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86)
2023(18694)
2022(15654)
2021(14455)
2020(12170)
2019(27320)
2018(27143)
2017(51735)
2016(28449)
2015(31815)
2014(31179)
2013(30478)
2012(27629)
2011(24896)
2010(24810)
2009(23086)
2008(22724)
2007(20115)
2006(17815)
2005(15872)
作者
(82308)
(68445)
(68032)
(64569)
(43620)
(32938)
(30637)
(26691)
(26029)
(24392)
(23289)
(23114)
(22062)
(21624)
(21134)
(21030)
(20516)
(20415)
(19651)
(19602)
(17143)
(16842)
(16629)
(15601)
(15348)
(15306)
(15220)
(15166)
(13750)
(13443)
学科
(107881)
经济(107728)
管理(88814)
(83403)
(70494)
企业(70494)
方法(46118)
数学(39028)
数学方法(38609)
中国(31012)
(30957)
(30682)
业经(26956)
(25021)
(23923)
地方(21994)
技术(21600)
农业(20615)
(19742)
贸易(19727)
(19157)
(19108)
财务(19029)
财务管理(18993)
理论(18789)
(18587)
银行(18516)
企业财务(18036)
环境(17896)
(17594)
机构
大学(400237)
学院(397708)
(156246)
管理(156174)
经济(152832)
理学(135221)
研究(133915)
理学院(133713)
管理学(131406)
管理学院(130690)
中国(99954)
(85570)
科学(84205)
(73857)
(69429)
(67331)
业大(62766)
研究所(61314)
中心(60151)
(59346)
财经(58561)
农业(54508)
北京(53651)
(53232)
(51473)
师范(50879)
(48523)
(47484)
经济学(46826)
财经大学(43464)
基金
项目(274064)
科学(215243)
基金(198594)
研究(197589)
(174797)
国家(173336)
科学基金(148430)
社会(125349)
社会科(118731)
社会科学(118701)
(107743)
基金项目(105699)
自然(97101)
自然科(94850)
自然科学(94822)
自然科学基金(93145)
(90815)
教育(90522)
资助(80166)
编号(79556)
成果(64401)
重点(61502)
(60056)
(59505)
(58116)
创新(55570)
课题(55235)
科研(52054)
国家社会(51657)
(51557)
期刊
(172317)
经济(172317)
研究(116410)
中国(81601)
学报(68415)
(63596)
科学(60711)
管理(59321)
(57054)
大学(51529)
学学(48594)
教育(45442)
农业(42936)
(34867)
金融(34867)
技术(33207)
业经(28896)
财经(28782)
经济研究(27360)
(24613)
(23060)
问题(22707)
科技(21319)
(20015)
图书(19777)
技术经济(18835)
理论(18504)
现代(17878)
业大(17793)
商业(17420)
共检索到585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云  左欣鑫  李锡元  
当前,员工持续创新行为激发机制是创新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以往研究主要聚焦持续创新能力塑造或情感变化的单方面作用,综合考虑动机、情感和组织环境等多层面因素激发作用的研究较为欠缺。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利用48个企业348名员工多时点调查数据,运用多层线性模型(HLM),探讨个性化协议对员工持续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跨层次分析结果表明:个性化协议对持续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激情在个性化协议与持续创新行为间发挥中介作用;差错管理氛围调节个性化协议与创新激情的关系,也调节个性化协议通过创新激情对员工持续创新行为的间接影响。结论可为企业管理者从员工动机、情感和组织氛围等方面激发员工持续创新行为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慧军   焦昕婷   门贺  
随着员工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增加,个性化工作协议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一种有效工具。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文章探讨个性化工作协议促发员工越轨创新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验证反馈寻求行为的中介作用以及上下级关系在该机制中的调节作用。通过373份样本数据的验证,结果发现:个性化工作协议对员工越轨创新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反馈寻求行为在个性化工作协议和员工越轨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上下级关系能够强化个性化工作协议通过反馈寻求行为影响员工越轨创新的间接效应。研究结论不仅拓展了个性化工作协议的理论研究视角,更为组织充分发挥个性化工作协议的有效性提供了实践指导。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君   王晨  
基于情感事件理论,引入二元工作激情模型,探讨个性化协议对员工突破性创新行为的“双刃剑”效应及边界条件。结果显示:个性化协议可以通过激发员工的和谐式激情促进其突破性创新;也可以通过诱发员工的强迫式激情抑制突破性创新;核心自我评价不仅调节了个性化协议对和谐式激情和强迫式激情的关系,还调节了和谐式激情和强迫式激情的中介作用。因此,应正确认识个性化协议,积极关注员工的工作激情并培养和塑造员工的核心自我评价。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君   王晨  
基于情感事件理论,引入二元工作激情模型,探讨个性化协议对员工突破性创新行为的“双刃剑”效应及边界条件。结果显示:个性化协议可以通过激发员工的和谐式激情促进其突破性创新;也可以通过诱发员工的强迫式激情抑制突破性创新;核心自我评价不仅调节了个性化协议对和谐式激情和强迫式激情的关系,还调节了和谐式激情和强迫式激情的中介作用。因此,应正确认识个性化协议,积极关注员工的工作激情并培养和塑造员工的核心自我评价。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吕霄  樊耘  马贵梅  阎亮  
个性化交易因有助于员工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融合而受到学界青睐,但是以员工为出发点的个性化交易能否激发员工利组织的行为有待进一步探索与实证检验。本研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揭示了内在职业目标如何影响个性化交易并促使员工表现出当今组织迫切需要的创新行为。对327份员工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等分析方法,结果表明:(1)内在职业目标正向影响个性化交易;(2)个性化交易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3)个性化交易部分中介了内在职业目标与员工创新行为;(4)个性化交易部分中介了内在职业目标与创新自我效能感;(5)创新自我效能感部分中介了个性化交易与员工创新行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扬  
