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33)
2023(9062)
2022(8186)
2021(7833)
2020(6567)
2019(15340)
2018(15438)
2017(29809)
2016(16134)
2015(18152)
2014(18189)
2013(18037)
2012(16291)
2011(14646)
2010(14315)
2009(12905)
2008(12310)
2007(10311)
2006(8894)
2005(7517)
作者
(45941)
(37863)
(37580)
(35742)
(24118)
(18129)
(17107)
(15065)
(14380)
(13444)
(13164)
(12549)
(11825)
(11777)
(11751)
(11429)
(11382)
(11278)
(10698)
(10669)
(9413)
(9128)
(9025)
(8534)
(8429)
(8421)
(8393)
(8257)
(7530)
(7493)
学科
(62104)
经济(62032)
管理(46348)
(43505)
(36966)
企业(36966)
方法(31384)
数学(27203)
数学方法(26893)
(15640)
中国(15178)
(14839)
(14260)
业经(13663)
地方(12765)
理论(10956)
(10810)
贸易(10805)
(10739)
农业(10507)
(10468)
技术(10225)
环境(9981)
(9959)
(9709)
财务(9651)
财务管理(9635)
企业财务(9145)
(9123)
教育(8934)
机构
大学(224895)
学院(222442)
管理(94387)
(84849)
经济(82928)
理学(82913)
理学院(82036)
管理学(80664)
管理学院(80279)
研究(71835)
中国(51779)
(47816)
科学(46217)
(37348)
(35400)
业大(34418)
(33670)
研究所(32642)
中心(32306)
财经(30778)
北京(30207)
(30003)
(29492)
师范(29249)
(28085)
(26486)
农业(26469)
(25121)
经济学(23985)
商学(23895)
基金
项目(160780)
科学(126173)
研究(117561)
基金(116663)
(101277)
国家(100453)
科学基金(86738)
社会(72377)
社会科(68548)
社会科学(68529)
基金项目(63184)
(62540)
自然(57841)
自然科(56474)
自然科学(56463)
自然科学基金(55409)
教育(53644)
(52776)
编号(48649)
资助(48039)
成果(38584)
重点(35275)
(35162)
(33518)
(33333)
课题(32508)
创新(31140)
科研(30934)
项目编号(30427)
教育部(30174)
期刊
(87725)
经济(87725)
研究(63765)
中国(36858)
学报(35344)
管理(33476)
科学(32829)
(29923)
大学(26461)
(26189)
教育(24993)
学学(24738)
农业(21605)
技术(19069)
(15847)
金融(15847)
业经(14593)
财经(13784)
图书(13698)
经济研究(13650)
理论(12104)
科技(11789)
(11544)
实践(11429)
(11429)
问题(11232)
(10803)
技术经济(10737)
情报(10566)
现代(10212)
共检索到3086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罗兴鹏  张向前  
随着个人-团队匹配构念由个体层次向群体层次拓展,群体层次(个人-团队)匹配成为新兴的集体构念。在揭示个人-团队匹配定义、维度与测量、多维构念的基础上,重点围绕个人-团队匹配的前因变量和影响效应展开系统述评,构建了个人-团队匹配研究设计框架,指出未来研究的5个方向,即个人-团队匹配的结构维度与测量研究、前因与影响效应研究、多层次研究、纵向研究和跨文化比较研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马金鹏  蔡地  徐伟涛  蔡亚华  
团队已经成为当今组织的流行工作模式,个人-团队匹配是影响团队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个人-团队匹配是指个人与其所在团队的相容性。国外的学术界对个人-团队匹配已经多有关注,不少研究证实了它与员工个体因素和组织情境有密切关系,对团队凝聚力、员工个人和团队绩效等都有积极影响;但是国内对它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对个人-团队匹配的概念内涵、测量维度、影响因素以及其作用结果进行国内外文献梳理及述评,指出现有文献研究中的不足,并对个人-团队匹配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兴鹏  张向前  
作为一个新兴的集体构念,群体层次个人-团队匹配被认为是激发高水平团队有效性的关键条件。群体层次个人-团队匹配,又称集体匹配,被概念化为一种团队成员对于彼此之间以及与团队工作环境要求之间兼容性的共享知觉或共同评价。群体层次个人-团队匹配分为一致性匹配和互补性匹配,二者对团队过程和团队结果均产生重要影响。在系统梳理群体层次个人-团队匹配的概念、产生机制和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构建群体层次个人-团队匹配的研究框架,指出后续相关研究方向包括:群体层次个人-团队匹配的前因探索、影响过程和边界条件探讨、多维度检验、纵向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兴鹏  张向前  
作为一个新兴的集体构念,群体层次个人-团队匹配被认为是激发高水平团队有效性的关键条件。群体层次个人-团队匹配,又称集体匹配,被概念化为一种团队成员对于彼此之间以及与团队工作环境要求之间兼容性的共享知觉或共同评价。群体层次个人-团队匹配分为一致性匹配和互补性匹配,二者对团队过程和团队结果均产生重要影响。在系统梳理群体层次个人-团队匹配的概念、产生机制和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构建群体层次个人-团队匹配的研究框架,指出后续相关研究方向包括:群体层次个人-团队匹配的前因探索、影响过程和边界条件探讨、多维度检验、纵向研究设计和跨文化研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佳良  刘军  
