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57)
2023(11348)
2022(9597)
2021(9166)
2020(7543)
2019(17240)
2018(17243)
2017(31018)
2016(18235)
2015(20476)
2014(21337)
2013(19926)
2012(18547)
2011(16784)
2010(17511)
2009(15684)
2008(15996)
2007(14995)
2006(13221)
2005(12509)
作者
(49654)
(41325)
(40901)
(39366)
(26363)
(19934)
(18962)
(15824)
(15770)
(15491)
(14026)
(13928)
(13499)
(13242)
(13074)
(12782)
(12623)
(12284)
(12240)
(11889)
(10848)
(10246)
(10069)
(9771)
(9564)
(9540)
(9220)
(9176)
(8462)
(8254)
学科
(58919)
经济(58817)
管理(51449)
(44474)
(38568)
企业(38568)
中国(22791)
教育(22481)
方法(21302)
(20166)
(18681)
数学(17208)
数学方法(16810)
理论(16488)
(15884)
(15777)
(13828)
业经(13588)
(12458)
财务(12414)
教学(12399)
财务管理(12371)
(11999)
银行(11977)
企业财务(11742)
技术(11705)
(11395)
(11075)
金融(11072)
(10483)
机构
大学(246606)
学院(246501)
(87566)
研究(86790)
经济(85086)
管理(80645)
理学(67391)
理学院(66478)
管理学(64898)
管理学院(64399)
中国(61437)
(54499)
科学(51273)
(47921)
(44442)
(42464)
(41821)
师范(41459)
研究所(39406)
中心(38920)
(37941)
教育(37793)
财经(36027)
技术(35300)
北京(35212)
(33587)
师范大学(33482)
业大(32542)
(32466)
(31350)
基金
项目(150154)
研究(119230)
科学(118479)
基金(103571)
(89273)
国家(88317)
科学基金(74488)
社会(70915)
社会科(66669)
社会科学(66654)
教育(65064)
(61249)
(52712)
基金项目(52687)
编号(52344)
成果(47151)
自然(46046)
自然科(45001)
自然科学(44986)
自然科学基金(44182)
资助(42935)
课题(40971)
重点(35995)
(35044)
(34677)
(34245)
(32967)
(32310)
(31503)
项目编号(31286)
期刊
(106462)
经济(106462)
研究(85416)
教育(68466)
中国(68161)
(41163)
学报(38499)
(35754)
科学(33273)
管理(33016)
大学(30804)
技术(28317)
学学(27141)
(23994)
金融(23994)
农业(23309)
职业(21213)
财经(18900)
(16364)
业经(16019)
经济研究(15987)
(14416)
论坛(14416)
技术教育(14126)
职业技术(14126)
职业技术教育(14126)
问题(13041)
图书(12617)
(12573)
(12222)
共检索到403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承东  程宜康  
中、高职教育衔接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命题之一,而中、高职教育的"贯一性"研究是解决中、高职衔接的主要着力点,在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的早期强调的是以招生为龙头的架桥问题,其关键节点是运行机制建设"。贯一性"教育应从原有的一贯式教育或两段式合作向三段式合作机制转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邱永成  
高职教育是学校主体与企业主体双主体实施的教育,企业主体的不到位导致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路径的断裂。企业主体缺位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主动机制的缺失,由此,探索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是实现校企合作的前提。需求互动机制、利益补偿机制、股份办学机制是符合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与企业实际的三大机制,将推动校企合作由形式走向实质、由被动走向主动、由单向走向互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海峰  
治理与管理是不同的两个概念,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应从治理的视角寻求新的突破。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应形成法规驱动、利益互惠、激励导向、有效制衡、科学评估等机制,并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改造高职院校的组织结构和重建职能部门以形成多元治理的格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青  
决策机制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管理中处于主要地位。文章拟从系统理论和活动理论的视角,探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决策机制的基本理论依据及其设置要求,并通过对决策机制的运作分析,提出要注重决策机制的整体性、层次性和程序性设计,建立健全基于目标、组织、制度的决策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谭界忠  
文章通过对普通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机制的比较,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与分布情况,提出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应按照"产"为依托、"学"为中心"、研"为纽带的原则进行合作目标定位、合作主体认定、合作动力根源及合作模式选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崔发周  
校企合作的实践困境反映出理论上存在的缺陷。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和市场经济改革的历史较短,对校企合作的认识仍处于浅表层面。通过企业经营机制与高职院校办学机制的比较发现,校企合作机制包括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两个层次,运行机制的完善有赖于动力机制的构建;企业发展方式转变是校企合作的内在动机,但由于企业资本的趋利性,其提供职教公共服务的外部动力主要源自于政府导向的市场驱动;构建政府购买职教服务的机制是完善校企合作机制的基本途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琼芳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作出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部署,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创新的关键是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由于其特点和使命,必须面向社会才有创新题材,高职学生才有创业机会;企业要对接学校,才能实现技术创新和发展。因此,要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必要由政府主导,搭建校企合作、无缝对接的平台,使高职院校面向社会面向生产第一线办学,同时又降低企业在技术创新、职工培训、补充人力资源的成本,从而实现政府、学校、企业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亚妮  
通过对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总体概况、模式种类、存在问题的分析,作者认为,我国现有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共同本质特点是,都归属于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而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弊端,最主要的就是,它恰恰容易偏离制定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制度的初衷——培养出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合格劳动者;有效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构成,应该包括校企双方的认知因子、情感因子、有效的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因子和社会与政府的协调因子,以及这些因子的有机结合和协调运作,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贾厚林  
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要充分发挥长学制在贯通培养上的独特优势,必须系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形成核心竞争力。以"四按"为要素,创新开展"大类招生、专业分流"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拓展专业面向,在提升培养质量,培养综合能力等方面收效明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姚奇富  熊惠平  郑琼鸽  
姚奇富、熊惠平、郑琼鸽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年第2期中撰文,详细阐述了高职教育"县校合作"协同创新机制建设的基本内涵,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构建高职教育"县校合作"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该文所说的高职教育"县校合作"协同创新机制,是指以县政府和高职院校为主导的、政校企所(科研院所)等相关利益方多元协作的、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而实现资源共享和创新共赢的组织和制度安排。"县校合作"协同创新机制共有三个特点:1.从合作主体来看,呈现县校主导、多方协同的特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彤  丁雷  那一沙  
本文首先论述了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目前高职教师激励机制存在薪酬水平偏低、现有评价标准不能发挥"双师型"教师积极性、激励方式单一等问题,最后提出了改进高职教师激励机制的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曾令奇  
合作教育的运行机制有四个方面:一是靠来自企业、高校和学生的动力来驱动运行,二是靠市场调节手段来调节运行,三是靠约束与激励方式来维持运行,四是靠措施来保障运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林苏  
为了形成高职教育整体优势,要对高职教育系统进行整合,以形成优质的教育资源。高职教育通过专业群、校企群、学校群的构建,优质教育资源得以共享,整合的辐射效应、均衡效应和持久效应正在显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相丽  
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是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已经开展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尚有很多有待于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结合专业设置、利用教学资源、着眼于市场化开发、实现双赢合作效果,这些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实现的合理机制。为了更加有效地发挥这些机制,有关部门需要提供全面的制度保障,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的顺利实现,为我国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谭界忠  
推动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必须构建一个高效、有力的保障机制,政府对构建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保障机制具有不可或缺的主导与支撑作用。文章分析了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保障机制中存在的组织协调保障体系不健全、政策法规保障体系不完善、经费投入保障体系不稳定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