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83)
- 2023(4225)
- 2022(3673)
- 2021(3446)
- 2020(3061)
- 2019(7139)
- 2018(6822)
- 2017(13233)
- 2016(7317)
- 2015(8096)
- 2014(8182)
- 2013(7876)
- 2012(7391)
- 2011(6567)
- 2010(6742)
- 2009(6225)
- 2008(6084)
- 2007(5454)
- 2006(4689)
- 2005(4378)
- 学科
- 济(29946)
- 经济(29918)
- 业(19284)
- 管理(17506)
- 方法(15669)
- 数学(14594)
- 数学方法(14457)
- 企(14198)
- 企业(14198)
- 贸(12099)
- 贸易(12096)
- 易(11982)
- 出(11016)
- 险(10733)
- 保险(10641)
- 中国(9367)
- 财(8788)
- 口(7942)
- 出口(7935)
- 出口贸易(7935)
- 银(6719)
- 银行(6713)
- 制(6456)
- 行(6344)
- 农(6275)
- 融(6070)
- 金融(6070)
- 学(4971)
- 地方(4732)
- 务(4633)
- 机构
- 大学(100082)
- 学院(97617)
- 济(44906)
- 经济(44081)
- 管理(38214)
- 研究(33994)
- 理学(32084)
- 理学院(31795)
- 管理学(31276)
- 管理学院(31127)
- 中国(30106)
- 财(22358)
- 京(20836)
- 科学(19260)
- 财经(17467)
- 所(16908)
- 经(16068)
- 中心(16052)
- 研究所(15317)
- 经济学(14775)
- 农(14733)
- 江(14454)
- 经济学院(13462)
- 北京(13437)
- 财经大学(13266)
- 业大(13052)
- 院(12762)
- 农业(11619)
- 州(11172)
- 范(11120)
- 基金
- 项目(65368)
- 科学(51153)
- 基金(48344)
- 研究(47125)
- 家(41667)
- 国家(41381)
- 科学基金(35280)
- 社会(31244)
- 社会科(29698)
- 社会科学(29685)
- 基金项目(24915)
- 省(24271)
- 自然(22387)
- 自然科(21905)
- 自然科学(21897)
- 自然科学基金(21492)
- 教育(21344)
- 资助(21171)
- 划(20780)
- 编号(17836)
- 部(15626)
- 重点(14615)
- 成果(14227)
- 教育部(13539)
- 发(13123)
- 国家社会(13113)
- 人文(12940)
- 科研(12821)
- 创(12791)
- 大学(12472)
共检索到1540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晓鹏 成升魁 吴良
中亚地处欧亚大陆中心位置,油气资源丰富,但同时也面临着来自油气管道沿线国家的地缘政治压力。为了保障能源出口安全,中亚主要能源出口国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实行了一套能源(包括石油与天然气)出口多样化战略。本文从相关性、多样性和国际关系影响这三个角度,利用2005—2013年的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的能源贸易数据,测试了这套战略对地缘政治压力的缓解和规避作用。研究结果显示:(1)哈萨克斯坦与土库曼斯坦的石油市场多样化程度较高且市场之间相关程度较低,而出口国、过境国和进口国之间的关系对石油出口的影响较小;(2)天然气市场因为多样性不足且相关程度较高,导致国际关系能够对天然气出口造成较大的影响;(3)中亚能源出口国为了应付地缘政治风险,采用了截然不同的方法。哈萨克斯坦采用了典型的市场多样化战略,而土库曼斯坦采用了逆多样化战略来减小其风险敞口。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红强 王礼茂
近些年来,中亚因其丰富油气资源和独特地缘战略地位引发了激烈的大国博弈,揭示和探究中亚能源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过程对于理解全球能源格局变化、各国对中亚战略调整和制定中国利用中亚能源的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释中亚油气资源及其在全球能源格局中地位的基础上,以中国在中亚能源地缘政治格局演变的力量变化为主线,并结合各国对中亚能源的争夺,对中亚能源地缘政治格局的演进过程进行了分析,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刻画了各演进阶段的地缘政治格局特征和各国对中亚能源的争夺局势,阐释了中国对中亚能源的利用状况以及中国力量在格局演变中的变化。最后,从中亚能源出口国、进口国和输送过境国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对中亚能源地缘政治格局...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蒋新卫
中亚地区被称为“21世纪的战略能源基地”,在中亚围绕着石油为主的地缘政治竞争日趋激烈。积极拓展能源进口渠道,加快能源资源开发建设、建立我国陆上能源安全大通道已成为维护我国能源安全的当务之急。新疆毗邻中亚的区位条件以及辐射扇面宽广的地域几何形态,确立了中国建设陆上能源安全大通道的特殊地缘优势;中哈石油管道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建设陆上能源安全大通道时代的来临;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依托的能源合作为建设我国陆上能源安全大通道开创了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
中亚 石油地缘政治 能源安全大通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静 刘国光
为了剔除中间进口品带来的出口碳排放增加的影响,文章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下测算了1997~2010年中国18个制造行业以及三大产业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出口含碳强度和进口含碳强度,估算了各个部门以及行业的贸易污染指数,并从贸易规模、贸易结构、能源消费偏向、投入产出系数、贸易地缘结构、三次产业结构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出口含碳强度变化的原因,指明中国向发展中国家的进口省能量大于出口耗能量,发达国家正好相反。三大产业中农业的污染贸易条件指数最为不利,投入吸收系数决定了部门能源排放结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霞
中亚这一能源热点地区的多边能源合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原因是中亚地区的能源地缘国家相互的地缘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亚的能源地缘格局,具体表现在中亚-里海地区油气管线走向的博弈。能源地缘国家相互之间在地缘上的认知分歧成为这一地区实现多边能源合作的最大挑战。中亚多边能源合作的前景取决于各参与国为改变相互地缘认知所作出的外交努力。
关键词:
中亚 能源地缘 油气管线 能源合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安尼瓦尔·阿木提 孙文娟
能源正在引致世界的每个组成部分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合纵连横,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的跨国界的交流,并逐步推动了四大"能源生产利益共同体"的形成,这四大板块奠定了当今世界能源生产的地缘格局。如何在这种格局中拓展能源利益,维持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安全的重大问题。中亚五国在国际能源格局中的重要性是来自它们所处的敏感地理位置和潜在的资源优势。中国与中亚有良好的合作基础,近年来又通过上海合作组织进一步密切了合作关系,该地区有条件成为中国未来油气资源进口的重要战略后备来源,应该成为我国能源外交的重点地区。本文着眼于国际能源生产的地缘格局,结合我国中亚能源合作目标,提出我国参与中亚能源合作的原...
