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86)
2023(4203)
2022(3510)
2021(3054)
2020(2500)
2019(5534)
2018(5316)
2017(10203)
2016(5263)
2015(6151)
2014(6232)
2013(6168)
2012(6132)
2011(5957)
2010(6250)
2009(5995)
2008(5624)
2007(5166)
2006(4896)
2005(4594)
作者
(16701)
(14251)
(14072)
(13504)
(9108)
(6614)
(6308)
(5396)
(5388)
(5101)
(4923)
(4702)
(4669)
(4527)
(4494)
(4334)
(4169)
(4064)
(4030)
(3871)
(3687)
(3376)
(3313)
(3266)
(3215)
(3164)
(3044)
(2901)
(2790)
(2772)
学科
(49275)
经济(49250)
地方(14360)
管理(13258)
方法(11978)
地方经济(11537)
(10960)
数学(10563)
数学方法(10530)
(9186)
中国(8521)
(7430)
企业(7430)
业经(7303)
经济学(6261)
环境(5678)
(5489)
(5222)
金融(5221)
(4843)
(4840)
(4700)
产业(4645)
(4606)
(4549)
关系(4515)
理论(4447)
资源(4323)
(4068)
总论(4064)
机构
大学(90643)
学院(88710)
(48968)
经济(48192)
研究(36369)
管理(30142)
中国(26025)
理学(25051)
理学院(24736)
管理学(24416)
管理学院(24232)
科学(19635)
(19474)
(18606)
(18283)
经济学(16909)
研究所(16695)
财经(15417)
经济学院(14819)
中心(14790)
(13843)
(13584)
(12483)
(12435)
师范(12352)
北京(11845)
财经大学(11228)
(11154)
科学院(11061)
社会(10497)
基金
项目(51761)
科学(40531)
研究(38366)
基金(37757)
(32277)
国家(32046)
社会(27122)
科学基金(26887)
社会科(25745)
社会科学(25738)
(19412)
基金项目(19014)
教育(17250)
资助(15928)
(15792)
自然(15046)
自然科(14633)
自然科学(14626)
自然科学基金(14356)
编号(14154)
(12609)
成果(12362)
(12217)
经济(12110)
重点(11882)
国家社会(11777)
(11675)
发展(10817)
(10676)
课题(10447)
期刊
(63623)
经济(63623)
研究(32962)
中国(16304)
(14860)
管理(13118)
学报(12440)
科学(11556)
经济研究(11390)
(10404)
大学(9418)
财经(9183)
学学(8877)
(8157)
技术(8089)
(7969)
金融(7969)
问题(7780)
教育(7738)
农业(7017)
业经(6972)
世界(6588)
技术经济(6374)
(5971)
国际(5823)
统计(5767)
经济问题(5024)
(4784)
经济学(4781)
经济管理(4665)
共检索到1478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旗  
中亚地区油气资源丰富,成为美俄等大国外交角逐的舞台,其中既有冲突又有合作;而石油外交中交织着经济和政治、军事等因素,运用政治经济学的解释非常必要。中国参与中亚石油博弈是保证石油安全和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改变了中亚力量的对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中强  
中亚是仅次于中东和西伯利亚的世界第三大石油储积区,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能源库之一。中国探明石油储量有限,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量却愈来愈大。因此,中亚石油将是中国除中东以外的主要外来油源。为了确保中国石油安全,供应来源的多元化将是我国不得不面临的重大战略决策,与中国相邻的中亚应成为我国参与海外经营活动的重点地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钱学文  
中亚里海国家具有相当的油气出口的潜力,并希望与我国加强油气资源及其他能源的开发、勘探与运输。这为我国发展与这些国家的能源合作提供了前提条件。但在里海油气的争夺与合作中,受美俄的能源战略和政策调整的影响,我国应从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的高度,加强政府对中国石油企业与国家能源合作的宏观战略指导,并注意规避在合作中的风险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于庚申  
苏联的解体和中亚里海地区新独立国家的出现,使世界能源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并使中亚里海地区成为新的“世界能源供应心脏地带”。基于国内能源安全和全球霸权的需要,美国及时制定了中亚里海能源战略,并采取各种措施推进落实其能源战略。鉴于未来能源供应的短缺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美国的中亚里海能源战略对中国能源战略的突出影响主要是刺激中国加快以中亚里海能源开发为重点的能源战略规划,在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组织”机制的同时,从地区油气连接方面处理好与日本、韩国关系,积极推动建立东北亚地区能源和经济协调机制的建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卢江  杨继国  
广义政治经济学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首次提出的,他认为马克思和自己都没有完成广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创造。我国当代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王亚南曾计划分20讲对广义政治经济学进行研究,由于诸多原因,虽未能完成宿愿,但他从研究内容、方法原则等角度的研究成果对如何进一步创造完成广义政治经济学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沈剑锋  
