要培养多元化的知识背景。提升人际关系技能的重要性,以在职场拓展更多机会。创新思维和创意能力是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培养跨文化意识成为不可或缺的竞争优势。积极参与实习和培训计划,可以帮助青年劳动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创新创业也是一条充满潜力的出路,鼓励青年积极探索创业机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