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62)
- 2023(15311)
- 2022(12372)
- 2021(11340)
- 2020(9384)
- 2019(21241)
- 2018(20788)
- 2017(40093)
- 2016(20872)
- 2015(23039)
- 2014(22855)
- 2013(22059)
- 2012(19998)
- 2011(17818)
- 2010(17575)
- 2009(15813)
- 2008(15038)
- 2007(13051)
- 2006(11509)
- 2005(10489)
- 学科
- 济(91507)
- 经济(91417)
- 管理(59027)
- 业(58565)
- 企(46720)
- 企业(46720)
- 方法(35132)
- 数学(30486)
- 数学方法(30045)
- 中国(28595)
- 农(26516)
- 地方(23821)
- 业经(22352)
- 财(20404)
- 农业(18046)
- 贸(16270)
- 贸易(16256)
- 易(15714)
- 制(15481)
- 学(15452)
- 银(14707)
- 银行(14688)
- 发(14399)
- 融(14379)
- 金融(14378)
- 行(14158)
- 技术(13863)
- 环境(13745)
- 理论(13540)
- 和(12940)
- 机构
- 学院(285031)
- 大学(283080)
- 济(120095)
- 经济(117869)
- 管理(111578)
- 研究(95923)
- 理学(95901)
- 理学院(94879)
- 管理学(93157)
- 管理学院(92631)
- 中国(73598)
- 京(59649)
- 科学(56241)
- 财(55058)
- 所(46009)
- 中心(45134)
- 农(44243)
- 财经(43643)
- 江(42853)
- 研究所(41554)
- 经(39846)
- 业大(39514)
- 范(38784)
- 师范(38398)
- 北京(37331)
- 经济学(37181)
- 院(35392)
- 州(34606)
- 农业(33965)
- 经济学院(33468)
- 基金
- 项目(194878)
- 科学(156101)
- 研究(145541)
- 基金(142757)
- 家(123594)
- 国家(122518)
- 科学基金(107129)
- 社会(95019)
- 社会科(90252)
- 社会科学(90232)
- 省(76191)
- 基金项目(75111)
- 自然(67403)
- 教育(66981)
- 自然科(65955)
- 自然科学(65942)
- 自然科学基金(64746)
- 划(63825)
- 编号(58729)
- 资助(56795)
- 发(46671)
- 成果(46624)
- 重点(44000)
- 部(42992)
- 创(41336)
- 课题(40344)
- 国家社会(40190)
- 创新(38577)
- 教育部(37695)
- 发展(37599)
- 期刊
- 济(134254)
- 经济(134254)
- 研究(85184)
- 中国(59006)
- 管理(44154)
- 财(42157)
- 农(41734)
- 学报(40229)
- 科学(38953)
- 教育(33836)
- 大学(32409)
- 学学(30227)
- 融(28749)
- 金融(28749)
- 农业(28545)
- 技术(27191)
- 业经(24299)
- 经济研究(21855)
- 财经(21336)
- 经(18455)
- 问题(17788)
- 业(15464)
- 贸(14050)
- 商业(13853)
- 技术经济(13758)
- 图书(13606)
- 现代(12785)
- 科技(12773)
- 版(12712)
- 理论(12633)
共检索到430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曾伏娥 邹周 陶然
当前,利用大数据分析客户偏好进行个性化营销正在成为一种趋势,但个性化营销引发的消费者隐私担忧也逐渐受到企业和学界的重视。然而,既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如何借助隐私政策来降低隐私担忧,缺乏对个性化营销本身特征及沟通方式的探讨。基于以往文献,本研究将个性化营销区分为高信息敏感度和低信息敏感度两类,同时引入拟人化沟通深入探讨其与个性化营销的交互作用对隐私担忧的影响。通过四个实验研究,本文发现,相对于不使用拟人化沟通的低信息敏感度的个性化营销,当消费者收到使用拟人化沟通的低信息敏感度的个性化营销信息时,隐私担忧显著降低;相对于不使用拟人化沟通高信息敏感度的个性化营销,当消费者收到使用拟人化沟通的高信息敏感度的个性化营销信息时,隐私担忧显著提高。其中,消费者的自我意识起着中介作用,使用拟人化沟通的低信息敏感度的个性化营销通过影响私人自我意识,继而影响隐私担忧;而使用拟人化沟通的高信息敏感度的个性化营销通过影响公众自我意识,继而影响隐私担忧。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冯文婷 沈先运 汪涛 崔楠
本研究以印象形成连续模型理论为基础,探索拟人化沟通对来源国效应的影响。实验1验证了拟人化沟通能够有效地削弱来源国效应。实验2分析了从拟人化沟通到印象一致性再到来源国效应的因果链模型。实验3分析了内隐人格(实体论者、渐变论者)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只有对渐变论者,拟人化沟通才能够显著地削弱来源国效应。本研究为企业国际化进程中有效地采用拟人化沟通提供实践建议。
