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827)
- 2023(20597)
- 2022(17657)
- 2021(16409)
- 2020(14124)
- 2019(31754)
- 2018(31452)
- 2017(60603)
- 2016(32712)
- 2015(36850)
- 2014(36241)
- 2013(35548)
- 2012(32526)
- 2011(28956)
- 2010(29149)
- 2009(27332)
- 2008(27069)
- 2007(24258)
- 2006(21567)
- 2005(19084)
- 学科
- 济(133069)
- 经济(132836)
- 业(112417)
- 管理(109463)
- 企(99621)
- 企业(99621)
- 方法(61251)
- 数学(50449)
- 数学方法(49825)
- 财(42113)
- 农(39124)
- 业经(36963)
- 中国(34263)
- 制(29887)
- 务(28715)
- 财务(28628)
- 财务管理(28578)
- 企业财务(27138)
- 农业(26575)
- 学(25784)
- 理论(25231)
- 技术(24212)
- 地方(23976)
- 和(22654)
- 贸(22067)
- 贸易(22052)
- 体(21852)
- 易(21363)
- 银(21175)
- 银行(21120)
- 机构
- 大学(464215)
- 学院(464214)
- 济(186912)
- 管理(186320)
- 经济(182966)
- 理学(160461)
- 理学院(158779)
- 管理学(156023)
- 管理学院(155163)
- 研究(148124)
- 中国(114719)
- 京(97966)
- 财(91769)
- 科学(89383)
- 农(74673)
- 所(73025)
- 财经(72499)
- 江(70157)
- 中心(68239)
- 业大(67567)
- 经(65855)
- 研究所(65677)
- 北京(61388)
- 范(58395)
- 农业(58308)
- 师范(57751)
- 经济学(56383)
- 州(55683)
- 院(54111)
- 财经大学(53721)
- 基金
- 项目(310255)
- 科学(245616)
- 研究(228550)
- 基金(226563)
- 家(195793)
- 国家(194096)
- 科学基金(168957)
- 社会(145749)
- 社会科(137726)
- 社会科学(137687)
- 省(121030)
- 基金项目(119347)
- 自然(109444)
- 自然科(106983)
- 自然科学(106954)
- 教育(106078)
- 自然科学基金(105078)
- 划(100851)
- 资助(93269)
- 编号(92878)
- 成果(75458)
- 部(68939)
- 重点(68525)
- 创(66196)
- 发(64506)
- 课题(63857)
- 创新(61411)
- 国家社会(59876)
- 教育部(59819)
- 制(59183)
- 期刊
- 济(208900)
- 经济(208900)
- 研究(136657)
- 中国(92063)
- 财(75067)
- 管理(74672)
- 学报(70245)
- 农(68327)
- 科学(65149)
- 大学(54943)
- 学学(51860)
- 教育(51564)
- 农业(46584)
- 技术(43665)
- 融(42384)
- 金融(42384)
- 财经(36688)
- 业经(35216)
- 经济研究(32438)
- 经(31442)
- 问题(26889)
- 业(25862)
- 技术经济(23757)
- 版(22026)
- 科技(21480)
- 现代(21337)
- 理论(21263)
- 统计(21141)
- 财会(21077)
- 图书(21051)
共检索到690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柯帆
新冠疫情(COVID-19)给全世界的商业环境,企业以及每一个个体都带来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面对疫情所带来的普遍资金紧张的同时是否应当坚持企业社会责任投资,是每个企业管理者所面临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利益相关者如何认知疫情相关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文章基于实验研究的方法,引入温情—能力(Warmth-Competence)理论框架,构建并验证个体投资者,作为一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从感知企业疫情相关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企业温情水平,到进一步形成对企业的共有关系预期,与投资决策的完整"感知-态度-行为"认知框架,并探究了个体在疫情期间普遍承受的新冠疫情焦虑情绪(Coronavirus Anxiety)在其中的调节效应。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卫兵 杨咏文
现有研究对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形成一致意见。本文基于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外生冲击,将企业爱心捐赠视为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缩影,深入考察企业捐赠对其股票收益率的短期影响。研究发现,疫情期间进行捐赠的企业具有更高的股票收益率,并且这种促进作用是通过增加媒体报道数量和提升投资者关注度而实现的。此外,媒体报道对规模越大企业的股票收益率的促进作用越强,而投资者关注度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与企业是否定向捐赠重灾地区无关。本文结合事件研究法和DID方法检验了股票市场对危机中企业社会责任的反应,并检验了上述作用机制。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徐金球
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对企业的生存状态与发展造成了全面冲击,本文探讨企业数字化能力在疫情冲击下的弹性效应。本文依托企业弹性理论,构建了企业数字化弹性框架,选取了三组相对应的数字化弹性衡量指标,实证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疫情期间数字化弹性表现。结果表明,疫情冲击下,相对数字化受限企业,数字化企业的销售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以及雇佣员工增长率等下降幅度更低、止降转正更快。进一步分析还发现,数字化助力企业适应疫情和完成自我恢复的时间长度为两个季度,增进企业可持续成长为一个季度。此外,弹性效应存在异质性,国有企业和中小规模企业以及东部区域企业的数字化弹性更为显著。据此,建议加大数字化投入和扶持,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字经济全面均衡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郑培培 任春艳 郭兰
