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27)
2023(11655)
2022(9736)
2021(9037)
2020(7465)
2019(16828)
2018(16521)
2017(30544)
2016(16997)
2015(18694)
2014(18642)
2013(18330)
2012(17425)
2011(15533)
2010(16004)
2009(14969)
2008(15010)
2007(13223)
2006(12101)
2005(11029)
作者
(50314)
(42038)
(42003)
(40077)
(27021)
(20341)
(19033)
(16356)
(15859)
(14865)
(14548)
(13806)
(13729)
(13566)
(13349)
(12832)
(12558)
(12451)
(12163)
(11814)
(10637)
(10554)
(10134)
(9669)
(9625)
(9318)
(9135)
(9085)
(8529)
(8264)
学科
(86279)
经济(86181)
管理(50814)
(43933)
(36324)
企业(36324)
(30440)
方法(30415)
数学(26835)
数学方法(26572)
中国(21179)
地方(20613)
(18438)
(18240)
(18135)
贸易(18130)
(17683)
(17428)
业经(16192)
财政(14427)
(14104)
财务(14082)
财务管理(14029)
(13993)
(13938)
企业财务(13278)
地方经济(13098)
(12622)
(12593)
金融(12593)
机构
大学(246243)
学院(243413)
(112043)
经济(110074)
研究(90278)
管理(86837)
理学(74220)
理学院(73342)
管理学(72099)
管理学院(71657)
中国(68403)
(58289)
科学(53896)
(51579)
(47367)
(45002)
研究所(42457)
财经(42346)
中心(39447)
(38369)
(37815)
业大(36931)
经济学(36670)
农业(35344)
经济学院(32916)
北京(32754)
(31650)
财经大学(30953)
(30657)
师范(30226)
基金
项目(155098)
科学(120485)
基金(113323)
研究(108947)
(100827)
国家(99959)
科学基金(83844)
社会(72360)
社会科(68674)
社会科学(68656)
(59227)
基金项目(59186)
自然(53185)
自然科(51991)
自然科学(51973)
自然科学基金(51052)
(49802)
教育(49535)
资助(46704)
编号(40957)
重点(35278)
(34771)
成果(34275)
(33761)
(31668)
国家社会(31144)
教育部(29827)
创新(29821)
科研(29818)
大学(29163)
期刊
(131070)
经济(131070)
研究(80975)
中国(51920)
(49537)
学报(43643)
(40022)
科学(36583)
管理(33010)
大学(32904)
学学(31253)
农业(26190)
(24274)
金融(24274)
经济研究(23498)
教育(22957)
财经(22770)
(19772)
技术(18792)
业经(17654)
问题(17361)
(16380)
国际(14405)
(13936)
技术经济(13106)
世界(12912)
(12424)
统计(12395)
(10983)
商业(10876)
共检索到388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雷俊  
首先,对模型的选取进行了说明,指出Barro、Sala-i-Martin(1992)的第二类模型较为可取。然后,运用VEC模型分析了我国改革后财政支出对经济的影响,运用VAR模型分析了日本宪制改革后财政支出对经济的影响,并将二者做了比较。最后得出,我国改革后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形成了协整均衡关系,财政支出有短期作用,但最终作用为负;日本宪制改革后,财政支出作用稳定且最终作用为正,比我国效果更佳;从日本来看,宪制体制改革确实对于财政支出作用的改善具有一定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贾康  赵全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闫坤  鲍曙光  
财政支出规模和支出结构的变化体现了国家经济社会制度发展情况,中国财政支出规模逐步增大,支出结构逐步优化,且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财政体制的综合反映。在财政支出增速有限约束下,财政支出规模结构调整优化,必须强化政府公共服务支出责任,承担改革成本,降低制度转轨转型成本,基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发展阶段选择合适的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中国面临财政支出结构相对固化、税式支出缺少预算管理、财政支出效率提升面临较大挑战、财政决策缺乏社会组织参与和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推动财政紧平衡下财政支出转型,要通过收支联动改革,拓展财政支出空间;推进中期财政规划改革,实现财政支出由年度平衡向跨年度平衡转变;考虑需求侧需要,推动财政支出与人口布局相适配;基于可持续视角,合理化解财政支出面临的风险;财政支出改革与制度改革相结合,提升改革系统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石柱鲜  陈磊  
韩国实行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财政政策是政府对市场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主要研究韩国政府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及其对主要经济指标的影响。通过单变量回归分析可知,财政支出对GDP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民间消费。要刺激民间消费和经济增长就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但也要考虑到物价上涨的因素。如果经济形势对于物价上涨的压力不大,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搞活经济的一种有效途径。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文祥  张志超  
 财政支出结构能够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对上述经济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表明:地方财政支出具有显著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而中央财政支出则可以明显改善社会公平程度;不同的财政支出项目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的贡献具有显著差异,大多数支出项目往往很难同时顾及两个目标;通常只有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支出既能推动经济增长,也能促进社会公平。这些结论对政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调整支出政策以实现特定财政活动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莉  
