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11)
2023(8732)
2022(7469)
2021(6810)
2020(5973)
2019(13746)
2018(13387)
2017(25835)
2016(14178)
2015(16404)
2014(16837)
2013(17066)
2012(16419)
2011(14957)
2010(15338)
2009(14503)
2008(14601)
2007(13243)
2006(11620)
2005(10608)
作者
(43012)
(36189)
(36149)
(34900)
(23024)
(17265)
(16622)
(14095)
(13510)
(12888)
(12515)
(11935)
(11643)
(11617)
(11524)
(11257)
(10943)
(10744)
(10379)
(10338)
(9253)
(9071)
(8761)
(8333)
(8326)
(8169)
(7896)
(7876)
(7379)
(7228)
学科
(81861)
经济(81801)
管理(42305)
(36831)
方法(31443)
(29652)
企业(29652)
(28144)
数学(28127)
数学方法(27927)
地方(20617)
中国(18779)
(17728)
(16893)
(13983)
业经(13606)
地方经济(13163)
财政(13162)
(13127)
财务(13112)
财务管理(13060)
企业财务(12395)
农业(10998)
(10882)
贸易(10878)
(10643)
(10450)
(10293)
(10278)
(10198)
机构
大学(218099)
学院(216372)
(100191)
经济(98238)
管理(78751)
研究(77498)
理学(66770)
理学院(65989)
管理学(64952)
管理学院(64528)
中国(58506)
(52354)
科学(46482)
(45111)
(40883)
财经(37852)
研究所(36623)
(36132)
中心(34546)
(33990)
(33872)
经济学(32766)
业大(30193)
经济学院(29445)
北京(28728)
农业(28436)
(27916)
师范(27671)
财经大学(27470)
(26525)
基金
项目(133147)
科学(103264)
研究(97324)
基金(95734)
(82624)
国家(81966)
科学基金(68940)
社会(62692)
社会科(59414)
社会科学(59396)
(51889)
基金项目(50098)
教育(44556)
(42950)
自然(42363)
自然科(41292)
自然科学(41276)
自然科学基金(40522)
资助(40157)
编号(39316)
成果(33500)
重点(30386)
(30137)
(29802)
课题(27207)
(26550)
国家社会(26210)
教育部(25827)
科研(25433)
(25342)
期刊
(117373)
经济(117373)
研究(70755)
(45881)
中国(41426)
学报(33885)
(32059)
科学(29498)
管理(27344)
大学(25007)
学学(23653)
农业(21120)
经济研究(20568)
财经(20320)
(19612)
金融(19612)
技术(18375)
教育(17960)
(17553)
业经(15863)
问题(15380)
技术经济(12886)
统计(12403)
(12108)
(11187)
(10552)
财会(10501)
世界(10475)
理论(10316)
(10277)
共检索到337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一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性的个人财产不均衡,是一个经济层面上的问题。文章从经济学角度对个人财产不均衡现象进行了深刻认识,并论述了个人财产不均衡现象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姜国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伴随着经济增长,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分配不公现象日益严峻。本文分析了收入分配差距存在的合理性,审视了当前我国收入分配的状况及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机会不均等是收入差距产生的根本原因,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白景明  
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经济改革逐渐深化以及税收决策的公众参与热情不断升温,要求加快税制改革进程、深化财产课税制度改革的呼声日高。笔者认为,要把财产课税当作政策工具来用,需要全面认识个人财产课税,在合理界定个人财产课税定义的基础上,准确分析课税环节选择、课税制度体系和税制改革可行性等问题。一、个人财产课税制度体系的内容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珺  
