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70)
2023(17024)
2022(14531)
2021(13619)
2020(11374)
2019(26204)
2018(26062)
2017(49873)
2016(27251)
2015(30975)
2014(30944)
2013(30260)
2012(28212)
2011(25638)
2010(26099)
2009(23944)
2008(23729)
2007(21244)
2006(18886)
2005(16976)
作者
(80093)
(66553)
(66201)
(62613)
(42560)
(32030)
(30082)
(26063)
(25363)
(23926)
(22754)
(22577)
(21413)
(21368)
(20427)
(20409)
(19795)
(19632)
(19141)
(18983)
(16714)
(16548)
(16161)
(15255)
(14925)
(14858)
(14806)
(14729)
(13537)
(13135)
学科
(114394)
经济(114276)
管理(77896)
(74505)
(61899)
企业(61899)
方法(49175)
数学(41779)
数学方法(41004)
中国(32385)
(30165)
地方(28286)
(27018)
贸易(27000)
(26125)
业经(26057)
(25047)
(24682)
技术(21670)
理论(20506)
(20227)
农业(20013)
(18472)
银行(18422)
(18164)
(17925)
金融(17922)
(17701)
环境(17409)
(15291)
机构
大学(389175)
学院(388587)
(153960)
经济(150456)
管理(150412)
研究(134199)
理学(128951)
理学院(127453)
管理学(124838)
管理学院(124150)
中国(100598)
(84957)
科学(84218)
(68955)
(68670)
(63647)
研究所(62293)
中心(60210)
(58659)
业大(57939)
北京(54510)
财经(54343)
(53502)
师范(52989)
农业(49591)
(49110)
(49083)
(48256)
经济学(45184)
技术(42847)
基金
项目(258613)
科学(201960)
研究(189062)
基金(184432)
(161259)
国家(159898)
科学基金(136354)
社会(116772)
社会科(110602)
社会科学(110572)
(102095)
基金项目(96924)
自然(88841)
教育(87185)
自然科(86799)
自然科学(86778)
(85699)
自然科学基金(85147)
编号(77762)
资助(77482)
成果(63658)
(58161)
重点(57992)
(55898)
课题(54560)
(54437)
创新(50877)
科研(48938)
大学(47733)
教育部(47595)
期刊
(174559)
经济(174559)
研究(116987)
中国(80123)
学报(61756)
(58422)
管理(58122)
科学(56925)
(50830)
教育(49870)
大学(46891)
学学(43750)
农业(40841)
技术(36218)
(35052)
金融(35052)
业经(29491)
经济研究(27917)
财经(25680)
问题(23159)
图书(22254)
(22062)
(21995)
(20692)
技术经济(19719)
科技(19717)
国际(18278)
理论(18184)
统计(18037)
商业(17831)
共检索到590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温少爽  
自由贸易区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对中国、新加坡和韩国在各自独特的政治经济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具有不同特点的自由贸易区模式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因素对其自由贸易区建设发展产生的影响,考察了不同政治经济制度对自贸区主要港口产业发展的影响,并探讨了各国在发展自由贸易区过程中所拥有的各自优势和面临的不同挑战,旨在揭示不同国家的自由贸易区形成过程之间的差异,以及制度如何对自贸区在塑造国家竞争力和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不同影响,以期为我国自由贸易区的规划和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浪南  童汉飞  谢绵陛  
本文对美国对外贸易区、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智利伊基克自由贸易区等世界上一些重要的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横向比较,研究了其在功能设定、海关监管、税收制度等方面的异同。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模式对中国保税区进一步拓展功能、营造竞争优势、并转型为与国际接轨的自由贸易区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志勇  
保税港区是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在一定程度上效仿了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模式,在设立条件、政策设计、管理体制等方面和国际惯例相似,但我国保税港区距离国际自由贸易区还有较大差距。文章对我国保税港区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两者在制度、政策、模式、管理等方面的联系和差异,提出创新我国保税港区政策制度和管理体制机制的思路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左诗  
本文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重点探讨了中外自贸区在设立背景与目的、选址、功能、监管政策、管理体制、运行特点等方面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以外国自贸区的发展经验为启示,结合了中国的国情,为中国发展自贸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付亦重  杨嫣  
美国自贸区不仅数量多且发展较为成熟因而受到各国关注,其分布范围不仅仅局限于沿海港口,也覆盖了内陆各州。其发展模式和自贸区管理体制,以及相关优惠政策的实施是内陆各州自贸区得以成功的必要条件,并对内陆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我国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绝大多数是内陆地区,如何在新一轮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走出一条不同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内陆自贸区之路,美国内陆自贸区的发展及监管模式值得研究和借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廉晓梅  
