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81)
2023(8986)
2022(7782)
2021(7125)
2020(6286)
2019(14588)
2018(14304)
2017(28440)
2016(15312)
2015(17870)
2014(18020)
2013(18032)
2012(17220)
2011(15597)
2010(15752)
2009(14845)
2008(15255)
2007(13971)
2006(11921)
2005(10656)
作者
(46263)
(39150)
(39022)
(37105)
(24965)
(18884)
(17929)
(15345)
(14607)
(13914)
(13138)
(13115)
(12371)
(12246)
(12202)
(12170)
(12162)
(11542)
(11365)
(11337)
(9665)
(9630)
(9595)
(8775)
(8733)
(8690)
(8664)
(8649)
(7956)
(7823)
学科
(73305)
经济(73226)
管理(45128)
(44169)
方法(40261)
(36042)
企业(36042)
数学(35889)
数学方法(35573)
(22770)
贸易(22760)
(22068)
(19341)
(17729)
中国(16500)
(13510)
地方(13207)
业经(13195)
(12433)
财务(12412)
财务管理(12374)
(12119)
企业财务(11678)
农业(11371)
(10612)
金融(10610)
(10242)
银行(10215)
理论(10187)
(9910)
机构
大学(238323)
学院(235325)
(103742)
经济(101776)
管理(90029)
理学(78307)
理学院(77488)
研究(76890)
管理学(76222)
管理学院(75787)
中国(57571)
(48512)
(46964)
科学(45611)
(39844)
(39098)
财经(38375)
中心(35967)
研究所(35348)
(34873)
(34787)
业大(34733)
经济学(33495)
农业(31857)
经济学院(30813)
北京(30116)
(29311)
师范(28997)
财经大学(28542)
(27458)
基金
项目(154044)
科学(120904)
基金(113808)
研究(110413)
(98790)
国家(98033)
科学基金(83699)
社会(71534)
社会科(68069)
社会科学(68048)
基金项目(59918)
(58560)
自然(53814)
自然科(52640)
自然科学(52625)
教育(51742)
自然科学基金(51734)
(49564)
资助(48274)
编号(43910)
成果(35896)
(35838)
重点(34515)
(32356)
(31445)
教育部(31164)
科研(30299)
国家社会(30184)
大学(29922)
人文(29895)
期刊
(106636)
经济(106636)
研究(66844)
中国(39596)
学报(38239)
(36847)
(34952)
科学(33076)
管理(30281)
大学(28862)
学学(27340)
农业(23537)
(21326)
金融(21326)
教育(20553)
财经(19759)
技术(19272)
经济研究(18582)
(18549)
(16961)
业经(16700)
问题(15851)
国际(15440)
(13158)
统计(12909)
技术经济(12616)
商业(12199)
世界(11529)
(11475)
(11322)
共检索到341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红  方冬莉  
借鉴空间经济分析的概念,利用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120个月份中国、日本、韩国、美国与东盟的贸易序列分层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中、日、韩、美与东盟的贸易总额之间及四国对东盟的进口与出口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效应,整体的协调推进与局部的竞争关系网状并存。东亚区域贸易自由化在时空上动态扩展的关联效应说明自由贸易其实并不自由,积极与多边区域贸易协定互动发展是必然的政策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再起  谢润德  
本文利用2003~2011年中国对东盟10国OFDI和进出口面板数据,分析中国对东盟OFDI贸易效应存在的国别差异。研究表明:中国对东盟各国OFDI均具有贸易创造效应,且存在明显的国别差异;除了老挝和缅甸,对其他国家OFDI的出口创造效应都大于进口创造效应,总体上对东盟OFDI的出口创造效应略大于进口创造效应;从国别差异看,对泰国、马来西亚和越南OFDI的贸易创造效应最大,其次是印度尼西亚和柬埔寨,对新加坡、菲律宾、缅甸、老挝和文莱OFDI的贸易创造效应最弱。中国应当根据东盟各国不同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进行相关行业的直接投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单文婷  杨捷  
本文将引力模型运用到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定量分析中,利用2000-2004年的面板数据建立了包括GDP、人均GDP和距离等基本变量的基本引力模型,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华人人口、通用华语等变量,得到了扩展的引力模型。然后运用得到的模型来评价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潜力,最后运用模型预测出2006年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额的增长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谢娟娟  岳静  
本文采用口岸效率、海关环境、国内规制环境以及电子商务应用4个指标对贸易便利化进行测度,利用引力模型定量分析贸易便利化对中国与东盟贸易流量的影响,同时分析不同的关税税率对推进贸易便利化并影响贸易流量的不同作用。最后,针对实证研究结果对贸易便利化改革提出可行性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艳  
文章采用2011-2015年联合国贸发会班轮运输相关指数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运用引力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海洋物流对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的影响,并在计量回归过程中分别采用混合OLS、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三种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海洋物流水平与双边贸易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海洋物流水平每提升1%则会导致中国与东盟贸易增长0.846%,同时,这种正向影响关系不会因为计量方法的不同而具有显著差异,稳健性检验也进一步证实了海洋物流与双边贸易的正向关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晓合  胡忠平  
