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22)
- 2023(15787)
- 2022(13693)
- 2021(12963)
- 2020(10749)
- 2019(24527)
- 2018(24633)
- 2017(46995)
- 2016(25905)
- 2015(29115)
- 2014(28920)
- 2013(27968)
- 2012(25811)
- 2011(23130)
- 2010(22996)
- 2009(21178)
- 2008(20159)
- 2007(17489)
- 2006(15308)
- 2005(12953)
- 学科
- 济(96237)
- 经济(96106)
- 管理(70959)
- 业(63905)
- 企(52469)
- 企业(52469)
- 方法(41502)
- 数学(35378)
- 数学方法(34918)
- 中国(28249)
- 农(27354)
- 财(23821)
- 学(23547)
- 地方(23256)
- 业经(21809)
- 制(18360)
- 农业(18126)
- 理论(18112)
- 贸(16526)
- 贸易(16518)
- 易(15918)
- 环境(15896)
- 和(15851)
- 务(14640)
- 财务(14560)
- 财务管理(14532)
- 银(14432)
- 技术(14420)
- 银行(14380)
- 融(14000)
- 机构
- 大学(354571)
- 学院(354164)
- 管理(137175)
- 济(131717)
- 经济(128534)
- 研究(119472)
- 理学(118942)
- 理学院(117482)
- 管理学(115195)
- 管理学院(114571)
- 中国(87061)
- 科学(77633)
- 京(76654)
- 财(60571)
- 所(59978)
- 农(59636)
- 研究所(55152)
- 业大(54888)
- 中心(54229)
- 江(52347)
- 范(50521)
- 师范(50020)
- 财经(48804)
- 北京(47990)
- 农业(46964)
- 经(44308)
- 院(44144)
- 州(42781)
- 师范大学(40495)
- 技术(39022)
- 基金
- 项目(249104)
- 科学(195054)
- 研究(182064)
- 基金(178464)
- 家(155965)
- 国家(154669)
- 科学基金(132450)
- 社会(112442)
- 社会科(106176)
- 社会科学(106150)
- 省(97937)
- 基金项目(95705)
- 自然(87173)
- 自然科(85122)
- 自然科学(85098)
- 教育(84117)
- 自然科学基金(83513)
- 划(83304)
- 编号(75757)
- 资助(72152)
- 成果(61463)
- 重点(55810)
- 部(53766)
- 发(53188)
- 课题(52552)
- 创(51582)
- 创新(48065)
- 科研(47404)
- 项目编号(45917)
- 大学(45884)
- 期刊
- 济(145699)
- 经济(145699)
- 研究(102154)
- 中国(67836)
- 学报(58920)
- 农(54145)
- 科学(53918)
- 管理(48144)
- 财(45258)
- 教育(44769)
- 大学(43768)
- 学学(40995)
- 农业(37507)
- 技术(30099)
- 融(27320)
- 金融(27320)
- 业经(25351)
- 经济研究(22540)
- 财经(22449)
- 问题(20195)
- 图书(20192)
- 经(19192)
- 业(18774)
- 版(17626)
- 科技(17335)
- 资源(16854)
- 理论(16472)
- 现代(15916)
- 发(15630)
- 技术经济(15290)
共检索到512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振坡 薛珂 王丽艳 宋顺锋
交通拥堵严重影响城市健康发展,从个体感知视角分析其成因,能够为交通精细化治理提供决策依据。基于《2016年天津市交通与住房调查问卷》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剖析影响不同群体出行个体感知的因素。结果表明,出行者对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造成的拥堵更为敏感,其次是公共交通发展滞后、交通安全意识薄弱及偶发性事件,而移动互联因素会缓解拥堵感受;不同人群关注的拥堵成因与交通需求有关,道路资源分配问题凸显。因此,提出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精细化管理、优化公共交通客流组织模式、推进交通文明建设、合理配置道路资源等对策,缓解城市交通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振坡 薛珂 王丽艳 宋顺锋
交通拥堵严重影响城市健康发展,从个体感知视角分析其成因,能够为交通精细化治理提供决策依据。基于《2016年天津市交通与住房调查问卷》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剖析影响不同群体出行个体感知的因素。结果表明,出行者对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造成的拥堵更为敏感,其次是公共交通发展滞后、交通安全意识薄弱及偶发性事件,而移动互联因素会缓解拥堵感受;不同人群关注的拥堵成因与交通需求有关,道路资源分配问题凸显。因此,提出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精细化管理、优化公共交通客流组织模式、推进交通文明建设、合理配置道路资源等对策,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振坡 张馨芳 宋顺锋
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与机动化水平提升,交通拥堵成为困扰我国各大城市的难题。基于《2016年天津市居民交通与住房调查问卷》,从城市居民个体认知视角分析交通拥堵成因、评价治堵措施。结果表明:第一,交通拥堵的主要成因包括道路两侧违规占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和居民交通安全法制意识薄弱;第二,相较于拥堵收费政策,居民更加支持公交优先政策;第三,不同性别、年龄、收入水平人群对交通拥堵成因的感知以及政策的评价存在差异。因此,提出加强交通法制建设、推进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优化道路交通信号系统等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振坡 张馨芳 宋顺锋
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与机动化水平提升,交通拥堵成为困扰我国各大城市的难题。基于《2016年天津市居民交通与住房调查问卷》,从城市居民个体认知视角分析交通拥堵成因、评价治堵措施。结果表明:第一,交通拥堵的主要成因包括道路两侧违规占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和居民交通安全法制意识薄弱;第二,相较于拥堵收费政策,居民更加支持公交优先政策;第三,不同性别、年龄、收入水平人群对交通拥堵成因的感知以及政策的评价存在差异。因此,提出加强交通法制建设、推进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优化道路交通信号系统等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振坡 朱丹 王丽艳 宋顺锋
基于《2016年天津市交通与住房调查问卷》,根据不同群体出行方式构建两种模型,定量测算并比较分析其交通拥堵成本,结果表明:时间价值越高的出行者交通拥堵成本越高;私家车出行者拥堵成本较高;低收入群体拥堵成本差异性较大。因此,从公交优先、技术创新及经济杠杆三个方面分析不同群体交通拥堵成本降低机制,进而提出同步强化公共交通软硬件建设、推动"移动互联+交通"融合发展、推进差异化交通拥堵收费政策并完善停车收费政策等对策建议,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振坡 朱丹 王丽艳 宋顺锋
