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07)
- 2023(12908)
- 2022(10831)
- 2021(9830)
- 2020(8506)
- 2019(19451)
- 2018(18972)
- 2017(36868)
- 2016(19886)
- 2015(22316)
- 2014(22393)
- 2013(22102)
- 2012(20492)
- 2011(18493)
- 2010(18973)
- 2009(18328)
- 2008(17664)
- 2007(16197)
- 2006(14199)
- 2005(13053)
- 学科
- 济(81675)
- 经济(81559)
- 管理(63173)
- 业(61061)
- 企(51456)
- 企业(51456)
- 方法(38079)
- 数学(33835)
- 数学方法(33566)
- 融(28700)
- 金融(28696)
- 财(28467)
- 银(26822)
- 银行(26781)
- 中国(26170)
- 行(25791)
- 制(23196)
- 农(22239)
- 务(19099)
- 财务(19060)
- 财务管理(19017)
- 业经(18561)
- 企业财务(18215)
- 地方(16124)
- 贸(15305)
- 贸易(15295)
- 易(14908)
- 学(14889)
- 农业(14879)
- 体(14746)
- 机构
- 大学(290199)
- 学院(288113)
- 济(123532)
- 经济(120937)
- 管理(111011)
- 理学(95515)
- 理学院(94525)
- 研究(94389)
- 管理学(93103)
- 管理学院(92567)
- 中国(78431)
- 财(62311)
- 京(59171)
- 科学(54621)
- 财经(48930)
- 农(48638)
- 所(47424)
- 中心(46052)
- 经(44277)
- 江(43974)
- 研究所(42627)
- 业大(41784)
- 经济学(39311)
- 农业(38241)
- 北京(36872)
- 财经大学(36432)
- 经济学院(35701)
- 州(34861)
- 范(34753)
- 师范(34371)
- 基金
- 项目(188108)
- 科学(148724)
- 基金(138785)
- 研究(137487)
- 家(119908)
- 国家(118889)
- 科学基金(102508)
- 社会(89495)
- 社会科(85046)
- 社会科学(85017)
- 基金项目(73547)
- 省(72875)
- 自然(64945)
- 教育(63818)
- 自然科(63491)
- 自然科学(63473)
- 自然科学基金(62446)
- 划(60984)
- 资助(56337)
- 编号(55627)
- 成果(46108)
- 部(42970)
- 重点(42250)
- 创(39788)
- 发(39549)
- 制(39341)
- 课题(37677)
- 国家社会(37662)
- 教育部(37442)
- 创新(37260)
共检索到434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方建武 李忠民
影响个人金融投资行为的因素是什么?本文从历史发展和社会心理学的视角,通过社会保障机制、社会阶层结构、民俗文化对个人金融投资行为影响的分析,得出保障机制、阶层结构、民俗文化是制约我国个人金融投资行为的三个重要因素;同时指出特定的历史阶段里,保障机制、民俗文化、社会分配的货币化程度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因素。因此,个人的社会阶层位置成为对个人投资行为约束影响最大的量,也成为行为研究的重点。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潘银蓉 刘晓娟 张容旭
[目的 /意义]数据交易是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关键和难点,当前我国数据交易面临诸多问题,亟需破局走出困境。引入生态系统的理论视角,有助于从整体协调的角度认清数据交易的发展制约因素,进而提出可行之策。[方法 /过程]采用比较类推法,通过分析数据交易与生态系统的相似性来论证数据交易生态系统的可行性,进而明确该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与特点。以此为基点,通过访谈法和网络调研法,发现数据交易现实中还存在数据要素权属复杂、交易双方彼此博弈、第三方机构缺失及监管缺位等制约因素。[结果 /结论 ]为充分释放数据交易潜力,需为克服这些制约因素制定路径策略,通过长期、系统、动态、可控的治理实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进与稳定平衡。
关键词:
数据交易 生态系统 数据要素 治理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邱兆祥 安世友 刘国平
科技与金融结合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引擎式带动经济增长,对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三个层面分析科技与金融结合中的制约因素,并以榆林市为例分析科技与金融相结合中存在的缺乏市场化基础、直接融资支持不足、科技与金融相互渗透不强等问题,以此为基础提出应形成政府、科技企业以及金融系统的合力,推动科技金融的发展。
关键词:
科技 金融 制约 对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莫易娴
网络金融的发展不仅取决于金融法规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还包括非正式制度方面的原因。本文分析了文化、社会资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等非制度性因素对网络金融发展的影响,并提出改进之策。
关键词:
网络金融 非正式制度 因素分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段兰兰
新质生产力是以AI技术、生物技术等为基础,以创新、科技、知识等为动力,以新经济、新产业、新商业为载体的生产力形态。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战场,不仅能够促进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还能够为新质生产力培养新人才、创建新机制。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职业教育面临赋能新质生产力能力不足、自身结构与新质生产力需要不适应、对外开放程度不够等挑战。为此,要确立以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发展新定位,建立以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育人新体系,促进职业教育供给侧与产业结构需求侧相协调,建构深度参与全球教育合作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杨志安 邱国庆