中日韩三边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为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基础。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不仅有利于促进3国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而且也是推动东北亚乃至整个东亚地区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步骤。按照WTO的有关规定和中、日、韩3国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可行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方案,应该是一个包含中、日、韩3国绝大部分产业领域的自由贸易安排,而不可能仅仅在部分产业和行业领域率先进行试验和探索;应该是一个包括中、日、韩3国全部领土的大自由贸易区,而不能是仅由3国各自部分地域组成的自由贸易区;合作领域应该包括多方面的经济技术合作,而不能仅仅停留于自由贸易。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汤秀莲  
建立中日韩三国自由贸易区是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竞争加剧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从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中日韩三国经济互补、建立金融防范机制、日益理性的政治氛围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三国建立经济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从中日韩三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障碍和合作中的多重矛盾分析了三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并提出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对策措施 。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媛媛  
构建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模式应是在淡化政治的前提下,分步骤、有重点地一步一步向前推进。争取在两岸直接三通的基础上,实现两岸特定区域之间全面、直接、双向的经济交流,在条件成熟时,通过签订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临时协议做出贸易优惠安排,为自由贸易区过渡期创造条件。可尝试先在厦门、金门建立区域性自由贸易区,然后进一步建立台湾与闽东南地区自由贸易区,最后形成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启才  陈昌健  
随着自贸试验区扩大全国布局和海南开始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后,如何发展自贸试验区(港)就成为当前一个重要实践问题。相比大陆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台湾在自由贸易区建设方面起步早,具有诸多有益经验,对大陆更好发展自由贸易区有借鉴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乌画  
中日韩是全球重要的经济体,也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建立中日韩自贸区有助于三国在一个有效的制度框架下实现深层次的合作,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是中国实施总体对外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从更高层次考虑其重要意义,准确定位该自由贸易区在中国区域经济合作总体战略及布局中的地位及作用,并与其他区域经济合作安排相协调,保障和优化国家经济利益,进一步助推东亚和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萍  
随着全球范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日益受到政府、社会和学术界的关注。中国、日本和韩国作为亚洲影响力较大的国家,三方基于自贸区的深度合作不仅有利于各国经济发展,还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繁荣。基于中日韩自贸区经济效应分析基础,对三国在自贸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武安华  
2006年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成员国已积累1.6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和8.5万亿美元国内金融部门资产。企业融资需求和对金融服务要求逐渐扩大,凸显了高效金融中介的重要性,而作为重要金融中介的CAFTA证券市场还有很大改善效率的空间。提高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各国证券市场的密切合作、共同的证券市场监管机制的建立将是CAFTA的证券市场发展之路。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长春市地方税务局国际税收研究会课题组  李守镇  姜丽华  翟睿  宋雪  桂铭蔚  肖雨卉  姜鑫  
一、国外自贸区的发展及税收政策比较(一)自贸区的发展近年来,全球范围内自由贸易区的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世纪80年代的一项统计显示,当时全世界共有自由贸易区629个。到了90年代,世界上已有各种类型的自由贸易区900多个。目前,全球自由贸易区已超过1 200个,并兼具进出口、转口贸易、仓储、加工、金融服务等功能。各国自贸区的管理逐渐趋向规范化、法制化,并形成各具特色的管理体制。自贸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明昊  李秀敏  
中蒙两国拥有深厚的贸易合作基础以及较强的贸易互补性。基于2015年中蒙贸易数据,运用SMART模型对构想中的中蒙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进行分析,包括对中蒙自由贸易区建设初期和后期可能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及关税收入和福利变化进行测算。结果显示:随着关税的降低,中蒙两国大部分产业部门都能产生明显的贸易创造大于贸易转移的效果,并且随着两国降税幅度的加大,贸易效应会明显提升,两国贸易潜力能够得到有效挖掘,但随之而来的关税收入损失和市场冲击的不平衡性不容忽视。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柯雷  赵曙东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现雏形。本文着重论述了在“10+1”自由贸易区内,即使具有相似的产业结构的国家之间存在着竞争,由于在规模经济条件下,产业内分工的存在,各国在相似的产业内依然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进行贸易依然可以获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