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35)
2023(11368)
2022(9581)
2021(8811)
2020(7538)
2019(17152)
2018(16975)
2017(33434)
2016(17684)
2015(20037)
2014(19934)
2013(19211)
2012(17620)
2011(15611)
2010(15238)
2009(13774)
2008(13158)
2007(11304)
2006(9448)
2005(8042)
作者
(48071)
(40230)
(39960)
(38035)
(25556)
(19155)
(18374)
(15703)
(15434)
(14197)
(13810)
(13410)
(12509)
(12503)
(12485)
(12127)
(11879)
(11743)
(11576)
(11523)
(9769)
(9746)
(9582)
(9286)
(9013)
(8934)
(8808)
(8570)
(8021)
(7966)
学科
(74634)
经济(74540)
管理(55708)
(51104)
(43112)
企业(43112)
方法(40868)
数学(36618)
数学方法(36241)
(21554)
(18003)
中国(17738)
业经(15710)
(14521)
财务(14465)
财务管理(14431)
(13909)
企业财务(13843)
(13406)
(12755)
贸易(12751)
理论(12373)
(12370)
地方(12251)
农业(11925)
(11733)
金融(11726)
(11281)
银行(11263)
技术(11130)
机构
大学(246072)
学院(243741)
管理(102746)
(102167)
经济(100324)
理学(89665)
理学院(88858)
管理学(87444)
管理学院(86986)
研究(74449)
中国(57220)
(49586)
(47912)
科学(42484)
财经(39151)
中心(37165)
(36044)
(35934)
业大(34737)
(34695)
(34593)
经济学(31714)
研究所(31359)
北京(30162)
(29593)
财经大学(29593)
师范(29246)
经济学院(28847)
农业(28187)
(27492)
基金
项目(172658)
科学(138808)
基金(129590)
研究(126612)
(111772)
国家(110912)
科学基金(98032)
社会(82749)
社会科(78554)
社会科学(78538)
基金项目(68406)
(65824)
自然(63617)
自然科(62284)
自然科学(62268)
自然科学基金(61245)
教育(59538)
(55654)
资助(52935)
编号(51118)
成果(41055)
(39336)
重点(38024)
(36308)
(35220)
国家社会(35217)
教育部(34744)
创新(33937)
课题(33695)
人文(33682)
期刊
(99427)
经济(99427)
研究(65444)
中国(43463)
(38963)
管理(37075)
学报(35974)
科学(32445)
(30338)
大学(28147)
学学(26395)
教育(24313)
技术(22591)
(22258)
金融(22258)
农业(20303)
财经(19808)
经济研究(16889)
(16860)
业经(16404)
图书(14644)
问题(13240)
理论(12953)
统计(12718)
实践(11798)
(11798)
技术经济(11584)
(11556)
情报(11202)
商业(11140)
共检索到345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孔东民  刘莎莎  陈小林  邢精平  
基于一个来自深交所的独特数据库,本文考察共同基金缘何访问上市公司,以及共同基金是否通过访问获得了信息优势并从中受益。研究发现:第一,共同基金更倾向于访问其持股公司,而公司特征(规模、成长性、业绩与地理位置)、投资者关注度以及盈余质量均显著影响共同基金的访问行为。同时,资产规模较大的基金更倾向于访问上市公司。第二,基金与上市公司的访问交流,显著影响了其交易,进一步,基金基于访问的买卖行为显著预测了上市公司盈余信息和经营业绩。第三,对于投资者关注低的公司,基金可以获得更为显著的信息优势。整体上,本文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访问上市公司获得信息优势,并做出更好的投资决策,这为社会网络与微观信息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赖平耀  姚洋  
本文在交易中正式引入“沟通”这一概念 ,以便扩展现有的交易理论的研究深度和广度。沟通作为交易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发挥两方面的作用 ,即帮助交易双方达成互利的法律合约以及使交易双方互相了解对方的不成文规则 ,从而帮助合同的执行。本文提出了一个关于沟通的描述性理论框架 ,并将沟通置于外国直接投资的背景下 ,利用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讨论沟通对达成合同的作用及其后果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学君  田曦  
本文利用中国2002-2014年间的货物贸易和外交访问数据,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定量研究外交访问对出口的创造效应。主要结论如下:控制多重固定效应的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外交访问对贸易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整体上外交访问对出口贸易无显著影响,但国家总理主导的外交访问具有显著的贸易促进作用,并且影响程度与贸易伙伴的经济规模相关;在使用微观产品数据和考虑外交访问影响的持续时间后发现,国家总理主导的访问对出口在中短期内具有显著和持续的影响,而国家主席主导的访问对出口在中长期具有显著和持续的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学君  田曦  
