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43)
- 2023(5367)
- 2022(4531)
- 2021(4409)
- 2020(3597)
- 2019(8278)
- 2018(8173)
- 2017(14537)
- 2016(8194)
- 2015(8604)
- 2014(8354)
- 2013(7597)
- 2012(7214)
- 2011(6590)
- 2010(6937)
- 2009(6469)
- 2008(6777)
- 2007(5810)
- 2006(5631)
- 2005(5164)
- 学科
- 济(27227)
- 经济(27165)
- 业(19894)
- 管理(19377)
- 企(16342)
- 企业(16342)
- 农(10691)
- 制(10353)
- 中国(9159)
- 方法(8689)
- 财(8509)
- 体(8186)
- 学(7333)
- 业经(7282)
- 数学(6959)
- 体制(6847)
- 数学方法(6788)
- 农业(6738)
- 融(6198)
- 金融(6197)
- 银(5815)
- 银行(5800)
- 行(5644)
- 理论(5409)
- 贸(5085)
- 贸易(5084)
- 教育(5078)
- 易(4974)
- 地方(4630)
- 家(4530)
- 机构
- 大学(111794)
- 学院(108989)
- 研究(44435)
- 济(42766)
- 经济(41876)
- 管理(37601)
- 中国(32304)
- 理学(31877)
- 理学院(31389)
- 管理学(30681)
- 管理学院(30458)
- 科学(26361)
- 京(24459)
- 财(23156)
- 所(22754)
- 研究所(20710)
- 农(19808)
- 中心(18886)
- 范(17891)
- 师范(17740)
- 江(17483)
- 财经(17356)
- 院(16006)
- 经(15849)
- 北京(15794)
- 农业(15155)
- 业大(14977)
- 师范大学(14756)
- 经济学(13481)
- 州(13420)
- 基金
- 项目(71351)
- 科学(56403)
- 研究(54165)
- 基金(51920)
- 家(47219)
- 国家(46340)
- 科学基金(38116)
- 社会(34584)
- 社会科(32506)
- 社会科学(32491)
- 基金项目(26491)
- 省(26444)
- 教育(25688)
- 划(23478)
- 自然(23264)
- 自然科(22710)
- 自然科学(22698)
- 自然科学基金(22317)
- 编号(21647)
- 资助(20304)
- 成果(20078)
- 重点(17026)
- 部(16459)
- 课题(16010)
- 发(15469)
- 国家社会(14926)
- 创(14820)
- 性(14803)
- 制(14580)
- 教育部(14267)
共检索到177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李竞强
中东剧变之后,突尼斯尝试国家治理改革,从中央到地方做了大刀阔斧的改变。自2011年至2021年,突尼斯总统制转变为半总统制,议会地位上升,总理总揽政府工作,议会设置专门委员会予以指导。地方分权改革也取得重大进展,市镇议会选举成功举行。但是,改革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半总统制运行不畅,议会作用并未完全发挥,宪政体制没有落到实处,各个委员会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地方分权改革陷入混乱。虽然外界评价正面积极,但实际运作弊端丛生。2021年7月25日,凯斯·赛义德总统采取非常规方式治国,使突尼斯陷入新的政治危机。突尼斯政治危机表明,一味照搬西方国家治理改革药方,不能解决突尼斯社会经济发展难题。国家治理改革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但也需要兼顾两者,探索边发展边治理的模式。
关键词:
中东剧变 突尼斯 国家治理 改革 困境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李竞强
自2011年以来,实现稳定和发展成为突尼斯民主转型的核心问题。突尼斯剧变后,伴随萨拉菲主义的扩散和国际政治的影响,突尼斯陷入了多重安全困境,突出表现为恐怖主义威胁不断上升,政治、社会、经济等领域的安全威胁相互交织,这对突尼斯的安全治理构成了严峻挑战。在民主转型的过程中,突尼斯政府面临低迷的经济形势、混乱的政治环境和前任政府遗留的种种弊端,在安全治理方面乏善可陈,成效有限。安全困境已成为困扰突尼斯民主转型的重要制约因素,进而导致突尼斯民主转型前景不明朗,有可能迁延多年。
