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92)
- 2023(11884)
- 2022(9861)
- 2021(9188)
- 2020(7532)
- 2019(16839)
- 2018(16717)
- 2017(31160)
- 2016(17390)
- 2015(19440)
- 2014(19161)
- 2013(18546)
- 2012(17047)
- 2011(15368)
- 2010(15296)
- 2009(13871)
- 2008(13337)
- 2007(12035)
- 2006(10645)
- 2005(9181)
- 学科
- 济(66924)
- 经济(66845)
- 业(50211)
- 农(46897)
- 管理(41377)
- 农业(31085)
- 企(28531)
- 企业(28531)
- 方法(24021)
- 数学(21394)
- 数学方法(21196)
- 业经(19544)
- 中国(19305)
- 地方(16795)
- 财(14689)
- 制(14669)
- 学(14332)
- 贸(12428)
- 贸易(12426)
- 易(12043)
- 体(11754)
- 技术(11359)
- 发(11161)
- 农业经济(10688)
- 环境(10400)
- 策(9862)
- 银(9857)
- 银行(9802)
- 理论(9412)
- 行(9356)
- 机构
- 学院(241321)
- 大学(234980)
- 济(94354)
- 经济(92338)
- 管理(88530)
- 研究(84144)
- 理学(77292)
- 理学院(76355)
- 管理学(74901)
- 管理学院(74485)
- 农(69896)
- 中国(63205)
- 科学(55892)
- 农业(54453)
- 京(50022)
- 业大(48996)
- 所(43988)
- 研究所(40467)
- 中心(40097)
- 财(39490)
- 江(37746)
- 农业大学(34657)
- 范(32494)
- 师范(32020)
- 财经(31398)
- 省(30698)
- 北京(30275)
- 州(29630)
- 院(29503)
- 经(28679)
- 基金
- 项目(170842)
- 科学(132405)
- 研究(121890)
- 基金(121077)
- 家(108485)
- 国家(107411)
- 科学基金(90164)
- 社会(76555)
- 社会科(71970)
- 社会科学(71949)
- 省(70446)
- 基金项目(65680)
- 自然(58967)
- 划(58385)
- 自然科(57574)
- 自然科学(57552)
- 自然科学基金(56531)
- 教育(54794)
- 编号(50544)
- 资助(46820)
- 成果(39250)
- 重点(38420)
- 发(38297)
- 农(37797)
- 部(36370)
- 创(36241)
- 课题(35024)
- 创新(33771)
- 计划(33050)
- 业(32836)
- 期刊
- 济(109491)
- 经济(109491)
- 农(72146)
- 研究(64372)
- 中国(54102)
- 农业(48718)
- 学报(47607)
- 科学(40782)
- 大学(35453)
- 学学(33927)
- 财(28688)
- 管理(26729)
- 教育(26671)
- 业经(25382)
- 业(23594)
- 融(22217)
- 金融(22217)
- 技术(19628)
- 问题(16066)
- 版(15527)
- 经济研究(15186)
- 业大(14837)
- 财经(14304)
- 农村(14178)
- 村(14178)
- 农业经济(13975)
- 农业大学(13116)
- 科技(12976)
- 资源(12931)
- 经(12317)
共检索到3565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晶晶
随着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队伍的不断扩大,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国内专家学者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基本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状况、消费水平及结构、社会保障、进城务工原因、农民工自身及其子女的教育以及户籍制度等问题。很少基于个体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可就业能力,所以本研究主要就是基于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体就业能力。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就业能力 个体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秋秋 金刚
本文运用2011年针对辽宁省沈阳市964名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利用最优尺度分析方法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就业前接受培训情况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显著因素。同时,不同年龄、不同学历水平、不同技能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存在明显差异,需要区别对待。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庆玲 张广胜
本文运用2012年辽宁省沈阳市310名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访谈数据,利用交互分析和mlogit回归方法对新生代农民工多元定居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在沈阳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留城"与"回乡"意愿各占样本的近一半,另家乡中小城市成为其未来城市定居去向的重要选择。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态、家庭年收入、职业类型及来源地的新生代农民工未来定居地选择具有明显差异。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沈阳 定居 家乡县级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栾云云 张广胜
目前,新生代正成为农民工群体中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的特殊部分,他们带着憧憬和梦想走进城市,在市民化进程中其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已经潜移默化的受到了城市市民的影响。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和特征,对于有针对性的提出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途径和对策,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市民化 生活方式 价值观念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至发
本文利用1613个调查样本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家庭环境因素、企业雇佣政策因素和政府培训政策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人口数、家庭人均收入、家庭社会资本、企业录用政策、企业培训政策、企业薪酬政策、政府培训供给量和政府培训有效性均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就业能力各维度人力资本、职业认同、个人适应性和社会资本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高春雷 李长安 石丹淅
