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05)
- 2023(18674)
- 2022(16124)
- 2021(15216)
- 2020(12936)
- 2019(29826)
- 2018(29792)
- 2017(58307)
- 2016(31593)
- 2015(35746)
- 2014(35871)
- 2013(35171)
- 2012(32199)
- 2011(28983)
- 2010(29289)
- 2009(27183)
- 2008(26793)
- 2007(23834)
- 2006(21190)
- 2005(18718)
- 学科
- 济(125972)
- 经济(125762)
- 管理(91144)
- 业(88228)
- 企(72383)
- 企业(72383)
- 方法(60641)
- 数学(51935)
- 数学方法(51136)
- 中国(36342)
- 农(34344)
- 财(34312)
- 业经(27928)
- 学(27316)
- 制(26573)
- 理论(24541)
- 地方(23343)
- 贸(22681)
- 贸易(22668)
- 银(22647)
- 农业(22641)
- 银行(22594)
- 易(22027)
- 行(21479)
- 务(21230)
- 财务(21130)
- 财务管理(21083)
- 和(20693)
- 融(20586)
- 金融(20578)
- 机构
- 大学(451927)
- 学院(450214)
- 济(180360)
- 经济(176453)
- 管理(176325)
- 理学(151894)
- 理学院(150263)
- 管理学(147257)
- 研究(147191)
- 管理学院(146456)
- 中国(113660)
- 京(95940)
- 科学(90119)
- 财(87909)
- 所(73813)
- 农(71028)
- 财经(69789)
- 中心(66973)
- 研究所(66887)
- 江(66084)
- 业大(65729)
- 经(63267)
- 北京(60779)
- 范(58615)
- 师范(58012)
- 农业(55688)
- 经济学(55024)
- 州(53434)
- 院(53335)
- 财经大学(51910)
- 基金
- 项目(300375)
- 科学(235867)
- 研究(219622)
- 基金(217606)
- 家(189443)
- 国家(187839)
- 科学基金(161284)
- 社会(138011)
- 社会科(130200)
- 社会科学(130164)
- 省(116956)
- 基金项目(113964)
- 自然(105271)
- 自然科(102833)
- 自然科学(102809)
- 教育(102748)
- 自然科学基金(100939)
- 划(98654)
- 资助(91420)
- 编号(90516)
- 成果(74067)
- 重点(66990)
- 部(66606)
- 发(62807)
- 课题(62588)
- 创(61788)
- 创新(57573)
- 科研(57550)
- 教育部(57429)
- 大学(56426)
- 期刊
- 济(197189)
- 经济(197189)
- 研究(135835)
- 中国(85419)
- 学报(70799)
- 财(67633)
- 管理(65838)
- 科学(64432)
- 农(63819)
- 大学(54238)
- 教育(52214)
- 学学(51094)
- 农业(43330)
- 融(42952)
- 金融(42952)
- 技术(40467)
- 财经(34234)
- 经济研究(32547)
- 业经(32264)
- 经(29290)
- 问题(25736)
- 统计(22429)
- 业(21857)
- 技术经济(21780)
- 理论(21630)
- 图书(21560)
- 版(21117)
- 商业(20685)
- 科技(20071)
- 贸(19989)
共检索到6634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邓可斌 何问陶
文章基于跨期替代资产选择理论,建立了一个较符合我国实际的模型,并结合相关经济数据,将其用以分析我国消费增长问题。研究结果发现:(1)提高跨期替代弹性是解决我国消费不足问题的关键;(2)通过减少个体风险偏好或提高其对社会地位的重视程度来增加消费的方法在理论上并不可行;(3)通过减少贫富差距来减少社会地位因素的受重视程度,可能对刺激消费有一定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邓可斌 何问陶
基于跨期替代资产选择理论,本文建立了一个较为符合我国实际的模型,并结合相关经济数据将其用于分析我国消费增长问题。发现:(1)提高跨期替代弹性是解决我国消费不足问题的关键;(2)通过减少个体风险偏好或提高其对社会地位的重视程度来增加消费的方法在理论上并不可行;(3)通过减少贫富差距来减少社会地位因素受重视程度,可能对刺激消费有一定作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顾晓燕
文章基于1997—2010年的省际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对全国、东、中、西部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创造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人均研发资本、行业出口导向度、政府支持和金融支持对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创造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但存在区域差异,行业创新程度对知识产权创造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知识产权创造 面板数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腊生 樊星 郑金珏
现有对遗产税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及其收入分配效应,本文以我国稳增长与转结构的双重战略为研究背景,利用扩展的跨期替代模型,从扩大内需实现稳增长的角度,对开征遗产税的消费需求效应与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理论论证与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开征遗产税可以成为我国实现稳增长的有效手段;遗产税的消费需求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均与遗产税税率呈正向变动的关系;我国遗产税税率选择在30%50%为宜。最后,针对我国当前开征遗产税的基础性条件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腊生 樊星 郑金珏
现有对遗产税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及其收入分配效应,本文以我国稳增长与转结构的双重战略为研究背景,利用扩展的跨期替代模型,从扩大内需实现稳增长的角度,对开征遗产税的消费需求效应与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理论论证与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开征遗产税可以成为我国实现稳增长的有效手段;遗产税的消费需求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均与遗产税税率呈正向变动的关系;我国遗产税税率选择在30%~50%为宜。最后,针对我国当前开征遗产税的基础性条件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迎斌 刘志新 柏满迎 罗淇耀
