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40)
2023(9194)
2022(7580)
2021(6839)
2020(6064)
2019(13914)
2018(13939)
2017(27010)
2016(14837)
2015(15964)
2014(15790)
2013(15751)
2012(14187)
2011(12335)
2010(12712)
2009(12270)
2008(12703)
2007(11329)
2006(10524)
2005(9903)
作者
(40177)
(33449)
(33438)
(31775)
(21290)
(16003)
(15159)
(12704)
(12512)
(12240)
(11467)
(11273)
(11077)
(10657)
(10621)
(10109)
(9781)
(9679)
(9528)
(9513)
(8304)
(8168)
(8122)
(7727)
(7525)
(7475)
(7399)
(7337)
(6652)
(6597)
学科
(76684)
(72313)
企业(72313)
(68019)
经济(67932)
管理(59862)
方法(30110)
(28762)
业经(26046)
(23429)
数学(22524)
数学方法(22409)
(21982)
(20660)
财务(20656)
财务管理(20640)
税收(20533)
(20363)
企业财务(19626)
农业(16279)
(16263)
技术(15768)
(13869)
(13616)
中国(13508)
(12838)
理论(12765)
(12445)
体制(12110)
企业经济(12066)
机构
学院(209973)
大学(204123)
(95728)
经济(94230)
管理(87293)
理学(74725)
理学院(74116)
管理学(73397)
管理学院(72993)
研究(64359)
中国(52834)
(52345)
(41468)
财经(39284)
(35573)
(35345)
科学(34634)
(34142)
(32033)
中心(28783)
财经大学(28734)
经济学(28615)
业大(28577)
研究所(27950)
农业(27575)
北京(26153)
经济学院(25978)
商学(25763)
商学院(25557)
(25538)
基金
项目(127897)
科学(103149)
研究(96700)
基金(95146)
(81106)
国家(80307)
科学基金(71428)
社会(64140)
社会科(61074)
社会科学(61054)
基金项目(50520)
(50296)
自然(44854)
自然科(43913)
自然科学(43901)
教育(43595)
自然科学基金(43227)
(40533)
编号(38925)
资助(38444)
(33145)
成果(30632)
(30478)
(29076)
重点(27843)
创新(27505)
(27418)
(27105)
国家社会(27005)
(26202)
期刊
(110837)
经济(110837)
研究(69470)
(45018)
中国(39975)
管理(37429)
(32436)
科学(25473)
学报(25305)
农业(22026)
大学(20335)
(20304)
金融(20304)
财经(19972)
技术(19861)
学学(19472)
业经(19145)
教育(18040)
经济研究(17545)
(17282)
(17169)
(15779)
(14528)
问题(14392)
税务(14019)
技术经济(13555)
财会(13027)
(11885)
国际(11474)
世界(11117)
共检索到330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门闯  孙晓骅  
个税的征收与税率变动通过扭曲劳动要素的价格来改变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选择偏好。利用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样本,对个税及其改革对劳动供给和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个税对劳动供给的扭曲越强,越有可能提升企业过度投资的可能性。此外,中国2011年的个税改革通过既提高起征点又调整税率结构,大大减轻了劳动者的税收负担。通过研究认为这番个税改革有效改善了税收对要素价格的扭曲程度,为今后的税制优化指明了方向。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黎精明  郜进兴  
利用微观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基本原理,从投入要素价格角度研究了财政分权化改革背景下的国有企业过度投资行为。逻辑分析和公理化推导结果表明,因为国有企业承担了企业办社会的成本,所以政府有激励和义务对其进行政策性补贴,而补贴的基本方式就是低成本地给国有企业提供生产要素,从而导致要素价格扭曲,进而导致国有企业过度投资和非效率经营,财政分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但不能完全解决要素价格扭曲和国有企业过度投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治本之策只能是彻底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的成本,继而逐渐取消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补贴。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彦斌  马啸  刘哲希  
