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76)
2023(11014)
2022(9294)
2021(8668)
2020(7443)
2019(16976)
2018(16808)
2017(31600)
2016(17169)
2015(18998)
2014(18490)
2013(17614)
2012(15851)
2011(14278)
2010(14558)
2009(13272)
2008(12863)
2007(11210)
2006(9842)
2005(8530)
作者
(50811)
(42461)
(42073)
(39829)
(26838)
(20379)
(18998)
(16646)
(16148)
(15028)
(14382)
(14087)
(13719)
(13410)
(13167)
(12951)
(12638)
(12489)
(12277)
(12022)
(10689)
(10540)
(10396)
(9803)
(9586)
(9354)
(9286)
(9244)
(8588)
(8411)
学科
(65645)
经济(65555)
管理(48629)
(44856)
(36993)
企业(36993)
方法(31721)
数学(28207)
数学方法(27614)
(17998)
中国(17221)
(16501)
(15244)
业经(14062)
(13230)
(12653)
贸易(12644)
理论(12567)
(12285)
农业(11677)
地方(10836)
技术(10596)
(10420)
银行(10372)
(10310)
(9895)
(9878)
(9874)
金融(9867)
财务(9844)
机构
大学(236485)
学院(236458)
(91549)
管理(91051)
经济(89671)
研究(79971)
理学(79667)
理学院(78760)
管理学(76783)
管理学院(76388)
中国(59018)
科学(52152)
(49934)
(48788)
业大(41668)
(41263)
(41060)
农业(38751)
研究所(37964)
中心(36342)
(35306)
财经(32783)
北京(30798)
(29944)
(29874)
师范(29453)
(29016)
(27621)
技术(27218)
经济学(27046)
基金
项目(167516)
科学(131171)
基金(121866)
研究(115045)
(109955)
国家(109067)
科学基金(92592)
社会(72536)
社会科(68695)
社会科学(68676)
(66708)
基金项目(64318)
自然(63094)
自然科(61813)
自然科学(61791)
自然科学基金(60673)
(56759)
教育(54672)
资助(50071)
编号(45482)
重点(38018)
(35964)
成果(35489)
(35447)
(34606)
计划(33112)
创新(33041)
科研(32823)
课题(32043)
大学(30510)
期刊
(94431)
经济(94431)
研究(63618)
中国(48867)
学报(46058)
(43314)
科学(39500)
大学(34054)
管理(33690)
学学(32331)
(31674)
农业(28706)
教育(28234)
技术(21257)
(18860)
金融(18860)
业经(16689)
经济研究(16564)
(16022)
财经(15972)
(13709)
统计(13223)
(13206)
业大(13053)
(12407)
科技(12322)
问题(12288)
技术经济(11340)
商业(11192)
农业大学(11119)
共检索到341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许晟  李元清  曹元坤  
基于文献分析与理论推演,本文通过建构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来探究个体人格特质与差异追随行为之间的机理关系。该研究模型反映出:(1)个体人格特质与差异追随行为,即主动性人格与积极追随行为;传统性人格与被动追随行为均为正性相关的间接关系。(2)个体的促进型追随动机调节焦点、防御型追随动机调节焦点分别中介主动性人格与积极追随行为、传统性人格与被动追随行为的间接关系。(3)在关系与权力导向的本土组织文化情境下,个体的追随动机调节焦点会受到LMX和员工组织公平感知等情境因素的调节而呈现差异,即LMX和组织公平感知正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许晟  李元清  曹元坤  
基于文献分析与理论推演,本文通过建构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来探究个体人格特质与差异追随行为之间的机理关系。该研究模型反映出:(1)个体人格特质与差异追随行为,即主动性人格与积极追随行为;传统性人格与被动追随行为均为正性相关的间接关系。(2)个体的促进型追随动机调节焦点、防御型追随动机调节焦点分别中介主动性人格与积极追随行为、传统性人格与被动追随行为的间接关系。(3)在关系与权力导向的本土组织文化情境下,个体的追随动机调节焦点会受到LMX和员工组织公平感知等情境因素的调节而呈现差异,即LMX和组织公平感知正向强化主动性人格与促进型追随动机焦点调节的关系;反向弱化传统性人格与防御型追随动机调节焦点的关系,LMX和组织公平感知愈强,其正向强化和反向弱化的调节效应愈强;反之则愈弱。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文静  宋鑫悦  
基于情感事件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研究领幽默对员工追随行为的影响作用,并讨论上下级关系的中介效应和权力距离导向的调节效应。运用统计软件SPSS 25.0对269份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上下级关系在领导幽默与员追随行为间起中介作用,员工的权力距离导向在调节领导幽默与员工追随行为之间关系的同时也能够调节上下级关系的中介作用。研究成果对与探索领导幽默对员工追随行为的作用机制和作用边界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也对企业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锡元  石凡  梁果  江瑞  
利用来自325个有效调查样本的数据,遵循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检验流程,采用层级回归法考察变革型领导对下属个体当责行为的影响,并检验组织心理所有权的中介效应和主动性人格的调节效应。研究结论如下:变革型领导对下属个体当责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心理所有权在变革型领导与下属个体当责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主动性人格正向调节变革型领导与组织心理所有权的关系,即下属的主动性人格倾向越高,变革型领导对下属组织心理所有权的影响越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贾建锋  牛雪妍  赵若男  李志刚  
随着组织的扁平化发展和人力资本的价值体现,员工追随力日益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作为激发追随力的影响因素,魅力型领导风格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本研究通过收集223名企业员工3个时点的配对数据,采用阶层回归分析法和Bootstrap法进行假设检验,旨在揭示魅力型领导对追随力的影响,以及心理可得性的中介作用和感知的人力资源管理强度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魅力型领导对员工追随力具有正向影响;第二,心理可得性在魅力型领导与追随力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第三,感知的人力资源管理强度在魅力型领导与员工心理可得性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第四,感知的人力资源管理强度调节了心理可得性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不仅证实了魅力型领导对追随力的作用机制,揭开了影响过程的黑箱和发现了边界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资源保存理论的应用范围,为塑造管理者人格魅力、提升员工追随力提供了实践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兰霞  张靓婷  裴亚寒  