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使政府面临沉重的财政负担,也引发了学者对基本养老保险最优替代率的深入研究。本文在跨期叠代模型基础上,结合最新、最合理的数据,实证分析出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最优替代率和均衡指标体系。通过研究分析,本文指出养老金替代率、人口增长率与成年人存活至退休期的概率这三个变量在决定社会均衡体系指标的重要作用。此外,本文还指出,社会统筹替代率提高将导致社会统筹养老金账户价值与退休期消费水平提高,但个人账户养老金价值以及工作期消费将下降,并对社会总储蓄起到了挤压作用,导致利率提升,工资降低,消费者总效用下降。而个人账户替代率与社会统筹替代率的作用正好相反,个人账户替代率提...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耿
本文分析了不同偏好参数下的经济波动福利成本,通过在离散跨期模型的框架下进行数值分析,得到以下新发现:首先,大多数时候风险规避系数与福利成本负相关;其次,当风险规避系数较小时,时间折现系数和福利成本负相关,当风险规避系数较大时,时间折现系数与福利成本正相关;最后,经济波动对不同个体产生的福利效应有正有负,即有人受益、有人受损。数值结果还表明,时间折现系数较小且风险规避系数较小的个体,是经济波动中的弱势群体。
关键词:
风险态度 时间偏好 经济波动福利成本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莹
基于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发现我国农村居民再分配偏好显著高于城镇居民。为剖析背后原因,本文构建了主观性的社会地位、公平感指标,采用Ordered Probit估计以及中介效应方法探究二者对再分配偏好影响机制的城乡差异。研究发现:公平感对城乡居民再分配偏好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公平感都受到社会地位的影响;社会地位通过公平感影响再分配偏好的中介效应机制仅在城镇居民中存在,在农村不成立;城镇居民社会地位与公平感对再分配偏好影响的边际效应要高于农村居民。研究还发现城镇居民中介效应机制的存在以及社会地位、公平感对再分配偏好更大的负向影响是导致城镇居民再分配偏好弱于农村居民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社会地位 公平感 再分配偏好 中介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房林 邹卫星
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不仅关系到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且与一系列社会问题紧密相联。通过构建资源约束框架下的增长模型,可以分析自然资源和社会地位对经济系统均衡条件、动态转移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消费资本比足够大或消费足够多、且资本与消费的边际替代率足够小,是经济系统存在鞍点均衡的必要条件;当资源消耗足够多时,消费资本比会显著下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谢建国 陈漓高
政府支出的增加之所以能够引致居民消费的增长 ,是由于政府支出具有乘数效应。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居民消费的跨期替代模型 ,分析了中国的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 ,认为在短期内 ,中国政府可能通过增加政府支出的方式增加总需求 ,但在长期均衡时政府支出完全挤占了消费支出。
关键词:
跨期替代 政府支出 居民消费 挤出效应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谢建国 陈漓高
政府支出的增加之所以能够引致居民消费的增长 ,是由于政府支出具有乘数效应。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居民消费的跨期替代模型 ,分析了中国的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 ,认为在短期内 ,中国政府可能通过增加政府支出的方式增加总需求 ,但在长期均衡时政府支出完全挤占了消费支出。
关键词:
跨期替代 政府支出 居民消费 挤出效应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波 李湛 顾孟迪
提出了基于代表性投资者风险偏好的资产定价模型并基于模型实现了公司特质风险的分离,运用中国A股市场数据实证检验所得结论如下(:1)从研究样本区间来看,总的公司特质风险序列、市场风险序列和市场收益序列均为平稳序列,且表现为下降趋势(。2)公司特质风险对截面收益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说明公司特质风险因子在资产定价中不能被忽略。(3)只有市场风险而非总的公司特质风险表现出对市场收益的预测能力,这与对美国股市研究的结论相反,与我国股市总的公司特质风险表现日趋减弱的结论相吻合,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质量有待提高,上市公司没有实现真正的“优胜劣汰”。
关键词:
风险偏好资产定价模型 特质风险 中国股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宿玉海 孙晓芹 李成友
基于异质性偏好的"集体模型",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分析了已婚家庭女性议价能力对消费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女性议价能力提升对家庭总消费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影响存在显著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且在青年和大学及以上学历女性的家庭中作用更大;对家庭总消费的促进作用受"女性议价能力包容度"的影响,"女性议价能力包容度"越大,促进作用越强。文章的政策含义在于政府在制定促消费政策和再分配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家庭内部议价能力的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云红 邹恒甫
本文利用非期望偏好结构 ,讨论消费和资产收益的时间序列行为。在这种递归偏好结构中 ,投资者积累财富不仅仅为了消费 ,也为了财富所带来的社会地位 ,我们研究这一假设对消费、投资组合策略、证券市场价格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 ,并利用所得到的定价方程讨论风险溢金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正霞 许士春
文章在一个跨期替代模型中,通过分析居民的微观决策来说明房产泡沫的形成与破灭。研究表明:(1)只要存在预期房产实际价格上升,便有房产的投机行为引起房产泡沫;(2)居民预期收入增加和银行过度金融支持会加大房产泡沫;(3)实际利率的上升和预期收入的下降是房产泡沫破灭的主要外生冲击变量。
关键词:
房产泡沫 预期收入 价格 跨期替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