本文采用实验研究方法,以国内某重点大学管理学院MBA学生为投资行为被试对象,设定不同情境,旨在检验企业将履行社会责任作为"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举措"或"弥补负面影响的机会主义行为"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投资决策相关性影响,并通过三步回归方法构建中介模型进一步探讨媒体报道性质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与个体投资者投资决策调节作用的具体路径。实验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本身并没有过多的信息含量,不会对个体投资者投资的可能性产生显著的作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对投资可能性的作用取决于媒体报道的性质,当媒体报道为正面时,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越详细,投资者的投资可能性越高;当媒体报道为负面时,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越详细,投资者的投资可能性反而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投资者感知的管理层信任度在媒体报道性质对投资可能性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上述结果表明,企业推行社会责任可能存在"两面性",如果企业的可持续战略涵盖了社会责任的履行,则企业这类信息的披露能够提升市场上的个体投资者对该公司未来价值的判断水平,进而增加他们投资的可能性;但如果企业管理层为了私利而机会主义地利用社会责任,那么最终无疑会损害企业的利益。该研究结论不仅深化和拓展了企业社会责任领域和媒体报道领域的研究成果,而且也为相关监管制度的建设和规范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媒体报道 投资决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郑培培 任春艳 郭兰
本文采用实验研究方法,以国内某重点大学管理学院MBA学生为投资行为被试对象,设定不同情境,旨在检验企业将履行社会责任作为"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举措"或"弥补负面影响的机会主义行为"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投资决策相关性影响,并通过三步回归方法构建中介模型进一步探讨媒体报道性质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与个体投资者投资决策调节作用的具体路径。实验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本身并没有过多的信息含量,不会对个体投资者投资的可能性产生显著的作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对投资可能性的作用取决于媒体报道的性质,
关键词: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媒体报道 投资决策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金球
文章研究了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冲击对中国沪深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最优杠杆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疫情冲击具有显著的去杠杆效应,整体来看,上市公司杠杆率比疫情前平均下降了4.2个百分点,同时债务期限温和地延长了。并且这种去杠杆效应在那些面临债务展期风险的公司表现更为明显,而那些经营活动严重依赖社交距离的公司并没有降低其杠杆率。研究中,还基于企业价值最大化视角,设计了一个结构化的公司最优杠杆模型,经实证检验发现,随着疫情冲击所带来的企业预期增长率下降、现金流波动性增加等情形,上市企业主动降低了其最优杠杆水平。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袁淳 耿春晓 孙健 崔怀谷
利用新冠疫情的外生冲击,本文考察了当不确定性提高时,纵向一体化能否为企业创造价值。研究发现,企业纵向一体化水平与疫情窗口期内的累计超额收益率显著正相关,且当疫情导致的不确定性冲击对外部交易成本的提升较高或对企业内部管控成本的提升较低时,上述影响更加显著。结果表明纵向一体化可以有效规避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进而提升企业价值,为交易费用经济学中关于不确定性与纵向一体化的相关理论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纵向一体化 企业价值 新冠疫情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治皓 廖科智 金鑫
文章以2010-2018年中国A股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明细测算机构投资者投资期限,实证研究机构投资者投资期限、社会责任与企业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投资期限与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绩效正相关,长期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提升,而短期机构投资者持股则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绩效产生负面影响;机构投资者投资期限、企业社会责任绩效与企业风险之间存在非完全中介效应,长期机构投资者能够通过提升社会责任绩效降低特质性风险。研究结果丰富了机构投资者与企业社会责任关系的理论解释,为民营企业引入长期机构投资者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史丹 李少林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如何识别、测度和提升微观企业生存韧性,是及时应对突发事件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2018—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将疫情冲击下企业生存指标降幅与恢复增长所需时长作为企业生存韧性的观测指标,首次运用断点回归与双重差分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疫情冲击下企业生存韧性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发现,受突发疫情影响,反映上市公司生存韧性的指标呈现出“V”型波动,疫情影响在2~3个季度之后基本得到恢复,表明企业生存具有强大韧性;从地区看,疫情冲击对湖北影响最大,部分疫情轻度地区疫情防控存在“层层加码”现象;从行业看,疫情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产生的冲击最大;从产权主体看,疫情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从规模看,疫情冲击对大型企业成长能力指标负向影响大于中型企业,而对中型企业盈利能力指标负向影响大于大型企业,疫情冲击对小型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表明小型上市公司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较强的生存韧性。本文认为,应根据企业生存韧性和企业特征选取差异化帮扶政策,科学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思佳 贾明 张喆
以新冠疫情为外生事件冲击,引入COX比例风险模型,实证研究公司的利他型企业社会责任能否对组织韧性产生影响?研究发现:公司利他型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越高,危机后股价恢复到冲击日水平的速度越快,表现出更强的组织韧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公司所处地区的利他社会氛围和高管超额薪酬弱化了利他型企业社会责任对组织韧性的正面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越秋 王军 董泽华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员工易受到感染、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订单到交货期等复杂因素的影响,企业选择延长假期还是复工面临两难选择。文章利用三参照点理论、决策四力影响因素、前景理论和助推思想对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决策行为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企业复工决策除了受外部环境、内部组织、任务要求及个人需求的影响之外,更重要的还取决于先决条件,即零感染;企业在复工决策时处于损失心态下的行为是风险偏好型,而政府的助推政策和企业复工参照点的动态变化等因素,能很好地提升企业在深度不确定环境下承受和应对风险的能力,保障企业复工决策的顺利实施。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孙岩