基于51位主管和438名员工的配对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法,探讨了员工的心理授权在自恋型领导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间的传导机制,并分析了员工主动性人格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自恋型领导的双面特质对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员工的心理授权在自恋型领导影响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员工的主动性人格调节了自恋型领导通过员工心理授权影响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中介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兰霞  张靓婷  裴亚寒  
基于51位主管和438名员工的配对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法,探讨了员工的心理授权在自恋型领导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间的传导机制,并分析了员工主动性人格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自恋型领导的双面特质对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员工的心理授权在自恋型领导影响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员工的主动性人格调节了自恋型领导通过员工心理授权影响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中介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兰霞  张靓婷  裴亚寒  
基于51位主管和438名员工的配对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法,探讨了员工的心理授权在自恋型领导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间的传导机制,并分析了员工主动性人格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自恋型领导的双面特质对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员工的心理授权在自恋型领导影响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员工的主动性人格调节了自恋型领导通过员工心理授权影响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中介作用。
[期刊] 预测  [作者] 陈晓暾  朱怡琳  赵文文  杨晓梅  
本文基于内隐理论,揭示领导者内隐追随影响员工工作投入的作用机制,并引入领导-成员交换、员工尽责性、组织氛围变量。从内隐追随原型与追随反原型出发,分别研究二者的影响路径并进行对比分析。对216名员工及其直属上级进行问卷调查并展开数据统计分析,得到研究结果:领导者内隐追随原型与追随反原型分别对工作投入具有促进与抑制作用,内隐追随原型的影响程度更大;领导-成员交换在内隐追随与工作投入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员工尽责性显著调节了“内隐追随—领导成员交换—工作投入”路径的后半路径,组织氛围的调节效应也显著,即对于高尽责性的员工、组织氛围越好的企业,领导成员交换的中介作用越强。本研究进一步阐明了内隐追随对工作投入影响的过程机制与边界条件,对企业提高员工工作投入有一定启示。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罗瑾琏  闫佳祺  
基于模糊专家系统模型,探讨了三种视角下双元领导组合(交易-变革双元领导、开放-闭合双元领导和松式-紧式双元领导)与员工尊敬学习、忠诚奉献、权威维护、意图领会、有效沟通和积极执行等6种追随行为的匹配机制。并以DR集团为例,研究发现:当DR集团部门主管展现较多的松式-紧式领导特质,较少地展现交易-变革领导特质和开放-闭合领导特质时,员工更容易产生积极执行追随行为,结论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该研究对不同情境下多重视角双元领导组合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索,为管理实践中领导力发展提供了参考与启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赵鑫  史娜  张雅丽  陈玲  周仁来  
本研究采用中文版大五人格量表、情绪调节效能感量表以及社会适应不良量表对89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人格特质、情绪调节效能感以及社会适应不良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严谨性、外向性、开放性与社会适应不良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神经质与社会适应不良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宜人性与社会适应不良之间相关不显著;宜人性、严谨性、外向性和开放性与表达积极情绪和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神经质与表达积极情绪和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均呈显著负相关;社会适应不良与表达积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和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表达积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在严谨性、开放性、神经质与社会适应不良之间具有部分中...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祁大伟  
文章基于人格理论、动机理论和工作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工作场所中"老好人总是输"这一特殊现象的作用机理。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首先将对人格特质、成就动机和工作绩效进行全面的文献回顾,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和研究模型。然后,基于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以验证研究假设。最后,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进一步进行讨论,得出文章的结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梓鉴  景楚  孙健敏  
近年来,"加班"逐渐演变成了一种职场"文化"。本研究针对当前企业实践和学术研究提出疑问:"加班真的能提高绩效吗?其作用机制是什么?"为回答这一问题,本研究运用压力认知评价理论探索了加班行为对任务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利用239名在职企业员工的三阶段配对数据验证假设,结果表明:加班行为与信息性压力感知和控制性压力感知正相关,信息性压力感知、控制性压力感知在加班行为和任务绩效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员工的核心自我评价正向调节了"加班行为-信息性压力感知-任务绩效"的前半径,负向调节了"加班行为-控制性压力感知-任务绩效"的前半径。本研究提供了中国情境下加班与绩效之间关系的实证支持,同时澄清了加班行为对任务绩效的影响机制和边界条件,对组织充分认识加班行为,妥善设计加班政策,招聘甄选和管理员工,促进员工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璐  张凤  雷秀雅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晓洁  刘新梅  屈晓倩  
基于情绪调节过程模型,本研究构建了团队任务冲突对个体创造力的差异化影响模型。利用44个研发团队(169名成员和44名直接主管)的数据和多层线性模型(HLM)检验提出的假设,实证结果表明:认知重估使个体在面对任务冲突时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创造力,观点采择部分中介这一关系;表达抑制使个体面对任务冲突时表现出较低水平的创造力,这一关系被情绪耗竭完全中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