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61)
2023(5841)
2022(5061)
2021(4612)
2020(3771)
2019(8931)
2018(8484)
2017(15021)
2016(7598)
2015(8678)
2014(8632)
2013(8605)
2012(8534)
2011(8216)
2010(8522)
2009(8091)
2008(7807)
2007(7001)
2006(6650)
2005(6331)
作者
(23053)
(19460)
(19377)
(18596)
(12638)
(9195)
(8851)
(7400)
(7372)
(7040)
(6887)
(6554)
(6481)
(6327)
(6270)
(5989)
(5800)
(5598)
(5585)
(5287)
(5184)
(4657)
(4630)
(4495)
(4488)
(4456)
(4301)
(3988)
(3895)
(3806)
学科
(59766)
经济(59736)
管理(21295)
(18872)
地方(16949)
(16001)
企业(16001)
方法(14757)
中国(13014)
数学(12728)
地方经济(12636)
数学方法(12633)
业经(10261)
(9806)
(9018)
(7627)
贸易(7619)
(7494)
(7322)
关系(7201)
(7005)
金融(7005)
(7001)
(6852)
(6809)
经济学(6644)
环境(6597)
(6583)
(6247)
银行(6244)
机构
大学(119634)
学院(119486)
(63066)
经济(61972)
研究(49922)
管理(42264)
中国(37920)
理学(35168)
理学院(34680)
管理学(34234)
管理学院(33962)
科学(26373)
(26250)
(25305)
(25130)
研究所(22416)
中心(21086)
财经(20297)
经济学(20274)
(18666)
(18274)
(17904)
经济学院(17754)
北京(16720)
(16396)
师范(16306)
(15633)
科学院(15161)
财经大学(14769)
(14758)
基金
项目(70047)
科学(55385)
研究(52801)
基金(51137)
(43976)
国家(43632)
科学基金(36842)
社会(35833)
社会科(34086)
社会科学(34077)
(25886)
基金项目(25799)
教育(23397)
(21919)
自然(21248)
资助(21061)
自然科(20725)
自然科学(20723)
编号(20395)
自然科学基金(20339)
(17368)
成果(17161)
重点(16349)
(15678)
国家社会(15332)
课题(15124)
发展(14851)
(14637)
(14567)
经济(14434)
期刊
(81965)
经济(81965)
研究(44636)
中国(26795)
(19883)
管理(19558)
科学(15704)
学报(14935)
(14576)
经济研究(14314)
(12988)
金融(12988)
大学(11784)
教育(11532)
技术(11454)
财经(11307)
学学(10921)
业经(10563)
(10018)
问题(9964)
农业(9874)
(9846)
国际(9825)
世界(8611)
技术经济(7881)
统计(6474)
经济管理(6435)
改革(6407)
(6407)
经济问题(6260)
共检索到2082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许涛  
近十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的合作在经济贸易、交通运输、能源资源、产能建设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然而,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固化认知和现实社会中不同利益群体的本位意识,以及大国中亚博弈产生的地缘政治影响等因素,中亚地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仍存在一些尚需认识和解决的问题。未来,要继续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认真总结十年经验,重视各方利益关切,不断提升与中亚各国的政治互信水平,继续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合作开发和发展新经济形态,扩大和加深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弥补短板,助力在中亚地区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走向更高阶段。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卢周来  刘珺  
中亚地区是打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必经之地,但中亚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市场不很成熟规范、社会波动起伏较大,中国企业在中亚的投资建设、贸易往来,在成本收益、投资安全上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加强与中亚国家的投资经贸合作,应树立市场风险防范意识,提前做好沿线国投资环境和市场风险评估,建立风险规避机制,保持合理的目标预期与推进节奏,建立必要的海外保障体系。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赵珍  
中亚五国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中之重。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要达成的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实现贸易畅通。当前中国与中亚五国仍处于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初级阶段,本文通过分析中亚五国经贸发展的现状,梳理中亚五国的经贸政策和便利条件的变化情况,简要探究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中亚五国贸易发展趋势,以期更好地促进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发展,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慧灵  姚海凤  付江月  
本文分析了中国与中亚五国经贸合作的挑战与机遇,探讨中国与中亚五国经贸合作的机制优化途径。分析结果表明,丝路经济带建设以来,中国与中亚五国建立了不同的经贸合作形式,拓展了双方经贸合作的范围、形式和机制,但也带来了发展对接、政策协同及社会容纳的挑战。因此,为构建国际经济新格局,拓展中国发展安全空间和培育中国经济新增长极,中国要从发展对接、政策衔接及民心沟通方面优化与中亚五国经贸合作机制,提高双方共建丝路经济带协同性和持续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霍建国  
汉朝的"丝绸之路"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标志,丝绸之路开启的不仅是通商之路,更重要的是开启了中国与西方文明的交流通道,彰显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悠久历史,中华民族对外开放的愿望与精神一直延续至今。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其战略意义十分深远,不仅给中国新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程贵  姚佳  
中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地区,人民币国际化应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机遇,以中亚国家为突破口,充分发挥人民币在中亚地区的计价、支付与结算功能,实现人民币中亚区域化。当前,人民币中亚区域化已取得诸多成效,正逐步成为中亚地区具有影响力的货币,但在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大国博弈及货币竞争等方面仍存在制约因素。为此,需要不断完善金融市场、扩大能源人民币计价与人民币贷款、建立覆盖中亚的离岸市场、增进大国利益协调与民间交流,为人民币中亚区域化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余晓钟  高庆欣  辜穗  魏新  
