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12)
2023(9051)
2022(7469)
2021(7217)
2020(5999)
2019(13356)
2018(12698)
2017(24963)
2016(13690)
2015(15556)
2014(15615)
2013(15460)
2012(14859)
2011(12995)
2010(13772)
2009(13233)
2008(12928)
2007(11595)
2006(10494)
2005(9728)
作者
(37298)
(30754)
(30732)
(29575)
(19885)
(14751)
(14254)
(11847)
(11747)
(11536)
(10413)
(10368)
(10062)
(9933)
(9788)
(9536)
(9106)
(8981)
(8946)
(8924)
(7983)
(7497)
(7346)
(7171)
(7056)
(7035)
(6967)
(6834)
(6275)
(6225)
学科
(49995)
经济(49931)
管理(43891)
(41639)
(35400)
企业(35400)
(30592)
(27649)
金融(27649)
(25615)
银行(25605)
(24727)
中国(22706)
方法(20206)
数学(17636)
(17483)
数学方法(17332)
(15862)
财务(15832)
财务管理(15790)
(15161)
企业财务(15054)
财政(13520)
地方(12936)
(12818)
贸易(12806)
(12596)
业经(11665)
中国金融(11306)
(11085)
机构
学院(188121)
大学(187018)
(81338)
经济(79439)
管理(67996)
研究(64324)
中国(59824)
理学(56560)
理学院(56009)
管理学(55077)
管理学院(54732)
(50279)
(38955)
财经(35103)
科学(34794)
(32640)
中心(32450)
(31608)
(30059)
研究所(28433)
(27360)
经济学(26132)
(25889)
财经大学(25702)
北京(25396)
(25188)
银行(25033)
金融(24769)
(24525)
经济学院(23592)
基金
项目(110502)
科学(85932)
研究(85230)
基金(79026)
(66660)
国家(66024)
科学基金(56466)
社会(53525)
社会科(50860)
社会科学(50849)
(42370)
基金项目(39637)
教育(39229)
编号(35654)
(35260)
资助(35030)
自然(34020)
自然科(33276)
自然科学(33271)
自然科学基金(32665)
成果(31888)
(25173)
课题(25025)
重点(24843)
(24179)
(23769)
(22868)
项目编号(22596)
教育部(22127)
国家社会(21830)
期刊
(93789)
经济(93789)
研究(65697)
(43783)
(42144)
金融(42144)
中国(41921)
管理(26231)
(25673)
学报(25018)
科学(21935)
教育(20901)
大学(20259)
学学(19040)
财经(18319)
农业(16502)
(15624)
经济研究(15592)
技术(14927)
业经(13145)
(12702)
国际(12360)
问题(11728)
理论(10473)
财会(10408)
会计(10072)
世界(9500)
实践(9360)
(9360)
统计(8625)
共检索到316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康书生  宋娜娜  
本文简要考察了中国以及美国、英国等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财政货币政策措施;比较了相关国家财政货币政策措施的不同特点:即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涉及的税种不同,货币政策转向时点不同,降息程度、低利率政策持续时间不同,流动性支持规模及方向不同;最后得出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对金融危机的几点启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杜凤华  
2008年9月世界金融市场风云突变,把全球推向了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中,这场危机冲击了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注危机演变、防范经济增长下滑的风险已成为各国的当务之急。应对危机挑战,需要搞清楚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问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潇潇  
2007年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强烈而深远的影响和冲击。中美两国各自根据国情及危机产生的根源的不同分别采取了及时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本文从两国货币政策实施的具体操作措施、实施的时间、目标、政策工具和力度、实施效果、经济恢复情况及目前仍存在的经济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和分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陆荣  王曦  
伴随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深入,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作为当前总需求调节的重要手段,其对经济刺激的效果值得关注。鉴于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的最重要渠道,本文在M-F的模型框架下,引入Bernanke和Blinder(1988)的经典论文的结论,构建我们的经济结构模型。并在该模型指导下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以估计经济系统的动态调节特征,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计算了本轮扩张性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总体拉动效应,进而分析、比较了各渠道的效果。最后基于模型的实证结论,通过权衡货币政策的拉动效应和带来的通胀压力,认为本轮扩张性货币政策将会渐进而平稳地淡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超  秦亚丽  
一、明确政策协调的目标:调节经济总量平衡,促进经济增长,管理通胀预期。后危机时代恰逢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的攻坚阶段,集于"高储蓄、高失业及高产能"的现状,极易引发通缩和速度抑制型就业。因此,该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袁朝霞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从2008年底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亚洲金融危机相比,本次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配合呈现一系列新的特点。针对在政策搭配中所出现的问题,在后危机时代,我国应从短期、中期以及长期来考虑政策的选择和配合。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尹继志  
