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23)
- 2023(13099)
- 2022(10501)
- 2021(9224)
- 2020(7314)
- 2019(16421)
- 2018(16145)
- 2017(29988)
- 2016(15898)
- 2015(17316)
- 2014(17278)
- 2013(16887)
- 2012(15516)
- 2011(14045)
- 2010(14274)
- 2009(13098)
- 2008(12985)
- 2007(11912)
- 2006(10793)
- 2005(10073)
- 学科
- 济(72705)
- 经济(72639)
- 业(53647)
- 管理(53354)
- 企(44243)
- 企业(44243)
- 中国(25798)
- 方法(22189)
- 地方(22018)
- 农(21402)
- 业经(20315)
- 技术(19284)
- 数学(18198)
- 数学方法(18082)
- 财(15725)
- 农业(14936)
- 制(14346)
- 银(13794)
- 银行(13774)
- 技术管理(13374)
- 行(13364)
- 发(13338)
- 融(13235)
- 金融(13235)
- 贸(12048)
- 贸易(12032)
- 地方经济(11864)
- 环境(11620)
- 易(11578)
- 学(11544)
- 机构
- 学院(225961)
- 大学(222749)
- 济(97412)
- 经济(95479)
- 管理(88643)
- 研究(78526)
- 理学(75599)
- 理学院(74751)
- 管理学(73696)
- 管理学院(73238)
- 中国(61067)
- 京(47105)
- 科学(45520)
- 财(44965)
- 所(38551)
- 江(36748)
- 中心(36001)
- 农(34990)
- 财经(34629)
- 研究所(34495)
- 经(31374)
- 范(30620)
- 师范(30322)
- 业大(29965)
- 北京(29754)
- 经济学(29603)
- 州(29401)
- 院(28905)
- 农业(26678)
- 经济学院(26568)
- 基金
- 项目(148037)
- 科学(119607)
- 研究(112536)
- 基金(106917)
- 家(92071)
- 国家(91221)
- 科学基金(80051)
- 社会(74573)
- 社会科(70850)
- 社会科学(70839)
- 省(60772)
- 基金项目(56279)
- 教育(51072)
- 划(49376)
- 自然(48619)
- 自然科(47626)
- 自然科学(47621)
- 自然科学基金(46820)
- 编号(44598)
- 资助(41082)
- 发(38011)
- 创(37074)
- 成果(35814)
- 创新(33644)
- 重点(33378)
- 课题(32495)
- 部(31731)
- 发展(31281)
- 国家社会(31251)
- 展(30700)
- 期刊
- 济(116683)
- 经济(116683)
- 研究(72297)
- 中国(56250)
- 管理(38561)
- 财(34044)
- 农(33965)
- 科学(30988)
- 学报(30105)
- 教育(30029)
- 融(25344)
- 金融(25344)
- 大学(23935)
- 农业(23114)
- 学学(22205)
- 技术(21627)
- 业经(21248)
- 经济研究(18750)
- 财经(17172)
- 经(14955)
- 问题(14934)
- 科技(13318)
- 业(13249)
- 技术经济(12617)
- 商业(11791)
- 贸(11469)
- 坛(11270)
- 论坛(11270)
- 现代(11121)
- 图书(10397)
共检索到360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昱方 陈欣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探究不同类型个性化协议对研发人员创新绩效的差异化影响及服务型领导的调节作用。基于315份研发企业样本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任务与责任性和灵活性个性化协议均正向影响员工创新绩效,且前者影响效应更强;活力在个性化协议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服务型领导不仅调节了两种类型个性化协议与活力之间的关系,且进一步调节灵活性个性化协议通过活力影响员工创新绩效的间接效应。
关键词:
个性化协议 活力 创新绩效 服务型领导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胡进梅 沈勇
本研究以238名企业研发人员为对象,考察了工作自主性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任务互依性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工作自主性中的方法自主性和安排自主性两个维度都正向影响创新绩效,标准自主性对创新绩效具有负面影响;任务互依性在方法自主性和安排自主性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有调节作用,即任务互依性越高,方法自主性和安排自主性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越弱。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君 王晨
基于情感事件理论,引入二元工作激情模型,探讨个性化协议对员工突破性创新行为的“双刃剑”效应及边界条件。结果显示:个性化协议可以通过激发员工的和谐式激情促进其突破性创新;也可以通过诱发员工的强迫式激情抑制突破性创新;核心自我评价不仅调节了个性化协议对和谐式激情和强迫式激情的关系,还调节了和谐式激情和强迫式激情的中介作用。因此,应正确认识个性化协议,积极关注员工的工作激情并培养和塑造员工的核心自我评价。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君 王晨
基于情感事件理论,引入二元工作激情模型,探讨个性化协议对员工突破性创新行为的“双刃剑”效应及边界条件。结果显示:个性化协议可以通过激发员工的和谐式激情促进其突破性创新;也可以通过诱发员工的强迫式激情抑制突破性创新;核心自我评价不仅调节了个性化协议对和谐式激情和强迫式激情的关系,还调节了和谐式激情和强迫式激情的中介作用。因此,应正确认识个性化协议,积极关注员工的工作激情并培养和塑造员工的核心自我评价。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建卫 周洁 李正峰 李海红 任永灿
