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10)
- 2023(7389)
- 2022(6075)
- 2021(5816)
- 2020(4849)
- 2019(10883)
- 2018(10937)
- 2017(20210)
- 2016(11816)
- 2015(13347)
- 2014(13595)
- 2013(13361)
- 2012(12387)
- 2011(10873)
- 2010(11189)
- 2009(10226)
- 2008(10398)
- 2007(9725)
- 2006(8576)
- 2005(7819)
- 学科
- 农(45205)
- 业(44078)
- 济(42638)
- 经济(42592)
- 管理(31396)
- 农业(29988)
- 财(25670)
- 企(22339)
- 企业(22339)
- 业经(14949)
- 中国(13956)
- 制(13177)
- 方法(12942)
- 财政(12794)
- 务(11941)
- 财务(11929)
- 财务管理(11873)
- 企业财务(11336)
- 数学(11243)
- 数学方法(11121)
- 地方(10866)
- 政(10312)
- 农业经济(10097)
- 体(9783)
- 村(9301)
- 农村(9292)
- 策(9256)
- 发(9044)
- 学(8927)
- 及其(8731)
- 机构
- 学院(160161)
- 大学(151887)
- 济(64064)
- 经济(62566)
- 管理(56455)
- 研究(55217)
- 农(51064)
- 理学(47675)
- 理学院(47202)
- 管理学(46419)
- 管理学院(46150)
- 中国(45511)
- 农业(38862)
- 财(36987)
- 科学(34540)
- 京(32077)
- 业大(31300)
- 所(30021)
- 江(28141)
- 中心(27073)
- 研究所(26407)
- 财经(24478)
- 农业大学(23451)
- 省(23408)
- 经(22060)
- 州(21372)
- 范(20990)
- 师范(20764)
- 北京(19845)
- 业(19706)
- 基金
- 项目(98655)
- 研究(77037)
- 科学(75126)
- 基金(67401)
- 家(58818)
- 国家(58108)
- 科学基金(48086)
- 社会(46545)
- 社会科(43436)
- 社会科学(43426)
- 省(41972)
- 基金项目(35540)
- 编号(35214)
- 教育(34417)
- 划(32966)
- 农(29439)
- 自然(28964)
- 成果(28841)
- 自然科(28195)
- 自然科学(28187)
- 自然科学基金(27665)
- 资助(26991)
- 课题(23743)
- 发(23130)
- 重点(22106)
- 部(21757)
- 性(21707)
- 业(20515)
- 创(20427)
- 制(19566)
共检索到262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崔洪健
中世纪英国中等以上农户的生产多有剩余,以农产品和畜牧产品为主。为了获利,农民往往把剩余的产品拿到市场上进行销售,这不仅为他们积累起了家庭财富,而且也促进了中世纪英国乡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关键词:
中世纪 英国 农民 生产剩余 财富积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裴幸超
在中世纪,"劳作的人",是指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从外部看来,"劳作的人"与"祈祷的人"、"作战的人"共同构成了中世纪英国封建社会的3个等级。从内部看来,"劳作的人"分为自由农民、半自由人以及农奴。"劳作的人"既促进了中世纪英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亦对封建制度的正常运行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对中世纪英国"劳作的人"之考察,有助于揭示当时英国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运作与发展状况。
关键词:
“劳作的人” 农民 中世纪 英国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孔祥智
王武德同志的著作《创建村级财富积累机制探索与实践》最近出版,这是一本在总结河北省石家庄市近年来村级财富积累实践的基础上经过深入思考后形成的专著,也是作者20年来探索村级财富积累实践的结晶,是研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村级治理的优秀成果。自古以来,村级就是中国社会的最基层治理单位,绝大部分乡村治理职能实际上是由村级组织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身份经济学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对在社会结构中处于中间位置群体的身份认同问题进行再讨论有着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早有研究显示中国客观上达到中间群体标准的人中普遍存在主观上身份不认同的现象,并且这种不认同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而之前的研究并未拓展到就财富积累对身份认同的影响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本研究在前人基础之上,挖掘并融合现有理论视角,并依托2 060份样本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结论显示,中间群体主观身份认同下移情况明显,财富积累状况对身份认同有显著影响,并且这一影响要大于收入对其的影响。除直接影响外,财富积累对身份认同的影响还会通过压力感知间接实现,即压力感知存在中介效应。本文的结论表明,财富积累正逐渐成为人们心中划分各个社会群体的重要指标。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苗一梅
充分掌握人脉信息美国大亨洛克菲勒在其全盛时期曾感慨地说:"与人相处的能力,如果能像糖和咖啡一样可以买得到的话,我会为这种能力多付一些钱。"完整的人际关系包含三个阶段,发掘人脉、经营交情、出现贵人。事实上,在人脉的建立上,如果只是倾向于等待人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许振宇 贺建林
从重商主义财富论、国富论到劳动价值论、市场价值论、能量价值论,它们理论中关于衡量世界财富的标准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笔者认为太阳能值财富理论在真正意义上找到了衡量世界财富的尺度。由于美国能值货币比率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故美国在与大部分国家的进出口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每年获得的超额利润达3904亿美元。美国是通过资源出口国的贡献来支撑其生产率的增长与其高消费格局的。2006年全年我国大陆能值财富流失超过5.35×1024sej,能值-货币价值为8425.2亿美元。为了减少我国外贸能值财富的流失和外汇储备的缩水,笔者提出了四点对策。
关键词:
