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27)
- 2023(5409)
- 2022(4486)
- 2021(4603)
- 2020(3712)
- 2019(8692)
- 2018(8592)
- 2017(16047)
- 2016(8774)
- 2015(10388)
- 2014(10148)
- 2013(10169)
- 2012(9890)
- 2011(9263)
- 2010(9161)
- 2009(8808)
- 2008(8941)
- 2007(7868)
- 2006(6984)
- 2005(6530)
- 学科
- 济(40428)
- 经济(40367)
- 管理(21466)
- 业(19135)
- 方法(17954)
- 数学(16108)
- 数学方法(15932)
- 企(14813)
- 企业(14813)
- 中国(13715)
- 贸(11013)
- 贸易(11007)
- 易(10855)
- 农(9330)
- 财(8540)
- 学(8278)
- 制(7831)
- 关系(7147)
- 融(6897)
- 金融(6897)
- 银(6795)
- 银行(6788)
- 行(6595)
- 业经(6486)
- 出(5835)
- 农业(5706)
- 体(5606)
- 环境(5519)
- 发(5449)
- 和(5252)
- 机构
- 大学(137442)
- 学院(130531)
- 济(62913)
- 经济(61966)
- 研究(54690)
- 管理(45009)
- 中国(43114)
- 理学(37945)
- 理学院(37428)
- 管理学(36828)
- 管理学院(36585)
- 京(31333)
- 科学(30609)
- 所(28436)
- 财(27444)
- 研究所(25732)
- 中心(23164)
- 财经(21886)
- 经济学(21415)
- 北京(21092)
- 农(20732)
- 经(20274)
- 院(19355)
- 经济学院(19212)
- 范(18968)
- 师范(18828)
- 江(17842)
- 科学院(16623)
- 业大(16603)
- 财经大学(16427)
- 基金
- 项目(81820)
- 科学(64766)
- 基金(62536)
- 研究(59522)
- 家(55506)
- 国家(55123)
- 科学基金(45556)
- 社会(40030)
- 社会科(38040)
- 社会科学(38028)
- 基金项目(31569)
- 自然(27905)
- 教育(27547)
- 自然科(27313)
- 自然科学(27304)
- 资助(27015)
- 自然科学基金(26858)
- 省(26224)
- 划(24548)
- 编号(21848)
- 部(20657)
- 中国(19988)
- 成果(19778)
- 重点(18826)
- 国家社会(18151)
- 教育部(17914)
- 发(17411)
- 大学(16351)
- 人文(15937)
- 创(15782)
共检索到211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友国
前苏联解体后 ,中亚的地缘战略地位日益显得重要。美国在中亚拥有巨大的地缘政治与经济利益。同样 ,中国在中亚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地缘政治与经济利益。二者在中亚不可避免地发生利益碰撞。因此 ,中国必须深化“上海合作组织” ,在此框架内与中亚展开安全合作和经济合作 ,以维护地缘安全、能源安全 ,遏制我国境内民族分裂势力 ,增强新疆经济发展后劲
关键词:
中亚 美国 中国 利益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阿迪拉·阿布里克木 王晓峰
国际投资条约中纳入利益拒绝条款的目的是为防止不应当受条约保护、不履行条约义务的投资者享受该条约的保护及相关利益。现今国际投资条约中相关条款的具体内涵及适用更多地是在国际投资仲裁实践中得到细化和明确,因而对具体条款的分析离不开对国际投资仲裁案例的研究。本文通过考察中亚国家在国际投资仲裁庭所援用的利益拒绝条款,重点分析仲裁庭对该条款的内涵、适用、程序要求等问题的阐释,更加精确地把握该条款在实践中的适用,为我国相关国际投资条约中设置利益拒绝条款提供借鉴,亦为我国海外投资者在国际投资仲裁中的应对提供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周玉明
中亚地区是冷战后出现的一个新的独立地缘政治空间,其地缘战略重要价值与日俱增,引得世界各大力量竞相“角逐”。中美两国在中亚有着一定的共同战略利益,也存在许多利益分歧、竞争,甚至是冲突。中国实现和拓展在中亚的安全利益,最根本的是要立足于搞好西北地区建设,以上海合作组织机制为平台积极参与中亚事务,扩大地区影响,平衡中亚各方利益,推动深化区域合作。
关键词:
中亚地区 地缘战略 安全利益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杰
人类进入了主权国家关注人类安全的时代。人们更加关注安全以及安全获得的方式。中国走出去的企业与公民亦是如此。不论海外利益和公民安全处于多么深重的危险境地,仅分析他们所处的危险程度是不够的,务必回归到动用强力手段切实保护安全的方法和路径问题的探讨上。挖掘并利用一带一路主要国家的私人安保资源,这是保护中国在中亚地区利益和公民安全的重要方法之一。安南曾呼吁的"免于恐惧的诉求"的最好方法是预防。预防犯罪重于打击犯罪,目前,预防途径更加多元化。外交保护、领事保护、执法保护已不能穷尽全部途径。海外私人武装安保作为次于国家垄断的武装力量的非国家行为,将预防起点再度前移,成效价值必将凸显。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私人安保 中亚 国际合作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傅 勇
苏联解体后,中亚地区因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处于欧亚大陆腹地的战略位置,再次成为大国争夺地缘政治主导权的战场。”9·11“恐怖袭击事件后,临近阿富汗的中亚地区又不可避免地成为国际战略界关注的焦点。作者认为,阿富汗和中亚地区是冷战后美国建立其主导下的新安全结构的最后环节,认识中亚在冷战后的国际战略地位,有助于理解美国的中亚战略以及正在进行的阿富汗战争对中亚地区安全的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赵晨阳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与中亚地区经贸合作尤其是能源领域方面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相关数据,运用SITC Rev.3商品分类方法,从能源结构、商品格局及贸易合作三个方面入手,对1992—2017年中国与中亚地区国家的贸易和商品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中亚地区国家间一直保持良好贸易合作关系,总体上中国处于贸易顺差地位;中国对中亚地区国家的出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进口以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和初级产品为主;自中亚地区国家进口的能源产品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根据国家类型实施差异化策略,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实现"共赢",积极推动多边合作协议签署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阿卜杜热伊木·阿卜杜克热木 阿斯耶姆·尤力瓦斯 布娲鹣·阿布拉
