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63)
2023(13379)
2022(11541)
2021(10836)
2020(9442)
2019(21515)
2018(21348)
2017(41604)
2016(22262)
2015(25314)
2014(25479)
2013(25136)
2012(23479)
2011(20994)
2010(20889)
2009(19299)
2008(19449)
2007(17507)
2006(14744)
2005(13106)
作者
(65213)
(54915)
(54502)
(52070)
(34757)
(26568)
(25107)
(21434)
(20673)
(19457)
(18487)
(18365)
(17390)
(17165)
(16987)
(16925)
(16849)
(16172)
(15789)
(15661)
(13525)
(13429)
(13408)
(12497)
(12211)
(12160)
(12143)
(12052)
(11223)
(10918)
学科
(97939)
经济(97838)
管理(63332)
(62714)
(52512)
企业(52512)
方法(48240)
数学(41874)
数学方法(41285)
(25182)
贸易(25170)
(24789)
(24423)
(24147)
中国(22328)
业经(20964)
地方(19932)
(19487)
(17234)
农业(15975)
(15888)
财务(15837)
财务管理(15794)
理论(15343)
企业财务(14891)
技术(14646)
(14153)
(13772)
银行(13739)
(13358)
机构
学院(324998)
大学(324613)
(136573)
经济(133857)
管理(125463)
理学(108887)
理学院(107709)
研究(106617)
管理学(105641)
管理学院(105041)
中国(78931)
(67151)
科学(66062)
(59969)
(55335)
(53803)
中心(49763)
业大(49546)
研究所(49088)
财经(48759)
(48186)
(44235)
农业(43926)
经济学(42278)
北京(41189)
(40879)
师范(40414)
(38604)
经济学院(38465)
(38326)
基金
项目(219806)
科学(172659)
基金(160372)
研究(156711)
(140329)
国家(139223)
科学基金(119389)
社会(99549)
社会科(94596)
社会科学(94571)
(86034)
基金项目(84918)
自然(78571)
自然科(76821)
自然科学(76798)
自然科学基金(75437)
教育(72502)
(72245)
资助(66619)
编号(62526)
成果(49766)
重点(49657)
(48829)
(47203)
(45731)
科研(42927)
创新(42815)
课题(42745)
教育部(41871)
国家社会(41366)
期刊
(142925)
经济(142925)
研究(87889)
中国(56896)
学报(53076)
(49272)
(47877)
科学(47496)
管理(45609)
大学(40368)
学学(38421)
农业(33565)
教育(29608)
技术(29433)
(26472)
金融(26472)
财经(24204)
业经(23738)
经济研究(23550)
(21004)
(20556)
问题(20360)
(18487)
国际(17508)
统计(17089)
技术经济(16750)
(16266)
商业(15613)
(15510)
理论(14540)
共检索到467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胡昭玲  
随着韩国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日、韩三国产业结构与产业发展的差距有所缩小。当前三国之间的国际分工仍留有“雁行模式”的痕迹,制造业在三国均占有主导地位,但制造业内部各部门的发展水平仍有差距,三国在对外贸易中表现出来的产业互补性仍然较强。而另一方面,韩国与中国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对日本形成了竞争,韩国在少数劳动密集型行业同中国也存在竞争,三国产业在原先以互补性为主的基础上出现逐渐增强的竞争趋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婧  
水产品贸易在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运用贸易互补性指数和出口相似程度指数对中韩水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韩水产品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并着眼于进一步推动中韩水产品贸易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邵亚申  丁赟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重心开始由工业转向服务业,服务贸易迅速崛起并成为服务产业和国际贸易发展中的突出领域。对2000年~2010年中、日、韩三国时间序列数据的RCA指数计算以及互补性和竞争性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日本、韩国的贸易中存在着互补性和竞争性:当中国作为出口国时,与日本的贸易具有比较大的互补性;当中国作为进口国时,与韩国的贸易具有比较大的互补性,且中日两国的服务贸易竞争性要大于中韩两国之间的服务贸易竞争性。总体上,中国在三国服务贸易竞争中处于比较劣势地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凌振春  
中澳都是农产品生产大国,两国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本文运用修正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强度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和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等分析了中国与澳大利亚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研究结果表明中澳农产品在主要出口市场上的竞争性也不强,农产品双边贸易的互补性较强,但中国在双边贸易中的逆差状况很难逆转。中国应加强与澳大利亚在农业领域的合作以获得更多贸易以外的利益。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袁晓莉  
本论文运用TC和Ck ij指数模型,对中国与日韩两国在农业和制造业主要行业的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了详尽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中的策略选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文学  梁春媚  
与欧美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不同,中、日、韩三国并没有走"先区域内一体化,后扩展到区域外"的道路,而是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区域外。本文从经济体之间的经济互补性与竞争性角度,简要分析了中、日、韩FTA对象的选择。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胡玫  滕柳  