军工研发人员的创新行为作为促进军工行业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因素,是当前军民融合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热点主题。基于自我决定与特质激活理论整合视角,本文对6家军工企业和研究所共906名研发人员开展实证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结果发现: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对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内部动机在二者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主动性人格分别正向调节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与内部动机、创新行为间的关系;主动性人格还正向调节内部动机在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与创新行为间的中介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愉凡 张建卫 张晨宇 李海红 滑卫军
基于特质激活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构建研发人员主动性人格影响创新行为有中介的调节模型。对8家科研院所及企业651名研发人员开展问卷调研,结果发现:研发人员主动性人格对创新行为正向作用显著;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正向调节以上二者间关系;工作繁荣在主动性人格与创新行为关系间起中介作用;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对主动性人格与创新行为的正向调节效应通过工作繁荣的中介路径实现。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马君 樊子立 闫嘉妮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今天,为保护员工弥足珍贵的自我创造空间,个性化工作协议成了越来越重要的工作范式。已有研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揭示个性化工作协议促进个体创造力,但忽视了缺乏组织约束下可能带来的潜在消极影响。文章从创造蕴含的高失败风险特性和个性化工作协议潜在的身份认同特性出发,基于自我归类理论,由自我归类过程的"自我提升"和"减少不确定性"两大动机引入个性化工作协议和上级发展性反馈,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个性化工作协议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通过区间估计Bootstrap法以及Johnson-Neyman法对325个有效样本进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个性化工作协议正向影响员工创造力;内部人身份认知发挥中介作用;上级发展性反馈正向调节内部人身份认知在个性化工作协议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中介作用。文章拓展了个性化工作协议的研究视角,表明它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时的协议,还蕴含着高度的情感连带与主体互动,这为组织实施个性化工作协议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春玲 张西英 仇勇 陈琴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与特质激活理论整合观点,构建以激励偏好为调节变量、创新自我效能感为中介变量的研究框架,探讨创新奖励对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及边界条件。研究表明:创新奖励对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部分中介创新奖励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在创新奖励强情境中,内激励偏好、外激励偏好分别正向调节创新奖励对创新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且正向调节创新奖励通过创新自我效能感影响创新行为的中介作用。研究揭示了当研发人员普遍认为创新工作内在激励不足时,在不同激励偏好下创新奖励是如何影响创新行为的,并有助于完善创新奖励制度以促进研发人员创新行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霞 邱晓晴 黎文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以46家专利密集型企业的150名专利研发人员为调研对象,并采用研发人员参与研发的专利数量作为创新绩效的衡量指标,探讨组织支持与研发人员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知识贡献(显性知识贡献和隐性知识贡献)的中介作用和成长需求强度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组织支持与研发人员绩效呈正相关,研发人员的创新绩效可以从更高水平的隐性知识贡献中受益,组织支持对隐性知识贡献的积极效应部分由成长需求强度来调节。由此提出企业应该通过制定相关民主政策等方法来塑造高水平的组织支持、注重组织内部评估体系以增强员工贡献的意识等相关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云 左欣鑫 李锡元
当前,员工持续创新行为激发机制是创新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以往研究主要聚焦持续创新能力塑造或情感变化的单方面作用,综合考虑动机、情感和组织环境等多层面因素激发作用的研究较为欠缺。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利用48个企业348名员工多时点调查数据,运用多层线性模型(HLM),探讨个性化协议对员工持续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跨层次分析结果表明:个性化协议对持续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激情在个性化协议与持续创新行为间发挥中介作用;差错管理氛围调节个性化协议与创新激情的关系,也调节个性化协议通过创新激情对员工持续创新行为的间接影响。结论可为企业管理者从员工动机、情感和组织氛围等方面激发员工持续创新行为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金生 朱蔓菱