区别于以往政府主导型环境治理的模式,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模式的顶层设计应引入财政合作的思维。区域财政合作的逻辑机理一方面来自地方利益关系扩展、行政权力调整及政府职能转变的现实逻辑;另一方面来自区域环境治理自身具有公共物品的外部性、公共性及阶段性的理论逻辑。而现实中行政区划、财政供给、合作路径、利益共享等制约因素阻碍了区域财政合作。鉴于此,从既有体制框架下提出地方政府间建立财政预算协同体系,构建财政合作收支体系、引入横向转移支付体系及完善多元主体利益协调机制的实现路径,以整合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的社会资源,实现协同功效。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天芸 陈平
金融抑制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县域经济的风险大、情况复杂,而借款人又缺少银行所要求的抵押,商业银行在县域的信贷规模持续收缩。本文根据对广东县域金融的调研资料,结合县域经济主体的财产特征,阐释抵押设定、抵押率及抵押登记成本方面的特征,分析制约广东县域金融发展的抵押因素,以探析广东县域金融交易的困境。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县域金融 制约因素 抵押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兆海
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金融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制约当前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构建金融组织机构、培育金融市场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服务 服务创新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谭建学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农村金融业在促进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助推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经济改革先行、金融改革滞后的现状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因此,如何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消除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因素,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农村经济 金融因素 机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军
1999年4月20日,我国第一家经营银行不良资产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达公司在北京成立。目前,信达公司正在着手收购中国建设银行的部分不良贷款。据悉,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将相继组建相应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处理各自系统内的大量不良资产。 一、我国金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国林
在分业经营制度下,中国金融产品的创新受制度障碍,主体缺乏创新动力,市场发展不平衡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深化基础产品的创新,在此基础上审慎发展衍生产品市场是中国金融产品创新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
金融产品创新 基础产品 衍生金融产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天祥 李贵荣
近年来 ,中国经济发展在需求不足特别是消费需求不足的巨大压力下 ,呈现出停滞不前的态势。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 ,目前的整体消费水平较低 ,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有较大的潜力和开发余地。因此 ,深入分析我国农民消费不足的深层次原因并探讨可能采取的对策 ,无疑对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农民消费 制约因素 解决措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屈韬
农民收入水平低、消费不力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大问题。研究表明:收入与消费倾向负相关,且持久收入弹性小于暂时收入弹性,利率与消费倾向显著正相关,这暗示:由于对未来的支出存在悲观预期,农民更注重将持久性收入列入储蓄计划,而将利息收入、外出务工收入等额外的暂时性收入用于改善生活。农业投入不足是农村消费市场疲软的最根本原因。价格对农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因此,启动内需,关键在于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拓宽就业渠道,减轻农民负担。
关键词:
储蓄动机 消费行为 拉动内需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吕克勤
本文主要探讨了两个问题:一是目前中国为什么能吸引国际直接投资;二是中国长期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制约因素。关于中国之所以能吸引国际直接投资,既有源自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基本解释,也有来自中国所独具的特殊优势:优惠的引资政策、良好的经济增长表现、巨大的市场潜力。从长期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角度看,本文提出中国所面临的制约因素主要来自四方面:(1)经济增长的质量问题;(2)人力资源的问题;(3)优惠政策的长期有效性;(4)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