关键词:
突尼斯 安全困境 民主转型 安全治理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王泰
阿拉伯剧变后,能够对中东未来政治发展产生根本性、结构性与方向性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其一,中东国家在短期内走完民主化进程的道路,既不现实也无可能;其二,当前情况下,中东国家在政治上实现"良治"比追求民主更紧迫;其三,中东国家发展面临的最现实和最紧迫的挑战是经济发展,对这些国家而言,告别贫困比告别威权在当下显得更为重要;其四,虽然现阶段实现宗教改革并不可能,但作为影响地区变革最重要的历史常量和政治文化因素,伊斯兰教发展的方向应该面向未来,从而起到促进历史进步的作用;其五,在中东实现内部和解对政治发展至关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胡睿智
突尼斯历届政府依据国内法律、政府令和政府部门条例,依托中央政府秘书长和地方省政府的双层治理机制,对国内非政府组织开展治理。在具体治理过程中,突尼斯政府采取扶持与管控并行的双重治理模式:在扶持方面,政府明确赋予非政府组织政治和经济权利;在管控方面,政府严格控制非政府组织的注册流程、基本信息、人员构成、资金使用,同时规定违规的处罚力度。突尼斯治理非政府组织的成效与困境并存。一方面,政府实现了严格限制非政府组织运行的目的,非政府组织则扩大了自身规模和活动范围。另一方面,突尼斯行政部门对相关法律理解不深,对赋权以及非法管控落实不力,使得政府难以深入治理非政府组织。究其根本,突尼斯法律制定匆忙且不完善,法律内容结合国情不足且后续修订受阻,同时非政府组织配合执法的力度不够。未来,即便突尼斯政府沿用对非政府组织的双重治理模式,修订法律走出治理困境仍是政府提升治理能力、有效约束非政府组织的关键。
关键词:
突尼斯 非政府组织 政府治理 法律成效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李竞强
2011年初以来,突尼斯开始由威权政治向民主政治转型。政党在推动突尼斯民主转型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数年的演变,突尼斯的政党制度从碎片化向制度化转变,但制度化进程尚未完成。转型时期突尼斯的政党制度提供了政治参与的途径,建立了新的宪政制度,形成了不同政治力量之间的理性竞争机制,提高了突尼斯政治现代化的程度。转型时期突尼斯的政治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党制度发展。突尼斯的政党制度在中东剧变之后有了长足发展,逐渐建立起了现代政党制度。然而,由于突尼斯的政治稳定与政党制度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其政党制度发展的不充分导致民主巩固的前景并不明朗。
关键词:
突尼斯 政党 政治参与 民主转型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钟俐
在突尼斯承包工程中的涉外物资工作钟俐(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突尼斯是非洲北端的阿拉伯国家,因历史上曾是法属殖民地,突尼斯受法国影响较深,许多法律法规沿袭了法国的特点,在当地办理清关以及办理各项单证、纳税等,手续非常严谨和齐备。对国际承包工程的施工设备...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竞强
突尼斯政治现代化肇始于1861年宪政改革。突尼斯政治现代化为其民主化奠定了基础。突尼斯的民主化始于1957年共和国的建立,前后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哈比卜·布尔吉巴时期(1956—1987年)"受控制的民主"和本·阿里时期(1987—2010年)"总统的民主"。突尼斯的民主化进程呈现出"进步——保守—进步——保守"螺旋式上升的基本发展态势。每一位统治者在上台之初锐意改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权力欲增加,改革步伐放缓,从而导致民主化的停滞。此时,新的力量出现,推翻了旧统治,开始了新一轮民主化。在突尼斯民主化进程中,欧洲因素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侍从主义体制严重制约了突尼斯的民主化进程。
关键词:
突尼斯 民主化 侍从主义 欧盟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张楚楚
