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66)
- 2023(8644)
- 2022(7197)
- 2021(6779)
- 2020(5543)
- 2019(12314)
- 2018(12032)
- 2017(23260)
- 2016(12603)
- 2015(13832)
- 2014(13890)
- 2013(13100)
- 2012(12224)
- 2011(11048)
- 2010(11512)
- 2009(10988)
- 2008(9936)
- 2007(9153)
- 2006(8419)
- 2005(7676)
- 学科
- 济(42368)
- 经济(42301)
- 管理(37699)
- 业(35486)
- 企(29152)
- 企业(29152)
- 融(26169)
- 金融(26162)
- 银(24231)
- 银行(24218)
- 行(23558)
- 中国(20644)
- 财(16224)
- 制(15229)
- 农(14959)
- 方法(14681)
- 数学(12663)
- 数学方法(12466)
- 地方(11742)
- 中国金融(11216)
- 业经(10907)
- 体(10310)
- 务(10221)
- 财务(10177)
- 财务管理(10161)
- 农业(9871)
- 策(9848)
- 企业财务(9738)
- 理论(9095)
- 贸(8980)
- 机构
- 学院(168486)
- 大学(164808)
- 济(70681)
- 经济(68938)
- 管理(63779)
- 研究(57551)
- 理学(53727)
- 理学院(53202)
- 管理学(52339)
- 管理学院(52020)
- 中国(52017)
- 财(37455)
- 京(34238)
- 科学(31902)
- 中心(29356)
- 财经(28237)
- 所(28176)
- 农(27924)
- 江(27290)
- 经(25541)
- 研究所(25158)
- 银(22466)
- 业大(22362)
- 州(22015)
- 银行(21741)
- 农业(21603)
- 北京(21586)
- 经济学(21545)
- 融(21110)
- 范(21102)
- 基金
- 项目(106874)
- 科学(84652)
- 研究(82454)
- 基金(76951)
- 家(65747)
- 国家(65120)
- 科学基金(56290)
- 社会(51756)
- 社会科(49097)
- 社会科学(49089)
- 省(42434)
- 基金项目(39388)
- 教育(38017)
- 划(35189)
- 编号(35062)
- 自然(34931)
- 自然科(34190)
- 自然科学(34181)
- 自然科学基金(33597)
- 资助(32162)
- 成果(30012)
- 课题(24847)
- 重点(23824)
- 部(23647)
- 发(23468)
- 创(22661)
- 性(21987)
- 项目编号(21621)
- 创新(21122)
- 国家社会(21031)
共检索到272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姚玲玲 孙璐
金融是当代经济的核心,对经济的影响是重大的。但金融作为如此重要的存在却蕴含着各种各样的风险。金融泡沫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之一。投资人是金融的主体,而现实是投资人的投资心理和投资决定、标准和个体往往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偏差。金融泡沫的形成和催化离不开个体行为偏差这一因素。文章从对个体行为偏差和金融泡沫的分析、个体行为偏差与金融泡沫的联系和对策几个方面展开思考。
关键词:
个体行为偏差 金融泡沫 非理性 群体效应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冯校明 吴星南
泡沫经济、泡沫金融与泡沫政绩冯校明,吴星南自80年代以来,控制信贷规模和调整信贷结构,几乎成了每年金融方针的主要内容,也成了各行社金融工作的主要任务。其原因在于投资规模膨胀、资金需求猛增,拉动剧烈的通货膨胀这种恶性循环始终未能得到有效的治理。但是,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金雪军 蔡健琦
行为金融 (behavioralfinance)结合了心理学与金融学的研究 ,认为人具有启发式 (heuristic)和框架依赖(frame -dependence)两大类心理决策偏差 ,从而在金融市场上造成了用标准金融理论难以解释的异常(anomalies)现象。基于行为金融理论中的决策偏差 ,并结合经济学理性假设中的理性行为假设和有限理性假设 ,提出相对理性的概念。
关键词:
行为金融 启发式 框架依赖 相对理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晓蓉
从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狂热”到近年来各国的股市和房地产泡沫,投机泡沫事件层出不穷,大多以崩溃告终并对经济产生了不良影响。然而,金融理论界和实务界至今尚未得出“泡沫”的公认定义,普遍的说法是美国经济学会前会长Kindleberger对泡沫的描述:“一种或一系列资产的价格在一个连续过程中陡然上涨,开始的价格上升会使人们预期价格还会上涨,于是又吸引了新的买主——这些人一般只是想通过买卖牟取利润,而对这些资产本身的使用和产生盈利的能力是不感兴趣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林 万义麟
文章从经济和科技背景剖析国内互联网泡沫产生的原因,从投资者行为和公司行为两个方向对互联网泡沫进行实证研究,对于借鉴美国互联网泡沫和防范危机,对于A股泡沫进行有效的监测和合理引导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互联网泡沫 行为金融 非理性泡沫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杨晓兰
金融市场的历史和现实经验表明资产价格泡沫的膨胀与过剩的流动性和正向的经济预期有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设置四组不同流动性条件、分红条件的实验室资本市场,利用实验数据检验了流动性过剩和高分红预期对资产价格泡沫膨胀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流动性过剩和高分红预期是推动资产价格泡沫膨胀的两大要素,但流动性因素对价格泡沫的影响更具有独立性和主导性:无论分红预期高还是低,流动性过剩都会带来显著的价格泡沫。此外,在流动性不足和低分红预期的条件下市场会出现负泡沫。结合行为金融理论,我们认为价格泡沫的膨胀来源于交易者固有的认知偏差,流动性过剩为认知偏差转化为市场定价偏差提供了条件,而高分红预期...
