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66)
- 2023(12298)
- 2022(10570)
- 2021(9589)
- 2020(8316)
- 2019(18848)
- 2018(18343)
- 2017(35755)
- 2016(19732)
- 2015(21982)
- 2014(21598)
- 2013(21750)
- 2012(20420)
- 2011(18405)
- 2010(18401)
- 2009(17202)
- 2008(17149)
- 2007(15391)
- 2006(13443)
- 2005(12012)
- 学科
- 济(83569)
- 经济(83462)
- 管理(55830)
- 业(54661)
- 企(43703)
- 企业(43703)
- 方法(43041)
- 数学(38980)
- 数学方法(38709)
- 财(28132)
- 农(22318)
- 税(22107)
- 贸(21048)
- 贸易(21044)
- 税收(20632)
- 易(20522)
- 收(20459)
- 中国(20242)
- 学(17892)
- 业经(16161)
- 务(15494)
- 财务(15479)
- 财务管理(15443)
- 制(15439)
- 地方(14826)
- 农业(14752)
- 企业财务(14695)
- 出(14350)
- 银(12374)
- 银行(12316)
- 机构
- 大学(289884)
- 学院(286873)
- 济(121906)
- 经济(119693)
- 管理(108462)
- 研究(98060)
- 理学(94634)
- 理学院(93571)
- 管理学(92067)
- 管理学院(91558)
- 中国(73947)
- 科学(61840)
- 财(61398)
- 京(59358)
- 农(56703)
- 所(51314)
- 财经(48340)
- 业大(47055)
- 研究所(46658)
- 农业(45277)
- 中心(45076)
- 经(44022)
- 江(43067)
- 经济学(39175)
- 北京(36722)
- 经济学院(36016)
- 财经大学(35916)
- 院(34663)
- 范(34491)
- 师范(33983)
- 基金
- 项目(195585)
- 科学(153427)
- 基金(145576)
- 研究(133860)
- 家(130240)
- 国家(129229)
- 科学基金(109291)
- 社会(87610)
- 社会科(83344)
- 社会科学(83317)
- 基金项目(77484)
- 省(74630)
- 自然(72861)
- 自然科(71270)
- 自然科学(71245)
- 自然科学基金(70041)
- 划(64244)
- 教育(60986)
- 资助(59607)
- 编号(51214)
- 重点(44623)
- 部(44181)
- 发(41036)
- 成果(40885)
- 创(40571)
- 科研(39025)
- 创新(38084)
- 计划(37794)
- 国家社会(37571)
- 教育部(37506)
共检索到4174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宁
本文在回顾我国个税起征点调整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调整个税起征点对纳税人的影响,并利用虚拟变量和机会收入两种方法估算了起征点调整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起征点调整变化,使一部分低收入者由纳税人变成非纳税人,高税率"级距点"附近的纳税人税率降低;但单独的个税起征点调整对消费的刺激作用不大,需配合税率和税级距调整措施才能达到最优的政策效果。
关键词:
个税起征点 居民消费 实证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鑫 吴斌珍
本文采用2004~2007年36个大中城市的季度面板数据,对2006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对消费的影响进行了经验分析。我们利用部分城市实际起征点在2006年以前已经有所提高的事实,采用倍差法的分析框架进行了估计。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基于平均收入计算减税水平可能带来的偏差之后,税收减免带来的收入增量的边际消费倾向在1.40~1.66之间,即人们消费的增加大于当年税收减免的额度。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高收入地区这一影响更为显著,而其他地区、低收入地区的影响则不显著。分消费类型来看,食品支出、交通和通讯支出、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的增加较为显著,其他类型的消费没有显著的变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郝朝艳 梁爽 毛亮 张海洋 平新乔
本文提供了一种方法,即通过数值模拟,考察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和劳动就业率、社会公平以及社会福利水平的相互关系。本文以搜寻和匹配模型为基础,根据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制度中对分级税率和税级距的设定,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了合理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计算结果显示:(1)中国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但空间并不大。(2)提高起征点可以增加就业,若将起征点由2 000元提高到2 800元,就业率可以提高两个百分点。但起征点从2 800元再继续提高,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就微乎其微了。(3)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社会公平。因此,要兼顾社会公平,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不宜过高。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改革...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起征点 搜寻和匹配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山东省济南市国家税务局课题组 王洪龙 马建 王振泉 李华
2011年11月1日,增值税起征点上调政策正式实施。本次起征点上调是在金融危机爆发使我国个体经济和小微企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的背景下实施的,目的在于为个体经济减轻税收负担,落实国务院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要求。政策实施以来,收到一定成效,但也遇到许多问题,包括个体税收减少带来的影响、征税成本上升、遭遇征管难题等。本文基于济南市的实施情况,从国际经验、政策效应等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增值税起征点政策短期建议和长期目标。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毛亮 郝朝艳 平新乔 梁爽 张海洋
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对应于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2000元的个税起征点并不低。提高个税起征点从长期趋势看,个税的税基在逐渐扩大。如果要使中国工薪阶层中交税的人数比例不超过20%,则目前个税起征点应在2500元(月薪)左右。随着经济的发展,如果不相应提高个税起征点,则会导致工薪收入阶层交税的人数比例太高的问题。科学的个税起征点讨论,应该考察个税起征点和劳动就业率、社会公平以及社会福利水平的相互关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国锋 刘黎明
本文分析了个税起征点变动对纳税能力的影响机理。本文基于2005~2012年我国居民收入分组数据,采用构建的收入分布纳税能力测算积分模型和PLS路径模型,估算了我国居民个人所得税纳税能力和个税起征点改革对纳税能力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2005年以来我国居民平均收入水平有较大的提高,收入分布呈厚尾分布特征,其标准差呈弱平的倒"U"形变化趋势。2006年和2008年两次个税起征点的调整并没有改变纳税能力的增长态势,却影响着税务部门的征缴行为,税收努力指数的波动表明,税制改革与征纳税人预期行为的强关联关系,2011年的个税起征点改革对纳税能力有较大影响;PLS路径模型估计显示,居民收入的增长对纳税能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曹月玲
