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60)
2023(14018)
2022(12061)
2021(10926)
2020(9348)
2019(21533)
2018(21061)
2017(40609)
2016(22520)
2015(25329)
2014(25523)
2013(25092)
2012(23468)
2011(21222)
2010(21354)
2009(20344)
2008(20619)
2007(18797)
2006(16542)
2005(15025)
作者
(69176)
(58318)
(58032)
(55146)
(36683)
(28127)
(26444)
(22807)
(21820)
(20624)
(19801)
(19361)
(18713)
(18343)
(18312)
(18022)
(17969)
(17259)
(16850)
(16813)
(14784)
(14474)
(14197)
(13139)
(13076)
(13005)
(12912)
(12814)
(11863)
(11660)
学科
(92532)
经济(92404)
管理(67448)
(63324)
(51573)
企业(51573)
方法(42932)
数学(37407)
数学方法(37009)
(27274)
(25316)
(25241)
贸易(25230)
(24487)
中国(23304)
(21773)
(20390)
业经(19880)
地方(17469)
(16548)
财务(16511)
财务管理(16466)
农业(16403)
企业财务(15481)
(15241)
银行(15169)
(14828)
(14623)
金融(14619)
(14334)
机构
大学(335115)
学院(332050)
(139772)
经济(136989)
管理(121765)
研究(115738)
理学(105009)
理学院(103771)
管理学(101885)
管理学院(101270)
中国(86265)
科学(72405)
(70162)
(65638)
(65238)
(60837)
研究所(55192)
业大(54669)
中心(52471)
农业(52311)
财经(51435)
(51339)
(46527)
经济学(43753)
北京(43516)
(41375)
(41279)
师范(40792)
经济学院(39773)
(39734)
基金
项目(219787)
科学(170812)
基金(159897)
研究(153367)
(142346)
国家(141192)
科学基金(118521)
社会(98343)
社会科(93244)
社会科学(93211)
(85762)
基金项目(84566)
自然(77859)
自然科(76098)
自然科学(76070)
自然科学基金(74771)
(72903)
教育(70837)
资助(65691)
编号(60149)
重点(50334)
成果(49535)
(49034)
(46698)
(45529)
科研(42980)
创新(42828)
课题(42054)
计划(41938)
(41863)
期刊
(152385)
经济(152385)
研究(95596)
中国(65293)
学报(62059)
(59247)
(52882)
科学(52628)
大学(45824)
管理(44253)
学学(43632)
农业(39390)
教育(31083)
(29478)
金融(29478)
技术(26704)
财经(26285)
经济研究(25296)
业经(23923)
(22678)
(21518)
问题(21467)
(21371)
国际(18578)
(18208)
技术经济(16687)
业大(16032)
世界(15352)
科技(15319)
统计(15316)
共检索到496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邢丽荣  王梦瑶  
文章以UNComtrade数据为基础,利用改进的CMS模型考察金融危机前后2003—2008年和2009—2014年两个时期内进口需求、竞争效应、结构效应对中、英两国工业制成品贸易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进口国进口需求的增加以及出口国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高导致中英工业制成品双边贸易增长,但进口需求结构与出口产品结构的互补性是减弱的。对于不同的工业制成品来说,推动中英贸易增长的因素略有差异,主要集中在进口需求扩大的规模效应和出口竞争效应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邢丽荣  王梦瑶  
文章以UNComtrade数据为基础,利用改进的CMS模型考察金融危机前后2003—2008年和2009—2014年两个时期内进口需求、竞争效应、结构效应对中、英两国工业制成品贸易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进口国进口需求的增加以及出口国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高导致中英工业制成品双边贸易增长,但进口需求结构与出口产品结构的互补性是减弱的。对于不同的工业制成品来说,推动中英贸易增长的因素略有差异,主要集中在进口需求扩大的规模效应和出口竞争效应上。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先锋  刘飞  
本文运用1981-2006年的数据,对我国工业制成品的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和单要素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进步与我国工业制成品的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人均资本存量与收入贸易条件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占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例与价格贸易条件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经济增长与收入贸易条件、单要素贸易条件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累积外国直接投资占国内资本存量的比例与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以直接标价法表示的实际汇率变动与三种贸易条件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莉  
文章首先将工业制成品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编码)分为36个行业,分析计算其价格贸易条件动态变化,接下来采用1997-2011年度36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影响各行业价格贸易条件的主要因素。实证研究发现,各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和行业出口量、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工业总产值与价格贸易条件之间负相关,而各行业国内市场规模的扩大则有利于改善贸易条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庆波  戴庆玲  李焱  
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显示,2012年,中国是韩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国,韩国是中国的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市场。两国贸易规模迅速发展的同时,产业内贸易也得到较快发展。本文首先考察了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以来两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状况;其次实证研究了1992-2012年两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结论显示,韩国对华投资、中韩两国市场规模、韩中人均GDP水平差距、中国工业的规模经济是影响中韩两国产业内贸易的关键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韦倩青  