任务响应是大规模个性化信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响应机制设计可以避免某一任务过久地占用稀缺资源而阻止其它任务获得有效服务,从而最大化利用稀缺资源,优化系统,提高系统性能。文章以大规模个性化信息系统为对象,研究系统响应机制的特点,构造一个通用的系统应答协议模型,并通过严格的数学推导,证明在应答协议中,时间阈值存在于极值点。最后,基于上述理论结果,讨论了有关任务响应机制的系统设计与优化的问题,以及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可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昱方  陈欣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探究不同类型个性化协议对研发人员创新绩效的差异化影响及服务型领导的调节作用。基于315份研发企业样本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任务与责任性和灵活性个性化协议均正向影响员工创新绩效,且前者影响效应更强;活力在个性化协议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服务型领导不仅调节了两种类型个性化协议与活力之间的关系,且进一步调节灵活性个性化协议通过活力影响员工创新绩效的间接效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三银  刘洪  刘健  
长期以来,学者们一直在探索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然而至今为止还是没有一种有效且被广泛接受的结论。文章通过对341份来自于15家高科技公司的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维度的组织创新氛围,即同事支持、主管支持和组织支持对员工的组织认同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与此同时,组织创新氛围还对员工的创新行为的发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这种作用除了对员工创新行为的直接正向作用以外,还会在组织认同的中介下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效应。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景保峰  康萌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以296位组织员工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基于员工优势的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存在正向影响,组织自豪在二者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部门工作年限显著调节基于员工优势的领导对组织自豪的影响,调节基于员工优势的领导经由组织自豪的中介对创新行为的间接影响,即对工作年限长的员工,这些影响效应更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马君  樊子立  闫嘉妮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今天,为保护员工弥足珍贵的自我创造空间,个性化工作协议成了越来越重要的工作范式。已有研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揭示个性化工作协议促进个体创造力,但忽视了缺乏组织约束下可能带来的潜在消极影响。文章从创造蕴含的高失败风险特性和个性化工作协议潜在的身份认同特性出发,基于自我归类理论,由自我归类过程的"自我提升"和"减少不确定性"两大动机引入个性化工作协议和上级发展性反馈,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个性化工作协议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通过区间估计Bootstrap法以及Johnson-Neyman法对325个有效样本进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个性化工作协议正向影响员工创造力;内部人身份认知发挥中介作用;上级发展性反馈正向调节内部人身份认知在个性化工作协议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中介作用。文章拓展了个性化工作协议的研究视角,表明它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时的协议,还蕴含着高度的情感连带与主体互动,这为组织实施个性化工作协议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启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樊子立   程垦   马君  
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个性化工作协议近年来日益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关注。但整体而言,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个性化工作协议在人才绩效促进方面的作用,而相对忽视了其在人才稳定性方面的影响。本文基于文化自我表征理论,探讨个性化工作协议、内部人身份认知、传统性和现代性对追随行为的作用机理。通过对上海市6家本土企业331名员工的多时点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个性化工作协议正向影响内部人身份认知,进而促进追随行为;传统性和现代性分别负向和正向调节了个性化工作协议与内部人身份认知的关系,以及内部人身份认知在个性化工作协议与追随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严建援  甄杰  谢宗晓  周常宝  
本文首先比较分析了不同企业的在线个性化定制实践,在梳理和归纳相关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消费者创新的在线个性化定制概念模型。其次,根据消费者参与产品创新的程度,划分了三种不同的在线个性化定制模式。最后,利用博弈论方法构建了基于消费者创新的在线个性化定制数学模型,分析消费者参与产品创新的程度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与消费者参与产品创新程度较为有限的标准化在线定制模式相比,消费者参与产品创新程度较高的规模化在线定制以及"1对1"式在线个性化定制模式将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创新收益、产品销量和利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建锋  谢鹏  杨文艳  乔小涛  
为进一步探究不合规任务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认知-情感系统理论,构建以工作意义感和消极情绪为中介变量,积极归因为调节变量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不合规任务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负向作用;工作意义感和消极情绪在不合规任务与员工创新行为间起中介作用;积极归因不仅正向调节不合规任务和工作意义感的关系,而且负向调节不合规任务和消极情绪的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星  程豹  
共享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是组织行为学关注与研究的重要内容,探究二者之间关系对指导和促进组织与员工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基于294份有效问卷数据,考察知识共享在共享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及员工情绪劳动在共享型领导与知识共享之间的调节作用。层级回归结果表明:共享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共享在共享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情绪劳动在共享型领导与知识共享之间起调节作用。其中,表层行为会削弱共享型领导对知识共享的正向效应,而深层行为会强化共享型领导对知识共享的正向效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凤莲  
在经济全球化和日益严峻的竞争压力下,创新已成为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作为组织创新的主体——员工的创新将对组织整体创新绩效和变革起到关键作用。然而,由于创新活动的高复杂性和高风险性,唯有强大的内驱力才能驱使个体将创新活动坚持到底。因此,探寻员工创新行为的内驱力,并打开其作用机制的"黑箱",已成为当前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184名企业在职员工的调查,运用SPSS19.0进行回归分析,检验了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心理资本不仅直接影响,而且还部分通过知识共享间接影响员工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