本文利用中国2002-2014年间的货物贸易和外交访问数据,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定量研究外交访问对出口的创造效应。主要结论如下:控制多重固定效应的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外交访问对贸易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整体上外交访问对出口贸易无显著影响,但国家总理主导的外交访问具有显著的贸易促进作用,并且影响程度与贸易伙伴的经济规模相关;在使用微观产品数据和考虑外交访问影响的持续时间后发现,国家总理主导的访问对出口在中短期内具有显著和持续的影响,而国家主席主导的访问对出口在中长期具有显著和持续的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志强  郑琴琴  
信息传递与沟通的优势,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支柱。本文通过对企业信息沟通的定位、基本原则及其网点选择的分析,阐述了企业发挥信息沟通优势,形成竞争力的科学方法,并提出科学建设信息系统软硬件技术,论述企业创造持续竞争优势。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江元  孔东民  
竞争是导致机构投资者策略和行为变化的重要原因。本文以卖空约束解除作为机构投资者交易收益竞争的外生冲击,以机构投资者访问上市公司强度衡量其信息搜寻努力,分析了交易收益竞争对机构投资者信息搜寻努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竞争程度的外生增加使得机构投资者访问强度下降,而股票收益降低在此过程中起到了中介效应作用;基于成本收益框架的异质性分析结论显示:交易收益竞争导致信息搜寻不再具备规模经济性从而抑制了机构投资者的努力动机。在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和持续开放的背景下,准确识别机构投资者竞争行为及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论将为监管层相关政策的完善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心丹  王冀宁  傅浩  
对证券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进行研究 ,是探究证券市场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运用行为金融学理论 ,根据某证券营业部 7894位个体投资者在 1 998年 7月至2 0 0 1年 1 1月期间的交易数据 ,分别对我国个体投资者的“政策依赖性心理”、“过度自信心理”及投资者的“过度交易”是否损害个人财富等方面进行了实证检验 ,结果表明 ,我国的个体投资者确实存在上述认知偏差。针对这些偏差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博  刘翀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央行沟通逐渐成为货币政策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本文利用我国2006年10月至2015年12月的数据,运用EGARCH模型考察央行沟通的金融市场效应。结果表明,央行沟通的短期金融市场效应合意且显著,长期金融市场效应虽然合意,但并不显著;相比于利率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汇率市场对央行沟通的反应程度最小。无论在哪个市场,央行沟通的效应都远小于货币政策决定的市场效应,央行沟通对市场的维稳性也无法冲抵货币政策决定引起的市场波动。在央行沟通中,宽松性沟通的市场效应大于紧缩性沟通,行长沟通的市场效应大于外部委员沟通。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加深,金融市场对央行沟通的反应更强烈,央行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齐小萍  
从教师个体感知视角对浙江省43所院校参与"访工项目"的1 014名教师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分析发现:教师总体认为"访工项目"实施绩效明显,教师的学科背景不同,参与"访工项目"形式、选择"访工项目"地点与访工期间的导师不同,其对"访工项目"实施绩效的感知存在差异。建议通过持续提供激励政策、明确项目实施基地、选聘合适的企业导师、基于教师学科差异合理设置"访工项目"的内容和时间等方法与措施,进一步提高"访工项目"实施的效果。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泽艺   李常青   查大鑫  
基于沟通效应与掩饰效应理论,以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ESG信息披露对股价特质信息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ESG信息披露降低了股价特质信息含量,支持掩饰效应;ESG信息披露没有提供增量特质信息,无法实现沟通效应。第二,对于掩饰动机强、盈利波动大的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对股价特质信息含量的削减作用更为明显;管理层主要采取策略性地多披露行业层面信息而少披露公司特质信息作为掩饰手段。第三,参照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标准、主动披露公司在ESG方面存在的不足或聘请第三方机构鉴证ESG报告,可以缓解ESG信息披露对股价特质信息含量的负向影响;分析师和媒体关注可以抑制ESG信息披露的掩饰效应,降低其对股价特质信息含量的影响。上述结论带来的政策启示:要加快建立统一的ESG信息披露规范,推动上市公司提高ESG信息披露质量,充分发挥分析师和媒体的外部治理和信息中介作用,以此促进我国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凡  张玉明  
