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83)
2023(17380)
2022(15316)
2021(14499)
2020(12423)
2019(29155)
2018(29061)
2017(56731)
2016(30903)
2015(35115)
2014(35281)
2013(35052)
2012(32041)
2011(28833)
2010(28892)
2009(27024)
2008(26670)
2007(23719)
2006(20602)
2005(18124)
作者
(90033)
(75037)
(74547)
(71487)
(47725)
(36173)
(34328)
(29619)
(28327)
(26935)
(25434)
(25292)
(23738)
(23698)
(23403)
(23258)
(22926)
(22392)
(21472)
(21398)
(18580)
(18463)
(18377)
(17193)
(16881)
(16722)
(16716)
(16690)
(15278)
(14760)
学科
(120805)
经济(120666)
管理(88149)
(86366)
(71242)
企业(71242)
方法(61440)
数学(53974)
数学方法(53133)
(35336)
(31744)
中国(31679)
(26477)
业经(25779)
(23970)
地方(23336)
(22266)
贸易(22253)
(22054)
(22022)
财务(21962)
财务管理(21915)
理论(21782)
(21512)
(21142)
银行(21079)
农业(20785)
企业财务(20716)
税收(20555)
(20383)
机构
大学(438769)
学院(438554)
管理(173345)
(170409)
经济(166572)
理学(150060)
理学院(148420)
管理学(145378)
管理学院(144605)
研究(140486)
中国(108909)
(92761)
科学(89967)
(84374)
(72966)
(71372)
业大(67280)
财经(66668)
中心(65178)
研究所(64973)
(64847)
(60373)
北京(58618)
农业(57572)
(55529)
师范(54949)
(52735)
经济学(51332)
(50573)
财经大学(49554)
基金
项目(297550)
科学(232109)
基金(214840)
研究(213403)
(187702)
国家(186174)
科学基金(159636)
社会(131601)
社会科(124655)
社会科学(124619)
(117128)
基金项目(113814)
自然(106663)
自然科(104203)
自然科学(104176)
自然科学基金(102245)
教育(99355)
(98503)
资助(90852)
编号(88229)
成果(71109)
重点(66354)
(65015)
(61792)
(61303)
课题(60028)
科研(57754)
创新(57187)
大学(55694)
教育部(55470)
期刊
(179241)
经济(179241)
研究(129467)
中国(78717)
学报(71803)
(65183)
(64783)
科学(63924)
管理(61051)
大学(53433)
学学(50496)
教育(45793)
农业(44011)
(40771)
金融(40771)
技术(39667)
财经(31308)
业经(29571)
经济研究(29108)
(26545)
(23517)
问题(23462)
统计(22015)
图书(21669)
技术经济(21631)
理论(21107)
(21027)
科技(20015)
(19856)
商业(19652)
共检索到635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振翔  王亚柯  王珊珊  孙守纪  
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是对建设高质量的"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一次有益探索,有利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利用动态模拟的方法分析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对参保人的影响。研究发现:参保者退休后的收入和消费都得到了提高。退休前收入越高、期望寿命越低的参保人,退休后商业养老保险收入提高越显著;且女性商业养老保险收入的增加低于男性。对参保者来说,商业养老保险的收益主要来源于投资收益,税收优惠带来的收益较少。选择最优的投资组合可以提升商业养老保险账户收益,降低亏损风险,参保人根据无风险收益率、工资增长率、年龄和养老目标基金的风险选取最优投资策略。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鹏  张子欣  
本文利用养老金替代率等指标,构建养老保障水平测算模型,对我国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现有政策条件下,EET模式和TEE模式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保障水平都不高,不同收入、不同性别群体的养老保障水平有较大差异。两种模式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总替代率和净替代率随收入的提高逐渐降低,总相对水平和净相对水平随收入的提高而上升;男性的养老保障水平高于女性;对中等收入和较高收入群体而言,TEE模式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保障水平高于EET模式,高收入群体EET模式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保障水平更高,且收入越高,EET模式和TEE模式间养老保障水平的差异越小。政策调整模拟结果表明,提高缴费上限和领取年龄、降低领取税率有助于提升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因此,应继续完善顶层设计,优化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发展方案,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强化税收优惠的激励作用,持续推进我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发展。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石晨曦  
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产生的经济效应,将影响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及个人参保决策行为。建立一般均衡的世代交叠模型,从资本产出、要素价格、个人福利三个角度分析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有利于资本劳动比、产出劳动比、工资水平、两期消费和一生效用水平的提高,同时有利于降低利率水平,但对个人效用水平的改善程度存在群体差异。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对已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人员的效用水平改善程度大于对仅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人员效用水平的改善程度。若个人缩减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用于购买商业养老保险,虽可提高其工作期消费,却降低了退休期消费和一生效用水平,并非理性的决策行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谢永  高彦  廖朴  
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对促进养老保险发展、提高国民养老保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实施商业养老保险个人税收递延政策后,政府为应对税收收入下降,可采用降低财政支出、发行政府债券、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三种不同的财政政策措施。运用宏观经济均衡的OLG模型,研究上述三种不同财政政策措施对经济均衡及个人、企业最优缴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财政政策措施都能提高居民退休期消费和居民效用;发行政府债券能够较大幅度提高居民的退休期消费,但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减少财政支出和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但对居民退休期消费的正向影响较小;减少财政支出和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会大幅降低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最优个人缴费率并小幅提高最优企业缴费率,发行政府债券对缴费率的影响正好相反。本文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是:有关部门需要为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试点和推广做好财政政策及配套政策的研究和储备,确保预期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考虑对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组合进行调整,实现社会福利的帕累托改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谢永  高彦  廖朴  