中欧经贸关系是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欧之间经济互补性强,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动力强劲。本文通过对中欧贸易结构互补性与竞争性的分析,得出结论:当前中欧贸易格局互补程度大于竞争程度,中欧经贸关系日益紧密。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贸易格局酝酿深刻变化,中欧关系的互补性意味着双方可持续发展潜力很大,很多维度已经超越双边经贸关系,对推动全球治理结构的重建发挥了重要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桑百川  李计广  
我国正酝酿实施新兴市场战略,其战略重点是新兴大国。对于不同的新兴大国,我国与其贸易之间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各不相同,因而就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本文基于进出口结构相比较而构建了测度指标,对中国与14个主要新兴大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进行了测算,对与新兴大国的合作潜力进行了排序。据此,提出了优化我国与主要新兴大国之间贸易结构的政策建议。同时,在综合考虑各国对我国存在的贸易壁垒的基础上,制定了不同的对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柴利   皇春节  
服务贸易高水平开放是《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主要内容,将给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中国国内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也急需服务贸易的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2011—2021年UNCTAD的数据,对中国和CPTPP成员国服务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就竞争性而言,CPTPP成员国中,日本和新加坡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强;就互补性而言,中国服务贸易进口同CPTPP国家的互补性比较强。据此提出了积极推动中国早日加入CPTPP,构筑国际服务贸易合作平台;发挥中国服务贸易主要部门的比较优势;利用数字经济打造服务贸易新增长极的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汤碧  陈佳  
本文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中印两国机电产品的贸易互补性,通过出口相似度指数以及出口市场结构的比较,分析两国机电产品出口世界市场的贸易竞争性,最后以贸易强度指数预测两国机电产品贸易的增长空间。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对印度机电产品出口的贸易互补性大于印度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贸易互补性。中国和印度机电产品的贸易结构差异明显,竞争性不强。两国的机电产品贸易潜力巨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侯小坤  
2001年,"金砖四国"经济体概念由美国高盛经济师吉姆·奥尼尔提出。2011年,南非正式加入这一经济体系,至此,"金砖四国"正式更名为"金砖国家",即由俄罗斯、巴西、印度、中国、南非五国组成。金砖国家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以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体系之一。在南非加入以前,由四国组成的金砖经济体系在欧美发达国家陷入金融危机的泥潭不能自拔之时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而南非加入以后,金砖国家经济发展势头则更为强劲,逐渐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从金砖国家自身贸易的发展情况来看,其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也存在不同程度的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武敬云  
本文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贸易互补性指数等多种贸易指数研究了"金砖国家"内部贸易关系的紧密程度、贸易的竞争与互补性状况,发现金砖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并不紧密,总体上看金砖国家之间存在贸易互补,但也有较强的贸易竞争,即使高度互补的产品在不同市场上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竞争。随着"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深化,各国将会在合作中进行竞争,在金砖国家内部将会出现资源的再分配和利益的再整合过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罗江月  唐丽霞  
中国和德国是世界两大农产品贸易国,近年来,两国的农产品需求都出现急速增长。本文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产品出口相似度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测算了2001—2011年中德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和互补关系,发现两国在农产品出口方面的竞争逐步减弱,两国农产品贸易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慧  
本文基于联合国服务贸易数据库2000-2013年数据,采用贸易互补性指数、贸易竞争指数和出口相似度指数,对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服务贸易发展中的互补性与竞争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在服务贸易领域内各有所长,竞争优势体现的类别各不相同,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了一种互补关系;竞争领域主要集中在运输、旅游等劳动密集型服务部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胡玫  
中欧经贸关系是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欧之间经济互补性强,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动力强劲。当前,中欧产品贸易结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中欧经贸关系日益紧密。在全球经济贸易格局酝酿深刻变化背景下,中欧经贸关系的互补性将进一步加强,可持续发展潜力巨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