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93)
- 2023(6342)
- 2022(5329)
- 2021(4752)
- 2020(3921)
- 2019(8546)
- 2018(8609)
- 2017(15738)
- 2016(8605)
- 2015(9785)
- 2014(10024)
- 2013(9632)
- 2012(9302)
- 2011(8842)
- 2010(9047)
- 2009(8540)
- 2008(7977)
- 2007(7384)
- 2006(6856)
- 2005(6294)
- 学科
- 济(57104)
- 经济(57044)
- 管理(24545)
- 业(17495)
- 地方(16091)
- 方法(15462)
- 学(14206)
- 企(14075)
- 企业(14075)
- 数学(13245)
- 数学方法(13171)
- 地方经济(12059)
- 中国(11780)
- 业经(9765)
- 农(9624)
- 制(8703)
- 体(8288)
- 财(8179)
- 理论(7571)
- 融(7217)
- 金融(7210)
- 环境(6954)
- 经济学(6881)
- 银(6627)
- 银行(6609)
- 和(6529)
- 农业(6489)
- 行(6456)
- 发(5929)
- 策(5517)
- 机构
- 大学(133828)
- 学院(133205)
- 济(62522)
- 经济(61267)
- 研究(51070)
- 管理(47363)
- 理学(39862)
- 理学院(39368)
- 管理学(38718)
- 管理学院(38463)
- 中国(37492)
- 科学(29748)
- 京(28299)
- 财(27319)
- 所(26307)
- 研究所(23757)
- 农(22307)
- 中心(22072)
- 财经(21376)
- 江(21255)
- 经济学(20122)
- 经(19251)
- 范(18360)
- 业大(18151)
- 师范(18125)
- 院(17983)
- 北京(17855)
- 经济学院(17642)
- 农业(17356)
- 州(16367)
- 基金
- 项目(83177)
- 科学(65314)
- 研究(61262)
- 基金(60051)
- 家(52480)
- 国家(52067)
- 科学基金(43905)
- 社会(40273)
- 社会科(38035)
- 社会科学(38027)
- 省(32395)
- 基金项目(30989)
- 教育(28158)
- 划(26765)
- 自然(26700)
- 自然科(26077)
- 自然科学(26067)
- 自然科学基金(25590)
- 资助(24567)
- 编号(24393)
- 成果(20912)
- 发(18939)
- 重点(18920)
- 部(18269)
- 课题(17691)
- 国家社会(17024)
- 创(16389)
- 教育部(15742)
- 发展(15563)
- 创新(15417)
共检索到2145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贺京同 那艺 董洁
从古典到新古典经济学是对个体行为动机研究的抽象化突破,而从新古典到行为经济学是对个体行为动机研究的异质化突破。行为经济学通过在经济学中纳入对异质经济行为动机的研究,而使得以同质经济理性为基本假定的新古典经济学成为其特例情形,因此行为经济学不是区别于新古典经济学的边缘学派或颠覆性理论,而是以新古典理论为核心的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最新前沿理论。
关键词:
经济理论的创新 抽象化突破 异质化突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亮 朱宪辰
经济学家很早就对心智问题进行探讨。本文在简述F.A.Hayek的《感觉的秩序》基础上,梳理North等人"共享心智模型"、青木昌彦的"主观博弈模型"、Christoph Engel的"启发式模型",最后对其进行评述。
关键词:
心智 行为学习 制度 跨学科研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姜涛
在行为经济学范式看来,构成一个决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决策的情景因素、个体的偏好结构和个体的信念特征,在此基础上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决策模型。本文是一个基于行为经济学范式的综述,目的在于以个体决策中的情景因素、偏好结构和信念特征为核心,将与个体决策相关的各种要素综合起来,进行一个精要的综述,同时提出相关的经典决策模型,以期使读者能够对行为经济学关于个体决策的研究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和把握。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肖经建
本文介绍近年来消费经济理论在美国的一些新的发展,主要介绍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心理学教 授卡利门的前景理论。另外也介绍了两个结合心理学和经济学理论研究消费经济行为的实例。本文希望对那些对行为经济 学感兴趣的消费经济学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
行为经济学 消费经济行为 效用函数 决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继云
经济学的行为研究总的来说遵循由隐含的、先验的幕后假设逐步走向台前的路径。以对主流经济学的经济人行为假设的修正为起点,行为研究的枝蔓逐渐扩散开来,并在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等分支中扎根,从多角度认识经济行为的细微末节,将经济学研究推向更为微观的领域,逐步实现向有限理性的真实经济活动面貌回归。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汪丁丁
经济学“理性”假设只是关于人类行为的三种主要的理性假设之一 ,这些假设的目的是要理性地解释被观察到的各种“行为” ,从而对行为赋予意义。对于人类行为的另外两种理性化方法是 :行为学意义上的理性假设和现象学意义上的理性假设。在过去二十年里 ,由于大量的脑科学实验数据的积累 ,关于身体的现象学研究 ,呈现出与基于认知科学的行为学研究的合流趋势 ,构成了一个新的理解人类理性的框架。这篇文章旨在说明这一新的理解框架 ,并试图进一步界定经济学理性假设的适用范围。
关键词:
行为学 脑科学 神经元经济学 心理学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严维石