国民财富 财富战略 太阳能值 外贸得失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黄旭华 杨蕾
中世纪是一个高度分裂、分权的社会,其理论基础是教皇基拉西乌斯一世在公元五世纪提出的"双剑说",即"上帝的事情归上帝,该撒的事情归该撒"。这种"权力二元论理论"对中世纪乃至整个西方社会都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在教育领域则表现为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宗教教育和世俗教育。中世纪大学脱胎于教会,不过大学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与传统教会学校不同的特质,这从它的课程设置可见一斑;世俗教师和修士教师之间的斗争,从另一方面说明中世纪大学究其本质是世俗学校而不是教会大学。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任超
诺曼征服后,税收契约原则在英国封建制度中得到确认。但是,随着负担的加重,英国王室经常入不敷出。为保证王室收入的稳定,国王往往会要求封建领主们在税收契约之外增加负担。尤其到约翰国王时期,国王过度的税收要求,引发了封建领主们的反对,并由此导致战争。随着约翰国王的战败和《大宪章》的签订,税收契约的原则再次得到书面确认。
关键词:
《大宪章》 税收契约 重构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岳希明 胡一凡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规范财富积累机制”的要求,为此需要对我国财富积累的现状、途径和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我国居民财富积累具有时间短、财富增长迅速、财富集中度高、实物资产占比过高等特点。在财富积累途径上,创立公司和工资等劳动收入是财富积累的两个主要渠道,财富转移和继承在当前的财富积累中尚不重要,但未来将变得越来越重要。面对短时间内出现的财富急剧集中现象,我国需要通过深化个人所得税改革、加强薪酬管理调节高收入人口收入,建立和完善我国财产税体系,适时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等财税政策加以应对。但需要注意的是,依靠创立公司等的财富积累方式是健康的,应当得到支持、鼓励和保护,对其采取任何形式的调节措施,应做到有理有据和依法行事。
关键词:
财富积累 共同富裕 财产税 个人所得税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克中 马婷钰
规范财富积累机制是调整和优化现行分配制度、推动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基于我国居民财富积累的现实情况,运用税收手段促进财富有效增值与保障财富积累公平是必要之举。本文在回溯财富积累机制理论根基与厘清税收政策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内在机理的基础上,提出需在各个分配环节针对不同群体精准施策,建立合理有效的税收政策体系,着力完善促进机会均等的税收激励政策,加快劳动友好型税制体系建设,优化税收的财富调节和引导作用。
关键词:
财富积累 共同富裕 收入分配 税收政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方宏 王永海
文明时代的财富积累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基本路径,即制度性财富积累和技术性财富积累。通过分析中国早期文明中财富积累的制度性要素,可以发现中国早期财富积累的基本路径严重依赖制度性积累,中国早期"国"是制度性财富积累的基本组织形式,因而是中国早期财富积累的基本制度安排。制度性财富积累的路径依赖决定了中国早期独特的理财思想脉络和内容,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中国早期理财思想中的基本关系,理民思想、地利思想和农时思想是中国早期理财思想的基本内容。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方宏 王永海
文明时代的财富积累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基本路径,即制度性财富积累和技术性财富积累。通过分析中国早期文明中财富积累的制度性要素,可以发现中国早期财富积累的基本路径严重依赖制度性积累,中国早期"国"是制度性财富积累的基本组织形式,因而是中国早期财富积累的基本制度安排。制度性财富积累的路径依赖决定了中国早期独特的理财思想脉络和内容,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中国早期理财思想中的基本关系,理民思想、地利思想和农时思想是中国早期理财思想的基本内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柳松 谭卓敏 陈楚娜
财富是富裕的题中之义。针对农村家庭财富水平亟需提升的现实,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通过克服内生性的工具变量估计,探讨了数字金融素养对农村家庭财富积累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素养可以有效促进农村家庭财富积累;缓解流动性约束、提升社会资本以及促进非农就业是数字金融素养影响农村家庭财富积累的三条重要渠道;进一步分析表明,财富规模越小的农村家庭,提升数字金融素养产生的创富作用越大,并且经济欠发达地区、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地区、低物质资本和低人力资本的农村家庭提升数字金融素养能够产生更大的创富作用。因此,开展数字金融教育活动,推进数字金融下乡,是提升农村家庭财富水平,促进农村地区共享发展成果,进而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政策手段。
[期刊] 求索
[作者]
雍正江
中世纪西欧有产农民养老模式同中国古代农民的养老模式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在赡养者的选择上,中国属于家庭内选择,西欧属于"家庭+"选择,非子女亦可成为养老义务的承担者。在养老方式上,中国以养儿防老为主,显现的是血缘关系,西欧则以财产换养老为传统,体现的是契约下的交换关系。在养老实现路径上,中国侧重孝道教化,西欧重在契约下的法律约束。中世纪西欧有产农民的养老模式具有重理智、弱情感,重物质性、弱伦理性,强刚性、弱弹性的特征,这些特征的形成也源于西欧商品经济和法治传统,对当下中国完善新型养老文化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理智性 物质性 刚性 养老模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明伟
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深入,虚拟资本带来的价值化积累迅速扩大,并超过使用价值形式的积累。该文主要通过阐述虚拟资本积累财富的社会属性解释其实现机制,并基于我国数据的实证分析来进一步解释虚拟资本积累所带来的财富结构效应。表明在虚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虚拟经济规模与实体经济规模之间保持协调的重要性。
关键词:
虚拟资本 财富效应 价值化积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