本文使用2013全国城市务工青年工作与生活状况调查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OLS回归分析法,对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利用PCA模型综合评价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得出主成分综合得分;使用OLS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综合评价得分与各维度下的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新生代农民就业能力与其正直诚实、积极态度和举止、社会关系、自我分析和相关工作经验五个变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新生代农民工正直诚实、态度和举止积极、社会关系良好、善于自我分析、相关工作经验较多,则其就业能力就强。与其直接照顾责任、职位部门、工作时间三个变量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就业能力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学文 杨欣
利用沈阳市281份农民工抽样调查样本,以职业流动次数作为衡量劳动力职业稳定性的指标,运用负二项回归对农民工职业稳定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就业距离及工作年限是影响农民工职业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对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动者来说,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会加速职业流动。
关键词:
职业稳定性 流动 农民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欣 王秋兵 于学文
本文基于沈阳市271份调查数据,对城市次级劳动力市场的农民工的日工作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认为,通过增加培训等人力资本提升的措施对降低农民工的工作强度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工作强度 农民工 就业质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石丹淅 赖德胜 李宏兵
基于2012年河南省问卷调查数据,笔者借助欧洲基金会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状况。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总体上不高;Porbit和Ordered Probit模型计量结果表明,职业类型、工会、工资水平、工作强度、加班情况、培训状况等是影响就业质量不高的主要因素。建立通畅的信息传递机制、深入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关系和谐度等有助于他们尽早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和社会融合。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至发 张玲 郭如平
本文利用1613个样本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和方差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及其个体差异。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总体上偏低,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外出务工时间和不同政府培训经历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存在极显著的个体差异,且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外出务工时间的增加和接受政府培训次数的增加,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水平随之提高;但男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无显著的个体差异。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就业能力 个体差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欣 胡曼曼 于学文
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社区作为基本的社会单元,是农民工融入城市提升归属感最为重要的通道。社交网络是建立维持与他人联系的重要方式,直接决定了农民工社区融入状况。本文基于沈阳市530份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系统探究社交网络对沈阳市农民工社区归属感的影响。结果认为:社交网络及其中的互动频率、关系强度、互惠交换均对沈阳市农民工的社区归属感有显著正向影响。
关键词:
社区归属感 社交网络 农民工 社区居民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罗恩立
本文在已有文献基础上,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提升受个体自身、个人环境及制度政策等多重因素制约,培养和提升其就业能力应是一个基于多元动力支持的系统过程,而公共服务与支持性政策因素尤为重要。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就业能力 宏观政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华香 田贵贤
本文依托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的抽样调查,结合数理分析,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特征,并通过多分类无序Logistic回归模型和交互分析对影响其城市融入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分析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结果主要表现为留城和回乡两种行为特征,性别、年龄、到京时长、社会网络、是否有耕地、经济状况等因素是影响在京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主要因素。男性,无耕地,来京时间15年或8年以上,拥有业缘型的社会网络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良好;同时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网络的构建对城市融入有较大的影响力。两次业缘型社会网络构建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华香 田贵贤
本文依托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的抽样调查,结合数理分析,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特征,并通过多分类无序Logistic回归模型和交互分析对影响其城市融入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分析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结果主要表现为留城和回乡两种行为特征,性别、年龄、到京时长、社会网络、是否有耕地、经济状况等因素是影响在京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主要因素。男性,无耕地,来京时间1~5年或8年以上,拥有业缘型的社会网络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良好;同时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网络的构建对城市融入有较大的影响力。两次业缘型社会网络构建的风险期,对应着两次城市融入的淘汰缺口。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宁
近年来,大量少数民族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但由于其人力资本匮乏造成自我发展和社会流动受到制约。对少数民族新生代农民工调查发现,其在教育培训的目的、内容、费用、意愿和方式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特征,其培训需求受到主观心理、经济收入、社会关系网等个体因素和教育培训社会供给不足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