关键词:
拟人化沟通 来源国效应 印象一致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峰 陈志婷
在市场消费者选择日趋多样化的时代,企业必须不断创造新营销方式,使消费者对品牌形成情感依恋。本文以"拟人化沟通"为切入点,通过两个实验分析拟人化沟通、依恋风格和产品类型对消费者品牌依恋的影响,发现拟人化沟通与消费者依恋风格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专注型依恋风格的消费者更容易对品牌产生品牌依恋;产品类型对拟人化沟通、依恋风格之间的交互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即无论是否采用拟人化沟通方式,专注型依恋风格的消费者对于享乐型产品都更容易产生品牌依恋;对于实用型产品采用拟人化沟通方式时,专注型依恋风格的消费者更容易产生品牌依恋
关键词:
拟人化沟通 品牌依恋 依恋风格 产品类型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汪涛 谢志鹏
当前,理论界对拟人化营销的关注正逐渐升温。本文对国内外有关拟人化营销的文献进行了梳理,从拟人化和拟人化营销的概念、拟人化的构成维度、拟人化的营销效应,以及拟人化效应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郑海蓉 房桂芝
品牌传播作为企业品牌营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或品牌方的产品销售。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企业的品牌传播提供更多丰富且有效的传播方式和手段,降低投入成本的同时可以提升传播与品牌营销效果,其中最有效的是在线个性化广告定制或推送。本文基于隐私关注的角度,深入研究在线个性化广告对品牌营销有效性的影响,并探讨消费者的隐私关注程度与隐私侵入感在此过程中的调节与中介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在线个性化广告正向影响品牌营销有效性,隐私关注调节了在线个性化广告对品牌营销有效性的正向影响,并且当高隐私关注程度的消费者被推送个性化广告时,消费者的隐私侵入感也会较高,因此降低了品牌营销有效性。本文丰富了个性化广告、品牌营销、品牌传播、隐私关注与隐私侵入感等的理论文献,为企业的品牌传播提供有效的管理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权靖予
本文基于刻板印象模型,将拟人化沟通方式分为热情型和能力型,并探讨其对口碑传播的影响。不同消费者拥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因此,本文同时也探讨了自我一致性的中介作用以及游客权力感和品牌至爱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针对拥有不同权力感的消费者采用不同的拟人化沟通方式能促进口碑传播,同时,消费者的品牌至爱程度越高,采用拟人化沟通方式对口碑传播的影响越大。
关键词:
拟人化 刻板印象内容 旅游品牌 口碑传播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宇翔
本文基于意义迁移理论构建了代言人类型对说服效果的影响模型,并运用两个情景实验检验了拟人化广告代言人的营销效果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真人代言人(vs.拟人化代言人)的说服效果更高;类社会互动在代言人类型对说服效果的影响中发挥显著中介作用;拟人化水平(高vs.低)在代言人类型对类社会互动影响中发挥显著调节作用。鉴于此,本文从提升拟人化代言人的应用水平、社会互动水平以及根据拟人化水平需求采取差异化营销策略三个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叶青
随着互联网环境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线上拟人化沟通来进一步深化品牌的拟人化过程,让消费者把品牌当作同类—"人",而不是一个商业组织去看待。品牌拟人化作为新兴的营销课题,较少有学者从消费者感知风险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解决一个基本问题,不同的消费者类型是否会影响消费者对于风险的感知?本文从自我控制视角解决上述问题,通过二手数据的搜集和一组实验,发现自我控制水平高的消费者,品牌拟人化能降低其感知风险,而自我控制水平低的消费者,品牌拟人化会提高其感知风险。不同自我控制水平的消费者对拟人化品牌的风险感知存在差异,希望给通过品牌拟人化提升品牌价值的企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
拟人化 风险感知 自我控制 品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叶青
随着互联网环境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线上拟人化沟通来进一步深化品牌的拟人化过程,让消费者把品牌当作同类—"人",而不是一个商业组织去看待。品牌拟人化作为新兴的营销课题,较少有学者从消费者感知风险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解决一个基本问题,不同的消费者类型是否会影响消费者对于风险的感知?本文从自我控制视角解决上述问题,通过二手数据的搜集和一组实验,发现自我控制水平高的消费者,品牌拟人化能降低其感知风险,而自我控制水平低的消费者,品牌拟人化会提高其感知风险。不同自我控制水平的消费者对拟人化品牌的风
