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31)
2023(3706)
2022(3083)
2021(2936)
2020(2566)
2019(5813)
2018(6171)
2017(12707)
2016(6855)
2015(8199)
2014(8239)
2013(8318)
2012(8125)
2011(7544)
2010(7788)
2009(7425)
2008(7424)
2007(7075)
2006(6568)
2005(5816)
作者
(20130)
(16769)
(16427)
(15863)
(10247)
(7738)
(7702)
(6266)
(6239)
(6169)
(5497)
(5392)
(5295)
(5291)
(5132)
(5072)
(4907)
(4767)
(4745)
(4621)
(4282)
(4088)
(4068)
(3803)
(3799)
(3794)
(3762)
(3636)
(3326)
(3203)
学科
(28279)
经济(28255)
管理(18330)
(13731)
中国(11865)
方法(10911)
数学(9911)
数学方法(9875)
(9293)
(9186)
企业(9186)
(7432)
(6512)
银行(6508)
(6432)
(6402)
贸易(6395)
(6333)
(6259)
地方(5712)
(5501)
金融(5501)
业经(5432)
农业(5400)
教育(5374)
环境(4787)
(4781)
(4489)
(4366)
(4336)
机构
大学(101999)
学院(101092)
(43833)
经济(42828)
研究(36576)
管理(35095)
中国(30116)
理学(28609)
理学院(28300)
管理学(27885)
管理学院(27703)
(22929)
(22909)
科学(19787)
(18466)
财经(17203)
中心(16488)
研究所(16161)
(15843)
(15511)
北京(15510)
(14762)
(13767)
经济学(13719)
师范(13664)
(13205)
(12973)
财经大学(12682)
业大(12433)
经济学院(12395)
基金
项目(55892)
研究(45093)
科学(42170)
基金(37977)
(32101)
国家(31817)
社会(27365)
社会科(25725)
社会科学(25719)
科学基金(25597)
教育(21334)
(21306)
编号(20078)
基金项目(19859)
(18118)
成果(17969)
资助(15802)
课题(14396)
自然(14349)
自然科(13889)
自然科学(13881)
自然科学基金(13608)
(13416)
重点(12610)
(12564)
(12198)
(11958)
项目编号(11774)
教育部(11456)
社科(10903)
期刊
(55342)
经济(55342)
研究(35503)
中国(23075)
(15656)
教育(15316)
管理(14390)
(14337)
学报(12751)
(12600)
金融(12600)
科学(11815)
农业(10109)
大学(10081)
技术(9787)
业经(9040)
学学(8985)
经济研究(8792)
财经(8625)
问题(8038)
(7461)
(7450)
国际(6826)
图书(6722)
理论(6108)
(6036)
论坛(6036)
实践(5519)
(5519)
书馆(5175)
共检索到1703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蒋新卫  
中亚地区被称为“21世纪的战略能源基地”,在中亚围绕着石油为主的地缘政治竞争日趋激烈。积极拓展能源进口渠道,加快能源资源开发建设、建立我国陆上能源安全大通道已成为维护我国能源安全的当务之急。新疆毗邻中亚的区位条件以及辐射扇面宽广的地域几何形态,确立了中国建设陆上能源安全大通道的特殊地缘优势;中哈石油管道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建设陆上能源安全大通道时代的来临;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依托的能源合作为建设我国陆上能源安全大通道开创了广阔的前景。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程中海  
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沿海沿边沿疆地区对外交流与合作也逐步深化。向西开放既是贯彻改革开放基本国策、振兴西北经济的需要,更是发展经贸多元化、拓展中国向西北开放领域的大趋势。新疆地处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任娜  孙暖  
能源的战略性特征,使得大国围绕能源产地的争夺成为当前国际地缘政治的重要内容。能源出产地是地缘政治的结点地区,通过考察全球石油分布、供应和需求版图可以看出,主要石油产地如中东、中亚、非洲地区,成为大国进行地缘政治争夺的主要目标。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和进口国,通过影响和控制这些地区,不仅可以确保本国的石油供应,而且具有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在未来地缘战略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晓梅  
中国经济的和平发展战略越来越受到能源瓶颈的制约,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如何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已经成为关系和平发展战略能否实现的战略性问题。中亚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中国加强同中亚国家的石油合作,可以解决中国石油短缺、对外依赖度高、进口单一的问题,是中国规避石油进口风险、提高能源安全水平的战略选择之一,对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近年来,安徽财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突出基础保障,积极推动构建内陆开放高标准大通道、高水平大平台、高效率大通关,推动加快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统筹财力支持大通道建设一是统筹推进铁路、公路、航空建设。2017年,安排29.25亿元,支持省投资集团做大注册资本金规模,进一步提升了省投资集团参与地方铁路建设的投融资能力;安排下达71.36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谭斌  王菲  