关键词:
资产价格泡沫 实验经济学 认知偏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邱奕奎 安宜 胡运权
行为金融学从投资者非理性的角度揭示资产泡沫的生成机理,为泡沫理论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从利空和利多两个方面考查投资者行为因素的影响,从而构造出非理性投资泡沫模型,并利用我国股市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
投机泡沫模型 行为金融 非理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建
论日本金融政策与“泡沫经济”(上)陈建1995年可谓是日本金融界的多事之秋:年初,东京协合信用合作社和安全信用合作社宣告倒闭,由东京共同银行(由日本银行和其他民间银行共同出资成立)全面接管;7~8月,宇宙信用合作社,兵库银行和木津信用社相继破产;9月...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建
论日本金融政策与“泡沫经济”(下)陈建三、"泡沫经济"对日本金融界的影响日本泡沫经济破灭至今已经5年了。1994年末日本官方曾作出判断:1993年10月为"平成萧条"的谷底(该年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0.2%)。言外之意,此后即可复苏。但是从19...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虹
日本的金融政策与泡沫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陈虹本文以日本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资产价格的异常变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金融政策中官定利率操作、货币供应量中间目标操作的变化,揭示金融政策与资产价格变动的关系,说明在金融政策环境变化的背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剑 陈烨 李崇光
本文构建了商品期货市场"泡沫综合指标"和归因分析模型,测度了2006~2015年我国商品期货市场价格泡沫整体水平和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商品金融化对商品价格泡沫形成机制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近10年我国商品期货市场价格泡沫程度总体可控,剧烈泡沫现象主要发生于2008~2011年金融危机期间;(2)我国商品期货市场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金融化特征,股票指数与商品价格泡沫水平存在显著的负向关联,我国股票市场与商品市场表现出"此消彼长"的资本轮动关系;(3)金融因素对商品价格泡沫形成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的复杂特征,金融因素对商品价格泡沫形成机制的影响程度弱于宏观经济因素。本文认为,准确评估和科学防范商品金融化现象及其对商品定价机制的潜在影响,对于推进商品期货市场和商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宫玉松
泡沫属股市常态,但与境外成熟市场不同的是,中国股市泡沫呈现出结构性尤其制度性泡沫的特征。造成中国股市泡沫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但这些因素在不同时期的重要性显著不同,其中不变的和决定性的因素是制度,尤其退市制度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监管制度和地方政府过度保护行为,这是绩差股成为狂热投机对象和泡沫膨胀的根源。因此,治本之策不是大幅增加股票供给,也不是推出注册制和做空机制,更不是让股市暴跌,而是厉行退市,这是中国股市走向规范成熟的关键。但退市是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需要决策部门和监管部门拿出智慧、决断和勇气。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宫玉松
泡沫属股市常态,但与境外成熟市场不同的是,中国股市泡沫呈现出结构性尤其制度性泡沫的特征。造成中国股市泡沫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但这些因素在不同时期的重要性显著不同,其中不变的和决定性的因素是制度,尤其退市制度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监管制度和地方政府过度保护行为,这是绩差股成为狂热投机对象和泡沫膨胀的根源。因此,治本之策不是大幅增加股票供给,也不是推出注册制和做空机制,更不是让股市暴跌,而是厉行退市,这是中国股市走向规范成熟的关键。但退市是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需要决策部门和监管部门拿出智慧、决断和勇气。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程道金 成力为
构建企业家和贷款人的非对称演化搏弈模型,分析金融摩擦约束下代理人群体决策与资产泡沫的联系,探索资产泡沫产生的微观机理。研究发现:金融摩擦对代理人群体的影响是异质的,但都会导致资本配置扭曲;资产泡沫产生是代理人在金融摩擦冲击下,个体短期非理性在羊群效应和传染效应作用下引致的群体非理性;贷款人对资本高租金追求是资本泡沫产生的根源,但企业家为资产泡沫膨胀提供了资本支持;资产泡沫产生源于经济个体的最大化目标与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的背离。金融摩擦为资产泡沫产生提供了外生条件,切断资产泡沫产生路径的有效方式是提高金融市场效率和完善金融市场功能。
关键词:
金融摩擦 资本配置 演化博弈 资产泡沫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卉
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MarketHypothesis,简称EMH)是经典经济学的基础,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法玛在1970年提出的。它的提出为现代资本市场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石。但是自从有效市场假说被正式提出后,30多年来围绕EMH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经济学家们在不断发现支持有效市场假说证据的同时,也碰到了一些相悖的现象,这些异象向这一假设提出了有力挑战。本文通过详细阐述有效市场假说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理论上和现实经济中出现的与有效市场假说相悖的现象,探讨行为金融学的思想是否从根本上解释了这一现象。
关键词:
有效证券市场假设 随机游走 行为金融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