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01)
- 2023(5404)
- 2022(4118)
- 2021(3895)
- 2020(3082)
- 2019(6687)
- 2018(6199)
- 2017(12108)
- 2016(5870)
- 2015(6658)
- 2014(6455)
- 2013(6324)
- 2012(5832)
- 2011(5300)
- 2010(5662)
- 2009(5881)
- 2008(4712)
- 2007(4338)
- 2006(4068)
- 2005(3882)
- 学科
- 融(24696)
- 金融(24696)
- 银(21855)
- 银行(21855)
- 济(21553)
- 经济(21525)
- 行(21281)
- 管理(21072)
- 业(19826)
- 企(17566)
- 企业(17566)
- 中国(14823)
- 财(11049)
- 中国金融(10891)
- 制(9206)
- 务(8597)
- 财务(8576)
- 财务管理(8564)
- 企业财务(8322)
- 业经(7788)
- 方法(7674)
- 地方(6466)
- 农(6317)
- 数学(6282)
- 数学方法(6224)
- 信息(5858)
- 理论(5532)
- 体(5244)
- 产业(4923)
- 农业(4773)
- 机构
- 大学(83287)
- 学院(83083)
- 济(34413)
- 经济(33589)
- 管理(32343)
- 中国(28593)
- 理学(26506)
- 理学院(26310)
- 管理学(26033)
- 管理学院(25888)
- 研究(25187)
- 财(20647)
- 京(16590)
- 财经(15862)
- 银(15824)
- 中心(15464)
- 银行(15297)
- 融(14837)
- 金融(14552)
- 行(14382)
- 经(14304)
- 人民(12651)
- 科学(12629)
- 江(12427)
- 财经大学(11911)
- 经济学(11610)
- 国人(11563)
- 中国人(11482)
- 所(11404)
- 中国人民(11375)
- 基金
- 项目(52078)
- 研究(41475)
- 科学(40969)
- 基金(38231)
- 家(31863)
- 国家(31558)
- 科学基金(27769)
- 社会(27500)
- 社会科(26220)
- 社会科学(26217)
- 省(19588)
- 基金项目(19460)
- 编号(18286)
- 教育(17425)
- 成果(16488)
- 划(15812)
- 自然(15480)
- 资助(15070)
- 自然科(15042)
- 自然科学(15037)
- 自然科学基金(14798)
- 项目编号(12819)
- 国家社会(12156)
- 性(11415)
- 重点(11263)
- 发(11208)
- 制(11146)
- 创(11100)
- 部(11017)
- 课题(10916)
共检索到138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方乐
信息技术的革新在促进金融市场发展的同时,亦加剧了个人金融信息危机的形成。既往适用的金融隐私保护模式无法调和"利用"与"保护"两市场需求间的矛盾。对此,立法者借由《民法典》《个保法》等法律规范的制定重构了"权利-义务-责任"体系,彰显了兼顾个人金融信息保护与利用的改革理念。然则,未有针对性考量金融场景特殊诉求的缺憾使得立法者遗留了个人金融信息法律体系不周延、"同意例外规则"供给不足、信息处理者事中与事后的保护义务相对缺失、权益救济机制有效性差等未竟课题。因而,有必要以专门性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法律规范的出台为契机,构造起差异化"同意例外规则"、全周期保护义务以及递进式权益救济体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骆君彦
我国已初步建立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法律体系,但同金融改革发展相比,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立法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应尽快完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主要基本法律制度,以保护个人金融信息安全权利,维护金融稳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关键词:
个人金融信息 隐私权 民事责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曾远
金融标准已成为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制度重要组成部分。个人金融信息安全标准的保护机制有公法规制与私法保护两条路线,通过个人金融信息安全标准与金融机构服务文本的文本契合度比对可以发现:个人金融信息安全标准在公法规制与私法保护两条路线之间,存在较大“保护盲区”。虽然金融标准对个人金融信息保护产生积极影响,但不应回避在包容审慎原则下“内生于市场”的金融标准与“外生于市场”的金融法律,在生成机理和治理逻辑的根本差异。个人金融信息安全标准的保护逻辑需要不应陷于单一的工具主义的管制思维,而需强化金融法律限定与引导个人金融信息安全标准生成的竞优环境,厘清金融标准生成的驱动方向,消除个人金融信息安全标准两种保护机制之间的保护盲区。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徐义国
经过十余年的持续宣讲和积极推动,关于科技金融的概念、机制、关系和政策的各种期刊文章与研究报告早已是汗牛充栋,相关的中央和地方支持政策也一直在接连不断地出台创新。但是,在诸如试点城市、示范中心以及最近的投贷联动等一系列的举措过后,无论是科技企业还是政府甚或中介机构,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徐义国
经过十余年的持续宣讲和积极推动,关于科技金融的概念、机制、关系和政策的各种期刊文章与研究报告早已是汗牛充栋,相关的中央和地方支持政策也一直在接连不断地出台创新。但是,在诸如试点城市、示范中心以及最近的投贷联动等一系列的举措过后,无论是科技企业还是政府甚或中介机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方建武 李忠民
影响个人金融投资行为的因素是什么?本文从历史发展和社会心理学的视角,通过社会保障机制、社会阶层结构、民俗文化对个人金融投资行为影响的分析,得出保障机制、阶层结构、民俗文化是制约我国个人金融投资行为的三个重要因素;同时指出特定的历史阶段里,保障机制、民俗文化、社会分配的货币化程度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因素。因此,个人的社会阶层位置成为对个人投资行为约束影响最大的量,也成为行为研究的重点。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鸿祥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抑制宏观背景下的创新演绎,有着内在的形成机理和经济逻辑。互联网金融缓解了信息不对称,降低了交易成本和金融服务门槛,拓展了金融交易可能性边界,从而增加了普惠金融供给。但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也隐含着潜在风险,如缺乏法律依据、技术存在缺陷、期限结构错配、干扰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等等,需要做出理性而适度的演进安排。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内在机理 经济逻辑 演进安排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广谦