本文利用上交所的“上证e互动”网络平台的特有实验环境,研究了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互动式信息沟通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交媒体背景下,互动式信息沟通的频率、内容长度能够显著降低上市公司的股价同步性;当公司的信息环境较差,即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分析师关注度较低时,互动式信息沟通对股价同步性的抑制效果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信息互动的质量,发现管理者对投资者提问的答复率越高、答复时效性越强,上市公司的股价同步性越低。结论表明,社交媒体主导的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信息互动对于提高公司股价信息含量,优化资本市场信息效率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为社交媒体、新型沟通机制与资本市场领域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和经验证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佳伟  邓博夫  吉利  
本文以企业盈余价值相关性衡量董事会秘书信息沟通效率,实证检验董事会秘书激励方式如何影响企业盈余价值相关性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作为企业与投资者间的信息沟通桥梁,董秘持股有助于提升企业盈余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同时存在趋利避害动机。这一结果在国有企业、股权制衡度较高的样本以及当企业获得媒体正面报道较多时更为明显。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董秘持股有助于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并且通过增强企业年报中的正面语调向市场投资者传递良好的经营管理预期,从而调动市场投资者的积极性。但作为管理者中的一员,董秘持股后未能在会计信息披露环节有效抑制管理层盈余管理动机,对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未能起到明显改善作用。另外,董秘薪酬与声誉激励相对股权而言在激励其有效履行信息发布与沟通责任方面存在替代性关系。本文丰富拓展了董秘激励的研究范畴,对于充分提升董秘信息沟通效率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佳伟  邓博夫  吉利  
本文以企业盈余价值相关性衡量董事会秘书信息沟通效率,实证检验董事会秘书激励方式如何影响企业盈余价值相关性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作为企业与投资者间的信息沟通桥梁,董秘持股有助于提升企业盈余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同时存在趋利避害动机。这一结果在国有企业、股权制衡度较高的样本以及当企业获得媒体正面报道较多时更为明显。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董秘持股有助于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并且通过增强企业年报中的正面语调向市场投资者传递良好的经营管理预期,从而调动市场投资者的积极性。但作为管理者中的一员,董秘持股后未能在会计信息披露环节有效抑制管理层盈余管理动机,对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未能起到明显改善作用。另外,董秘薪酬与声誉激励相对股权而言在激励其有效履行信息发布与沟通责任方面存在替代性关系。本文丰富拓展了董秘激励的研究范畴,对于充分提升董秘信息沟通效率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宋常  王睿  张羽瑶  
审计职业的逆经济周期发展特性决定了审计双方的关系质量始终是理论界与实务界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以审计师与被审计对象的沟通策略选择为切入点,基于实验研究数据和审计发现所涉及问题严重性存在的差异,分析并检验了不同审计沟通策略选择对于审计师与沟通对象间关系质量的影响。实验研究发现:审计师选择积极审计沟通策略下的关系质量显著高于选择消极审计沟通策略下的关系质量;并且短期内,审计师所发现和反映问题的严重性高低对于上述关系不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凌冰  孙振  韩向东  
文章旨在将预算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模型概化并定量验证。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基本原理构造预算沟通动因、形式与效果模型。以提供预算咨询服务的方式,对企业开展深度调查获取可靠数据。研究发现:在中国企业中,预算会议沟通制度化可带来较好的预算效果,预算管理信息化对预算效果也有明显改善作用。研究进一步发现:当企业具有较浓厚的预算文化氛围、预算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预算考核在业绩考核中比重较大时,会促进企业预算会议沟通制度化的建立;而预算文化氛围越浓厚的企业对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积极性越高。研究结果提示企业管理者在预算实施中除关注预算流程和技术方法外,也应重视沟通、文化、人员等因素在提升预算效果中的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