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14)
2023(19148)
2022(16315)
2021(15069)
2020(12593)
2019(28346)
2018(28226)
2017(53158)
2016(29252)
2015(32428)
2014(31983)
2013(31328)
2012(29169)
2011(26526)
2010(26558)
2009(24161)
2008(23460)
2007(20865)
2006(18362)
2005(16202)
作者
(86572)
(72076)
(71545)
(67758)
(45824)
(34662)
(32261)
(28245)
(27463)
(25758)
(24468)
(24426)
(23196)
(22869)
(22384)
(22057)
(21500)
(21379)
(20767)
(20653)
(18179)
(17900)
(17499)
(16529)
(16225)
(16054)
(16026)
(15930)
(14579)
(14388)
学科
(114235)
经济(114111)
管理(82822)
(80516)
(64712)
企业(64712)
方法(46320)
数学(39427)
数学方法(39002)
中国(34722)
(33892)
地方(28266)
(27447)
业经(27286)
(26933)
农业(23135)
技术(22986)
(22748)
(21024)
贸易(21006)
(20303)
(20157)
银行(20078)
(19299)
理论(19292)
(18954)
金融(18946)
环境(18897)
(18004)
(16236)
机构
大学(407540)
学院(407251)
(159981)
管理(157347)
经济(156487)
研究(144460)
理学(135641)
理学院(134032)
管理学(131593)
管理学院(130858)
中国(107237)
科学(92294)
(88240)
(78041)
(74303)
(72302)
研究所(67974)
业大(66752)
中心(65005)
(61772)
农业(61284)
财经(57179)
北京(55833)
(55024)
师范(54340)
(52682)
(52038)
(49660)
经济学(47043)
技术(45507)
基金
项目(281863)
科学(220120)
研究(201999)
基金(201914)
(179307)
国家(177769)
科学基金(150760)
社会(126053)
社会科(119316)
社会科学(119288)
(112275)
基金项目(107458)
自然(99392)
自然科(97078)
自然科学(97051)
自然科学基金(95310)
(94768)
教育(92278)
资助(81916)
编号(81661)
成果(65755)
重点(63648)
(63375)
(61461)
(60561)
课题(57511)
创新(56901)
科研(53868)
计划(52779)
国家社会(51568)
期刊
(178744)
经济(178744)
研究(119808)
中国(86785)
学报(72832)
(71073)
科学(64524)
管理(58675)
大学(53822)
(53166)
学学(50719)
教育(50046)
农业(48502)
(37343)
金融(37343)
技术(35158)
业经(31268)
经济研究(28507)
财经(27152)
(25788)
(23326)
问题(23135)
科技(22427)
图书(21636)
(20316)
技术经济(19602)
业大(19374)
商业(18586)
理论(18420)
资源(17763)
共检索到609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景秀丽  
个体用户创新及其无偿发布模式是近年来开放式创新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从个体用户无偿发布的影响作用角度出发,采用内容分析法提取了个体用户创新无偿发布影响效应的正向维度和负向维度,通过定量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两个影响效应维度并确定了各维度的具体内涵,从而拓展和丰富了个体用户创新领域的研究视角和理论意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景秀丽  
用户创新激励策略是开放式创新领域的热点,是企业吸引外部创新源的核心问题。其中,企业用户作为特殊的用户群体具有不同于个体用户及社团用户的创新特质。本文聚焦于IT行业企业用户创新无偿发布现象,基于质性研究分析单方创新条件下的企业用户创新无偿发布意愿,在此基础上提取影响变量并建立模型,探究企业用户创新无偿发布意愿的影响条件及发布后的影响效果,从而为激励企业用户将创新成果无偿发布提供有效策略,旨在提升企业用户创新领域的理论内涵并丰富企业用户创新实践领域的探索性研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向先  耿荣娜  郭顺利  
[目的/意义]分析政务新媒体用户信息采纳行为,识别其关键影响因素,优化和引导政务新媒体用户信息采纳行为,为政务新媒体运营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建议。[方法/过程]首先借鉴IAM模型理论,结合政务新媒体特点分析政务新媒体用户信息采纳行为,然后利用文献综述法和DEMATEL方法识别其关键影响因素,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结果/结论]政务新媒体用户信息采纳分为信息搜寻和整合、信息选择和评价、用户吸收和利用以及采纳后阶段行为4个阶段。信息服务质量、信誉和影响力、用户认知水平、政务信息专业性、信息组织成效、政务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星  唐宇钥  王圆圆  肖泉  
