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75)
2023(4906)
2022(4474)
2021(4162)
2020(3821)
2019(9136)
2018(9051)
2017(17835)
2016(10312)
2015(12171)
2014(12654)
2013(12269)
2012(11552)
2011(10610)
2010(10798)
2009(10084)
2008(10197)
2007(9572)
2006(8051)
2005(7173)
作者
(30649)
(25980)
(25859)
(24859)
(16328)
(12539)
(12082)
(10241)
(9583)
(9326)
(8678)
(8652)
(8523)
(8126)
(8114)
(8094)
(8087)
(7632)
(7539)
(7517)
(6537)
(6414)
(6264)
(5930)
(5919)
(5868)
(5861)
(5674)
(5334)
(5296)
学科
(43356)
经济(43316)
管理(25302)
(24896)
方法(22867)
数学(20782)
数学方法(20564)
(19165)
企业(19165)
(11890)
(10709)
中国(10071)
(9497)
(8737)
贸易(8737)
(8469)
地方(8344)
农业(7722)
业经(7343)
(7112)
(6580)
财务(6566)
财务管理(6545)
教育(6491)
(6474)
理论(6461)
企业财务(6149)
(6024)
金融(6021)
(5955)
机构
大学(152952)
学院(151419)
(60896)
经济(59506)
管理(55002)
研究(51155)
理学(47654)
理学院(47029)
管理学(45987)
管理学院(45711)
中国(37048)
科学(32711)
(32175)
(29144)
(27177)
(27109)
研究所(24813)
业大(24328)
中心(24000)
农业(23405)
(23257)
财经(21832)
(21747)
师范(21540)
北京(20373)
(19717)
经济学(19094)
(18404)
(17681)
经济学院(17515)
基金
项目(97736)
科学(75326)
研究(71444)
基金(68713)
(59564)
国家(59026)
科学基金(49250)
社会(43179)
社会科(40750)
社会科学(40733)
(39263)
基金项目(36697)
教育(35205)
(33297)
自然(31964)
自然科(31178)
自然科学(31166)
自然科学基金(30604)
编号(30535)
资助(28943)
成果(25907)
(22327)
重点(22309)
课题(21489)
(20877)
(20003)
大学(19948)
科研(19232)
教育部(18925)
创新(18532)
期刊
(64655)
经济(64655)
研究(42604)
中国(29736)
(25725)
学报(25552)
科学(22050)
教育(21838)
(21814)
大学(18744)
学学(17400)
农业(17286)
管理(16968)
技术(13352)
(11879)
金融(11879)
财经(10913)
业经(10222)
经济研究(10211)
(9864)
(9386)
问题(9131)
(7968)
技术经济(7935)
统计(7735)
(7709)
图书(7500)
理论(7411)
商业(7035)
实践(6774)
共检索到2198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黄莉  
本文通过对中亚留学生汉语书面语中标点符号使用情况的统计分析,以标点符号在所调查的语料中使用次数的多少为序,概括了中亚留学生常用汉语标点符号的形体书写和使用偏误类型,分析了偏误产生的原因,并就如何改进对外汉语标点符号教学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孙红娟  步延新  
汉语虚词"了"的滥用是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韩国学生出错频率最高的语法偏误之一。本文从韩汉语言对比的角度,分析了韩语表示过去时制词尾的""和汉语"了"在语法语用方面的异同,同时指出,对语用条件的不明确是韩国学生规避使用"是……的"强调句型的重要原因之一。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赵江民  范祖奎  
本文根据新疆中亚留学生汉语教学的客观事实,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依据社会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分别从语言接触、语言变异、跨文化三个视角对中亚留学生汉语教学进行了透视,认为对外汉语教学和社会语言学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本质联系。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辛苗  
题名是读者检索的重要检索点,也是采编工作查重的重要途径,因此题名的规范和统一著录十分重要。然而,对于题名中的标点符号,目前各图书馆主要根据其在题名中的具体作用来确定著录方式,这种做法容易导致著录结果不一致,从而影响检索效率。题名中的标点符号如果采用照录的著录方式,不仅能降低题名中的标点符号的著录难度,而且有利于实现题名中标点符号的统一著录,从而提高读者检索的效率和采编工作的质量。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范祖奎  
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以表意为主兼表音的意音文字,属世界上比较特殊的文字,而中亚留学生对汉字掌握的程度又直接关系到汉语水平的全面提高。本文以中亚国家85名来疆学习汉语的留学生为被试,根据他们学习汉字的策略和偏误分析来调查他们学习汉字的特点及学习汉字的方法,通过调查分析提出在对外汉字教学中应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呈富  