本文通过建立生产部门的竞争性市场均衡模型,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1999~2007年)数据分析得到以下两个主要结论:资本品市场的扭曲税远高于劳动力市场,且两者均存在明显的行业、地域和所有制特征;不同行业间资本品扭曲税的相对差异提高了总投资和资本存量,但是降低了资本配置效率,反而抑制了制造业总产出的增长。消除资本品市场的相对扭曲会使制造业总投资年均下降13.75%,但总产出将年均增加约1%。伴随着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要素市场化改革对于投资规模的负向冲击有限,且不会带来经济增速大幅下滑。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施炳展  冼国明  
"对内改革"是"对外开放"的国内背景;中国"对内改革"渐进性诱发的要素市场扭曲是中国"对外开放"面临的独特约束。基于这一判断,本文从要素价格扭曲视角,利用1999—2007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重新审视中国企业出口行为。结论认为:中国工业企业要素价格存在严重负向扭曲并有增加趋势;东部地区、外资、港澳台资和私营企业扭曲程度最高;总体上看,要素价格负向扭曲促进了中国企业出口。这意味着,中国出口奇迹离不开要素价格负向扭曲;中国企业将国内"生产要素应得"通过低价出口形式转移给了国外消费者;贸易规模扩大、贸易结构优化的同时,更应注意贸易利益分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胜满  张继栋  杨筱姝  
基于产品内分工视角,研究要素价格扭曲如何影响企业的出口。研究发现,要素价格扭曲总体上激励了企业出口,但这种激励是一种"次优选择",原因是要素扭曲在增加了企业利润的同时,也抑制了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当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存在差异时,要素价格扭曲对企业出口的影响不同;随着企业分工地位的提高,要素扭曲的"利润效应"不断增强,"生产率抑制效应"逐渐减弱,导致要素价格扭曲对出口的作用呈现出"门槛效应",特别是对于分工地位低的企业,要素扭曲实际上抑制了企业出口。据此,提高企业出口的数量和质量,既要改善国内市场的扭曲状况,也要不断提高我国出口行业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文珍  李平  
文章利用中国微观企业数据,分析、检验了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OFDI的平均效应及其异质性特征,并使用离散时间生存模型考察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OFDI相关存续时间的影响。结果发现,要素市场扭曲与企业OFDI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即要素市场扭曲促进了企业OFDI;异质性特征检验说明要素市场扭曲更倾向于促进非国有企业和高效率企业前往高治理水平东道国进行OFDI;进一步地,要素市场扭曲显著缩短了企业的OFDI准备时间和持续时间,这表明要素市场扭曲在促进企业进行OFDI的同时,受其驱动的企业可能不具备较强的国外"生存"能力。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璐  
生产要素价格扭曲从市场供需两端作用于消费和投资,是影响消费—投资结构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一般均衡模型,利用中国省级层面2000—2017年的相关数据,综合使用数值模拟分析和计量分析,考察生产要素价格扭曲变动对消费—投资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数值模拟分析和实证分析结果来看,劳动力价格扭曲增加对消费—投资结构产生负面影响,资本价格扭曲增加对消费—投资结构产生正面影响,且资本价格扭曲增加对消费—投资结构的影响幅度更大。劳动力价格扭曲增加对消费—投资结构的影响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东部地区是正面影响,中部和西部地区是负面影响,资本价格扭曲增加对消费—投资结构的影响都是正面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德华  周晓艳  
本文在行为经济学相关进展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从管理者过度自信角度解释企业投资不足或投资过度现象的模型。利用这一模型,文章综述了行为公司金融理论对企业投资扭曲行为进行解释的相关理论和实证文献,并将这种解释和传统的信息不对称及代理观点进行了比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含明  
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1998-2011年中国大陆除西藏以外267个城市的要素价格扭曲进行了全面测度,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条件逻辑斯蒂模型在微观层面考察了要素价格扭曲对于不同生产效率企业选址产生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98-2011年中国总体要素价格存在严重的负向扭曲并且呈现逐年增强的趋势,在空间分布方面,要素价格的负向扭曲在我国已经形成中西部较强、东部沿海与东北地区较弱的格局;企业生产效率越高,选址要素价格扭曲水平较高城市的概率倾向也越低。因此,地方政府通过提高要素价格扭曲不利于吸引高效企业落户。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同斌  刘俸奇  马丽园  