从上海与东盟双边贸易发展特点入手,使用贸易结合度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等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上海与东盟双边贸易正逐步从基于外生比较优势的产业间贸易走向基于内生比较优势的产业内贸易、形成互补性分工以及扩大双边贸易与经济合作潜力巨大的结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亚斌  许苹  
反映中国与东盟贸易结构的主要指标有贸易竞争力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与贸易相似度指数。对上述指数的实证分析表明 ,中国和东盟的出口贸易结构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 ,双方贸易的竞争性远超过互补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静  李先德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聂飞  
结合1992—2014年间中国与104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集,运用合成控制法对CAFTA战略的贸易创造效应进行量化评估。结果发现,在2005年CAFTA战略初步实施的影响下,中国对东盟国家净贸易效应均为正;分国别看,中国对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新加坡等国存在出口贸易创造效应,对印度尼西亚、老挝等国存在进口贸易创造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CAFTA战略初步实施显著延长了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贸易创造效应持续期。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聂飞  
结合1992—2014年间中国与104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集,运用合成控制法对CAFTA战略的贸易创造效应进行量化评估。结果发现,在2005年CAFTA战略初步实施的影响下,中国对东盟国家净贸易效应均为正;分国别看,中国对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新加坡等国存在出口贸易创造效应,对印度尼西亚、老挝等国存在进口贸易创造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CAFTA战略初步实施显著延长了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贸易创造效应持续期。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洪世勤  何暑子  
笔者从进出口总量、贸易结构与贸易竞争力3个角度,应用对称性RCA指数、特化系数等指标,对于21世纪以来中、日、韩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比较优势与贸易结构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逆差较大,且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对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需求急剧增长;在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领域,中国在整体上比较优势弱,与日本、韩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从分项目的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来看,中国位于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低端,中国弱势行业多为2国强势行业,中国通讯贸易与韩国通讯贸易在出口上存在竞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国松  朱晶  
以果蔬产品出口为研究对象,借助市场集中度指数、出口多样性指数、出口相似度指数以及CTG指数全面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主要目标市场上的贸易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的果蔬产品在主要目标市场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且中国在部分产品上具有竞争优势。因此,中国在巩固已有市场的同时,可借助中国独有的竞争优势,开拓与东盟错位竞争的新市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婧  
自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10国共同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简称CAFTA)成立已近六年。CAFTA的成立对中国和东盟国家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现有文献中对CAFTA的事前研究较多,对CAFTA成立后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较少。本文基于1999~2007年中国和东盟五国的贸易流量聚合数据,分别使用统计和计量方法,递进分析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流量的变化,以评估CAFTA对中国和东盟区内贸易的扩大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郎永峰  尹翔硕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成立对中国和东盟国家具有重要的经济与政治意义。本文利用一个扩展后的引力模型对CAFTA的贸易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CAFTA对区内贸易具有显著扩大效应的同时也显著地促进了与非成员之间的贸易;CAFTA符合"自然的贸易伙伴"的事前贸易关系紧密和空间距离接近标准;同时,CAFTA成员间产品出口结构以互补性为主;进一步降低成员间贸易壁垒、加强贸易合作对CAFTA成员间和世界贸易的扩大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田野  
笔者基于贸易自由化的环境规模效应,以污染密集型产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改进的引力模型,通过实证分析CAFTA建立对于中国和东盟之间污染密集型产品的贸易效应,来进一步考察在低碳经济背景下CAFTA贸易自由化的环境效应问题。结果表明:CAFTA的建立对区域内污染密集型产品的贸易具有显著的贸易创造效应,同时对非成员与CAFTA成员间的贸易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中国和东盟双方带来了更大的环境压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