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30)
2023(17806)
2022(15296)
2021(13989)
2020(12121)
2019(27426)
2018(26960)
2017(52841)
2016(28321)
2015(31820)
2014(31796)
2013(31052)
2012(28738)
2011(25869)
2010(26461)
2009(25002)
2008(24600)
2007(22121)
2006(19924)
2005(18131)
作者
(78075)
(65318)
(65208)
(62327)
(42081)
(31031)
(29680)
(25138)
(24822)
(23653)
(22473)
(22122)
(20954)
(20790)
(20434)
(20431)
(19309)
(18885)
(18866)
(18726)
(16540)
(15882)
(15605)
(15209)
(14804)
(14802)
(14409)
(14060)
(13227)
(12652)
学科
(132478)
经济(132264)
管理(89250)
(82674)
(69092)
企业(69092)
方法(57305)
数学(50119)
数学方法(49420)
(37598)
中国(34119)
(30918)
(28035)
业经(27581)
地方(27257)
(22117)
(22088)
财务(22015)
(21995)
财务管理(21965)
(21740)
银行(21727)
企业财务(20917)
(20848)
贸易(20833)
(20703)
金融(20699)
(20655)
税收(20643)
(20460)
机构
大学(403276)
学院(401579)
(178052)
经济(174490)
管理(159057)
理学(135871)
理学院(134526)
管理学(132167)
管理学院(131387)
研究(131238)
中国(105500)
(91583)
(82487)
科学(72683)
财经(70483)
(63875)
(63404)
(62751)
中心(62267)
经济学(56194)
研究所(56039)
(54629)
财经大学(52189)
北京(52158)
业大(50953)
经济学院(50270)
(49494)
师范(49089)
(48781)
(47020)
基金
项目(258368)
科学(206536)
研究(192987)
基金(191544)
(163344)
国家(162003)
科学基金(142077)
社会(127708)
社会科(120703)
社会科学(120670)
基金项目(99242)
(98295)
教育(89396)
自然(89151)
自然科(87178)
自然科学(87159)
自然科学基金(85607)
(82505)
资助(80154)
编号(77752)
成果(65045)
(58745)
重点(57441)
(54296)
(53439)
国家社会(53409)
课题(53234)
教育部(52061)
(51921)
人文(50854)
期刊
(201390)
经济(201390)
研究(131217)
中国(79644)
(72323)
管理(61525)
学报(52186)
科学(50730)
(48963)
(46798)
金融(46798)
大学(42321)
教育(40013)
学学(39696)
技术(36798)
财经(35929)
经济研究(33353)
农业(31927)
(30823)
业经(29456)
问题(25662)
统计(23126)
技术经济(21403)
(20993)
(20829)
理论(19481)
(18879)
决策(18874)
国际(18428)
现代(17583)
共检索到6256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尹音频  刘美洁  
保险精算模型及上海市社会经济数据的实证测算表明:免税缴费率、缴费积累时间、投资收益率是影响养老保险替代率的重要因素,三者均与养老保险替代率呈正相关关系。在投资收益率较低的条件下,需实施较高的税收优惠政策才能达到既定的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不同年龄与不同性别之间的缴费积累时间差异导致了养老保险替代率结构呈显著的差异性,年龄越大及投保时间越晚,则投保者的实际替代率越低。为此,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应该考虑这些重要的政策变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英平  刘奕  
2018年5月1日起,我国在上海市等地开始实施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本文依据当前试点政策,结合个税改革的背景,以上海市为例,分别从投保人、政府和保险公司三方的角度分析了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试点效应。结果表明,当前政策下受益者主要是高收入人群,中、低收入者受益较小甚至没有受益,激励作用相对有限;政府当期税收尽管会减少,但减少幅度有限,不会造成太大财政压力;保险公司有望因为险种的推行实现保费收入的增长。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郭林林  
在目前我国的养老体系下,发展储蓄型养老保险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迫切要求。作为储蓄型养老保险的一种——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在我国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本文在分析我国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的基础上,借鉴美国的"401k计划"的经验,提出了我国个税递延养老保险试点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莹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因其国际实施的普遍性、对个人投保的激励性和对保险企业的盈利刺激性,成为解决我国个人养老问题的当下选择。养老金计划的发展离不开完备有效的监管。政府在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时,尽量能做到各类政策并驾齐驱,多管齐下。其中,规范和完善资本市场是发展个人养老金计划的重中之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何巧白,虞拱辰  
By analyzing the gap between the time of building the so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in city and in country,as well as the base of social economy such as the town type rate,the structure of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the proportion of agriculture to the GDP,man average GDP,and combining the stronger tendency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author argued the feasibility of integrating the city so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with the country so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in Zhejiang.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危素玉  