关键词:
中亚 能源合作 地缘格局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纯
中国、阿根廷和墨西哥是世界最重要的三大蜂蜜出口国,中国蜂蜜出口面临着来自阿根廷和墨西哥的激烈竞争。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阿根廷和墨西哥三国蜂蜜出口量和出口单价等变化进行实证分析,可比较客观地反映三国蜂蜜出口的竞争力。
关键词:
蜂蜜 国际竞争力 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繁华 高静
出口地缘偏向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国出口商品的质量、出口行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效率。根据国外研究成果的共识,向高收入国家出口的地缘偏向性越大,将有助于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出口技术效率。但是,本文根据中国2000~2010年行业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即我国向高收入国家出口地缘偏向性的增多不利于我国技术效率的提高,甚至会降低行业平均工资和减少研发人员数量。不过,我国向中低收入国家出口的地缘偏向性与技术效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外部经济冲击角度的实证分析也再次验证了这一结论。造成我国独特现象的原因主要来自于我国当前出口贸易的模式和国际分工的地位。
关键词:
出口地缘偏向 质量评价 技术效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月 李新英
日本提出在中亚地区将与中国在资源、市场和全球战略三个方面进行竞争。文章比较日本和中国对中亚五国出口的贸易状况、贸易效率及贸易影响因素,认为中亚在日本和中国的出口地位均不高,日本与中亚五国贸易结合度低于中国。日本出口重在车辆,中国则重在服装鞋帽。日本和中国对中亚出口的贸易效率低,但贸易潜力巨大,且中亚五国对日本的贸易信赖度高于中国。哈萨克斯坦作为中日第一进口国,中日双方与其贸易往来将进一步提升。此外,日本贸易外交策略有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中亚五国 出口贸易 特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月 李新英
日本提出在中亚地区将与中国在资源、市场和全球战略三个方面进行竞争。文章比较日本和中国对中亚五国出口的贸易状况、贸易效率及贸易影响因素,认为中亚在日本和中国的出口地位均不高,日本与中亚五国贸易结合度低于中国。日本出口重在车辆,中国则重在服装鞋帽。日本和中国对中亚出口的贸易效率低,但贸易潜力巨大,且中亚五国对日本的贸易信赖度高于中国。哈萨克斯坦作为中日第一进口国,中日双方与其贸易往来将进一步提升。此外,日本贸易外交策略有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中亚五国 出口贸易 特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熊琛然 王礼茂 屈秋实 向宁 王博
地缘政治风险是影响全球和区域和平、稳定与发展的5大风险之一。如何识别、评估、预测和管理地缘政治风险成为国内外共同关注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对地缘政治风险这一术语的定义还不统一。当前地缘政治风险研究,在致险因素分析、风险影响刻画、风险量化与制图等领域都有一些新进展。针对地缘政治风险致险因子的时空差异性和多变性、各致险因子相互影响与反馈机制的复杂性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对致险因素的精准识别,地缘政治风险形成的机理,地缘政治风险监测与模拟等研究成为核心和前沿问题。中国未来地缘政治风险和重要研究方向包括:周边地区地缘政治风险研究;地缘政治风险的定量化与模拟研究;跨学科、大数据、多终端的地缘政治风险集成计算方法与预警服务平台建设;凝炼科学问题,提升对现实地缘政治问题的解释能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郭文伟 罗胜涛
基于广义方差分解的动态溢出指数方法来测度2001—2022年间不同时频下能源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各国通胀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能源大宗商品价格对各国通胀产生时变溢出效应;第二,能源大宗商品对能源依赖型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通胀影响更为明显;第三,原油和动力煤的波动溢出效应较天然气更为明显。因此,各国可以通过优化能源进口渠道、增加必要的能源储备、寻求替代的可再生能源等方式以缓解这种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义 刘燕娜 戴永务 余建辉
运用产品相似性指数、市场相似性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中国与德国、意大利、马来西亚、波兰和越南等木质家具主要出口国在国际木质家具市场上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中国与越南、马来西亚木质家具出口的市场相似度很高,但产品相似度较低;中国与意大利、波兰木质家具出口的市场相似度较低,产品相似度较高;意大利、德国木质家具产业的比较优势相对较弱且在萎缩,而波兰木质家具的比较优势极强。针对中国与木质家具主要出口国的这种竞争关系,提出中国木质家具产业应将低端产能逐步向东南亚国家转移,承接意大利、德国的家具产业转移,并积极应对波兰的竞争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程燕 李先德
本文对中国与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法国的生产和贸易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得出主要结论:不论是大麦的生产还是贸易,中国与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法国都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大麦生产体制不完善和缺乏大麦国际贸易宏观调控政策,政府必须尽快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提高中国大麦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大麦 主要出口国 贸易 比较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