本文运用政治过程理论,从政治机会、组织能力、框架化过程等角度探讨突尼斯"定叛"主义运动的兴起、发展及影响。突尼斯"定叛"主义运动的发展经历了两个过程:2011年突尼斯政权更迭后,政治精英的分歧与骤然开放的政治环境为"定叛"主义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机会,致使本土原有的"定叛"主义资源得以重组,"伊斯兰教法支持者"组织等"定叛"主义组织先后建立,并通过宗教话语实现了小幅动员;2013年后,尽管突尼斯政治精英的分歧逐渐弥合,国家监管力度增强,但"伊斯兰教法支持者"组织通过与"伊斯兰国"组织、"基地"组织两大国际"定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杜涛
本文对突尼斯自然资源状况,以及海水鱼类、对虾和贝类海水养殖业方面现状了介绍,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突尼斯 海水养殖 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段晓光
观察波兰战后的历史,特别是从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这一时期,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即波兰政局的每次动荡与危机几乎都和价格改革有关。分析研究这一现象,或许对我国的改革事业不无益处。(一)照搬“苏联模式”是造成价格严重扭曲的总根源,为后来的政...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钮松 梅丽安
“阿拉伯之春”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对突尼斯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冲击,打造卫生健康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成为中国与突尼斯抗疫合作的逻辑与目标。“全球发展倡议”对于战胜疫情和复苏经济做出了明晰的规划与部署,对于中国与突尼斯以南南合作为实质的抗疫合作形成了新的助力作用。中国对突尼斯的医疗援助已走过50余年历程。就中突抗疫合作的路径而言,中国一方面将常规援突医疗队的职能扩大到兼顾对突应急抗疫合作,并实现多批援突医疗队的正常轮换,做到了常规合作与应急合作的结合;另一方面基于疫苗多边主义,向突尼斯适时应急提供新冠疫苗。中突抗疫合作不仅对于突尼斯疫情缓解和疫苗接种率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提升了中突政治互信,而且也助力中突关系朝着更深广的领域发展,如数字经济、文化合作和绿色发展合作等。中突抗疫合作事实上促进了两国卫生健康共同体与发展共同体建设,并助力推进双边关系取得更大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金哲平
本刊讯7月17日,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收到突尼斯农业、环境和水利资源部水坝及大型水利工程总局签发的中标通知书,正式获得默拉大坝承包工程项目。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王建
中东地区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曾经创造辉煌灿烂的伊斯兰文明。但在历史演进中,中东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的历史文化积淀逐渐显露出其消极面,尤其是伊斯兰教根深蒂固的影响以及延续千年的教派矛盾,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逐步形成的中东现代主权国家体系存在着先天缺陷:国家认同缺失或不足,中东国家缺乏地区治理的能动性和主动性,世俗和伊斯兰教两种秩序观的长期斗争,现代化进程中的东西方文明激烈碰撞造成宗教极端思想的蔓延和恐怖主义的肆虐,等等。这些缺陷导致无论是中东国家的内部治理,还是中东的地区治理,皆陷入困境。以扬弃的辩证方法对待伊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刘波
国际人权非政府组织在中东地区的活动主要是通过基金资助、技术指导和跨国倡议网络等多种方式,培训专业性的反抗力量,变革乃至颠覆中东国家的政治话语体系,促进中东国家公民社会的发展,推动中东地区民主化进程,为政治反对派的抗争活动创造宽松环境。在中东剧变中,国际人权非政府组织的行为特点体现为调查并曝光侵犯人权的行为;充分发挥网络的动员功能;诉诸国际司法,将侵犯人权者绳之以法;影响西方国家舆论和外交决策;依据自身政治偏好主动设置敏感议题;难以摆脱其背后的西方政府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