本文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中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清晰性和独立第三方鉴证对个体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影响,以及这两个因素是如何影响个体投资者投资决策的。研究发现,较清晰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和社会责任报告的独立第三方鉴证,均会使投资者对公司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和股票价值做出较高评价,并提高对公司投资的可能性。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清晰性及其鉴证影响个体投资者投资决策的路径是:它们首先影响个体投资者对公司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评价,进而影响个体投资者对公司股票价值的评估,并最终影响到个体投资者的投资可能性。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公司管理层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以及政府监管部门完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社会责任报告 信息披露 鉴证 投资决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高睿 徐玲 陈松 林潇
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为外生冲击事件,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589家中国上市企业相关数据,依据产权性质和地区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组,将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程度作为调节因子,深入考察在突发事件冲击下预防动机、交易动机影响企业现金持有的作用机制及异质性特征,以及非常态下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特殊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会减弱预防动机和交易动机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程度;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对预防动机影响效应具有调节作用,而在交易动机上不明显;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对现金持有预防动机的影响效应具有负向调节作用,且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严重的地区更为凸显,而这种调节作用在国有企业中并不显著。因此,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事件,企业应及时调整现金管理策略,在后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现金持有决策,推动社会责任履行常态化,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现金持有动机 企业社会责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高睿 徐玲 陈松 林潇
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为外生冲击事件,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589家中国上市企业相关数据,依据产权性质和地区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组,将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程度作为调节因子,深入考察在突发事件冲击下预防动机、交易动机影响企业现金持有的作用机制及异质性特征,以及非常态下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特殊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会减弱预防动机和交易动机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程度;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对预防动机影响效应具有调节作用,而在交易动机上不明显;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对现金持有预防动机的影响效应具有负向调节作用,且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严重的地区更为凸显,而这种调节作用在国有企业中并不显著。因此,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事件,企业应及时调整现金管理策略,在后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现金持有决策,推动社会责任履行常态化,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现金持有动机 企业社会责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詹德超 张继勋
本文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公允价值和资产价值确定的主客观程度对个体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相比,在采用公允价值对资产进行计量的情况下,个体投资者投资的可能性更高;同时还发现,公允价值计量对个体投资者决策的影响被资产价值确定的主客观程度所调解,在资产价值确定客观性强的情况下,与历史成本计量相比,在采用公允价值时,个体投资者投资的可能性更大;而在资产价值确定主观性强的情况下,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和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个体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不存在明显差异。
关键词:
公允价值 历史成本 价值确定 投资决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来自中小创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独立董事辞职对个体投资者风险感知与投资决策的影响:一项实验证据
IASB新提议的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列报形式能够消除反直觉效应及投资判断偏误吗?——基于个体投资者的实验证据
双循环战略下新冠疫情对内循环的影响效应分析——基于全国31个省区市的经验证据
供应链断裂的微观效应:基于新冠疫情冲击的经验证据
企业社会责任、投资者行为与股票流动性
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类型与个体投资者对无保留财务报表审计意见的信心——一项实验证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机制与应对:来自中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证据
新冠疫情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与对策
资本市场开放与企业社会责任——基于“陆港通”的准自然实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