现有的研究主要分析补贴对于企业行为的直接影响,而往往忽略补贴对企业的间接影响。本文基于国内对补贴影响企业增加值传导路径研究不充分的现实,构建了"补贴→要素价格扭曲→增加值"的理论框架,在倾向得分匹配的基础上采用联立方程估计方法,完整地测算了补贴对中国工业企业增加值的间接影响路径。理论模拟结果显示,补贴可以通过影响资本和劳动要素的投入比例及要素的边际产出,进而影响要素价格扭曲并对中国工业企业增加值产生间接作用。实证结果表明,补贴降低了工业企业要素价格的扭曲程度,使得获得补贴的工业企业中要素边际产出与要素成本相匹配,优化要素配置结构并提高要素投入质量,因此,补贴总体上推动了中国工业企业的增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同斌  刘俸奇  马丽园  
现有的研究主要分析补贴对于企业行为的直接影响,而往往忽略补贴对企业的间接影响。本文基于国内对补贴影响企业增加值传导路径研究不充分的现实,构建了"补贴→要素价格扭曲→增加值"的理论框架,在倾向得分匹配的基础上采用联立方程估计方法,完整地测算了补贴对中国工业企业增加值的间接影响路径。理论模拟结果显示,补贴可以通过影响资本和劳动要素的投入比例及要素的边际产出,进而影响要素价格扭曲并对中国工业企业增加值产生间接作用。实证结果表明,补贴降低了工业企业要素价格的扭曲程度,使得获得补贴的工业企业中要素边际产出与要素成本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耿伟  廖显春  
企业进口中间品多样化是发展中国家企业实现技术进步、追赶国际技术前沿的有效途径,也是新贸易理论框架下进口贸易利益的来源之一;但在国内要素价格负向扭曲条件下,生产要素与中间品相对价格变小,从而导致包括进口中间品在内的中间品投入种类减小。基于上述判断,本文以中国数据为例,实证研究企业要素价格负向扭曲对其进口中间品多样化的影响,从而为分析市场扭曲与贸易利益的关系提供一个经验事实。本文认为:中国要素价格扭曲呈现递增趋势,企业中间品进口多样化呈现递减趋势;要素价格扭曲降低了企业进口中间品多样化水平,这一降低作用对于外资企业、私营企业、东部地区和一般贸易更明显;而且劳动力要素价格负向扭曲的影响大于资本价格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天明  吴昌南  
文章以我国49个主要城市的面板数据作为观测样本,分别测算了在不同城市中资本、劳动、土地要素价格的负向扭曲程度,并研究了要素价格扭曲现象对我国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要素价格扭曲严重抑制了我国企业家的创业精神,挫伤了个体和民营企业家的创业热情,削弱了市场对于要素资源优化配置的核心作用。另外,城市中固定资产总额、居民人均年消费、公共交通密度等因素对企业家精神表现出了正向促进作用;而实际使用外资数量、财政预算收入占比、货运量吨数则对企业家精神表现出了负向抑制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袁红林  刘晨  方玉霞  
要素配置效率的提升是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制度环境视角,利用2000—2013年中国海关进出口和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在企业层面研究了要素价格扭曲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要素价格扭曲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呈现倒U型关系,即随着要素价格扭曲程度提高,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当要素价格扭曲达到一定门槛值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下降。第二,要素价格扭曲因企业贸易方式、技术水平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呈现不同特征。其中,一般贸易企业、高技术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在较高的要素价格扭曲水平下,才会达到拐点位置,从而抑制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第三,企业成本加成率和国内中间投入比例是要素价格扭曲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中介因素。要素价格扭曲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其会降低企业成本加成率,提高国内中间投入比例,进而阻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第四,制度环境在要素价格扭曲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产生调节作用,在制度环境越完善的地区,要素价格扭曲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倒U型曲线更加平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天明  吴昌南  
文章以我国49个主要城市的面板数据作为观测样本,分别测算了在不同城市中资本、劳动、土地要素价格的负向扭曲程度,并研究了要素价格扭曲现象对我国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要素价格扭曲严重抑制了我国企业家的创业精神,挫伤了个体和民营企业家的创业热情,削弱了市场对于要素资源优化配置的核心作用。另外,城市中固定资产总额、居民人均年消费、公共交通密度等因素对企业家精神表现出了正向促进作用;而实际使用外资数量、财政预算收入占比、货运量吨数则对企业家精神表现出了负向抑制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