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56)
2023(3403)
2022(2627)
2021(2837)
2020(2319)
2019(5199)
2018(5521)
2017(9018)
2016(5657)
2015(6627)
2014(6675)
2013(5644)
2012(5161)
2011(4676)
2010(4843)
2009(4523)
2008(4617)
2007(4023)
2006(3910)
2005(3729)
作者
(13307)
(11391)
(11039)
(11039)
(7202)
(5318)
(5292)
(4401)
(4253)
(4155)
(3854)
(3843)
(3740)
(3714)
(3566)
(3405)
(3343)
(3296)
(3283)
(3213)
(3116)
(2803)
(2658)
(2644)
(2641)
(2618)
(2613)
(2400)
(2313)
(2261)
学科
(15685)
经济(15650)
管理(10140)
(8764)
中国(8626)
教育(7832)
(7455)
(7020)
企业(7020)
(6225)
(6048)
体制(5298)
教学(5256)
理论(5068)
业经(4868)
(4517)
农业(4044)
(3832)
金融(3831)
(3686)
银行(3686)
(3614)
地方(3531)
(3408)
(3278)
税收(3189)
方法(3182)
(3160)
学法(3058)
教学法(3058)
机构
大学(72006)
学院(66191)
研究(29346)
(24976)
经济(24277)
中国(20300)
管理(19322)
(16594)
科学(16075)
理学(15422)
理学院(15135)
(15030)
管理学(14721)
管理学院(14563)
(13884)
(13712)
师范(13653)
教育(13344)
研究所(13329)
(12008)
中心(11415)
北京(11359)
师范大学(11216)
(10703)
(10647)
财经(9526)
(9031)
(8685)
业大(8204)
技术(7939)
基金
项目(37759)
研究(32783)
科学(29128)
基金(24367)
(20512)
国家(20269)
社会(19247)
社会科(17976)
社会科学(17970)
教育(17877)
科学基金(16462)
成果(14962)
(14921)
编号(14873)
(13221)
课题(12090)
基金项目(11769)
(10499)
大学(10021)
资助(9623)
重点(9161)
(9155)
项目编号(8927)
(8911)
规划(8661)
自然(8474)
(8292)
自然科(8242)
自然科学(8240)
(8117)
期刊
(35139)
经济(35139)
研究(32251)
教育(26427)
中国(24372)
(11029)
(11006)
学报(10985)
大学(10126)
管理(9084)
科学(8909)
学学(7415)
农业(7345)
(7329)
金融(7329)
技术(6605)
图书(6183)
职业(5930)
财经(5541)
经济研究(5527)
高等(5517)
(4960)
业经(4909)
书馆(4855)
图书馆(4855)
高等教育(4713)
(4296)
论坛(4296)
国际(4136)
(4087)
共检索到1276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贺国庆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传统大学造成以下影响 :冲击了中世纪大学占垄断地位的经院主义课程 ;加快了大学世俗化的进程 ;大学由国际性机构转变为民族性的机构 ;学术自由的萌芽。中世纪欧洲大学变迁的史实表明 ,虽然大学改革最终完成于 19世纪初 ,但实际上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近代大学已具雏形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易红郡  刘东敏  
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中世纪大学向近现代大学的过渡时期,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欧洲传统大学在数量、地域分布、管理体制、课程结构和科学研究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这种进步为欧洲高等教育的近现代化奠定了重要基础。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孙益  
近代西方大学的学位是欧洲中世纪大学的产物。早在中世纪时,近代大学的三个主要学位——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就已经存在于当时的各大学之中了,它们随着大学的发展演变而逐渐固定化和规范化,今天人们熟悉的获取学位的一系列过程与仪式在欧洲中世纪大学中已经相当完备。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学位不但奠定了近代大学学位制度的基础,也使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学术的传统能够延续至今!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邢亚珍  
中世纪是一个伟大的综合时代。相比较9世纪的加洛林文艺复兴,12世纪文艺复兴是中世纪的一次全面的学术复兴,是一次伟大的文化运动。城市的复兴和翻译运动催生了12世纪的文艺复兴。大学是中世纪留给后世最重要的遗产,它兴起于12世纪文艺复兴时代。城市的复兴为大学提供了物质和精神基础,诞生了知识分子阶层,城市中的工商业者的行会为汇聚在城市中的师生提供了自我组织的制度参照。翻译运动使古典知识重新返回欧洲,为大学中的师生提供了讨论和研究的材料。大学是教师和学生在与市民、城市当局和教会等势力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学者的行会。12世纪至少自发形成了四所大学,其中波隆那大学作为学生型大学成为南欧大学的典范,巴黎大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宋文红  
迁移是中世纪大学为争取自治而采取的有效手段之一,有着多种方式和特点。争取良好的学术环境是大学迁移的主导因素。大学迁移衍生了新大学,促进了知识在欧洲的传播;大学通过迁移形成着自身的制度性力量;大学通过迁移践行了大学自治的理念。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兵  