一本凝聚着作者几十年心血的《标点符号趣话》,最近已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标点符号看来微不足道,其实,它是文章的“五官”、“引路的灯笼”。在行文写作时,如果应用得法,不仅能准确地表情达意,而且,还能使文章增辉添色。相反,如果应用不当,则会带来许多麻烦,闹出许多笑话,甚至会引出一场诉讼官司或人命案来。可见其重要性之大。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吴若愚  
成语是汉语中最能表现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的部分,但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起来却有很多困难。他们运用汉语成语的偏误主要表现在书写形式有误、语义理解有误、语义搭配不当、句法运用不当、语用范围不妥等。造成这些偏误的主要原因是:第一,缺乏对汉语成语语义全面正确的理解;第二,对汉语成语语法功能掌握不够;第三,对汉语成语使用语境了解不多;第四,成语工具书的误导等。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向东霞  曹中科  
本文论述了在题名用语中常出现的几种标点符号的形式、定义和功能 ,并探讨了具体情况下各标点符号的著录方法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邹永利  王皓  
学术文献在网络上的分布日益广泛,探索其识别方法对于提高检索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网络中文学术文献的主要干扰文献——新闻报道,对6906篇学术文献语料和16316篇新闻报道语料进行比较研究,尝试从标点符号的使用方面发现两者的异同,以期为网络中文学术文献的自动识别提供思路。对两个语料库标点符号的使用量、相对使用率、平均使用量和差异量等因素所做统计与比较显示,网络中文学术文献与新闻报道在14种常用标点符号的使用上具有明显差异。我们将所发现的标点符号特征应用到已开发的网络中文学术文献检索系统(NSIRS)中,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高剑华  
留学生的课外汉语习得资源十分丰富,搞好课外汉语习得资源的调控、利用对提高留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和综合运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课外汉语习得资源的调控、利用也必须讲求一定的原则。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孙晓明  
实验发现,预先准备可以帮助被试提高口语表达的语法复杂度、准确度和流利度,即时准备可以帮助被试提高口语表达的准确度和语法复杂度。这个结果提示我们,在口语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作业为学生提供较为充足的预先准备和即时准备时间,来促进学生口语表达水平的提高。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易红  符冬梅  
论文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中亚留学生感知学习风格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中亚留学生主要倾向于视觉型和触觉型感知学习风格。针对中亚留学生感知学习风格特点,从触觉型和视觉型感知学习风格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如重视朗读,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充分接触社会,引导学生亲历体验;重视板书,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赵凤珠  
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学生在使用汉语"一点儿"和"有点儿"时,常常把维吾尔语、哈萨克语中的用法套用在汉语中而使汉语语意出现偏误。为了避免这种偏误现象的发生,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从汉语词义、词性、语法功能等角度入手,为学生讲清楚"一点儿"和"有点儿"在维吾尔语、哈萨克语及汉语中各自不同的语法特点,以此来排除学生的母语干扰,使他们能够准确地掌握这两个词在汉语中的正确使用方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吴若愚  
根据篇章语言学理论并通过对大量语料进行分析后发现,在汉语叙述体篇章中,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主要是维吾尔、哈萨克族学生)对连接成分的使用容易出现以下几种偏误:连接成分的误用、冗余和缺失等。以上偏误主要是由于学生母话的干扰、目的语的负迁移、缺乏汉语语感、教材和教师教学指导不足等原因造成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添淼  
本研究以语言学习信念理论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从学习难度信念、学能信念、学习本质信念、学习策略信念、学习动机期望信念五个维度对师生汉语学习信念进行比较。对学习者与教师的汉语学习信念共性、差异性和产生原因进行探究。研究发现,师生汉语学习信念有四点共性:(1)都赞成语言种类影响学习难度,汉语是较难学习的语言;(2)都认为汉语学习中孩子比成人更容易,亚裔比非亚裔更容易,不太赞成文理科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存在区别;(3)都赞成中华文化和汉语环境对汉语学习的重要性,都不赞同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翻译汉语;(4)都非常重视大量输出重复操练方法,重视课堂教学和课堂交际,主张初学期间多学多练。师生间的差异性也包括四点:(1)系统性需求与碎片化教学信念的冲突;(2)引导性需求与互动性教学信念的矛盾;(3)守旧型需求与创新型教学信念的失配;(4)纠错型需求和容错型教学信念的碰撞。基于以上结论,笔者从最大程度降低认知失配角度出发,提出旨在改进汉语教师教学实践和提高学习者汉语学习成果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