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41)
2023(18281)
2022(15491)
2021(14367)
2020(12095)
2019(27351)
2018(27200)
2017(52102)
2016(28570)
2015(32191)
2014(32266)
2013(32028)
2012(29862)
2011(26869)
2010(27231)
2009(25652)
2008(25759)
2007(23327)
2006(21122)
2005(19343)
作者
(84380)
(70048)
(69751)
(66072)
(44994)
(33533)
(31658)
(27344)
(26648)
(25374)
(23967)
(23873)
(22622)
(22482)
(21836)
(21309)
(20911)
(20602)
(20120)
(20105)
(17644)
(17401)
(17026)
(16134)
(15840)
(15782)
(15641)
(15606)
(14166)
(13917)
学科
(122128)
经济(121953)
(101781)
管理(97056)
(89886)
企业(89886)
方法(48934)
数学(38365)
数学方法(37870)
(36884)
(36202)
业经(35358)
中国(33546)
(27905)
地方(27338)
(25161)
财务(25079)
财务管理(25036)
农业(24906)
(23860)
企业财务(23748)
技术(22473)
理论(22311)
(21902)
(21532)
贸易(21515)
(20838)
(20429)
银行(20378)
(19826)
机构
学院(415892)
大学(415103)
(166643)
管理(163422)
经济(162920)
研究(140553)
理学(139067)
理学院(137497)
管理学(135323)
管理学院(134544)
中国(108815)
(90573)
科学(85486)
(81740)
(71715)
(69368)
(64938)
研究所(64225)
中心(63473)
财经(63334)
业大(60385)
北京(57909)
(57255)
(54551)
师范(54027)
农业(54016)
(52144)
(50853)
经济学(48927)
财经大学(46547)
基金
项目(268285)
科学(210995)
研究(199383)
基金(193049)
(166983)
国家(165456)
科学基金(142627)
社会(125045)
社会科(118369)
社会科学(118340)
(105702)
基金项目(101793)
自然(91519)
教育(90775)
自然科(89377)
自然科学(89357)
自然科学基金(87780)
(87753)
编号(81926)
资助(79571)
成果(67714)
(59609)
重点(59574)
(58818)
(57073)
课题(56840)
创新(52718)
(51474)
项目编号(50747)
国家社会(50741)
期刊
(198734)
经济(198734)
研究(128867)
中国(87708)
管理(66376)
(66013)
(65411)
学报(63376)
科学(59085)
教育(49124)
大学(48849)
学学(45780)
农业(44873)
(41011)
金融(41011)
技术(37629)
业经(33901)
财经(31799)
经济研究(29734)
(27226)
问题(25506)
(24670)
技术经济(21641)
图书(21110)
现代(20228)
理论(19931)
科技(19851)
(19335)
(19237)
商业(18755)
共检索到644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马月才  
与美、日比较 ,中国制造业无论是产品人均占有水平还是技术发展、技术装备制造、经济效益、整体实力都存在着根本差距。通过中、美、日制造业发展的比较研究 ,对借鉴先行国家制造业的发展经验 ,加快实现中国工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孙理军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业的生产模式是否不同于世界主要制造业大国的美国和日本?本文讨论和比较三国制造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过程及其主要特点,对于促进中国制造业的产业调整和升级、完善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戴亦舒  叶丽莎  董小英  胡燕妮  
在全球再工业化的浪潮下,网络-实体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成为各国实现制造业升级的关键。本文以服务主导逻辑为理论基础,构建融合技术、能力和应用为一体的CPS架构,分析中国、德国和美国的制造业政策与报告,对比三个国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战略布局的异同。研究发现,制造业正在向以用户为中心的制造服务化进行转变。在CPS能力体系的构建中,中国注重强化工业基础实力,德国强调制造业高度集成,美国侧重社会力量助力制造创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赖伟娟  钟姿华  
文章通过构建中国、欧盟、美国、日本与世界其他国家投入产出的五国模型,将总出口分解成9部分,根据9部分产生的不同价值增值含义,用真实国内贸易增加值以及GVC地位指数对中国及其他三大经济体不同行业在GVC链上的分工地位及竞争力进行深入分析,同时考虑了各国贸易迂回情况,剖析四大经济体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特征。研究发现:中国以单环节参与为主,处于GVC链下游,但在技术密集型领域向上游移动趋势明显;日本以单环节参与为主,处于GVC链上游,在技术密集型领域占优;相比之下美国以多环节参与为主,主要处于GVC链上游,尤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赖伟娟  钟姿华  
文章通过构建中国、欧盟、美国、日本与世界其他国家投入产出的五国模型,将总出口分解成9部分,根据9部分产生的不同价值增值含义,用真实国内贸易增加值以及GVC地位指数对中国及其他三大经济体不同行业在GVC链上的分工地位及竞争力进行深入分析,同时考虑了各国贸易迂回情况,剖析四大经济体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特征。研究发现:中国以单环节参与为主,处于GVC链下游,但在技术密集型领域向上游移动趋势明显;日本以单环节参与为主,处于GVC链上游,在技术密集型领域占优;相比之下美国以多环节参与为主,主要处于GVC链上游,尤以高技术领域领先;欧盟以两头参与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生产出口。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天琦  
在金融支持制造业企业发展方面,尤其在中小制造业企业融资体系构建层面,德日两国的经验对金融助力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德国和日本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特点德国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的特点与经验德国是全球制造业强国,人口不多,却拥有先进的制造业,目前享誉全球的制造业品牌已达到了2300多个。而德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除受益于健全的工业基础体系、高技能的工人和突出的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外,金融在推动国家制造业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德国是欧美国家中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小的国家之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玉林  谷军健  
