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30)
2023(12304)
2022(10820)
2021(10159)
2020(8499)
2019(19533)
2018(19537)
2017(37370)
2016(20637)
2015(23293)
2014(23552)
2013(22905)
2012(21234)
2011(18796)
2010(18768)
2009(17099)
2008(16567)
2007(14302)
2006(12455)
2005(10894)
作者
(59571)
(49222)
(48736)
(46439)
(31286)
(23502)
(22360)
(19450)
(18809)
(17654)
(16996)
(16454)
(15659)
(15616)
(15149)
(15067)
(14710)
(14612)
(14015)
(13944)
(12286)
(12073)
(11821)
(11190)
(11012)
(11006)
(10961)
(10726)
(9915)
(9816)
学科
(76741)
经济(76646)
管理(58514)
(51077)
(43574)
企业(43574)
方法(34911)
数学(29064)
数学方法(28681)
中国(20810)
(20415)
(19389)
(18743)
业经(17787)
地方(16178)
理论(15693)
(14830)
(13970)
农业(13268)
教育(13223)
(12877)
贸易(12872)
环境(12823)
(12462)
技术(12174)
(11823)
财务(11751)
财务管理(11729)
(11617)
(11562)
机构
大学(285616)
学院(284525)
管理(111568)
(105473)
经济(102816)
研究(96969)
理学(96336)
理学院(95184)
管理学(93457)
管理学院(92941)
中国(70361)
(62376)
科学(62170)
(48946)
(47930)
(46705)
研究所(44762)
业大(44301)
中心(43235)
(41799)
(39894)
北京(39607)
师范(39504)
财经(38453)
农业(36664)
(36312)
(34923)
(33967)
技术(32057)
师范大学(31870)
基金
项目(198569)
科学(154384)
研究(146148)
基金(141191)
(123434)
国家(122351)
科学基金(104056)
社会(88801)
社会科(83814)
社会科学(83794)
(78395)
基金项目(75424)
自然(68503)
教育(67302)
自然科(66807)
自然科学(66788)
(66349)
自然科学基金(65532)
编号(61192)
资助(58052)
成果(50267)
重点(44196)
(42858)
课题(42549)
(41940)
(40717)
创新(37822)
项目编号(37820)
科研(37750)
大学(36881)
期刊
(117702)
经济(117702)
研究(84537)
中国(55782)
学报(48183)
科学(43092)
(42432)
管理(41146)
教育(38320)
大学(35899)
(35678)
学学(33534)
农业(29718)
技术(25009)
(21241)
金融(21241)
业经(20049)
经济研究(18282)
财经(18036)
图书(17306)
(15314)
问题(15250)
(15072)
科技(14729)
理论(13955)
(13823)
实践(12919)
(12919)
现代(12914)
技术经济(12863)
共检索到415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江畔  邵龙  
线性遗产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铁路作为重要的线性工业遗产,认知其遗产特征,认清其生存现状,有利开展保护与开发活动。基于遗产线路视角,对中东铁路工业文化景观体系进行研究。通过田野调查和历史调查的方法,梳理其历史背景与现状情况,分析遗产构成;利用SWOT分析工具,对中东铁路工业文化景观资源进行战略性分析;对与中东铁路相关性较高的遗产线路保护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寻找到适合中东铁路的保护途径。最后,对中东铁路工业文化景观的保护规划提出建议,以期为中东铁路工业遗产寻求更好的生存机会与生存环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卿剑  周晨  
以刘基故里景区的规划设计为例,提出名人故居保护与开发的一种新模式,即将风水文化、福地意境和古村自然景观运用于名人故居景区规划中的设计思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深圳市平冈中学课题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鹤年  张力仁  
通过对我国区域差异最明显的省区——陕西省现有117条政区地名的命名规律、命名缘由和命名时间等属性的分类统计分析,发现陕西全省现有半数以上政区地名在明代及其以前就已产生,且越早出现的政区名称,以自然地理实体特征得名愈突出;越晚出现的政区名称,因社会人文事象得名越明显。从时空分布看,陕西政区地名随时间变迁呈现出明显的与三大地域开发序列相对应的空间特征。研究表明:区域开发、地缘政治形势以及全国政区体制变化是陕西省政区地名文化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晓亮  杜志芳  
文章以农业景观为研究对象,以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为指导标准与原则,分析了我国农业景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综述了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论述了农业景观规划与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关系。探讨了农业景观规划的具体理论与方法,具体包括:绿色农业景观规划的原则,如科学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绿色农业景观规划的步骤与方法,如绿色农业景观资料收集与分析、规划目标与定位、景观功能分区与布局、景观规划设计等。主要例举了以屋顶绿化设计为主的节能与能源利用、以雨水收集系统为特色的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实例,提出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方面采用绿化与铺装相结合的渗水地面,减少建筑材料对自然径流的影响,可有效解决热岛效应。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飞  
文化景观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概念,近年来,乡村旅游在促进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的同时,也使两者矛盾空前地尖锐化。为解决两者矛盾,从地格理论出发,探索适合我国乡村旅游促进文化景观开发与保护的模式体系。基于乡村文化景观具有的二元属性———乡村性和遗产性,提出了3种以乡村旅游促进文化景观保护发展的模式。研究认为:生态博物馆、乡村大舞台和景观嘉年华模式不仅有利于乡村社区和本土文化的结合,而且能够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和文化景观保护。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蒲培勇  