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科学研究与科学教育徐兵对于欧洲中世纪的评价,一直有一种极端的说法,即以黑格尔为代表将整个中世纪称为黑暗世纪。按照这种说法,中世纪根本无科学可言。然而,如果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对中世纪加以考查,我们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英国学者W·C·丹皮...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檀慧玲  
中世纪后期,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复兴带来了西欧学术界和思想界的重大变革。它不仅有力地推动了中世纪大学的形成,并使之逐渐发展成具有较为规范和制度化的学制、学位制度、院系设置、教学内容,以及具有一定的自治权和学术自由传统的旨在进行理智训练的教育机构,而且对于保存和传播古希腊罗马人文主义传统、冲破中世纪神学一统天下以及启迪欧洲人的心智具有重要意义,也为14世纪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何振海  
以14世纪末基督教"大分裂"为标志,中世纪大学进入了晚期发展阶段。在"大分裂"以及15世纪人文主义向大学渗透等因素的影响下,晚期中世纪大学发生了渐进性的变化,如大学自有建筑的出现、国际色彩的淡化和区域性的加强、教会对大学控制程度的削弱和世俗力量对大学干预程度的提高,同时大学内部组织形式和课程内容等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上述诸多变化成为中世纪大学向近代大学过渡的前奏。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延建林  
中世纪大学的称谓经过了从studium(学校)到studium generale(大学校),最终到universitas(大学)的变迁①。这种称谓的变迁,是中世纪大学机构自然演进的历程,同时也是大学师生积极争取学术自由探究权力的斗争历程。正是大学师生的努力,使得大学能够在中世纪的教会与世俗两大势力之间获得相对独立的地位,真正体现出大学作为一种知识机制本身所蕴含的社会意义。用来泛指大学师生整体的universitas因此成为自由探究知识的大学的最后的代名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涛  
通过回眸以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和那不勒斯大学为代表的欧洲中世纪大学生成的复杂环境,从其外部环境、内部治理和利益结构等因素中探寻大学的本质属性,可以发现,公私属性并非大学的固有特征,大学的本质属性是公共角色,主要表现在公共功能、公共参与和公共理性三个方面。这一大学本质属性的新认识,将有助于我们以正确的大学观应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张雁  
中国古代尽管有太学这样的高等教育机构,但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不可同日而语。前者主要培养国家官员,后者则是未来职业人员的学习场所。两者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差异颇大,所培养的知识分子人格也各有特点。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黄旭华  盛世明  
中世纪大学教师资格证获取,一方面要得到教会在程序上的形式认可,另一方面要得到教师行会在知识、能力方面的实质性认可。中世纪欧洲大学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在价值倾向、制度安排以及培养标准等方面,为今天的教师资格制度建设留下了非常丰富的启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孙益  
近代"民族国家(nation-state)"一词中"民族(nation)"观念的形成,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中独特的组织结构"民族团"的出现有着密切的联系。中世纪大学在"nation"观念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随着"民族团"组织在中世纪大学中的普及和发展,"nation"一词的内涵也逐渐丰富和深化,从一个有着贬损含义的外来人的群体转变成为一个有着共同语言、共同观念、共同文化、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的团体。这样的组织结构不但影响到了中世纪的基督教会,也在整个欧洲产生了政治上的影响力,既加速了中世纪大学国家化的进程,同时也促进了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的觉醒,为近代民族国家的崛起奠定了心理和...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黄旭华  杨蕾  
中世纪是一个高度分裂、分权的社会,其理论基础是教皇基拉西乌斯一世在公元五世纪提出的"双剑说",即"上帝的事情归上帝,该撒的事情归该撒"。这种"权力二元论理论"对中世纪乃至整个西方社会都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在教育领域则表现为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宗教教育和世俗教育。中世纪大学脱胎于教会,不过大学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与传统教会学校不同的特质,这从它的课程设置可见一斑;世俗教师和修士教师之间的斗争,从另一方面说明中世纪大学究其本质是世俗学校而不是教会大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斌贤  
本文通过对欧洲大学校长和副校长常设会议组织编写的四卷本《欧洲大学史》(第一卷)《中世纪大学》基本内容和结构等的简介,阐明了大学史研究在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不断加速背景下的特殊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