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20)
2023(15518)
2022(13637)
2021(12897)
2020(10822)
2019(25083)
2018(24606)
2017(47034)
2016(25708)
2015(28536)
2014(28378)
2013(28184)
2012(25623)
2011(23256)
2010(22896)
2009(21276)
2008(20842)
2007(17897)
2006(15853)
2005(14135)
作者
(74630)
(62074)
(61616)
(58983)
(39378)
(29851)
(27965)
(24262)
(23666)
(22119)
(21188)
(21088)
(19728)
(19568)
(19313)
(19118)
(18640)
(18451)
(17834)
(17513)
(15500)
(15152)
(15120)
(14190)
(13928)
(13733)
(13726)
(13612)
(12542)
(12131)
学科
(100791)
经济(100668)
管理(72632)
(68582)
(56879)
企业(56879)
方法(48243)
数学(42589)
数学方法(42224)
(30159)
中国(27053)
(26679)
(22013)
业经(21821)
(21542)
(20783)
税收(20564)
(20392)
(20224)
贸易(20213)
(19563)
地方(18823)
农业(17469)
(17183)
财务(17124)
财务管理(17092)
(16516)
金融(16515)
企业财务(16277)
(16077)
机构
大学(361123)
学院(357373)
(146472)
经济(143572)
管理(140876)
研究(123529)
理学(122301)
理学院(120954)
管理学(118991)
管理学院(118344)
中国(92915)
(76579)
科学(76333)
(72974)
(63210)
(62960)
财经(57122)
研究所(57046)
业大(56078)
中心(55243)
(52065)
(51834)
农业(49783)
北京(48691)
(45170)
师范(44637)
经济学(44456)
(44190)
财经大学(42584)
(41478)
基金
项目(245753)
科学(191918)
基金(179592)
研究(175063)
(158752)
国家(157480)
科学基金(134163)
社会(111043)
社会科(105318)
社会科学(105291)
基金项目(95599)
(94137)
自然(88767)
自然科(86713)
自然科学(86688)
自然科学基金(85166)
(80382)
教育(79719)
资助(74026)
编号(70065)
成果(56335)
重点(55001)
(54388)
(51314)
(51175)
创新(47791)
课题(47617)
科研(47504)
教育部(46563)
国家社会(46202)
期刊
(157789)
经济(157789)
研究(113576)
中国(67627)
学报(62807)
(55723)
(54551)
科学(54152)
管理(50214)
大学(46442)
学学(43832)
农业(37741)
教育(36969)
(33185)
金融(33185)
技术(27946)
财经(27906)
经济研究(26810)
业经(24924)
(23743)
问题(20292)
(19886)
理论(18247)
科技(17179)
(16929)
(16861)
图书(16748)
技术经济(16668)
商业(16565)
实践(16521)
共检索到534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浦阳   杨易擎  
本文检验了个人所得税改革对消费市场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尽管个税改革提高了居民的零售商品市场价格,但对于服务市场的价格影响非常有限。为了解释这一现象,本文使用分解效应区分耐用和易腐消费品后,发现商品价格的波动大部分来自于耐用消费品,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个税改革后,耐用品需求上升,导致商品市场的平均价格上涨;但是,耐用品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例却不高,即大部分增量收入用来消费易腐商品和服务。因此,减税后,降低边际税率对商品价格的影响较大,而对服务价格却没有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减税对消费价格的差异影响主要集中在城市发展水平较低、消费能力较低、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市场准入较高、数字基础设施水平较高和转移支付较高的城市。本文的研究为政府通过税改政策,释放服务消费潜力,进而优化居民消费结构,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崭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秦若冰  马弘  
本文检验了2017—2019年消费品关税减让的价格效应和福利影响。结果表明,消费品降税显著降低进口价格和进口成本,促进了进口数量和种类的增加;同时,降税加强了国内市场竞争,降低了国内消费品的价格,提高了居民实际购买力和福利水平。2018年因关税削减引致的进口成本下降约占中国从除美国外其他国家进口消费品总额的1.33%,消费品平均价格同比下降约0.64%。本文为进一步扩大开放、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提供了实证支撑。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宋泽   邹红   何阳  
本文基于城镇住户调查(UHS)2010—2012年家庭收支月度信息,利用收入组群的纳税差异,分析个税免征额调整对居民家庭收支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个税免征额调整显著提高了受个税改革影响家庭月均自报可支配收入8.3%—10.1%,其中工资收入增长10.1%—11.2%;同时增加了消费性支出2.5%—3.2%,其中食品支出和服务支出分别增长3.2%—4.3%和3.1%—4.9%。自报收入增幅远远高于消费增幅的原因可能是改革前家庭低报收入,而改革后家庭低报收入的程度有所降低。从收入组群和家庭支出负担异质性来看,减税会显著增加中低收入家庭的消费支出,增加有债务支出和有子女教育支出家庭的总消费和食品消费。本文还发现,家庭工资集中指数越高,个税改革的减税效果越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唐小飞  王铮  鲁平俊  刘伯强  
个税改革结果自2011年6月30日公布以来,引起了全社会极大的参与和争论,此次争论主要集中在个税起征点的提高和税率结构的调整是否更有利于社会公平。为了弄清此次个税改革是否更好地实现了调节个人收入、促进社会公平的功能,本文首先总结了个税改革的三个历程。重点对最近一次个税改革前后的税制进行了对比,试图找出个税改革前后税制对不同收入阶层税负及其社会公平的影响。最后在对比我国现行税制和国外现行税制的基础上,对国外个税税制进行一定程度的借鉴,为我国今后个税改革指明方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行  
2007年新所得税法的颁布和实施,为税率粘性的检验提供了一个"自然实验"场所。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和2008年的数据进行的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名义所得税率下降时实际所得税率下降的幅度,要显著高于名义所得税率上升时实际所得税率上升的幅度,即存在税率粘性。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和所在地区的税收征管力度是影响税率粘性的重要因素。这一结论为评价所得税改革的经济后果和实施效果提供了经验指标,也为进一步洞悉企业的税收筹划行为以及加强税务部门的税收征管工作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润  陈斌开  