本文基于巴罗提出的政府公共产品支出理论模型,分析和论证财政支出及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并依据理论模型进行经验分析,指出应该更加合理有效地对公共资源进行配置,促进经济长期增长和社会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郑志刚  范广哲  
本文在一个代表性消费者和政府的跨时宏观模型下 ,运用Turnovsky的静态次优(steadystatesecond best)方法讨论了政府不同性质财政支出的有效性对私人资本存量、私人消费水平和政府最优税收的影响。我们发现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和非公共财政支出的有效性对经济的影响明显不同。从经济实现长期均衡的角度考虑 ,提高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有效性与政府非公共财政支出的有效性相比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新雨  王叶军  
本文在我国城市地域与规模差异视角下,利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研究了基础设施、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方面财政支出规模对地级以上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与检验,笔者发现与以往集中于省级层面研究不同的结论:(1)在省级层面不能明显促进经济增长的非生产性财政支出,在聚集经济作用下通过吸引和积累人力资本,对城市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2)科技和教育支出的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具有时滞性,并受城市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和人才流动方向的作用,对经济增长产生差异化影响。(3)基础设施投资性支出并未表现出对经济较落后城市的显著增长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波   孔欣悦   刘钟墨  
数字经济与政府服务的高度融合是新时期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文章基于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及内在机制。实证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与财政支出效率呈现正相关关系,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和财政制度能够正向联合调节数字经济对财政支出效率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中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对财政支出效率的促进作用更依赖于人力资本和财政制度的调节作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宏利  
一、引言经济增长是包括财政政策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财政支出结构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为了促进经济增长,除了适当的财政总量政策外,更重要的是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政策。不同的公共支出项目、不同的财政支出结构政策,具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焓炜  邱珊珊  
公共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与社会福利紧密切相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基于公共财政支出增长理论,解释公共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通过具体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的总量、比重及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揭示了各项公共财政支出比重的变化导致公共财政支出产出弹性的变化,进而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发生变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苏素  望玉丽  
采用我国1995~2007年分地区的福利性财政支出数据,应用基尼系数方法测算我国省(市)间公共福利差距。通过计算基尼系数的地区构成,发现东、中、西三地区间的差异是我国福利性财政支出差异的主要来源。利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比较各地区福利性财政支出基尼系数的经济增长效应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和东、中部各省(市)公共福利差异程度之间的关系正负交替出现,但最终负向趋于平稳;西部地区两者之间一直存在负向且稳定的长期关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丛树海  
一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根据对一些发达国家的考察,提出了“公共支出不断增长法则。”并认为公共支出之所以不断增长,是由于人们对社会进步的迫切要求和公共部门不断壮大。瓦格纳的这一论断,经过100多年的历史检验,在世界各国的财政实践中,得到了普遍证明。美国第一位总统华盛顿执政期间,联邦财政支出最多的1795年为750万美元。里根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育红  李广泳  张效娟  
文章在居民最优消费行为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导出了动态面板回归计量模型,对我国1985~2010年间30个省市的三类公共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基础设施公共投资支出当期对居民消费有抑制作用,滞后一期对居民消费有促进作用,但是表现程度在1995年存在明显的分界;教育医疗等保障性公共支出对居民消费也是抑制的,对中西部地区的抑制效果更甚,1995年之后抑制作用更明显;行政管理费用对居民消费有促进作用,而且对西部地区消费的促进作用明显现高于东中部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