本文描述了中国-东盟工业制成品贸易的逆差特征——零部件贸易比重高,并在此基础上测算了中国-东盟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附加值和贸易附加值率,随后利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贸易附加值的影响因素。本文结论: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工业制成品贸易逆差在一段时期内是无法改变;在这样的分工和贸易形态中,尽管存在贸易逆差中国仍旧获得了一定的贸易利益;而贸易利益的获得主要是依靠出口数量的扩张实现的,如果出口数量扩张受到阻碍,中国将会出现贸易利益漏损。最后本文的建议是:要提升中国自对东盟国家的工业制成品贸易中的获利,需要实现中国分工地位在全球价值链上的攀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汪素芹  
当前,我国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不断走低。贸易条件的变化由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决定,而价格变动除受供给和需求变动支配外,还直接受汇率、关税水平的影响。此外,国家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对外贸易政策、经济周期及通货膨胀率、世界市场需求的变化及世界经济周期的波动、各种非关税壁垒等,也会影响贸易条件的变动。其中,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关税及汇率是影响我国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变动的主要因素。而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外商直接投资通过影响供求关系来影响贸易条件;产业结构、关税及汇率通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贸易条件。改善贸易条件必须从多方面入手,才能有效与长久。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邵玲  谢建国  
分析了中国与欧盟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状况,并对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欧制成品贸易主要是建立在中欧资源禀赋差异基础上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中欧人均收入差距和欧盟对华直接投资显著地促进了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而规模经济、市场规模因素对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同时,研发投入对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并不显著。表明虽然近年来中国政府对科技教育发展增加投入,一定程度上减小了中欧研发水平的差距,但是对中国出口贸易转型的作用仍然比较有限。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梁丽萍  贾杉  
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对外贸易的福利,但贸易条件是否出现恶化呢?文章利用相关指数计算了2002年~2010年中国整体和部分行业的贸易条件,发现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贸易条件呈现先下降再逐步上升的态势,机电产品的表现更加明显;研究了价格贸易条件变化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改善中国贸易条件的对策。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崔岩  
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中韩工业制成品双边贸易发展迅速。以UNComtrade数据为基础,利用CMS模型考察在1996~2001年、2002~2009年两个时期内推动中韩工业制成品贸易增长的因素。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导致中韩工业制成品双边贸易增长的因素是一致的,即进口国进口需求的增加、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高以及进口需求结构与出口产品结构互补性的增强。但对于不同的工业制成品来说,推动中韩贸易增长的因素略有差异。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崔岩  
作为当今全球最重要的双边经贸关系之一,中韩贸易发展迅速,两国已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利用贸易竞争力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GHM指数对中韩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竞争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韩双边工业制成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为辅;劳动密集型制成品、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制成品以产业间贸易和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两国的制成品贸易互补性强,中国相对处于产业分工的低端。为提升中国制成品的贸易竞争力,应采取加强技术自主研发、完善双边贸易合作机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冷和明  
从广东各制成品进出口额、资本与知识密集型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进出口制成品的显性比较优势系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等方面实证分析广东制成品贸易结构现状 ,提出提升广东制成品贸易结构的思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尹显萍  李茹君  
基于工业制成品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现状,本文对工业三废排放量、十一个主要工业行业进出口贸易中含污量转移的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三废排放量与对外贸易增长走势基本吻合。工业制成品贸易的增长虽然尚未带来整体和大量污染物向国内转移的局面,但也确实对我国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且环境污染物有加快向国内转移的趋势。工业制成品与环境关系的研究,对于我国外贸及环境政策的调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许陈生  邓淇中  
本文采用Grubel-Llyod指数,对中国与欧盟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中国与欧盟整体的制成品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但对不同的欧盟国家以及不同类型的制成品产业,其产业内贸易水平与发展趋势有着较大的差异。通过计量分析,认为欧盟国家的市场规模、对外开放水平、对华直接投资、研发水平以及中国与欧盟国家的市场规模差异等变量,均对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有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对于不同类型的制成品产业是不一样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范爱军  魏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