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77)
2023(4557)
2022(3775)
2021(3721)
2020(3137)
2019(7217)
2018(7128)
2017(12890)
2016(6962)
2015(8222)
2014(7974)
2013(8124)
2012(7852)
2011(7407)
2010(7384)
2009(7009)
2008(6950)
2007(5993)
2006(5560)
2005(5371)
作者
(19372)
(16200)
(16048)
(15706)
(10288)
(7687)
(7287)
(6295)
(6236)
(5749)
(5713)
(5440)
(5434)
(5250)
(5140)
(5122)
(4850)
(4777)
(4603)
(4321)
(4288)
(3881)
(3822)
(3704)
(3683)
(3605)
(3599)
(3464)
(3252)
(3234)
学科
(33058)
经济(33017)
管理(18353)
(15211)
方法(13919)
中国(13461)
数学(12888)
数学方法(12806)
(10681)
企业(10681)
(9444)
贸易(9435)
(9325)
(8954)
(7698)
(6798)
银行(6798)
(6727)
(6657)
(5867)
金融(5867)
关系(5597)
农业(5569)
业经(5567)
(5460)
(5359)
(5056)
环境(4997)
(4917)
(4398)
机构
大学(105116)
学院(100691)
(53754)
经济(53035)
研究(42445)
管理(36628)
中国(35946)
理学(30402)
理学院(30061)
管理学(29768)
管理学院(29570)
(23699)
(23694)
科学(21498)
(20751)
中心(19221)
研究所(18710)
财经(18665)
经济学(18472)
(17276)
经济学院(16586)
北京(16091)
(14870)
(14745)
(14712)
财经大学(14012)
(13242)
师范(13158)
科学院(12958)
研究中心(12320)
基金
项目(62713)
科学(50568)
基金(48993)
研究(47675)
(42894)
国家(42601)
科学基金(35830)
社会(33508)
社会科(31935)
社会科学(31932)
基金项目(24326)
教育(21530)
资助(21161)
自然(20678)
自然科(20243)
自然科学(20235)
自然科学基金(19926)
(19407)
(17982)
编号(17175)
中国(17154)
(16387)
国家社会(15701)
成果(15490)
教育部(14443)
重点(14435)
(13565)
人文(13048)
社科(12720)
大学(12683)
期刊
(59138)
经济(59138)
研究(37714)
中国(23576)
(17043)
管理(15084)
科学(14117)
(13873)
学报(13532)
(12964)
金融(12964)
大学(10932)
教育(10843)
经济研究(10626)
财经(10171)
学学(9886)
(9776)
农业(9514)
世界(9142)
国际(8955)
(8944)
问题(8376)
技术(7830)
业经(6711)
(6237)
图书(5435)
技术经济(5301)
经济问题(5040)
(4870)
论坛(4870)
共检索到168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国松  王淳  
石油是当代世界经济重要的战略物资,对一国的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中东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储存库,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50%以上的石油进口来自中东,估计这一状况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还会持续下去。因此,考察中东石油资源、生产和地缘政治前景,明晰中东石油的战略地位,加强与中东国家的全面合作,对中国石油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继尊  
与第一、第二次石油危机之时不同,石油安全的内涵悄然演变,涉及的环节扩展到整个供应链。未来相当长时间,中国石油消费仍是全球最大的增量,对外依存度继续攀升。石油安全已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建议吸取历史教训,强化底线思维,一手抓应急,坚持政府储备和企业储备并举,抓紧把战略石油储备规模搞上去;一手抓调整,加快完善石油安全战略,推进油源多元化以及整个能源结构的优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中强  
中国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缺口日趋增大,石油安全已成为一个现实性问题。供求因素将影响中国石油安全。21世纪,中东石油的储产量仍居世界之冠,战略中心地位将不改变,我国将不得不倚重中东石油,但面临挑战。因此,我们应探求符合我国国情的中东石油战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中强  
中亚是仅次于中东和西伯利亚的世界第三大石油储积区,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能源库之一。中国探明石油储量有限,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量却愈来愈大。因此,中亚石油将是中国除中东以外的主要外来油源。为了确保中国石油安全,供应来源的多元化将是我国不得不面临的重大战略决策,与中国相邻的中亚应成为我国参与海外经营活动的重点地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童晓光  赵林  汪如朗  
本文利用石油对外依存度和石油净进口量两个指标对世界主要国家进行分类,分析中国石油进口在世界石油贸易中的地位,在综合不同学者与机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并预测世界石油可贸易量与中国石油净进口量的发展趋势,最后分析典型石油净进口国应对高石油对外依存度的做法,提出了中国应对高石油对外依存度的六点对策与建议。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汪长明  
石油经济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围绕石油展开的大国竞争方兴未艾。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导致对进口石油的高度依赖,进口石油依存度的不断提高成为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中国应主动参与国际石油竞争,建立石油储备战略、石油开发战略、石油技术战略和石油运输战略。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姜子昂  胡奥林  郭纳鲜  于智博  