目前中亚地区是仅次于中东的油气资源富集区之一,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世界各主要强国和地区实现政治、经济和能源利益的角逐场。中亚能源竞争对我国能源安全产生了巨大影响,我国应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缘优势,积极构筑符合国家整体利益的能源安全战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红强  王礼茂  
近些年来,中亚因其丰富油气资源和独特地缘战略地位引发了激烈的大国博弈,揭示和探究中亚能源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过程对于理解全球能源格局变化、各国对中亚战略调整和制定中国利用中亚能源的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释中亚油气资源及其在全球能源格局中地位的基础上,以中国在中亚能源地缘政治格局演变的力量变化为主线,并结合各国对中亚能源的争夺,对中亚能源地缘政治格局的演进过程进行了分析,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刻画了各演进阶段的地缘政治格局特征和各国对中亚能源的争夺局势,阐释了中国对中亚能源的利用状况以及中国力量在格局演变中的变化。最后,从中亚能源出口国、进口国和输送过境国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对中亚能源地缘政治格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晓鹏  成升魁  吴良  
中亚地处欧亚大陆中心位置,油气资源丰富,但同时也面临着来自油气管道沿线国家的地缘政治压力。为了保障能源出口安全,中亚主要能源出口国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实行了一套能源(包括石油与天然气)出口多样化战略。本文从相关性、多样性和国际关系影响这三个角度,利用2005—2013年的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的能源贸易数据,测试了这套战略对地缘政治压力的缓解和规避作用。研究结果显示:(1)哈萨克斯坦与土库曼斯坦的石油市场多样化程度较高且市场之间相关程度较低,而出口国、过境国和进口国之间的关系对石油出口的影响较小;(2)天然气市场因为多样性不足且相关程度较高,导致国际关系能够对天然气出口造成较大的影响;(3)中亚能源出口国为了应付地缘政治风险,采用了截然不同的方法。哈萨克斯坦采用了典型的市场多样化战略,而土库曼斯坦采用了逆多样化战略来减小其风险敞口。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远  李海波  安伟  兰天雨  
针对鲁辽陆海货滚甩挂运输大通道项目建设与运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从运输组织、货运场站、信息化、政策措施等方面,对鲁辽陆海货滚甩挂运输大通道建设运营的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价,进而提出风险防范措施,以保证鲁辽陆海货滚甩挂运输大通道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促进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综合、低碳、平安、持续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高科  
随着国际能源供给的日趋紧张和能源价格的飙升,世界大国对能源的依赖也日显突出。能源资源储有量十分丰富的中亚地区,其地位和重要性也在世界能源供给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得到确认,大国对该地区的争夺渐呈白热化。美俄之间在中亚地区的争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石油与天然气资源的控制权之争;二是石油与天然气运输线之争;三是对该地区军事主导权的争夺。俄美之间的争夺与斗争,不仅威胁中亚地区政治稳定,也给中亚相邻地区和国家、特别是我国西北边疆地区带来安全隐患。中亚地区国家只有积极开展经济一体化合作,增加相互信任和共同利益,才能使大国无机可乘,才能使该地区经济在安全轨道上健康发展。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白兰君  
本文论述了能源的重要性,展现了各国在世界范围内的能源争夺。回顾了石油科技为中国石油创业和发展做出的历史贡献;在分析论证基础上,创造性地归纳提出采掘业的风险性、产量、成本自然变化性等特点,在国内首次提出油气生产单元成本自然递增遵循指数模式的观点。由此指出石油行业对科技创新有更高要求的结论;介绍了用逆向思维探索石油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的新思路;指出:油价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国人应该抓住机遇迅速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建立高效节约型社会;提出只有创立石油中观经济学,才能完善和推进石油软科学的观点。从而得出结论:技术必须革命,管理必须创新,能源才能安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曾绍龙  曾凯霖  
西藏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定位为"南亚大通道",历史性地赋予了西藏发展"新空间",为西藏实现开放型经济跨越式发展赋能。"一带一路"倡议实施6年来,南亚大通道建设进展顺利,基础设施、外向经济、航空合作、传统领域等均有较大成效。下一步,西藏应加强通道基础设施、对外营商环境、藏文传播、教育合作、论坛推介、国际人才等方面的建设,促进南亚大通道的立体辐射效应的形成,切实提高南亚大通道沿线国家和地区民众的共同体意识和幸福感,共建"一带一路",共享发展红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