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73)
2023(7487)
2022(6221)
2021(5673)
2020(4406)
2019(10008)
2018(9872)
2017(18359)
2016(9843)
2015(11114)
2014(11190)
2013(11278)
2012(10905)
2011(10210)
2010(10311)
2009(9557)
2008(9491)
2007(8566)
2006(8011)
2005(7542)
作者
(30876)
(25675)
(25640)
(24086)
(16526)
(12474)
(11611)
(10013)
(9993)
(9339)
(8868)
(8755)
(8496)
(8320)
(8091)
(7823)
(7663)
(7560)
(7461)
(7410)
(6627)
(6391)
(6196)
(5971)
(5865)
(5787)
(5756)
(5662)
(5356)
(5122)
学科
(48963)
经济(48924)
管理(29404)
(24912)
地方(19737)
(17719)
企业(17719)
中国(17204)
(14825)
环境(14362)
方法(11849)
业经(11725)
(11006)
地方经济(10745)
农业(10440)
(9825)
数学(9643)
数学方法(9566)
资源(9390)
(8567)
金融(8567)
(8545)
(8231)
(8194)
银行(8180)
(8028)
(7851)
(7845)
发展(7404)
技术(7384)
机构
学院(145641)
大学(141889)
(59110)
经济(57688)
研究(56761)
管理(52455)
中国(44121)
理学(43200)
理学院(42616)
管理学(41921)
管理学院(41648)
科学(35718)
(33570)
(29798)
(26808)
研究所(26751)
(26398)
中心(26252)
(24699)
(22253)
北京(22197)
师范(22050)
业大(20898)
(20745)
(20669)
农业(20267)
财经(19961)
(19947)
(17918)
科学院(17763)
基金
项目(92779)
科学(72256)
研究(69557)
基金(63910)
(55810)
国家(55269)
科学基金(46610)
社会(43617)
社会科(41278)
社会科学(41267)
(38007)
基金项目(33813)
(31707)
教育(30087)
编号(28977)
自然(28735)
自然科(27808)
自然科学(27799)
(27253)
自然科学基金(27244)
资助(25691)
成果(23362)
发展(21970)
(21567)
重点(21372)
课题(21136)
(19403)
(19006)
创新(17814)
国家社会(17681)
期刊
(78455)
经济(78455)
研究(46300)
中国(39247)
(25418)
学报(21818)
科学(21354)
管理(20214)
(19668)
教育(18257)
农业(17775)
(16243)
金融(16243)
大学(15817)
学学(14587)
业经(14469)
技术(12946)
经济研究(11566)
资源(11260)
问题(10175)
图书(9853)
(9400)
财经(9390)
(8185)
(8149)
书馆(7371)
图书馆(7371)
科技(7281)
(7268)
论坛(7268)
共检索到2448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闽  杨耀红  
个旧市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著名的锡都,然而随着矿产资源开发,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环境破坏。本文在分析个旧市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问题的基础上,以2008年的数据为主,从矿山地质环境代价和环境污染损失两个方面对个旧市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代价进行估算,得出2008年个旧市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代价为1.94亿元,占GDP的1.85%,其中地质环境代价损失为1.20亿元,环境污染损失为6586.5万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谈树成  赵筱青  薛传东  王学琨  秦德先  
本文主要分析了制约云南省个旧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 ,并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对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喻建良  
我国在矿产资源产品国际定价权问题上的教训表明,很多地方政府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存在战略上的错误,这种错误源于对矿产资源的价值认识不足。矿产资源的价值包括了它的稀缺价值、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等往往容易被人忽略的价值组成部分。比照人们打理稀世珍宝的策略,我国现阶段要采取"富人经济"思想指导矿产资源开发。而这种开发战略的实施手段之一就是实行矿产资源价值补偿,保证矿产资源稀缺价值、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正常体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辉雄  沈梅  王珞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宏伟  唐中实  
本文将模糊数学理论和传统评价模型相结合,建立了矿产资源开发综合评价模型,并对白山市矿产资源进行了开发评价,提出了白山市矿产资源的开发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辉  蒲志仲  
资源经济时代,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带来了生态环境危机,其负外部性已超过外部经济。因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必须补偿相应的负外部性成本,即将消耗的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价值纳入矿产资源价值。相比较而言,征收庇古税是一种较好的解决负外部性的方法。因此,建议小范围的短期负外部性由直接谈判进入生产者成本,具体通过地方政府征收相应的环保和生态保护基金或税进入生产者成本,或普遍对全部碳排放行为征收碳税,或者在消费环节征税。最普通的、也许最有效的方法是在消费环节或矿产品制成品的销售环节,以矿产品消费税形式征收与矿产资源消费相关的负外部性成本或所消耗的生态环境资源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曹海霞  苏珺  