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对促进养老保险发展、提高国民养老保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实施商业养老保险个人税收递延政策后,政府为应对税收收入下降,可采用降低财政支出、发行政府债券、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三种不同的财政政策措施。运用宏观经济均衡的OLG模型,研究上述三种不同财政政策措施对经济均衡及个人、企业最优缴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财政政策措施都能提高居民退休期消费和居民效用;发行政府债券能够较大幅度提高居民的退休期消费,但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减少财政支出和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袁中美  郭金龙  
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是完善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设计合理高效的税收优惠制度是促进其市场覆盖和发育的关键。典型国家的个人养老金计划实践经验表明,采用最为广泛的模式是EET和EEpT,缴费阶段"比例限额+相对定额限额"、领取阶段部分免税的税收优惠制度设计更为合理。对上海市的模拟测算结果显示,现行政策对同时缴纳三险二金的中等收入群体的税收激励效应最大,参保人的福利水平因收入、年龄、性别和投资收益率不同而有较大差异,缴费限额在1 000~1 200元时政策实施的税收成本在政府财政可承受范围内。因此,应采取EET与TEE相结合的税收递延模式,对不同群体制定不同的税收递延限额,对弱势群体给予缴费补贴,并扩大个人养老储蓄账户的功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危素玉  
我国于2018年5月1日正式启动了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且采取了国外非常典型的EET模式,旨在利用税收优惠方式鼓励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同时进一步推进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构建。目前的税优设计还存在激励参保人群覆盖面窄、累退效应等问题,我国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税优设计需要进一步优化,以最终实现试点在全国的推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锁凌燕  
中国正在积极地完善三支柱式的养老保障体系,养老保险个税递延优惠政策出台的共识基础已初步具备人口老龄化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给经济、社会、文化、心理和精神各个方面都带来重大影响,对养老保障制度体系所带来的冲击更是直接而深远。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是,为了积极应对老龄化,在养老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之间求取平衡,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英平  刘奕  
2018年5月1日起,我国在上海市等地开始实施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本文依据当前试点政策,结合个税改革的背景,以上海市为例,分别从投保人、政府和保险公司三方的角度分析了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试点效应。结果表明,当前政策下受益者主要是高收入人群,中、低收入者受益较小甚至没有受益,激励作用相对有限;政府当期税收尽管会减少,但减少幅度有限,不会造成太大财政压力;保险公司有望因为险种的推行实现保费收入的增长。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乔伟  锁凌燕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乔伟  锁凌燕  
个人所得税递延政策一直被视作撬动商业养老保险需求的有力杠杆,其理论基础主要是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的贴现效用模型,认为对于理性消费者而言,购买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产品,会提升终身效用,消费者具有购买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内在动力。但是,经验事实和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表明,消费者是有限理性的,存在自我控制认知偏差,时间偏好具有动态不一致性,其行为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在时间偏好动态不一致性的条件下,消费者对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需求意愿和购买量是否会发生变化、发生何种变化,是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基于"二元心理系统假说"构建了准双曲线贴现效用模型,认为个体的短视和自我控制能力不足会导致消费者对商业养老保险的需求量明显小于时间一致性条件下的最优需求量,税收优惠政策的效果被削弱。通过个税递延优惠政策撬动商业养老保险市场发展、完善养老保险体系,需要在机制设计、消费者教育等方面协同努力。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晓晟  
作为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的主要实现模式之一,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在国际上许多国家进行了成功的实践。本文借鉴了发达国家养老保险的理论和实践,结合我国的实际,通过建立模型和算例,对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税收优惠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从理论上论证了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我国个人储蓄养老保险改革的方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晓晟  
作为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的主要实现模式之一,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在国际上许多国家进行了成功的实践。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通过建立模型和算例,对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税收优惠的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论证了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我国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的改革方向。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赵春红  
我国现行企业年金纳税递延制度和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即将破冰,本文从公平性视角出发,建立了一般均衡两期世代交叠模型研究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缴费纳税抵扣上限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个人缴费纳税抵扣上限应该是企业年金账户个人缴费和企业缴费之和,而不是与企业年金账户个人缴费纳税抵扣上限相等。采取商业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扣税上限和企业年金个人缴费扣税上限相同的方案,看似平等实则不公。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祥佑  许莉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投保人既可以享受即期低税率的优惠,又可以获得跨期税率差异的收益,改善自身的福利水平。允许保费税前列支,相当于国家对投保人的一部分应税收入放弃了征税权,将降低即期税收收入,恶化当期政府的福利水平。由第三支柱承担一部分工资替代率比完全由第一支柱承担更有效率,有助于改善全社会的福利水平。国家实施个税递延是用即期较小的税收收入减少,换取未来较大的养老支出。在递延绩效无法折现的条件下,国家应通过立法促使政府启动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