基于《2016年天津市交通与住房调查问卷》,根据不同群体出行方式构建两种模型,定量测算并比较分析其交通拥堵成本,结果表明:时间价值越高的出行者交通拥堵成本越高;私家车出行者拥堵成本较高;低收入群体拥堵成本差异性较大。因此,从公交优先、技术创新及经济杠杆三个方面分析不同群体交通拥堵成本降低机制,进而提出同步强化公共交通软硬件建设、推动"移动互联+交通"融合发展、推进差异化交通拥堵收费政策并完善停车收费政策等对策建议,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健 刘鸿远
城市交通是碳排放的主要途径,发展低碳交通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对近十年来天津交通碳排放状况的分析,提出了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公共交通利用率较低,道路网络系统不健全以及私家车保有量不断增长是天津交通低碳发展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因此,天津构建低碳交通体系首先应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以有效调控交通需求结构,然后是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优化交通出行结构,还有就是建立一系列法律法规完善城市交通管理结构。此外,政府还应通过对新技术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来调整城市交通的能源结构,以减少城市交通化石能源的消耗。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低碳发展 天津市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珍 谢五洲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宜昌私人小汽车逐渐普及,城区交通拥堵状况日逐严重。加强对私家车出行过程的管理与控制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难题的重要突破门,在借鉴国内外治理交通拥挤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宜昌市目前存在的交通拥堵问题及其成因,并在私家车激增背景下提出了治理宜昌市交通拥堵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私家车 宜昌市 交通拥堵 治理对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中亮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和家庭汽车普及率的提高,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日益严重。解决交通拥堵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必须多管齐下,标本兼治,包括调整城市布局、优化交通结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管理体系等等。但在目前情况下,合理规划道路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梳理整合公交线路,挖掘道路潜力,加快公车改革步伐,缓解车路矛盾,适当限制汽车使用,规范交通行为等,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拥堵治理 对策思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绚 李波 侯鑫
多主体仿真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研究复杂系统方面具有优势,也为城市空间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工作模式。基于此,依托Net Logo仿真平台,以20世纪初电车交通影响下天津市商业中心的转移为例建立多主体仿真模型,从自下而上的新角度对这一城市空间现象进行解释验证,并根据仿真实践的结果对多主体仿真技术在城市空间领域的应用作以分析评价。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白杨敏 李炎
首先基于生态学理论、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理论,界定物流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与特征,从产业核心层、技术核心层、辅助创新层和创新环境层构建物流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模型,分析其创新协同进化机制;然后构建物流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值-TOPSIS方法对天津物流产业集群创新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天津物流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水平处于规模递增阶段,但存在规模效率过低、创新要素投入不足等问题;最后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对提升区域物流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治彦 岳晓燕 赵睿
论文从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拥堵成因及危害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迅速增长的交通需求与有限的交通供给之间的矛盾是导致交通拥堵的内在原因;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与交通管理水平较低是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理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拥堵 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国鹏
针对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基于"互联网+交通"视角提出了通过私家车共享模式来减缓交通拥堵。根据共享模式沟通渠道的不同,分别提出了社交网络平台、第三方商业平台和政府非营利平台三种私家车共享模式。在政府非营利平台私家车共享模式下,出行线路相同的私家车相互共享降低空载率,大幅度减少私家车的上路数量,从而达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目的。为有效实施政府非营利平台私家车共享模式,进一步从理念宣传、政策支持、行业协调和平台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振宇 韩禹 庞毅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持续快速增长,交通拥堵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北京城市健康发展的障碍。针对北京特殊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以东京经验为参照系,从城市规划与制度因素两方面剖析了北京交通拥堵困境的根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缓解困境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北京 东京 交通拥堵 城市规划 制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攀春
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原因是资源过分向城市集中,从而导致人口向城市聚集,人口的聚集加剧城市人口的流动性,加大对交通工具的依赖程度,因而交通拥堵不可避免。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措施是减少人口流动的数量和降低人口流动的频率,为此,必须从宏观着手,突出城市的主导功能,实现资源在城乡、城市之间、城市内部的合理配置,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
关键词:
城市 交通拥堵 城市功能 资源配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