2007年以来,美联储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实施了扩张性货币政策,并根据市场需要,创设了一系列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在货币政策的调控下,市场信心得以恢复,金融机构倒闭现象得到遏制,并阻止了经济深度衰退。但极度扩张的货币政策也带来了后续的通货膨胀、债务风险等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菊娥  晏文隽  孟磊  
文章通过中国应对美国与亚洲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选择特点、货币政策对信贷产生的实际效应进行分析,建议从国家投资和银行贷款等方面加强监管确保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并把节能减排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切入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尹继志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银行体系遭受重创,信贷活动萎缩,市场利率上升,实体经济难以得到资金支持,美国经济陷入了衰退。为了刺激经济复苏,稳定金融市场,修复银行体系,美联储密集地进行货币政策操作,通过各种方式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本文对2007年以来美联储所采取的货币政策加以梳理,对其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我国的应对之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瑾  
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以来,采用了一系列的政策手段,来减少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其中最主要、使用最频繁的政策手段就是降低利率和注资。本文通过货币金融学的经典理论对这两种政策手段的治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政策传导途径中的问题和关键因素,解释了在短期内政策效果不明显以致危机继续蔓延的原因。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弗雷德里克·米什金  
货币政策应对金融危机无效的观点不仅荒谬,更严重的是会延误治理经济衰退的时机。由于激进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具有抑制负反馈循环形成的效果,危机时期的货币政策效果反而会比正常时期更为显著。货币政策能够在金融危机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我们提供了治理因危机而引发的经济衰退风险的基本思路。应对金融危机,货币政策不应无所作为,而应担当重要角色。货币政策的作用不仅在于可以通过常规和非常规的政策工具来防止危机时期经济过度下滑,还在于当金融市场开始恢复或出现通胀风险时,货币政策可及时给予快速反应,改变货币政策方向,必要时进行反向操作。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熊芳  张雪  
尽管美国金融危机的货币表象为流动性枯竭、金融市场混乱,但金融危机的真实根源却在于交易中的对手风险。因此,虽然美联储采取了扩张性货币政策和创新的金融工具,增加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但这些政策只能在短期内抑制经济衰退,并不能真正地消除金融危机,反而还可能延缓甚至恶化金融危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尹继志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欧洲中央银行就开始了对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的行动。2008年9月雷曼兄弟公司倒闭之后,次贷危机演化成全球金融危机,欧洲中央银行不仅推出了一系列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的措施,还采取了一系列非常规性货币政策措施。对欧洲中央银行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操作进行初步分析,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学勇  宋雪楠  
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绝大多数经济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全球经济呈现衰退趋势。为应对金融危机、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各国货币管理当局纷纷根据本国特点制定了积极的货币政策。本文选择中国、美国、日本以及欧元区这四个主要经济体作为研究对象,就其在金融危机下采取的货币政策及其效果展开深入分析。我们发现:中国倾向于选择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美国偏重于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日本货币政策更加基于银企密切的关系,而欧洲则偏重于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从整体上看,货币政策对于带动经济走出危机起到了重要作用,不过货币政策效果在各经济体之间还是存在差异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叶馨蔚  
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绝大多数经济体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全球经济呈现衰退趋势。为应对金融危机,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各国根据本国的特点制定了积极的货币政策,并采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实现在稳定物价的情况下保持经济增长的政策目标。本文重点比较了中国和日本两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货币政策的变化和两国采用货币政策工具的差异,分析了两国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并对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提出了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