研究目标:测度和比较中国与美国制造业发展质量。研究方法:从生产制造环节的生产效率、出口贸易环节的价值获取能力与技术含量三个角度进行了测算。研究发现: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总体TFP增长率高于美国,存在追赶效应,但金融危机后TFP增长率下降形势严峻,追赶效应衰弱;中国TFP仍与美国存在较大差距,且金融危机后差距有拉大趋势,2014年制造业总体是美国的39.89%,高技术产业仅为美国的37.6%;中国制造业GVC经济地位指数呈先下降后上升,但始终低于美国;随着行业技术密集度提高,美国经济地位指数上升,而中国呈下降趋势,中国高技术产业价值增值能力与美国的差距大于制造业总体;增加值出口视角下中国制造业技术复杂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始终低于美国、德国和日本;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高于德国和日本,但低于美国。研究创新:从生产制造和出口贸易两个环节,首次采用全要素生产率、全球价值链经济地位与增加值视角下的技术复杂度测度制造业发展质量。研究价值:为实施制造业强国战略提供精准政策依据,为认识中美贸易摩擦提供关键线索。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哲  孙林岩  
本文通过比较欧美日发达国家、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和东亚“四小”以及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轨迹,结合现有的产业理论,总结了制造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安珍  
在对中、美、日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比较的基础上 ,借鉴美、日的先进经验 ,提出了对我国信息服务业发展有针对性、创造性的七条对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郭克莎  
本文在描述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世界工厂、世界制造业基地与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关系,分析世界制造业中心形成、转移分散的历史进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新特点,研究中国制造业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的条件和制约因素,以及相应的战略思路和政策措施。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郑志来  
为尽快走出危机,同时抓住新技术革命的难得机遇,重新占据国际制造业制高点,欧美发达国家纷纷提出高端制造业发展战略。欧美高端制造业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一方面有利于我国高端制造业发展方向和重点的确定,同时倒逼我国进一步加强相关领域的投入力度及提升投入效率;另一方面则会加速弱化我国制造业的传统比较优势,推动传统的中心—外围世界分工体系的变革。对此,我国除加快制定、落实高端制造业发展战略外,还需做好高端制造业发展基础工程,发挥中小微企业在高端制造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构建高端制造业发展相关制度保障体系,开展政产学研用多部门跨界合作。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徐建伟  杨合湘  戴俊骋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通过调整发展战略与支持政策,致力于实现制造业回流与振兴;中国则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分析发现,美国制造业并不具备全面振兴的基础,GDP增长贡献主要来自汽车及零部件等少数行业,多数行业在GDP中的占比呈下降态势。中国制造业增长格局具有多样化特征,与居民消费关系密切的消费品行业和部分装备制造业增长优势明显。未来一段时期,由于中美两国对制造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制造领域的贸易摩擦或将更趋频繁,但是短期内中美经贸大格局难以扭转,对于我国来说,更重要的是加快技术、效率和质量变革,从而重塑竞争新优势、重构制造业竞争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和军  
装备制造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产业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装备制造业的界定、国外装备制造业相关研究、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评价以及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国际比较四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评述,指出了现有文献的主要贡献和不足,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方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春芝  史建军  边恕  
本文通过对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和浙江五个省份1996—2012年间的面板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辽宁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聚度和贸易比率较低,对辽宁区域国内生产总值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产业集聚水平、劳动者平均受教育程度和固定资产投入。笔者认为,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要从存量改革入手,依靠内生发展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体包括分类推进国有企业存量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升产业集聚度、发挥集群效应、加快区域合作、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海波  
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仍处于工业化阶段,制造业的增长状况将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中国制造业正处于“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大环境下,比较优势理论对于目前讨论和研究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策略具有宝贵的指导意义。本文将以比较优势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综合分析我国制造业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明确我国制造业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