关键词:
拟人化 风险感知 自我控制 品牌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熊国保
伴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的精神需要和个性化需求的充分满足,无不说明市场潜力的巨大,无不说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个性化营销魅力无穷。只有真正个性化的产品才会赢得市场。个性化需求是个性化营销实现的基础,网络技术的发展是个性化营销实现的有力手段,柔性技术是个性化营销实现的核心,有效沟通是个性化营销实现的前提。作为满足个性化需求最佳方式的个性化营销,必将成为新时期企业营销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
个性化需求 个性化营销 营销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严金才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和逐步普及,以及国家对"互联网+"新农村发展新趋势的重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正在经历快速变革,农产品的流通由单一的传统渠道发展为向电子商务渠道倾斜的多渠道模式。而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农产品电商市场,不少先进入者已经抢先占领了细分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后进入者如何打破业内格局,不打价格战,而真正寻找到农产品电商发展之道?本文首先解析"互联网+"新背景下的农产品行业业态新特点,提出拟人化营销能够提升农产品消费者购买意愿。并以拟人化营销理论框架为基石,从外在层面、内在层面和社会层面三个维度深入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谢泗薪 高谭婉一
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通过品牌拟人化营销将农特产品转变为畅销品和爆品,提升品牌复购率与消费者忠诚度、赋能国家经济双循环已成为疫情后期的首要战略问题。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下农特产品营销,提出两大研究假设;进而基于情感纽带的视角,调查品牌拟人化在微博社交软件上参与粉丝互动管理的过程,研究品牌拟人化与消费者态度行为忠诚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品牌拟人化对消费者态度行为忠诚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情感纽带在品牌拟人化和消费者态度、行为忠诚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基于此,设计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农特产品牌拟人化营销路径,并针对农特产品搭乘双循环经济发展的顺风车、加强“拟人化”顶层设计,从品牌拟人化的三大维度入手有效解决营销痛点,重视情感纽带的中介作用,以冲击力维度来强化营销效果三个层面,创新性地提出了增强消费者忠诚度的系列营销策略。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周波
简要介绍了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并对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中的用户隐私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法律、技术、自律三个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用户隐私保护策略。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个性化信息服务 隐私权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马晓亭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用户数据隐私保护成为重要问题。文章分析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用户隐私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法律、技术和数据分析三方面研究图书馆在提供个性化服务过程中潜藏的用户隐私被侵犯风险,提出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用户个性化服务隐私保护的对策与方法。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图书馆 个性化服务 隐私保护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黄彪虎
在大众化消费时代,一个企业为一群消费者服务;在个性化消费时代,一位消费者有一群企业在为他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