[目的]文章基于2003—2021年的面板数据,剖析了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格局,侧重于农产品出口,从互联互通视角分析了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潜力及影响因素,为中国与中亚国家农产贸易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采用指数计算法和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1)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规模正在不断扩大,贸易关系更加紧密。尽管中国在中亚国家农产品贸易中的地位在逐渐提升,但其进出口贸易规模仍然相对较小;(2)在影响因素方面,研究发现中国人口规模和中亚国家经济总量对农产品出口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相比之下,中国经济总量、中亚国家人口规模和共同边界则与农产品出口具有正向影响。然而,上海合作组织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效应相对较弱,其带动作用有限;(3)从互联互通视角来看,政府效能指数、铁路货物运输、货币自由度和文化距离均对农产品出口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然而,贸易自由度对贸易效率具有负向影响;(4)虽然中国对中亚五国的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但呈现出逐年增强的态势。[结论]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潜力巨大,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安尼瓦尔·阿木提 孙文娟
能源正在引致世界的每个组成部分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合纵连横,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的跨国界的交流,并逐步推动了四大"能源生产利益共同体"的形成,这四大板块奠定了当今世界能源生产的地缘格局。如何在这种格局中拓展能源利益,维持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安全的重大问题。中亚五国在国际能源格局中的重要性是来自它们所处的敏感地理位置和潜在的资源优势。中国与中亚有良好的合作基础,近年来又通过上海合作组织进一步密切了合作关系,该地区有条件成为中国未来油气资源进口的重要战略后备来源,应该成为我国能源外交的重点地区。本文着眼于国际能源生产的地缘格局,结合我国中亚能源合作目标,提出我国参与中亚能源合作的原...
关键词:
中亚 能源合作 地缘格局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周乔 李海龙
为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单一依赖,欧盟寻求能源供应多元化,积极同中亚地区展开能源合作。一方面,这有利于欧盟扩大能源安全空间,但另一方面,中亚的现实民主人权状况与欧盟倡导的规范价值相违背。在地缘因素和价值追求同时面临区外国家挑战的情况下,欧盟力图通过坚持以援促改、加强欧盟内部合作、扩大人权对话、积极同中亚地区开展区域性组织合作,以实现能源安全和规范价值的双重目标。
关键词:
欧盟 中亚 能源战略 利益 价值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勇 刘志广 徐小峰
结合项目管理理论和实践,作者对海外工程项目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创新性地剖析和研究。首次提出利益相关者差异化管理概念,并以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管理实践为例,阐述了利益相关者差异化管理的内容和策略,提出并论证了"国家差异"、"标准差异"、"工作量差异"等差异化管理理念和方法。
关键词:
国际工程项目 利益相关者 差异化管理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海伟
农地转非分为公益性征用和商业性开发两种类型。政府公益性征地的补偿标准过低,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而在商业性开发中地方政府的参与影响市场机制正常运行,使农民和开发商无从自由参与交易,也使农民权益受损。农地转非中利益分配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的交叉和错位扭曲了市场机制。只有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形成市场主导下的竞价机制,农民、开发商、政府的利益才都能兼顾。
关键词:
农地转非 利益格局 竞价机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红强 王礼茂
近些年来,中亚因其丰富油气资源和独特地缘战略地位引发了激烈的大国博弈,揭示和探究中亚能源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过程对于理解全球能源格局变化、各国对中亚战略调整和制定中国利用中亚能源的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释中亚油气资源及其在全球能源格局中地位的基础上,以中国在中亚能源地缘政治格局演变的力量变化为主线,并结合各国对中亚能源的争夺,对中亚能源地缘政治格局的演进过程进行了分析,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刻画了各演进阶段的地缘政治格局特征和各国对中亚能源的争夺局势,阐释了中国对中亚能源的利用状况以及中国力量在格局演变中的变化。最后,从中亚能源出口国、进口国和输送过境国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对中亚能源地缘政治格局...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中强
中亚是仅次于中东和西伯利亚的世界第三大石油储积区,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能源库之一。中国探明石油储量有限,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量却愈来愈大。因此,中亚石油将是中国除中东以外的主要外来油源。为了确保中国石油安全,供应来源的多元化将是我国不得不面临的重大战略决策,与中国相邻的中亚应成为我国参与海外经营活动的重点地区。
关键词:
中亚 石油 中国 石油安全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曾品元
美国要在中亚获得地缘战略棋手资格,必将同俄罗斯形成战略竞存局面,这就为中国转换其在中亚的角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因此,中国当在全面分析其在中亚的国家战略利益的基础上,以中亚的三个地缘政治支轴国家为转盘,适时实现中国在中亚的角色转换。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秦放鸣 孙庆刚
本文在就中亚对中国的战略地位和价值进行系统研究基础上,首次尝试性提出中国的中亚战略包涵三重目标,即构筑西部安全屏障、建设能源及重要矿产资源运输大通道和发展全方位合作三部分,最后指出制定中国中亚战略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关键词:
中亚 战略 国际区域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