社会化媒体内容生产者经常对信息资讯的标题进行精心编排以吸引用户。本文通过机器学习、Tobit模型和实验的方法,探讨了“标题党”对用户信息互动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标题党”能够带来更多的点击,但是会减少用户的分享。好奇心在“标题党”刺激点击的正向作用中起到了中介作用,受评忧虑在“标题党”对分享的负向作用中起到了中介作用,而感知操纵意图与感知可信度在“标题党”对点击与分享的影响关系中起到了连续中介作用。此外,还探索了这些中介效应的边界条件,发现了网络信息素养在其中发挥了调节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标题党”双刃剑效应的理解,也为社会化媒体平台、内容生产者和用户提供了实践启示。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石磊  
数字平台为用户与开发者之间的沟通提供了条件,不同开发者之间为了赢得更多的用户参与,不得不展开创新竞争。个体开发者作为数字平台的参与者之一,日益成为功能升级和价值供给的重要力量。目前,学术界对于平台价值创新的探讨多聚焦于组织开发者,较少从个体开发者角度进行研究。以个体开发者的价值供给作为研究对象,从插件更新视角分析用户参与对价值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用户参与有利于数字平台价值创新。在用户参与和价值创新关系之间,个体开发者的同类功能竞争存在遮掩效应,个体开发者的互补功能供给存在中介效应。与同类功能竞争相比,个体开发者进行互补功能供给对于促进数字平台价值创新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对于平台创新、平台治理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阳长征  
为了探索社交媒体用户黏性、情感负荷和信息共生之间动态影响机制,本文使用2015—2020年我国具有代表性的11起突发事件面板大数据,以新浪微博社交平台为例,采用向量自回归(vector autoregression,VAR)、面板数据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对用户黏性、情感负荷和信息共生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在信息共生过程中,情感负荷和用户黏性对信息共生的冲击影响效应均较大,且情感负荷的影响大于用户黏性的影响;在情感负荷波动中,情感负荷自相关效应的影响最大,信息共生和用户黏性的冲击影响较大。(2)用户黏性对信息共生的边际影响大于情感负荷的边际影响,信息共生对情感负荷的边际影响大于用户黏性的边际影响,情感负荷对用户黏性的边际影响大于信息共生的边际影响。(3)情感负荷对信息共生波动的贡献率大于用户黏性的贡献率,情感负荷对用户黏性波动的贡献率大于信息共生的贡献率,信息共生对情感负荷波动的贡献率大于用户黏性的贡献率。(4)情感负荷、用户黏性和信息共生之间的相互影响效应,在不同人口统计学群体间存在差异。根据研究结论,可制定有针对性的情感引导策略以及危机信息共生行为的管控和预防措施。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亚丽  范逢春  
[目的/意义] 分析社交媒体用户数字囤积行为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与层级结构,为国内外学者进一步探究社交媒体用户数字囤积行为问题提供价值参考,为社交媒体运营商减少用户数字囤积行为提供干预策略。[方法/过程] 基于MOA理论,从动机、机会和能力3个维度提取要素,结合改进的DEMATEL-ISM-MICMAC对社交媒体用户数字囤积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影响程度打分,确定关联路径,划分层级模型,并建立“驱动力—依赖性”结果分析图。[结果/结论]在DEMATEL的计算结果中,其中心度较高和影响度较高的因素与ISM中的根源层因素以及MICMAC中所得出的独立群因素在影响性质上具有一致性,且进一步发现改进的DEMATEL-ISM-MICMAC对社交媒体用户数字囤积行为影响因素之间的识别和内部关联存在交互关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新元  方文琪  卢泉  樊雅睿  
[目的/意义]针对用户倦怠行为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在不同学者的观点下存在一定的差异,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分析哪些因素对用户倦怠行为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揭示用户倦怠行为的前因。[方法/过程]文章运用元分析技术对57项研究58个独立样本中的171个效应值进行整合分析,通过严格的数据编码过程对众多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合并以探究影响程度,并从情境因素和测量因素两个方面讨论影响因素与用户倦怠行为之间的调节效应。[结果/结论]结果表明,认知性因素、情感体验性因素、态度性因素、社会性因素和技术性因素对用户倦怠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局限]本研究所纳入的实证文献数量较少;自变量的类型有待丰富。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晰巍  贾若男  王雷  韦亚楠  
[目的/意义]探究社交媒体用户转移行为的影响因素,拓宽社交媒体用户行为的研究范围,以期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并对社交媒体运营商提高服务质量、增加用户粘性提供借鉴。[方法/过程]基于期望确认理论、沉浸理论以及信息系统成功模型构建理论模型,重点关注社交媒体系统质量、信息质量、服务质量、沉浸体验以及用户社交媒体使用满意度是否会以及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用户转移行为。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得数据,利用SPSS和AMOS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假设的验证。[结果/结论]通过分析可知社交媒体系统质量、信息质量、服务质量以及沉浸体验对用户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而用户满意度负向影响转移行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钟边  