中亚五国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关键性合作节点,具有良好的能源基础和合作条件,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了大国因素和中亚国情对中国——中亚能源合作战略的影响,构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中国——中亚能源合作的战略框架,探讨了中国——中亚能源合作的实现过程、模式选择及推进策略,明确了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政府及能源企业的任务与作用,提出了能源合作战略推进的重点要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建军  李扬  
文章通过研究中国与中亚各国产业结构的差异,提出产业结构差异程度值(ISDV)的概念,并利用拓展的引力模型考察了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结构差异对双边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中亚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对双边贸易的辐射效应更加显著;两国产业结构差异程度越大,越不利于两国产业合作及贸易持续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失衡导致中亚国家心理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与中亚各国产业结构相似度不高,从而引起经济和贸易合作形式过于单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建军  李扬  
文章通过研究中国与中亚各国产业结构的差异,提出产业结构差异程度值(ISDV)的概念,并利用拓展的引力模型考察了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结构差异对双边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中亚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对双边贸易的辐射效应更加显著;两国产业结构差异程度越大,越不利于两国产业合作及贸易持续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失衡导致中亚国家心理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与中亚各国产业结构相似度不高,从而引起经济和贸易合作形式过于单一。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吴航  杨昌俊  
[目的/意义]"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战略构想提出之后,引发了国内外不同领域专家、学者的思考。本研究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中俄、中亚"区域国合作所产生的政治、经济影响及由此引发的国际问题为切入点进行若干思考,旨在促进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通过查阅国内外数十篇文献,并通过图书馆和大学研究所及CNKI数据库进行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得出了一系列的论证和举措。[结果/结论]当今对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面临着复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建伟  
共建"一带一路",是我国根据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以及中国发展面临的新任务而提出的战略构想,目的在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沿线各国加强合作、共克时艰、共谋发展。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如何抓住这一重大机遇以及各种有利时机,携手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共同发展,并走向欧洲走向世界,需要汇聚方方面面的智慧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涂永红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开篇布局和实质性进展,人民币国际化必将获得重大机遇,在亚洲区域使用、大宗商品计价结算方面实现重大突破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在其沿线的中东和中亚是东亚和西欧经济圈之间极具发展潜力的洼地,也是全球能源基地和现代经济巨头的必争之地。2014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理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高志刚  袁丽君  
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与西部金融强省陕西发展差距逐渐拉大,存在金融资源集聚、跨地区配置和辐射带动能力弱,特殊金融政策的落实和创新能力不足,金融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未来需以支点城市为重点,构建"一心一港二区三轴"金融发展格局,优化顶层设计,完善金融机构体系,提升重点领域金融创新服务能力,增强跨境金融服务能力,集聚壮大金融发展要素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区域金融中心。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国  
国务院授权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和行动》,对内蒙古在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准确定位。以此为指导,内蒙古积极推进这一重大战略实施,应从相关意识的增强、为本地走出去的企业提供服务、科学编制规划与制定实施方案、加强同周边省份的合作,以及深化同蒙古和俄罗斯的合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新  
专家们普遍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欧亚经济联盟存在方法论上的错误,即欧亚经济联盟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是政治机构;而丝绸之路经济带只是一个倡议,且最终要体现为具体的基础设施、产业合作等投资项目。二者是根本无法对接的。本文认为,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客观地为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创造了必要条件,从上海合作组织与欧亚经济联盟的比较优势、上合组织的宗旨、原则和内容及其成员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支持以及上合组织空间内的安全合作等方面的分析论证了上合组织是实现对接的重要平台。本文设定的对接路线图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软环境将对接,即在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对话和上合组织框架内讨论贸易、投资规则和商品技术标准的对接,实现贸易投资便利化,以及商品、资本和技术、服务自由流动,从上合自贸区经过经济伙伴关系到整个欧亚大陆经济空间;第二,硬环境对接,即务实推进六大经济走廊贯通整个欧亚共同经济空间,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产能合作,促进中国对相关国家的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