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61)
2023(9223)
2022(7790)
2021(7336)
2020(6371)
2019(14212)
2018(14036)
2017(26042)
2016(14041)
2015(15115)
2014(14525)
2013(14346)
2012(13083)
2011(11766)
2010(12315)
2009(11604)
2008(11772)
2007(11082)
2006(10012)
2005(9369)
作者
(38485)
(32029)
(31474)
(30325)
(20576)
(15207)
(14313)
(12142)
(12023)
(11800)
(10870)
(10730)
(10523)
(10392)
(9960)
(9863)
(9378)
(9323)
(9291)
(9231)
(8176)
(7753)
(7691)
(7422)
(7413)
(7307)
(7115)
(6989)
(6545)
(6380)
学科
管理(54499)
(50137)
(47949)
经济(47886)
(46033)
企业(46033)
方法(18785)
(18110)
技术(16497)
中国(15010)
数学(14538)
(14509)
数学方法(14301)
(12793)
银行(12776)
业经(12696)
(12212)
财务(12172)
财务管理(12143)
(12126)
技术管理(12018)
(12016)
企业财务(11624)
理论(11068)
(10741)
(10163)
金融(10163)
(9742)
(9412)
地方(9267)
机构
大学(185875)
学院(184020)
管理(74912)
(72965)
经济(71151)
理学(61657)
理学院(60982)
研究(60949)
管理学(60069)
管理学院(59650)
中国(51727)
(40471)
(39899)
科学(35285)
(32538)
中心(30204)
(30094)
财经(29680)
(27910)
(26801)
研究所(26648)
(25857)
北京(25403)
业大(24151)
(23609)
师范(23383)
(22633)
(22072)
财经大学(21982)
经济学(21303)
基金
项目(115541)
科学(92212)
研究(86105)
基金(83907)
(72930)
国家(72262)
科学基金(63030)
社会(55204)
社会科(52401)
社会科学(52389)
(46020)
基金项目(43717)
教育(40496)
自然(40203)
自然科(39403)
自然科学(39393)
自然科学基金(38755)
(38271)
编号(33649)
资助(33435)
(30114)
成果(28887)
创新(27107)
重点(25916)
(25227)
课题(24536)
(23707)
(23491)
国家社会(22977)
教育部(22118)
期刊
(88253)
经济(88253)
研究(60884)
中国(48493)
管理(35737)
(35559)
教育(27175)
学报(27144)
科学(26004)
(25451)
金融(25451)
(24749)
大学(21328)
学学(19359)
技术(18121)
财经(15543)
农业(15413)
(13504)
经济研究(13398)
业经(13245)
图书(11207)
(10946)
科技(10795)
技术经济(10381)
会计(10236)
问题(10227)
财会(9620)
(9142)
论坛(9142)
(8846)
共检索到310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晶妹  冉辰阳  
近年来信用发展规划的相继出台与社会违信行为的层出不穷形成了鲜明对比。信用评估走到了自己的十字路口,是继续沿着传统路径向更先进的方法、模型和评价技术演化,还是进行一次涉及到评价理念与灵魂的颠覆性变革?文章将尝试给出答案。作者以全新的视角重新考察了个人信用评估指标体系,将诚信度和道德因素纳入其中,以增强指标体系的适用性、公正性和客观性。加入道德因素的新模型可以有效提高信用评估的社会影响力,督促人们更加重视自己的信用分数,优化社会信用体系,重建中国社会的信任文化和道德体系。同时,对于个人诚信行为、社会信用体系和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夏斌  
本文从理论与经验不同的概念含义出发,基于经济学说史上不同的流派,梳理及评估了国内经济学人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奇迹进行理论总结的不同视角及内容,并进一步分析了理论总结中分歧较大的四条基本原因。在此基础上,特别指出了对当今中国关于中国经济学、中国学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等提法的理解,以及提出了进一步提高经济学理论创新水平需注意的若干问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幽红  宋明顺  
考察全面质量管理起源与发展、创新的概念与分类,回顾全面质量管理对创新的影响,分析全面质量管理与创新辩证关系,提出一个整合性概念框架,全面创新质量管理概念、特点和三个重要推力。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承耀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创新型国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创新的主体,可以预见,创新,将是未来企业管理活动中一个分量越来越重的关键词。在新的政策和市场条件下,企业内在的创新动力将会越来越强,需要加强研究和努力的是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冬华  祝娟  俞俊利  
公司治理只是外部制度影响的结果,还是同样深受个人内在品性的影响?这在实证研究上是一个较少被检验的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本文选择曾在两个上市公司担任过高管(董事长或总经理)的个人样本,通过检验两个公司之间操控性应计水平的相关性,考察盈余管理是否会受高管个人特征的影响。本文将这种个人特征阐释为道德品性,并将受其影响的盈余管理行为一致性称为盈余管理中的经理人惯性。实证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后,具有相同高管的公司之间盈余管理水平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这种盈余管理水平的相关性并非仅仅因为高管先后任职的公司具有相似的财务状况和治理环境。实证结果支持盈余管理受到经理人惯性影响这一推论。该研究结果的启示在于,制度建设是制约盈余管理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在外部制度建设效应边际递减之际,应重视和甄别经理人内化的德行品性,避免过于强调制度,在治理的投入上出现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损害公司价值及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情形。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冬华  祝娟  俞俊利  