为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行为,更好地实施政务公开,服务企业,提高办事效率,国资委于2月26日发布了《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工作指引》,该指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指引》对国有产权无偿划转的双方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布林  薛冬  杨克  
[目的/意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社交媒体信息的可信度最为关键,严重影响社交媒体用户行为。而用户行为直接决定公共事件信息传播效果。当前大多数的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行为分析方法是量化、跟踪单个用户的网络行为,但是无法总体衡量媒体用户行为变化趋势。为此,文章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事件为例,对该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社交媒体用户的相关信息行为进行研究。[方法/过程]选取某市某高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Likert五级量表作为测量工具,依据调查问卷调查者对测量项目的认同程度,设计调查问卷变量测量量表。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并检验整体模型适配度,通过临界比率方法检验所建立模型的显著性,深入探究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社交媒体用户的信息行为。[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事件相关信息过量推送与分享易造成用户的心理抗拒情绪;事件信息质量决定了用户的信息行为;用户的危机信息采纳行为与风险感知存在负向影响;积极性信息的用户转发概率更高。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廖俊峰  陈天歌  陈旭  
【目的/意义】旨在对社交媒体用户流动原因进行分析,为企业进行社交媒体探索提供更充分的理论依据,为用户带来更多生活便利和使用体验的改善。【方法/过程】以技术接受模型、使用与满足理论、媒介依赖与媒介需求理论、六度分隔理论与150法则为基础,构建社交媒体用户流失模型,并通过对70名用户的深度访谈和300份问卷加以验证。【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各社交媒体间的特征差异是造成用户流动的核心因素,同时以探索性研究思路预测了中国社交媒体发展趋势。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郭伟  王洋洋  梁若愚  郑庆  邱泽成  安蔚瑾  
开放社区中的用户交互反馈是用户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需求满足理论,研究其他用户反馈对个体创新贡献度的影响。结合典型开放式产品设计社区——Local Motors平台,采用数据挖掘方法,从数量、质量和情感3个方面研究开放式创新社区中FOU对个体创新贡献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反馈数量和质量均对个体创新贡献度有显著影响,其中反馈次数对个体创新贡献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反馈率和反馈人员多样性对个体创新贡献度有显著负向影响,反馈长度和反馈支持文件对个体创新贡献度没有影响,正向情感倾向在用户反馈和个体创新贡献度之间无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孟猛  朱庆华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探究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为移动社交媒体运营商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强用户黏性,洞察用户真正兴趣和心理需求,培养用户习惯等提供决策参考。[方法/过程]本文整合扩展的ECM-ISC模型、自我决定理论及习惯,构建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概念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并设计调查问卷;针对微信用户进行纸质问卷调查,共回收234份有效问卷,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分析数据,在排除共同方法变异的影响下,对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进行评估,并对研究假设和调节效应进行验证。[结果/结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朱侯  
本文主要以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对用户的隐私心理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建立了隐私关注的集成模型。研究表明:在线用户隐私心理中,隐私关注是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根据已验证的隐私心理相关构念与隐私关注的关系,这些构念可以分为前因变量(隐私经历、隐私意识、个性差异、人口统计学特征、文化)、结果变量(规章、行为反应)和调节变量(隐私计算、信任)三类;已有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也相应的分成前因变量研究、结果变量研究和调节变量研究三个类别。已有的研究在验证各隐私心理构念与隐私关注之间的关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用户隐私关注的动态变化机理、群体隐私关注等方面的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