我国古代金融向近代金融转变的时间比西方晚了数百年,而在转变过程中又呈现纷繁多变、矛盾曲折的复杂局面。期间,外国银行长期垄断我国金融,钱庄票号等传统金融业经历了曲折发展历程,民族资本银行在艰难中起步,在尚未得到充分发展之时即被垄断金融体系所代替。新中国成立之后的金融体系便是在这种金融发展不充分且垄断性较高的基础上建立的。虽然这一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保持了相对一致性,但金融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伴随着经济体制的全面转型,金融改革成为必然。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历史变迁 传统体制 改革起点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薄洋 牛凯龙
金融发展指标是金融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在简单介绍金融发展指标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金融发展指标演进的内在逻辑。依据国际通行的金融发展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作者构造并分析了衡量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并对这一系列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提出了能够较为全面代表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的几个重要指标,为进一步研究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问题奠定了基础。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夏雨 方磊 魏明侠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相互渗透催生了供应链金融,并使之成为运营管理和金融等相关领域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引起了多层面和多角度的研究。本文应用文献研究和逻辑分析的方法,以供应链金融理论演进为脉络,对已有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述评;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研究进行展望。研究表明:供应链金融理论演进为供应链金融的缘起、供应链金融的内涵及其业务模式、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服务、不同融资服务的比较和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等五大理论模块;其演进的内在逻辑链为逻辑起点、逻辑基石、逻辑主线和逻辑拓展;后续研究的主要方向包括供应链金融的内涵拓展、融资创新、风险深化和线上融合等,核心问题是考虑多周期、多主体和信息不对称的供应链决策模型。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资金约束 融资决策 运营决策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谢珺
图书馆是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场所,一些国家和地区对图书馆的读者个人信息保护义务有相关规定,但是法律层次不高。我国现行法律虽已将个人信息纳入民事权益加以保护,但立法上欠缺完善的配套规定。因此,我国图书馆法中应当明确该义务及法律责任对推进图书馆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在法律上明确规定图书馆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职责、利用读者个人信息的基本内容和程序、违反该义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关键词:
个人信息 图书馆法 法定义务 隐私权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梁修德
信息技术是信息伦理生成与演进的内在的历史逻辑。文章探讨了信息伦理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计算机伦理诞生为肇始,经历以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讯技术融合为基础的网络伦理充分发展,随着信息技术全面社会化和社会全面信息化,通过对计算机伦理和网络伦理"扬弃",最终得以形成。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信息伦理 历史逻辑
[期刊] 征信
[作者]
郭明龙 郭澎
失信惩戒中对个人信息的处理和利用必须依法依规。受历史与实践因素的双重影响,失信惩戒的实践运用反映出对个人信息结果保护模式的延伸运用,信息处理活动存在对个人信息的泛化收集、强制共享、评价黑箱以及不当利用等风险局限。为了更好地规范信息处理行为,必须引入个人信息过程保护模式,实现过程保护与结果保护两种模式折长补短、有机结合。失信惩戒的实践应用应坚持“告知—说明”基本准则、明确比例原则的适用限度、重视禁止不当联结的规范适用,以实现个人信息保护和失信惩戒效果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关键词:
失信惩戒 个人信息 结果保护 过程保护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四如 肖可砾
金融深化是由于产业分化引起交易深化、引起财富货币化进程,是资产转换在内容、时间和空间上拓展的过程;金融创新的本质是对各类资产转换及收益风险分配建立起工具、技术和机制。而所有的金融产品,都是由于价值的跨时间转移而形成,本质上都是一份涉及未来权益的契约。由于财富转移所带来的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风险,催生出一系列中介机构、一系列信用增强机构、一系列监管机构,也催生出一大批金融家人才。他们是金融市场上的食利者。他们的所作所为,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发现套利机会,善于运用杠杆。
关键词:
金融家 金融套利 金融杠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再勇
近几年,全国各地,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广泛开展了普惠金融实践。总结各地的实践经验,可以发现,我国普惠金融制度的目标是让广大贫困群众以不高于平均水平的价格或费用更方便地获得信贷等金融产品以及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普惠金融业务遇到了相互矛盾的三方面问题:一是较低价格和收费,使得普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