从文化人类学探寻三线建设工业遗址背后蕴含着建设者族群意识以及族群表达的文化身份,分析三线建设城市文化具有地方性知识、族群记忆、文化认同等方面的内涵构成,以适应三线建设城市发展的文化诉求。三线建设工业遗址是城市文化形象提升不可缺的物证,从文化景观概念阐释三线工业遗址具有文化景观的属性,以攀枝花三线建设席草坪工业遗址广场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提出了三线建设工业遗址文化景观的空间性、功能性和时代性的具体表述,为我国三线建设城市工业遗址的景观重构和城市文化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蒲培勇  
从文化人类学探寻三线建设工业遗址背后蕴含着建设者族群意识以及族群表达的文化身份,分析三线建设城市文化具有地方性知识、族群记忆、文化认同等方面的内涵构成,以适应三线建设城市发展的文化诉求。三线建设工业遗址是城市文化形象提升不可缺的物证,从文化景观概念阐释三线工业遗址具有文化景观的属性,以攀枝花三线建设席草坪工业遗址广场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提出了三线建设工业遗址文化景观的空间性、功能性和时代性的具体表述,为我国三线建设城市工业遗址的景观重构和城市文化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一墩  肖洒  胡最  郑文武  尹影  
针对当前茶文化园的规划设计中缺乏系统的文化特征挖掘理论和方法支持的现状,以耒阳江头贡茶园的规划设计为例,首先结合文化景观基因理论深入阐述了江头贡茶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取了江头贡茶文化的景观基因。其次,根据提取的江头贡茶文化景观的本质特征,提出了江头贡茶文化园的规划设计方案,并详述了其规划思想、设计原则和主体特征。文章结合文化景观基因理论探索传统茶文化价值特征的开发与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对于我国传统茶文化及其产业化开发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婧雅  张玉钧  
中国的自然保护地具有生态和文化双重价值,文化景观作为自然与文化的交界面,如何识别其价值对中国自然保护地的管理至关重要。以泰山为例,通过古籍文献和实地勘察等方法,从历时性角度对泰山的文化景观价值演变进行剖析。研究发现,泰山文化景观价值经历了山岳崇拜的自然价值、君权神授的政治价值、佛道信仰的宗教价值、祭祀游居的民俗价值及保护利用的综合价值五个阶段。结论认为:自然保护地文化景观价值的演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名山自然保护地的文化景观价值演变是从自然到文化再到综合、从御到民、从单一到多元、从分离到融合的过程;自然保护地文化景观价值的构成要素包括思想基础、环境条件、行为方式及空间结果四部分,具有鲜明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特征。文章还对自然保护地文化景观价值的识别策略进行了讨论,为相应类型的国家公园和其他类型自然保护地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仁杰  傅学庆  张军海  
非物质文化地理学研究还未形成统一的思维体系,难以将地理信息科学的方法引入研究过程。提出了非物质文化景观载体思想,包括艺人、文化团体、作坊、作品、受众、店铺与市场等实载体和互联网等信息空间中的虚拟载体。通过载体空间化,将非物质文化景观研究融入传统文化地理研究框架中。将非物质文化景观研究的空间尺度划分为大、中、小和微观尺度,并对单文化、多文化和全文化载体景观的时间尺度界定进行详细剖析。在载体、空间化和时空尺度等基本问题解析的基础上,吸纳新文化地理学思想,建构了非物质文化景观研究的时空思维体系,并使研究视角趋向多元化。基于文化载体的时空思维体系是地理信息科学方法用于非物质文化地理研究的基础,对文化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宏磊  张捷  
书法景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景观体系中的文字景观组成是城镇社会文化空间中的特色景观和重要休闲体验对象。对书法景观的体验限制将导致书法景观实际功能的丧失,使书法景观不能显著提升旅游者场所感知、文化认同、参与及满意度。该研究通过文献梳理的方法,综合休闲和旅游研究中限制因素的概念框架,结合书法景观体验场景进行整合修正,形成了书法景观体验的限制因素量表,并采用该量表对具有典型书法景观的西安大雁塔北广场的游客进行调查和统计结果分析,以研究书法景观的体验限制问题。结果表明,书法景观体验的限制存在个人限制因素、人际限制因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文廷  方星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艺惠  陈田  王云才  
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既是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传承地域文化的物质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科研价值。随着对景观文化遗产保护由局部点状斑块向区域性文脉整体保护认识的转变,相关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外更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从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概念与内涵阐释入手,对近20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认为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的特征、景观的变化、景观的保护三大方面,其中,在现代经济的冲击下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的变化及相应的保护调控措施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学者们运用历史学、地理学、建筑学、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形成了多学科参与研究的良好局面,但是在研究的内容和深度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汤茂林  
文化景观作为文化地理学的一大研究主题 ,吸引了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从景观和文化景观的内涵出发 ,从文化景观起源和变迁、文化景观感知和解释、文化景观组成、文化景观类型、景观生态、景观保护和规划等六个方面 ,深入探讨了文化景观研究的近今进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