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75)
2023(6576)
2022(5517)
2021(4923)
2020(4180)
2019(9134)
2018(9318)
2017(17231)
2016(9679)
2015(11005)
2014(11277)
2013(10665)
2012(9895)
2011(8975)
2010(9128)
2009(8691)
2008(8568)
2007(8000)
2006(7001)
2005(6618)
作者
(27945)
(23532)
(23204)
(22364)
(14850)
(11072)
(10589)
(8959)
(8844)
(8447)
(8027)
(7899)
(7730)
(7638)
(7513)
(7151)
(6959)
(6935)
(6783)
(6582)
(6027)
(5788)
(5724)
(5432)
(5348)
(5267)
(5208)
(5121)
(4766)
(4700)
学科
管理(33889)
(33270)
经济(33189)
(27644)
(24385)
企业(24385)
(13658)
(13075)
方法(11498)
(10537)
中国(10317)
(9441)
数学(9282)
数学方法(9149)
业经(8818)
(8064)
(7905)
银行(7886)
体制(7796)
(7601)
财务(7571)
(7559)
财务管理(7550)
(7431)
金融(7424)
企业财务(7148)
理论(7126)
(6361)
环境(6073)
(5868)
机构
大学(138153)
学院(137978)
(54468)
经济(53121)
管理(49807)
研究(47486)
理学(41971)
理学院(41521)
管理学(40787)
管理学院(40528)
中国(36590)
(30459)
(29414)
科学(27536)
(23818)
财经(22826)
(22584)
(22573)
中心(21638)
研究所(21194)
(20517)
业大(19342)
北京(18281)
农业(17631)
(17597)
(17523)
师范(17292)
(17179)
经济学(17072)
财经大学(16762)
基金
项目(89724)
科学(70693)
研究(67689)
基金(64548)
(56046)
国家(55580)
科学基金(47432)
社会(43204)
社会科(40834)
社会科学(40828)
(35496)
基金项目(33393)
教育(31962)
(29734)
自然(29244)
自然科(28545)
自然科学(28536)
自然科学基金(28031)
编号(27586)
资助(26091)
成果(24302)
(22691)
重点(20656)
课题(20479)
(20356)
(18804)
(18759)
(18061)
国家社会(18032)
创新(17663)
期刊
(64869)
经济(64869)
研究(43314)
中国(33426)
(26044)
学报(22236)
(21509)
管理(20444)
科学(19554)
教育(18665)
大学(17377)
学学(16355)
(14382)
金融(14382)
农业(13954)
技术(12205)
财经(12132)
(10433)
业经(10259)
经济研究(10026)
问题(8197)
(7192)
(6706)
财会(6567)
(6407)
会计(6352)
科技(6275)
职业(6256)
理论(6188)
(5984)
共检索到2173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玉玲  程瑜  
在复杂的经济活动乃至社会生活中,个体目标偏好的理性行为常常导致集体的非理性结果。这个逻辑背反不仅增大了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与制度转换成本,而且使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集体秩序遭到破坏。以"经济人"理性假设所出现的非理性结局为主线,通过对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两者存在若干背反的多视角归拢和整合,探究其非合作博弈所致冲突的理性内因,寻求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洽和的边界与均衡基点,以期通过"重典"与高效率的制度实施,实现两者在制度规制框架内的契合与对接。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少伟  
在市场博弈中,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策略安排本是一种理性选择,但这种理性选择并不一定总能实现自身收益最大化,有时这种个体理性可能会导致集体非理性的结局。本文通过对威海市金融竞争和维权过程中因银行自利行为导致信贷风险产生、爆发并最终使金融债务大量悬空的个案描述,分析"囚徒困境"现象是导致这一非理性均衡结果的主要原因,指出类似的"囚徒困境"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可以通过检查和监管等手段减少或避免发生。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劲颖  
个体理性与整体的非理性在1998 年以来的中国经济中得到了印证。经济回落中, 个体的理性选择———个人悲观预期, 导致整体的非理性选择———社会悲观预期, 并强化了经济回落; 宏观调控中, 个体的理性选择———每一个政策都有其出台的深刻背景, 导致整体的非理性选择———从整体效果看, 各个政策相互抵消, 难以达到改变悲观预期的目的。悲观预期是当前中国经济的问题所在。政府的任务是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合适的货币政策, 并配合以其他政策———社会保障及政治承诺, 引导社会公众改变悲观预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同琴  
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通常情况下总是相互矛盾的。作为市场的参与主体,只有规范竞争行为,畅通信息渠道,培养合作观念,才能达到“双赢”的局面。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大安  