运用资源依赖理论,构建研发人员跨界行为、知识重构影响企业探索式创新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运用259份有效问卷通过层次回归、bootstrap等数据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研发人员跨界行为对探索式创新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证明环境动荡性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研发人员跨界行为能够显著提高高新技术企业探索式创新;研发人员跨界行为对探索式创新的影响主要通过知识重构介导;环境动荡性增强了研发人员跨界行为对探索式创新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沈克正
通过总结和分析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评价文献,发现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评价的6个维度——投入产出、创新过程、创新能动、市场导向、组织沟通和知识管理。基于上述6个维度,借助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提炼出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评价的关键维度,并系统分析了其对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
研发人员 创新绩效 评价维度 作用机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沈克正
通过总结和分析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评价文献,发现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评价的6个维度——投入产出、创新过程、创新能动、市场导向、组织沟通和知识管理。基于上述6个维度,借助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提炼出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评价的关键维度,并系统分析了其对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
研发人员 创新绩效 评价维度 作用机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沈克正
通过总结和分析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评价文献,发现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评价的6个维度——投入产出、创新过程、创新能动、市场导向、组织沟通和知识管理。基于上述6个维度,借助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提炼出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评价的关键维度,并系统分析了其对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
研发人员 创新绩效 评价维度 作用机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邓志华 肖小虹 张亚军
以组织创新成分理论、精神型领导理论和领导情景理论为依据,探讨精神型领导和职业召唤感等精神性因素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的动力作用以及儒家工作伦理的调节效应。通过企业调研获得268套领导-员工的有效配套问卷数据,统计分析表明:(1)精神型领导对研发人员的职业召唤感和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研发人员的职业召唤感对其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在精神型领导和研发人员创新行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3)儒家工作伦理调节了精神型领导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儒家工作伦理越明显,精神型领导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也越强;(4)儒家工作伦理还调节了职业召唤感在精神型领导和研发人员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儒家工作伦理较高时,精神型领导通过研发人员职业召唤感的中介进而对其创新行为的间接影响也随之增强,反之则减弱。研究结论拓展了基于精神性视角的创新行为动力机制及其边界条件研究。为管理者实践精神型领导、培育研发人员职业召唤感和加强研发工作伦理建设,从而有效激发研发人员的创新行为提供了理论借鉴和管理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研发人员和研发资本流动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以长三角为例
组织创新导向对研发人员创新绩效的影响——创造力与差错管理氛围的作用
研发人员心理授权与创新绩效:内在工作动机与控制点的作用研究
供应商网络技术多元化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分析
研发团队跨界活动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双刃剑”效应——团队反思的中介作用和授权领导的调节作用
财税激励政策对新能源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
个性化工作协议对员工越轨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
如何让研发人员“乐在其中”——营造促进创新的玩兴氛围
大规模个性化信息系统中的应答协议研究
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评价研究述评及展望——多维度个体评价研究的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