本文研究2011年个人所得税改革对居民消费的刺激效应。基于北京大学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面板数据,文章考察比较了工薪收入和个体户经营收入个税变动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减税政策对于提升工薪阶层消费效果非常显著,个税下降100元,居民消费将上升138元;由于流动性约束、预防性储蓄和短视行为等因素的影响,个税改革对不同类型家庭消费的刺激效果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同时,税收下降对个体户消费行为影响较小且不显著。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税赋过高直接抑制了居民消费,降低个人所得税、提高居民收入比重是刺激居民消费的有效手段。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钰  田志伟  王再堂  
2018年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税率级距调整、免征额调整和增加专项附加扣除等方面。本文使用CHIP数据研究了2018年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结果显示,税率级距调整、免征额调整和增加专项附加扣除三项改革均恶化了我国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状况。综合来看,2018年的个人所得税改革会大幅降低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MT指数由0.01273下降到了0.00505,下降幅度高达60.33%。并且对专项扣除项目较多的家庭类型内部以及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内部的收入分配状况恶化作用最为明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晓虹  
中国新个税法的提出让个税制度向分类综合所得税制迈出了实际一步。文章以新个税法方案为依据,利用中国微观家庭调查数据,从居民、家庭及省级的微宏观视角分别测算新个税法在纳税基本情况及收入不平等的效应。结果认为,分类综合所得税制可减轻平均税负,税制累进性有所提高,但仍未能有效缓解收入差距。进一步分析得到,分类综合所得税制下,免征额越高,收入调节效应越差;拉大税级距比起更高的免征额体现出更为有效的收入调节效应;以家庭为计税单位也相对较有利于调节收入差距。下一步的税制改善,是否提高免征额并非重点,而应侧重征税单位以及税制的税率、税级距的整体规划。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吕冰洋  
据新华社等报道,6月19日,由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已由国务院同意,并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予以审议。此次改革力度之大,可以说大大超出社会各界预料。它所产生的影响,有可能大大超过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范围。首先,本次个税改革第一次迈出了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脚步。《草案》中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要点有四个:一是对部分劳动所得实行综合征税,将工资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蔡倩  
共同富裕要求我们从多维视角审视物质层面的不平等,在当前减税降费的大背景下,个人所得税是调控收入分配的关键手段。本文从收入、消费和财产所构成的多维经济不平等视角出发,对2011年个人所得税改革调节家庭经济不平等的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公平效应是显著的,使经济不平等程度下降了13.64%,其中对城市地区的调节效应更强,对低福利阶层和高福利阶层的影响相对显著。在作用机制方面,个人所得税改革主要影响收入不平等,并进一步作用于消费不平等和财产不平等,最终影响经济不平等。为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的调节效应,应逐步提高个人所得税比重,补充和细化专项附加扣除项目与标准,逐步以家庭为基础征收个税。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艳   王瑞   赵和楠  
以2014—2022年民营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以2018年增值税留抵退税改革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控制组民营企业相比,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显著促进处理组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留抵退税政策实施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间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留抵退税政策影响因民营企业的规模、技术禀赋以及生命周期差异而有所不同,留抵退税对规模较小、非高科技领域、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民营企业影响效应更为显著。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辛悦玲  梁瑜  
自1980年《个人所得税法》实施以来,至今已是时隔七年后的第七次调整,前六次的修订主要侧重于起征点(基本扣除额)、税率和级距的调整,此次修订还涉及征税模式和专项附加扣除。广西属于欠发达地区,居民总体收入水平相对不高,2018年全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仅为5577.40元/月。因而此次改革,惠及大部分广西百姓,个人所得税减税效应显著。广西个人所得税改革基本情况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伟  王少国  
按家庭人均总收入综合累进征收个税是我国个税征收模式改革的重要备选项。本文采用拟合居民收入分布函数法,对这一模式下2012年我国及各省份以个税流失率代表的个税潜力进行了估算和比较,同时也对多种可能因素的影响方向和程度进行了计量回归。研究发现,全国城镇居民整体的个税流失率约为61%,人均纳税额呈现边境和沿海省份高而中部省份低的漏斗状分布,个税流失率由西北向东南梯状上升,"三险一金"支出比例、工薪收入比重、家庭无收入人口比例和收入分配差距是影响综合累进模式下我国各地区个税潜力的主要因素。本文的研究为我国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提供了一种经验证据,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贾康  
(一)改革势在必行,个人所得税是十分典型的直接税在现代社会中,其功能受到高度重视。所谓直接税,属于其税收负担不可以或很难转嫁。由此可知,个税这样的直接税,在发挥筹集政府财政收入以使政府得以履行职能的同时,还势必要更多地发挥定向调节居民收入差距、防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为群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诞生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虽然经过多次修改,但是按照不同所得类型分别课征的制度框架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这种分类课税的模式与国际上实行个人所得税综合课征制度的大多数国家不同,并未将一个人一定期限内的各类所得汇总并且采用统一的税率来计税,而是在所得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在计税依据和适用税率方面实行区别对待。由于我国的个人所得税设置了11个不同的征税所得类型,因此有一个说法认为我国有11种个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