作为两个独立而又联系的主体,个人与组织相依相存,通过彼此的匹配来实现绩效提升。个人—组织匹配的研究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共同关注,涵盖了内涵界定、类型与模式、影响因素与管理策略等多个方面。文章综述归纳已有研究,并结合匹配概念在组织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从理论构建与完善、探索性案例分析、相似与互补关系、中国情境化研究等方面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赵慧娟  龙立荣  
以华中及华南地区22家企业1000名企业员工为调查对象,比较个人-组织价值观匹配、需要-供给匹配与要求-能力匹配影响工作满意度时的相对效应。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层次回归等方法对收集的839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需求匹配对工作满意度的预测效应最大,价值观匹配对工作满意度具有一定影响,能力匹配对工作满意度没有显著作用,从而揭示了需求匹配对工作满意度的优势效应。研究结果有效拓展了中国背景下的个人-组织匹配研究,并为企业开展有效的匹配管理提供了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锐  陈启杰  刘磊  
文章评述了国外关于人—组织匹配研究的最新发展。个人—组织匹配简称P-O匹配,它强调组织成员的个人特征与组织特征之间的相容性。P-O匹配不仅使组织能更好地吸引、选拔和留住高素质人才,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绩效和满意感。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希  樊治平  
近几年来,大量文献资料表明,双边匹配决策是经济管理研究领域中一个值得关注的、新的研究方向。在检索了双边匹配决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这些文献的筛选、分析与分类,界定了双边匹配决策的概念;回顾了双边匹配决策研究的历史衍变过程;并系统地分析了不同情境下的双边匹配决策问题;最后探讨了未来双边匹配决策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问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雪  张阳  
战略实施过程中的资源与战略匹配关系直接影响到企业战略实施的时效性,针对动态发展的企业战略实施环境,必须实行战略与资源的动态匹配,用EBV法来对战略资源的重要程度进行评估,从而提高企业的战略实施的有效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金卫健  
本文通过建立关键业务流程,采用构件化的方式提出一个新的ERP软件与企业管理系统双向匹配模型,为企业成功实施ERP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丽  
工作和家庭是人们生活中的两个重要领域,当今社会高速发展使得这两个领域的平衡愈显重要。本文基于个人-环境匹配理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提出了三维度的工作家庭匹配对工作家庭平衡的影响模型。该模型关注个体、组织、工作和家庭变量的相互作用结果对工作家庭平衡的影响,而不是各个变量的单独作用。结果证明匹配的三个维度与WFC及FWC负相关,与WFF正相关。最后提出了如何平衡员工工作和家庭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建议,从而提高员工生活质量及组织绩效。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唐代治  张在旭  
将胜任力的测评要素划分为工作技能、专业知识、职业规划、价值取向、自我认知、职业精神和工作动机七个方面,给出各项因素的测评标准;在此基础上,设计基于胜任力视角进行人岗动态匹配的流程。在效率至上的今天,以人岗匹配为目标对各类人才进行合理、高效的配置,是提高企业整体效能和获取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前提。而作为人岗配置管理的首要步骤,如何测评企业人岗匹配度、探寻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潜力,关系到企业人岗匹配度提升空间的大小。
[期刊] 预测  [作者] 蔡地  王悦  马金鹏  
本文以最佳区分性理论与自我决定理论为理论视角,基于金融行业374名员工的问卷调查数据,考察了包容型领导对员工主动行为的影响以及个人-团队匹配的中介作用和权力距离的调节作用。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包容型领导对个人-团队匹配存在显著正向影响;(2)个人-团队匹配对员工主动行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3)包容型领导对员工主动行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且个人-团队匹配发挥了中介作用;(4)权力距离负向调节了包容型领导与个人-团队匹配之间的关系。
[期刊] 预测  [作者] 蔡地  王悦  马金鹏  
本文以最佳区分性理论与自我决定理论为理论视角,基于金融行业374名员工的问卷调查数据,考察了包容型领导对员工主动行为的影响以及个人-团队匹配的中介作用和权力距离的调节作用。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包容型领导对个人-团队匹配存在显著正向影响;(2)个人-团队匹配对员工主动行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3)包容型领导对员工主动行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且个人-团队匹配发挥了中介作用;(4)权力距离负向调节了包容型领导与个人-团队匹配之间的关系。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贾建锋  赵希男  柳森  朱珠  
高管团队作为战略执行的主要负责单元,其内部高管成员之间胜任特征是否匹配已成为影响组织绩效的关键因素。针对高管团队胜任特征的横向匹配问题,按照目标规划的思想,构建了高管团队胜任特征的个性优势识别模型,采用Lagrange乘子法给出了该模型的求解方法;基于个性优势识别结果进行层次聚类,将持有相似价值参数结构的成员聚为一类,提出了基于个性优势的模式分析方法;以各模式下的价值参数结构对高管团队的胜任特征进行评价,按照认可比例的排序选择高管成员,从而实现高管团队胜任特征的横向匹配。以RV公司招聘高管团队为例,通过集团资深人力资源专家对20名应聘者的考察,获得了他们在5个胜任特征要素的得分,应用上述方法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