小群体中互惠行为是常见的交往方式,因其司空见惯和跨学科特性使其背后行为机理并未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实际上,它伴随人类社会而生,先于市场交易机制而存在,是更加古老的交往机制。依附于人的社会性与生理性特征,它在一定范围内一直存在着,并且比市场交易机制更加有效。与市场交易机制不同,它不需要划分产权,也没有交割环节,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自我执行机制。施惠者的行为成本低廉,而受惠者获益则较高,施惠者与受惠者的成本与收益分立且不对称催生了互惠行为。互惠行为者的心理账户是小群体互惠行为的行为经济学机制,它可以有效抑制互惠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小群体中当事人较高频率的互动也有助于限制其机会主义行为。除了效率之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少安 姜树广
朋友(恋人)是关系产品的主要供给者,对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选择的双向性涉及丰富的人类情感,朋友(恋人)选择与普通商品的决策模式显著不同。以婚姻市场双边匹配模型为基础,以基于信念依赖动机的心理博弈理论为工具构造的模型可用于部分解释朋友(恋人)的选择行为。个体建立朋友(恋人)关系的行动决策,取决于对对方特征的偏好程度、个体的自信程度以及关于对方是否喜欢自己的概率信念引发的心理状态。个体按照阈值穿越条件做出行动选择,物质效用和心理效用共同构成穿越条件的因素。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袁锐
社会进步和个体目标欲望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社会越进步,人的目标也就越高,而人的目标不断提高,也就推动了社会的不断进步。当财富既有工具意义,又有目的意义时,对于财富的追逐就是永恒的。那么,财富是怎样成为工具和目的的统一体的,为什么会使具有主动性、能动性、活生生的人会被死的财物所统治呢?本文从人的行为动机、社会的价值取向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华新
201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被授予理查德·塞勒,以表彰其在行为经济学研究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塞勒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经济决策分析,分析经济主体在进行经济决策时的思维活动和行动模式,通过分析有限理性、有限自制力和社会偏好等因素对个体决策行为的影响,塞勒揭示人类特征如何系统性地影响个人决策以及由此导致的市场结果,为建立和完善增进社会福利的制度和措施提供了新的契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鹏梅 李慧明
废弃物处理是当前经济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市场手段实现废弃物资源化是较为理想的途径。本文从微观企业视角出发,引入复合产出、废弃物交换追加成本的概念,运用微观经济学中的厂商均衡理论,解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资源化的基本原理,让市场说出生态真理,弥补了产业共生理论的经济学基础不足的缺陷。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蒋军锋 殷婷婷
行为经济学兴起有助于主流经济学形成层次更高的逻辑演绎体系。本研究探讨其对主流经济学基础的影响,认为:(1)他涉偏好与概率框架下的传递性公理弱化为有限理性提供了公理化基础;(2)使人类经济循环过程扩展到"土地加劳动到商品再到劳动"图式;(3)异质性引发的互补性使得在选择空间中平移局部框架形成全局(一般)框架的途径不再可行;(4)局部框架和一般框架的联系基础转化为描述人类选择的局部框架的形式不变性。行为经济学使得基于人类个体选择行为的可传递性的主流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一致性遭到破坏,同时也提供了基于个体选择行为的局部描述框架的形式不变性来重建主流经济学理论体系一致性与自洽性的方法与途径。本文对促进现代...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闫威 黄文凤 刘艳春
近30年来,在行为经济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的交界地带产生了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人事经济学。本文对行为经济学与人事经济学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梳理,从激励机制的角度分析了人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阐述了行为经济学中的个体偏离标准模型对人事经济学的应用,从薪酬管理视角分析了公平、互惠、不平等因素对人事经济学的影响。
关键词:
人事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 发展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周业安
文章首先把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划分四个阶段,并分别阐述了每个阶段的主要理论贡献。其次,文章认为,行为经济学对经济学的理论贡献可以归结到两个方面:一是有限理性;二是社会偏好。有限理性有可能替代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说,而社会偏好理论则通过引入人的社会性,一改新古典经济学完全忽略人的社会性的做法,从而将经济学引入一个崭新的方向。从这个角度讲,行为经济学在未来完全有可能成为经济学发展的引领者。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那艺 贺京同
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的兴起及其对新古典理论的内涵拓展是西方经济学近几十年来的重要演进特征。二者由于具有相似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经常被相提并论甚至混同。但回顾二者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它们尽管在研究起点上相似,但在理论与政策归宿上各异。其中,实验经济学主要在市场层面上检验交易结果与新古典理性模型是否一致,以及如何渐趋一致,所以理论上仍接受理性模型对市场均衡的表述方式,政策上提倡围绕交易机制进行市场设计以促进有效均衡的实现;与之相对,行为经济学主要在个体层面上检验选择行为与新古典理性模型是否一致,以及为何不一致,所以理论上强调基于心理学等自然科学证据来构建更符合现实的个体描述性模型,政策上提出应针对个体决策情境实施"助推技术"以提升市场设计的有效性。这些讨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西方经济学近几十年的演进趋势与分野,为我国当前的经济问题研究及经济理论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行为经济学 实验经济学 经济心理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