面对矿产资源开发中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环境补偿机制通过对矿山、矿区、矿城以及资源型地区的补偿行为,采用相应的经济手段、行政手段以及法律手段,使环境毁损责任主体负担环境成本,并对保护、治理改善环境行为进行补偿,尽可能恢复环境的原有功能,是涉及市场机制、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综合制度安排。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凯雄  朱军林  董亮  科洛玛  
本文回顾了世界非燃料矿产资源开发的历史,阐述了矿产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虽然非燃料矿产有巨大的消耗,但是世界储藏量反而有所增加。一方面是由于新矿脉的勘探、采矿和金属回收技术的提高、替代产品的不断涌现;更重要的是环境保护的需要和土地利用政策的改变限制了一些矿场的开采。在不同发达程度的国家情况有所不同,特别是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仍很突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丹辉  渠慎宁  李鹏飞  
本文在对稀有矿产资源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采用"环境优先策略分析法"(Environmental Priority Strategy Methodology,EPS),对六大类22种稀有矿产全寿命周期的环境影响做出评估。结果显示,在现有可得数据中,铂族金属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较大,石墨的环境影响最小。鉴于稀有矿产资源作为关键原材料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应加紧制定实施稀有矿产资源国家战略,积极应对稀有矿产资源领域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实现稀有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有效维护国家资源安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文  王永生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闫沛禄  陶涛  
酒泉地域面积广阔,特殊的地形地貌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多年来,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酒泉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但传统粗放型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给酒泉发展带来了资源浪费与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经济结构单一,综合效益差,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酒泉矿产资源特征、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理性分析,提出加快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思路、发展对策、主攻重点,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率,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做贡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冯春涛  郑娟尔  
十八大报告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该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这为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市场化机制提供了政策依据,因此采用何种激励创新体系机制,才能促成政府与民间资本投资的有效整合,才能有效吸纳民间资本参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的建设,这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为此,从经济学角度剖析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激励机制内涵,当前建立激励机制面临的问题,如:缺乏治理收益回报机制、忽视环境资产产权等。提出了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激励机制的基础,提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激励机制体系构成,国家应出台财政、税收和金融扶持政策,建立治理...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争  杨俊  
华东地区是我国钨、铜、铁、铀等矿业基地,但矿产资源的开发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的巨大挑战。本文构建了矿产资源开发规模扩张的生态环境响应指数、评价体系以及响应度模型,以江西省为例分析矿产资源开发规模扩张的生态环境响应演化态势,测算结果表明该区域2003~2013年矿产资源开发规模逐步扩大,矿产资源开发扩张指数总体也呈上升趋势,对矿产资源开发规模的生态环境响应指数首先具有"负响应",2009年后转为"正响应",矿产资源开发规模扩张对生态环境影响程度也从威胁到促进的转变态势。说明近年来该区域矿产资源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虽然日益增大,但短期内生态环境水平指数会随着矿产资源开发规模的下降继续保持上升趋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沈红心  戴云  
本文通过辨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危害因子 ,建立了环境危害所造成的损失货币化模型 ,定量地确定矿产开发利用中的负效益 ,并通过与矿产开采所得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比较 ,计算矿产开发利用的适宜度 ,为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