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65)
- 2023(14932)
- 2022(12998)
- 2021(12062)
- 2020(10309)
- 2019(23386)
- 2018(23016)
- 2017(44724)
- 2016(24637)
- 2015(27328)
- 2014(26873)
- 2013(26806)
- 2012(24706)
- 2011(22153)
- 2010(21804)
- 2009(19860)
- 2008(19342)
- 2007(16860)
- 2006(14821)
- 2005(12880)
- 学科
- 济(92220)
- 经济(92099)
- 管理(69070)
- 业(64470)
- 企(52422)
- 企业(52422)
- 方法(43337)
- 数学(37816)
- 数学方法(37414)
- 财(31186)
- 农(25948)
- 中国(23917)
- 学(23677)
- 税(22064)
- 税收(20605)
- 收(20428)
- 业经(20081)
- 地方(18147)
- 农业(17618)
- 贸(17178)
- 贸易(17171)
- 制(17071)
- 易(16653)
- 务(15829)
- 财务(15766)
- 财务管理(15736)
- 和(15041)
- 企业财务(14929)
- 环境(14641)
- 技术(14604)
- 机构
- 大学(346920)
- 学院(343105)
- 济(133989)
- 管理(133323)
- 经济(131164)
- 研究(120341)
- 理学(116446)
- 理学院(115114)
- 管理学(112981)
- 管理学院(112404)
- 中国(87265)
- 科学(79310)
- 京(74352)
- 财(66373)
- 农(65675)
- 所(62761)
- 业大(57800)
- 研究所(57521)
- 中心(53153)
- 农业(52025)
- 财经(51930)
- 江(49820)
- 经(47343)
- 北京(46846)
- 院(43654)
- 范(43588)
- 师范(42986)
- 经济学(40383)
- 州(39747)
- 财经大学(38731)
- 基金
- 项目(243376)
- 科学(189266)
- 基金(177445)
- 研究(169168)
- 家(159155)
- 国家(157910)
- 科学基金(133103)
- 社会(105884)
- 社会科(100303)
- 社会科学(100274)
- 基金项目(94877)
- 省(93978)
- 自然(90011)
- 自然科(87898)
- 自然科学(87871)
- 自然科学基金(86308)
- 划(81001)
- 教育(75821)
- 资助(73044)
- 编号(67066)
- 重点(54981)
- 成果(53801)
- 部(52765)
- 发(51245)
- 创(50381)
- 科研(47876)
- 计划(47272)
- 创新(47134)
- 课题(45949)
- 大学(44230)
- 期刊
- 济(141178)
- 经济(141178)
- 研究(103465)
- 学报(65942)
- 中国(61456)
- 农(57987)
- 科学(56597)
- 财(49303)
- 大学(47796)
- 管理(46238)
- 学学(45489)
- 农业(39693)
- 教育(32061)
- 技术(25446)
- 融(25307)
- 金融(25307)
- 财经(24267)
- 经济研究(23738)
- 业经(22177)
- 经(20597)
- 业(20536)
- 问题(18664)
- 科技(17890)
- 业大(17582)
- 版(17401)
- 务(16368)
- 图书(16353)
- 税(16070)
- 理论(15826)
- 技术经济(15473)
共检索到495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白彦锋 许嫚嫚
近年来,要求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呼声不断,焦点是工资薪金税目免征额的调整,2011年的新个税方案中被提高至3500元,但一些民众认为仍偏低。本文分析了免征额的调整对居民收入分配和财政收入的冲击影响。分析表明,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税目免征额调整对财政收入"减收"效应并不明显;相应地,免征额调整对于缩小我国当前收入差距的作用也很有限。因此,民众对于包括免征额调整在内的个人所得税改革不宜过分关注。收入差距等问题的解决有赖于财政经济政策的整体推进,税收政策应以个人所得税的"综合化"和税制结构的"直接化"为着力点。
关键词:
免征额调整 收入分配 财政收入 冲击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林瑾 李龙梅 秦翰翔
个人所得税工薪税目的免征额从2006年以来调整了3次,但目前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还很严重,因此有些民众认为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偏低。基于海南省1998—2010年居民收入的数据,运用虚拟变量模型分析个人所得税免征额调整与居民收入的关系。分析表明个税免征额调整与居民收入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差额没有显著关系,说明个人所得税免征额调整对居民收入分配没有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艾华 徐绮爽 王宝顺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现有的征税原则下对地区间的税收管辖权产生了较大冲击,也对地方政府间的税收收入带来了一定影响。本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使用2015—2018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字经济指数,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对地方政府税收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在促进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增长的同时,某种程度上拉大了地区之间的税收收入差距,且数字经济发达地区对税收收入增长的推动作用更强。建议进一步加大对数字产业的税收优惠支持力度,并将数字经济因素纳入中央与地方税收分享的制度设计中。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地方政府 税收收入 税收分享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翠华
国外中央和地方政府税种和税收收入的划分及转移支付制度的比较研究●张翠华分税制是一种处理中央和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的体制。它的主要内容是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划分中央税和地方税,建立中央税系和地方税系,按照税种的划分形成各级政府各自的收入来源。所以,划...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樊勇