个人和公司对风险态度的不同,决定了个人和公司在财产保险的需求动力方面截然不同。另外,把资产组合理论应用到公司对财产保险的需求会产生一个悖论。分别从个人和公司两个角度,对其风险态度、最优保险需求以及影响各自保险需求的因素等方面进行经济学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个人对财产保险的需求来源于其自身厌恶风险的态度,影响其保险需求的主要因素为其效用函数的形状、附加保费;公司对财产保险的需求并不是自身规避风险的需要,但公司购买保险会对公司预期现金流的增加有间接影响,影响公司财产保险需求的主要因素有预期破产成本、增长机会、公司规模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沈超  宋言东  
本文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可以从就业市场的失衡现象去考察。这种失衡现象可分为总量性失衡和结构性失衡两种情况,并可运用经济学理论进行解析。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朱海就  
"均衡"与"过程"分别是新古典经济学与奥地利经济学的市场观。本文指出经济学的"市场观"与"方法论"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系。经验实证方法建立在"均衡"思想之上,而先验的方法建立在"过程"思想之上。文章最后指出经验实证方法与先验方法各自的不足,以及经济学方法论的困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贾志永  
本文对非均衡经济学和新兴古典经济学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其共同点在于产生的学术背景、行为主体的决策过程和产生的直接动机。它们的主要差异在于,一是虽然都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批判与发展,但发展的“方向”不同;二是虽然都注意到了经济生活中信息不完备的现实,但对其影响“领域”的归结不同;三是它们对市场作用的看法不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白景明  
个人财产课税制度改革具有多重效应,既事关当期经济和社会发展,又牵动总体制度变革走势,同时也涉及不同收入阶层对改革开放的信心。显然,设计个人财产课税制度改革方案,必须通盘权衡利弊得失,基于此,现提出如下思路。1.深化个人财产课税制度改革必须坚持综合协调原则。任何一个税种的税制都不是孤立的,深化个人财产课税制度改革绝不能单纯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一鸣  林玲  
论个人财产的运作与股份制王一鸣林玲股份制已是眼下大家都十分熟悉的概念,这里不再评述。个人财产概念对世人并不陌生,却有必要给出一个定义,即:一切由个人支配的用于个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一般包括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本文着重论述个人财产运作与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裴光  
投资型财产保险产品的引入是保险产品金融性的一种衍生 ,是财产保险保险性与金融性的融合 ,是对客户投资偏好的开发运用 ,是对保险产品消费者潜在保险意识的变现。投资型个人财产保险产品的创新必须对财产风险性、金融工具功能、市场风险的发生、发展规律有一定的认识 ,并具有一定数量与素质的保险精算和审计人才队伍 ,以及开放的政策法律环境。同时 ,信息对称性要求高 ,业务管控力度要求强 ,才能提高资金运用效益。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项飞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通过合法手段积累的个人财产,是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结果,应给予充分的保护。动员居民将个人财产投资于经济建设,对于激活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邢俊霞  
个人取得房屋时缴纳契税,使用房屋时缴纳房产税,购买车辆时缴纳车辆购置税,使用车辆时缴纳车船税。随着个人财产性收入日益增加,针对个人财产进行纳税筹划显得很有必要。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李青云  
随着信托业务的不断发展,以财产保护和转移为目标的财产转移信托在我国已经出现。财产转移信托具有特殊的财产权架构,因而导致其税收法律关系出现较为复杂的变化。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财产转移信托税收制度,信托税收法律关系的变化将产生不利于社会公平、不利于防范避税等一系列负面问题。本文认为,我国应当按照信托受益人课税和信托主体课税的原则构建相关信托税收制度。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明德  陈广汉  
运用GE指数区域分解方法和收入来源分解方法,研究2000~2009年财产性收入对于居民收入不均等的影响。研究发现:财产性收入倾向于扩大城镇内部收入不均和农村内部收入不均,并且在2002年以后作用逐年增强。财产性收入在大部分年份倾向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作用很小,并且这种作用在逐步减弱。另外,尽管金融危机对经济增长阻碍很大,却通过影响财产性收入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政府在鼓励增加财产性收入的同时,要防范其过分拉大居民收入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