我国于2018年5月1日正式启动了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且采取了国外非常典型的EET模式,旨在利用税收优惠方式鼓励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同时进一步推进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构建。目前的税优设计还存在激励参保人群覆盖面窄、累退效应等问题,我国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税优设计需要进一步优化,以最终实现试点在全国的推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锁凌燕  
个税递延政策的"靶点"正是为居民提供恰当的行为激励,以鼓励提早开始专项养老积累和年金化领取,这对于优化储蓄结构、缓解老龄化压力具有积极意义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于2018年中正式启动,意味着个人养老保险税收优惠政策正式转入实施阶段,这无疑是我国养老金发展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件。个税递延政策的重要意义通过个税递延政策推动养老保险发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鹏  张子欣  
本文利用养老金替代率等指标,构建养老保障水平测算模型,对我国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现有政策条件下,EET模式和TEE模式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保障水平都不高,不同收入、不同性别群体的养老保障水平有较大差异。两种模式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总替代率和净替代率随收入的提高逐渐降低,总相对水平和净相对水平随收入的提高而上升;男性的养老保障水平高于女性;对中等收入和较高收入群体而言,TEE模式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保障水平高于EET模式,高收入群体EET模式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保障水平更高,且收入越高,EET模式和TEE模式间养老保障水平的差异越小。政策调整模拟结果表明,提高缴费上限和领取年龄、降低领取税率有助于提升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因此,应继续完善顶层设计,优化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发展方案,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强化税收优惠的激励作用,持续推进我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彭雪梅  刘海燕  孙静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计划的实施,考虑到其保障范围、人们的收入水平差距以及参与人是否还参与了企业年金计划等方面,存在社会公平的问题。本文借鉴德国个人养老保险计划和美国的IRAs计划,提出将企业年金和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合起来,给予一个总的税收优惠额度,并对低收入人群给予补贴,鼓励其加入个人养老保险计划。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晓晟  
作为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的主要实现模式之一,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在国际上许多国家进行了成功的实践。本文借鉴了发达国家养老保险的理论和实践,结合我国的实际,通过建立模型和算例,对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税收优惠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从理论上论证了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我国个人储蓄养老保险改革的方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晓晟  
作为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的主要实现模式之一,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在国际上许多国家进行了成功的实践。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通过建立模型和算例,对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税收优惠的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论证了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我国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的改革方向。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吴祥佑  
为降低全社会对养老保险第一支柱的依赖程度,增强制度的可调整性,我国亟需发展个人养老保险。通过让中高收入者承担一部分自我养老责任,国家可以集中财力做好低收入者的养老保障,使其成为个税递延税收优惠政策的最终受惠者。因此,社保制度第一支柱应坚持公平优先,第三支柱则应坚持效率优先。个税递延税收优惠能激励中高收入者投保个人养老保险,但也存在收入逆向调节的累退效应。然而只要能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社会应当容忍个税递延累退效应的存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祥佑  许莉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投保人既可以享受即期低税率的优惠,又可以获得跨期税率差异的收益,改善自身的福利水平。允许保费税前列支,相当于国家对投保人的一部分应税收入放弃了征税权,将降低即期税收收入,恶化当期政府的福利水平。由第三支柱承担一部分工资替代率比完全由第一支柱承担更有效率,有助于改善全社会的福利水平。国家实施个税递延是用即期较小的税收收入减少,换取未来较大的养老支出。在递延绩效无法折现的条件下,国家应通过立法促使政府启动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锁凌燕  
中国正在积极地完善三支柱式的养老保障体系,养老保险个税递延优惠政策出台的共识基础已初步具备人口老龄化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给经济、社会、文化、心理和精神各个方面都带来重大影响,对养老保障制度体系所带来的冲击更是直接而深远。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是,为了积极应对老龄化,在养老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之间求取平衡,政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雅丽  刘洋  
我国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试点经过了长时间的酝酿,国务院办公厅在2008年12月8日颁布的《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所提出"研究对养老保险投保人给予延迟纳税等税收优惠"的政策建议,正是肯定和确认了补充型养老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