我国共有县级行政组织(包括地级市辖区)2862个,为超过80%的全国人口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税收收入作为县级政府收入中最稳定的来源,它的组成及变化直接影响县级政府履行职能的能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安锦
本文使用1998-2004年我国各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市场化条件下我国不同地区税收收入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与征税努力程度是现阶段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税收规模的主要因素,而现阶段市场化指数对我国不同地区的税收规模并未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税收收入规模 市场化指数 面板数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姜宏青 郑晓慧
政府资金获得和使用的限制性即专款专用的特征要求政府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来源遵循合规与专属性,资金使用或投向符合筹资预期,并能够在政府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其资金来源的方式与投向构成,现实中用于政府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是否符合限制性特征需要进行验证。鉴于此,文章运用拔靴分样本滚动窗口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分别对2012年7月到2021年6月税收收入、政府债务与政府基础设施投资之间的动态因果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税收收入主要用于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领域,基本符合筹集预期,而政府债务资金的配置效率低下、使用效益不高,亟须进一步加以改进。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财政资金管理的相关研究,同时也为优化政府资产管理提供了经验支持。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乔宝云 王道树
本文认为,我国目前对税制收入弹性问题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税收收入弹性所作的估计,存在一定的偏差。本文意在区分税收收入浮动率和税收收入弹性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按照国际学术界通行的分析思路,更准确地把握现行税制的收入特征,测量税收收入浮动率和税收收入弹性,并据以分析现行税制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为税制改革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赵志耘 郭庆旺
近10多年来,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部门,几乎都一致认为我国税收收入规模一直在不合理地下降,而且规模太小。这一判断除了涉及到价值判断之外,其实还有一些更为重要的客观因素在起作用。正是这些客观因素决定了我国税收收入规模持续下滑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故不能违背客观规律而断定这种下滑趋势是不合理的。为了正确而客观地认识我国税收收入的规模及其变化,本文从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的税收收入规模:一是从政府各种收入渠道的角度,用税收比重(税收收入占政府收入的比重)指标来分析;二是从国民经济的角度,用税收比率(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指标来分析。其目的在于探讨我国税收收入规模及其变化的客观性和决定因素,并从中找到扩大...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何代欣
文章采用税务部门细分类数据(2007~2013年),运用税收收入弹性方法,追踪了"营改增"试点前后,分区域、分产业和分行业的税收收入弹性变动趋势。这些弹性变动情况表明,既有的国地税收入分配格局、区域间税收收入分布和产业税负状况,对"营改增"的实际效果产生了显著影响。研究认为,缩小工业增值税与商业增值税之间的税收收入弹性差异,并保持各类税收收入弹性的平稳,将有助于缓解政府间收入分配的失衡。
关键词:
“营改增” 政府间收入分配 税收收入弹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雷雨恒
本文对全国城镇居民住宅存量房征收房产税,以2012年为基期计算未来10年开征房地产税可能产生的税收收入及居民税收负担。结果表明,开征房产税有助于形成一定的财政收入,缓解地方财政困境,且并不明显增加居民负担。
关键词:
房产税改革 税收收入 居民税负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靳万军 付广军
政府间税收收入分配,关系到各级政府履行事权的财力保障。尽管各国政体不同,不同层级政府间税权划分各异,但通过税收收入分配取得足够财力,以保障政府正常履行职责是各国通行做法。本文介绍了美国、日本、德国层级政府间的税收收入分配制度,总结了它们的共性特点,并就发达国家的经验对完善我国层级政府间税收收入分配制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税收收入分配 税收权限 税收收入再分配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国华 张平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席卫群 杨青瑜
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既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地区税收收入增长的必由之路。为此,在阐释产业数字化、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和地区税收收入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利用2011—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产业数字化对地区税收收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产业数字化能够显著地促进地区税收收入增长,且产业数字化在不同地区、不同税种、不同工业化程度中呈现一定的异质性特征。机制分析表明,产业数字化会提高地区税收收入,是通过作用于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的。因此,需要持续深入地推进产业数字化发展,提高地区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促进税收收入效应的提升;同时完善现行税收制度,制定区域性税收扶持政策,缩小区域间“数字鸿沟”,并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减少产业数字化的地区间税收收入转移效应和流失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