本文针对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和税负分别建立实证模型,以分析个人所得税调整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税务免征额调整虽然促进了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但促进效果不理想。通过实证模型发现,个人所得税调整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影响较小,个人所得税调整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影响不理想主要与个人所得税体制有关。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卢阳 马之超
增值税在我国历经三十余年的实践,主要税制已经日臻完善,但是增值税起征点调整过程中,起征点金额的确定依据却缺乏相应的理论研究,更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予以约束。本文从理论上提出,增值税起征点的调整应主要以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月最低销售收入为主要依据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欣蕾 孙小清 关永娟
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是经济学者也是各国政府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我国1978-2013年的相关数据,通过OLS回归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我国政府支出和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就全国范围来看,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有挤入效应;而从农村和城镇单独分析的结果看,政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有挤入效应,而对城镇居民消费有挤出效应。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文章给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政府支出 居民消费 挤出效应 挤入效应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梁红梅 郭晓辉
税负是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论文以消费支出有效税率刻画消费支出的真实税负水平,利用1995-201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面板门槛模型,研究消费支出税对居民消费行为的非线性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消费支出税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当消费支出有效税率低于0.090时,其对居民消费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大于0.090且小于0.143时,抑制作用减小;当大于0.143时,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消费支出税 居民消费支出 面板门槛模型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缪慧频 陈丽卿
一、浙江省增值税起征点调整落实情况 增值税起征点的调整是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一项积极的优惠措施。浙江省各级国税部门对此都十分重视,本着既体现政策、促进下岗工人再就业,又做到加强税收征管、提高税收征管效率的原则,充分考虑本地经济发展水平、水平相近地区起征点及与地税部门营业税起征点的平衡等因素,使起征点建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丽丽 王飞
由物价上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与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有着较强的关联性。由于城镇不同收入层次居民的消费支出存在差异,通货膨胀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可能具有非线性特征。通过梳理相关理论发现,通货膨胀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存在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最终作用表现为这两种效应会造成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形成两极分化的局面。针对于此,本文通过格子搜索法确定城镇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水平的门槛值,并利用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通货膨胀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货膨胀对城镇不同收入层次居民的消费支出有显著的门槛效应;并且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提高,这种效应的显著效果越强烈。由此,为抑制通货膨胀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通货膨胀 城镇居民 消费支出 实证分析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蔡德容 胡文帅
本文基于湖南省1992-2012年相关数据,使用偏最小二乘法分析了湖南省公共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湖南省公共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带动作用较弱,而对城镇居民消费有更强的带动作用,其中基本公共设施支出和教育支出有着更强的解释作用。因此,拉动居民消费的提高需要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并且公共支出应更多的向农村地区倾斜,实现城乡公共服务投入均等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尹华北 姬恒
本文以Feldstein社会保障模型为基础,从覆盖率和保障水平两个维度对社会保障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认为,社会保障对于农村居民消费有促进作用。其中,覆盖率可以明显减少居民不确定性,而保障水平则对居民收入支持作用明显。对当前农村居民来说,政府有关部门首先应该努力提高社会保障覆盖率,然后再通过改变转移支付方式增加居民保障水平。
关键词:
社会保障模型 覆盖率 保障水平 转移支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奎
文章利用1990~2010年的财政支出、城乡居民消费数据,以Engle-Granger两步法为计量工具,对我国财政支出对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消费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政府财政支出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消费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的同向均衡关系,财政支出的增加能有效的推动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但是这种推动效应存在差异,财政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较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更显著。依据研究结论,文章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