公司治理只是外部制度影响的结果,还是同样深受个人内在品性的影响?这在实证研究上是一个较少被检验的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本文选择曾在两个上市公司担任过高管(董事长或总经理)的个人样本,通过检验两个公司之间操控性应计水平的相关性,考察盈余管理是否会受高管个人特征的影响。本文将这种个人特征阐释为道德品性,并将受其影响的盈余管理行为一致性称为盈余管理中的经理人惯性。实证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后,具有相同高管的公司之间盈余管理水平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这种盈余管理水平的相关性并非仅仅因为高管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秦永恒  万迪昉  姜帆  
组织中总是存在着由于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造成的困境。首先分析了"个人-集体"创新模式可能产生的问题,然后验证了这种困境的存在,并发现效率的降低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进一步证明,组间竞争可以以较低成本显著改善以上困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许春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场的长期断裂,不仅表现在经济上,同时也表现在消费价值系统和行为模式上。农村消费市场的创新和消费模式的转型是农村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促进农村居民向现代消费者转变,建立和谐、统一的城乡市场,营销传播将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卉  孙海法  
企业R&D团队、高校交叉学科研究团队是创新团队的典型代表。在现有对团队创新的研究中,学者常采用同一般团队绩效研究一样或类似的方法,往往忽视对中介过程和各控制、调节变量的考虑,忽略创新团队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以知识技术产出为创新绩效的本质。文章在已有理论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对团队创新进行研究,探讨知识管理行为在团队创新过程中的中介作用,为构建完整的团队创新研究模型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齐毅  陈妍  
手机银行是我国商业银行一种新兴的金融服务产品,伴随着其不断发展,各种问题也日益显现。本文阐述了我国手机银行目前发展的状况,对其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发展其的相应对策。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苏涛永  张瑞  俞梦琦  王胜金  
通过问卷调查我国长三角地区3家企业的326名员工,从组织行为学、心理学视角,构建了一个被中介的调节模型,以探讨谦卑领导行为与员工个人创新行为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谦卑领导行为对员工个人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内部人身份认知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传统性对谦卑领导行为与个人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该调节作用通过内部人身份认知的中介得以实现。揭示了谦卑领导行为对员工个人创新行为的影响效应和作用路径,充实了谦卑领导行为对下属影响的相关研究,为实践中从领导层面促进组织创新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苏涛永  张瑞  俞梦琦  王胜金  
通过问卷调查我国长三角地区3家企业的326名员工,从组织行为学、心理学视角,构建了一个被中介的调节模型,以探讨谦卑领导行为与员工个人创新行为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谦卑领导行为对员工个人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内部人身份认知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传统性对谦卑领导行为与个人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该调节作用通过内部人身份认知的中介得以实现。揭示了谦卑领导行为对员工个人创新行为的影响效应和作用路径,充实了谦卑领导行为对下属影响的相关研究,为实践中从领导层面促进组织创新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伍刚  
在经济学中,信用是一个使用广泛的概念。它看似清楚、明确而实际上却有些模糊不清。这直接导致对信用本质的认识不够深刻。本文从合同这一新的视角出发,通过对信用问题的深入分析,试图明确信用概念,揭示信用的本质。同时对信用、信誉、信任的相互关系以及信用概念的拓展等提出了新的见解。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祚臣  
一8月29日,新的《土地管理法》经过四个多月的全民讨论,终于获得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这是中国土地管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土地管理制度变革的一个重大突破。这一制度上的变革,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二立法就是立规矩。规和矩本是两...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士倜  闵宗陶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然而不同企业在创新类型的选择上并不是随意的。维持性创新是对现有主流市场上产品性能改进做出的贡献,而破坏性创新是立足于低端市场并对主流市场具有破坏性的创新行为。在比较分析了成熟企业与新企业在进行破坏性创新方面的不同特点后,认为成熟企业更适于维持性创新,而破坏性创新则是新企业的优先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