金融市场化引发了投资选择行为的不确定性。个体在金融市场化进程中的非理性选择行为是由政策、信息和环境等不确定性导致的。本文简要分析了新古典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有关理性选择和非理性选择的基本思想,通过对金融市场中的个体非理性选择一般模型的分析,重点探讨了金融市场化进程中的个体非理性选择受政策因素影响的复合函数模型,力图在理论层次上概要说明金融市场化进程中的个体非理性选择的成因过程及其机理。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马荟  苏毅清  王卉  周立  
村庄原子化背景下,重塑村社成员集体意识、培育集体观念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S省Y村为例,探讨了乡村精英在引导成员个体理性、重塑村社集体理性中的重要作用。文章发现:乡村精英扮演着村庄发展推动者、村内矛盾调节者、村落话语塑造者的三重角色,可以通过资源注入、信息传达、制度约束、礼俗规范、榜样与示范的形式,在激发、调解、整合成员个体理性的过程中,推动村庄资源整合、成员矛盾的调解以及共同话语的塑造,进而推进村社集体意识的发育和形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贯一  
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加强合作和协作,必须由个体理性走向集体理性;集体理性的企业群体需要某种组织形式实现科学治理,使其具有活力和执行力,于是企业协会就应运而生;企业协会的功能是通过"集体实施"来发挥的。河南省银行业协会的实践表明:银行业协会不仅具有较强的行业管理功能,并且具有对客户的信誉建设功能,较好地克服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问题,企业协会已经成为与市场、国家、企业并列的有效社会治理方式。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韩超  
许多研究表明,社会性规制失效已不是简单的投入不足问题,其背后蕴藏的深刻动因值得我们探析,本文从规制权利的纵向配置出发,对Fredriksson&Gaston(2000)模型进行调整,分析并比较了规制集权与规制分权的均衡结果,并结合中国社会性规制现实分析造成社会性规制失效的可能动因。研究表明,在一定假设下,规制集权与分权都可以达到最优的均衡。结合中国社会性规制体制制度特征,本文认为,调整地方政府的目标函数及其行为,畅通公众偏好表达渠道是提高规制决策与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中国社会性规制体系完善的初步设想。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淀  孔霞  顾建平  
本文以中国苏南地区648个水稻种植农户为样本,引入分布函数为指数(exponential)分布的损害控制模型(damagecontrolmodel),研究了水稻种植农户施用农药的边际生产率,并利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过量施用农药的主要因素。损害控制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农药的边际生产率接近于0,表明调查地区水稻种植农户已经过量施用农药。二元Logit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肥沃土地比例低、农业收入比例高以及兼业的农户,其过量施用农药的可能性较高;参加过政府(组织)举办的农药知识培训、知道禁用农药种类的农户,其过量施用农药的可能性较低。导致农户过量施用农药的本质原因是损失厌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丁晓安  
规则分析和处境分析的割裂及单极化,导致了"囚徒困境"和"经济人"理性的悖论;主流经济学关于人性的普适主义假定和成本收益分析严重脱离了人的社会性;决定人的行为动机和选择集的约束条件和情景因素是多重的。认清具体的分析对象在特定环境下的约束条件,对个体动机和集体选择的分析才是统一和符合现实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得前  
本文论述了海洋渔业资源中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矛盾产生的根源,指出并分析了协调这些矛盾的措施:一是限制渔船的数量,二是采取各种措施恢复海洋渔业资源,三是实施配额捕捞制度。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完善这些措施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史文雷  魏云凤  阮平南  
合作剩余的创造和分配是网络组织存在并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基于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条件论证了合作剩余分配所必须满足的约束条件,分析了理性条件选择的必然原因,构建了合作剩余分配的概念模型,设计了考虑以上理性条件的合作剩余分配方法并论证了分配方法所具有的优良数学分析性质,保障了合作剩余分配的科学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敏  韩玉兰  
本文考察了在权力不均衡谈判中,谈判者的性格、文化价值观和认知特征对价值索取和价值创造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模拟谈判的方法,首先验证了谈判者的权力对价值索取的影响。进而,研究发现,弱势方的外向性和现代性与其个体收益正相关,弱势方的心理觉知有助于提高小组的联合收益;强权者的传统性越高,其所在谈判小组的联合收益也越高。本文最后讨论了研究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左大培  
"实物瓦尔拉斯法则"的成立是一般均衡存在的必要前提,而"瓦尔拉斯法则"的成立应当是个体预算约束加总的结果。但是,任何个体都必须承受的那种预算约束并不能保证"实物瓦尔拉斯法则"成立。其结果是,在个体实际上承受的那种预算约束下,"实物瓦尔拉斯法则"可能并不成立,"实物瓦尔拉斯法则"的不成立又会导致一般均衡不可能存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敏  韩玉兰  
本文考察了在权力不均衡谈判中,谈判者的性格、文化价值观和认知特征对价值索取和价值创造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模拟谈判的方法,首先验证了谈判者的权力对价值索取的影响。进而,研究发现,弱势方的外向性和现代性与其个体收益正相关,弱势方的心理觉知有助于提高小组的联合收益;强权者的传统性越高,其所在谈判小组的联合收益也越高。本文最后讨论了研究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