本文通过对里海石油及石油管道问题的分析,从经济和政治的角度出发,运用博弈论中的连续对策和纳什均衡的方法,具体划分了四个阶段来分析美俄里海石油博弈现状的形成过程和可能的走向问题。最后,对美俄在里海石油的博弈得出了具体结论,并对博弈的效率问题、多方博弈的可能性问题、可能的走向问题等进行了讨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蒋新卫  
中亚地区被称为“21世纪的战略能源基地”,在中亚围绕着石油为主的地缘政治竞争日趋激烈。积极拓展能源进口渠道,加快能源资源开发建设、建立我国陆上能源安全大通道已成为维护我国能源安全的当务之急。新疆毗邻中亚的区位条件以及辐射扇面宽广的地域几何形态,确立了中国建设陆上能源安全大通道的特殊地缘优势;中哈石油管道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建设陆上能源安全大通道时代的来临;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依托的能源合作为建设我国陆上能源安全大通道开创了广阔的前景。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银亮  
区域经济和贸易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与世界其它地区相比,东亚在区域经济—体化的进程方面明显滞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为推动东亚经济整合提供了新的范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伊然  
对危机传导链条的逆推式探究表明,在泡沫破裂、泡沫形成这两个关键阶段的背后都有着共同的政治经济根源,即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美国政治的右转,新自由主义开始盛行,从而导致平等与效率之间的权衡朝着不利于前者的方向大大倾斜。在住房政策、货币政策等一系列因素的推动下,泡沫逐渐成形。然而,金融产品的创新与供给只是暂时为中低收入阶层提供了支付手段,却无法解决实际收入与真实购买能力不足的根本问题。正是由于缺乏实际收入的支撑,泡沫最终破裂,引发了本次金融危机。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的解决之道在于,平衡收入分配、提高社会保障力度、使经济增长的果实能够惠及广大中低收入阶层。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可山  
食品安全问题的基本原因是经营者受经济利益驱动而实施的机会主义行为,这与食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被异化、食品的价值表现被扭曲、资本逐利的本性被放大密切关联。为此,必须完善市场体系,建立有利于食品安全评价的标准体系和认证体系;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有利于实现优质优价的政策环境;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建立有利于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安全责任链。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朱富强  
大企业通常会利用市场支配力获得转移收益,这会扭曲合理的财富分配进而抑制整个社会的价值创造,因而应该受到反垄断行为审查。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得大企业依仗其市场支配力获得的转移收益不再局限于国内,利益受损者可能是他国民众,因而世界各国的反垄断行为呈现出明显的倾向性。事实上,尽管那些知名外资大企业凭借其规模经济为中国社会提供了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提高了国人的消费剩余和经济福利,但也因独占市场而挤压了国内相关企业和产业的发展空间,造成长远的国家福利损失,因而当前中国政府的反垄断调查集中在具有市场支配力的大型外资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占斌  杜庆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要判断,提出了"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努力方向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解析了"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时代背景、思想内涵、时代特色、发展路径、战略保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占斌  杜庆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要判断,提出了"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努力方向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解析了"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时代背景、思想内涵、时代特色、发展路径、战略保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旭  董秀成  
文章通过分析中亚里海地区油气地缘格局及主要竞争因素,权衡大国之间的抗衡与制约态势,全方位评估博弈矛盾基内的地缘政治风险。指出面对美国及其盟国的多层次地缘政治封锁,中国应该制定机动灵活的石油地缘政治策略,利用国际合作、经济援助等手段,发挥优势,实现中国在中亚里海地区油气地缘政治"突围",有利于中国油气安全保障及供应多元化的实现。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恕  李燕  
本世纪初的1901年,里海原油产量即达到1100万吨,占当时世界原油产量的50%。在世界石油贸易中,里海石油居30%。巴库的原油和成品油除少量在本地消费外,几乎全部进入帝俄的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主要是欧洲),也就是说,里海石油和世界其它大油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