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发展趋势,中国石油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企业,有责任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因此,应积极思考如何有效适应低碳经济发展趋势。本文在分析认识低碳经济的内涵和我国在高碳能源消费结构条件下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基础上,分析中国石油面临的5大机遇和4大挑战,并提出6项适应和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思路与策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树杰  陈彦玲  
我国在石油开采、石油储备、石油定价权、石油开发与储运的周边环境以及能源耗费等方面存在诸多隐忧。保障我国石油安全,应从海外石油的占有和控制、石油储备体系的建设、石油期货市场的建立、地缘政治关系的协调以及节能和石油替代能源的开发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鸿  汤昌福  
中国的石油安全形势主要有:石油供需矛盾突出、进口来源过于集中、运输线路单一、国际政治环境恶劣和石油储备不足。建议通过以下对策来保障中国供应安全:扩大同其他石油进口国合作,消除不稳定因素,维护中东稳定;加大与石油出口国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巩固与产油国的良好关系;协调消费国在石油出口国的油田投资以及应对石油供应意外中断等突发事件方面的行动;扩大石油战略储备规模;节约石油消费;加大本土石油勘探力度;参与海外石油资源勘探开发获取份额油;实现石油进口运输路线多元化。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张磊  郑丕谔  王中权  卢根南  赵言涛  李波  
由于中国未来的石油需求对中国石油安全来说至关重要,而建立起石油安全的评价体系对中国的石油安全极为关键。结合美国、日本、俄罗斯、德国、法国、韩国等6个国家石油方面相关数据及安全类别,按重要性筛选出代表性的核心指标,以支持向量机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石油安全的评价体系,力图达到定量化评价中国石油安全的目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军  成金华  吴巧生  
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和国家石油安全,本文试图对中国的石油安全状况进行系统评价,为国家的石油生产和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文章从石油供给稳定和使用安全两个角度出发,构建了中国石油安全的战略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了中国石油安全战略评价模型,并对1990-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石油安全水平呈现波动性缓慢上升的趋势。这归因于石油生产效应、石油经济效应和能源技术效应的共同作用,以及其所产生的中国石油供给稳定水平的平稳提高。同时,以GDP节能所主导的环境保护效应的波动性缓慢增强,冲击了人文效应在石油使用安全中的稳定性作用,导致了石油使用安全以及中国石油...
[期刊]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ocuments Publishing House)  [作者] 郭小哲  葛家理  涂彬  
我国的石油安全面临严峻的形势,但又处于危机与机遇并存的环境之中。本文对影响我国石油安全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我国必须建立国家石油安全体系,而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实施是我国石油安全战略的重要支撑。为此,本文提出了油气资源科技创新预见理论与方法,并研制了包括科技筛选器、需求评估器、创新预见器及路径分析器组成的科技战略决策系统。并以此为工具,根据近15年我国油气资源科研项目、得奖课题及公开发表的2万多篇论文进行了科技需求创新预见,最终提出了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油气资源科技发展战略和急需创新的科技领域,完成了国家"十五"攻关项目《我国石油天然气上游科技发展战略研究》(2001BA605A-1)。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政泉  胡志荣  
随着中国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加,石油安全问题在中国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中国对外石油进口主要集中于高风险的国家和地区,且受到西方国家的战略围堵,中国石油进口路线高度集中并依赖于霍尔木兹海峡、好望角、印度洋和马六甲海峡,路线单一。为此,中国应从推进石油进口地多样化、协调与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利益关系、推进战略性跨国石油通道建设和加强战略石油储备等方面着手,破解中国对外石油安全困局。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优树  周超  唐吉  
中国经济自1970年代末以来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最近的32年中,GDP年均增长率达9.9%,堪称奇迹。中国经济腾飞的背后伴随着巨大的物质能源消耗,而石油在中国能源供给方面占有极大的份额。但中国国内石油产量始终跟不上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中国石油需求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而石油供给则面临严峻考验。由于中国石油的巨大供需缺口、石油储备体系不健全、石油进口渠道单一、石油定价机制不完善、国际政治局势不稳定等突出问题,中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石油安全危机。当前,在中国经济无法摆脱对石油资源依赖的情况下,石油安全战略显得更加重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卫锋  黄运成  刘莹  
目前,中国已进入重化工业阶段,是完成工业化过程的关键时期,作为“工业血液”的石油无疑已成为事关全局的战略资源。2004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上涨。同时,中国石油消费和需求增长强劲,国内石油供给严重短缺,对外依存度高达40%以上。综观当前石油市场的形势,世界并不缺油。因此,中国石油安全的真正问题并不是供给不足,而是国际市场上的价格风险。而国际石油市场的发展趋势是石油与金融的联系日益紧密,期货价格已成为国际石油价格的重要基准,金融已成为国际石油价格的重要影响因素。要确保国家的石油安全,中国迫切需要把建立石油金融体系提高到战略的高度,以加强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话语权,合理规避石油价格风险,维持中国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