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37)
2023(8053)
2022(6746)
2021(6197)
2020(5147)
2019(11387)
2018(11012)
2017(21459)
2016(11780)
2015(13101)
2014(13049)
2013(12708)
2012(11982)
2011(11050)
2010(11343)
2009(10286)
2008(10140)
2007(9492)
2006(8664)
2005(7789)
作者
(35060)
(30064)
(29542)
(27905)
(18555)
(14601)
(13478)
(11636)
(11340)
(10415)
(10372)
(10045)
(9426)
(9301)
(9208)
(9161)
(8903)
(8684)
(8430)
(8349)
(7550)
(7485)
(7348)
(6909)
(6792)
(6768)
(6608)
(6489)
(6156)
(6100)
学科
(54627)
经济(54580)
(45306)
(36724)
农业(30187)
管理(22502)
方法(17151)
中国(15813)
地方(15741)
数学(15643)
数学方法(15524)
业经(15447)
(15256)
企业(15256)
(10457)
(10361)
农业经济(10250)
(9385)
(9004)
农村(8996)
(8797)
贸易(8794)
(8542)
发展(8405)
(8307)
(7896)
(7879)
环境(7779)
地方经济(7680)
收入(7657)
机构
学院(172843)
大学(167343)
(74313)
经济(72888)
管理(64298)
研究(63034)
理学(56045)
理学院(55373)
管理学(54430)
管理学院(54119)
(53927)
中国(47588)
农业(41321)
科学(39950)
(35032)
业大(34626)
(33261)
研究所(30517)
中心(29816)
(29282)
(27289)
农业大学(25481)
(24193)
师范(23979)
财经(23362)
(21663)
经济学(21630)
(21357)
北京(21317)
经济管理(21219)
基金
项目(119631)
科学(94302)
研究(89439)
基金(85444)
(76311)
国家(75182)
科学基金(62784)
社会(57899)
社会科(54393)
社会科学(54378)
(49340)
基金项目(45673)
(40189)
教育(39350)
自然(38401)
编号(37905)
自然科(37445)
自然科学(37434)
自然科学基金(36784)
资助(33099)
(31181)
成果(30208)
(28892)
重点(27192)
(26603)
课题(25583)
(24850)
国家社会(24297)
发展(23519)
(23166)
期刊
(89171)
经济(89171)
(59018)
研究(47383)
农业(40260)
中国(38160)
学报(30343)
科学(28044)
大学(23315)
学学(22322)
业经(21030)
(18917)
(18567)
教育(18517)
管理(18032)
(17558)
金融(17558)
技术(13792)
农业经济(13724)
农村(13526)
(13526)
问题(13257)
世界(11303)
经济研究(11197)
(11021)
财经(10575)
资源(10220)
经济问题(10026)
业大(9660)
(9164)
共检索到2595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覃凤琴  陈杭  
文章利用中部三省农民工调查数据,从劳动者个人因素和家庭状况两个方面,研究农民工选择就业地区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劳动者个人因素,如年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等对劳动者就业的地区选择具有显著影响;劳动者家庭状况,如家庭负担、耕地面积和居住地等对农民工就业的地区选择同样具有显著影响。结论认为,农民工的个人素质与其就业的地区选择有内在的关联性,农民工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就业地区。农民工的外出就业决策是家庭最优决策的结果,劳动力在地区间的分配受家庭状况的影响。因此,政府和中介机构应根据劳动力输入地的需求输送和培训农民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瑞琴  
青年农民就业选择对城乡经济的即期和中长期发展具有双重的决定性影响。本文利用经济较发达、中等发达和欠发达地区3组样本,分析在总体和不同组内青年农民就业选择的基本特征,并构建计量模型考察个人素质、家庭背景、社区状况等对其就业选择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青年农民就业选择的非农倾向突出、经济较发达组>总体>经济欠发达组>经济中等组,就业层次均较低且结构不合理、普通务工者最多;青年农民就业选择受个人素质中的文化程度和非农职业经历、家庭背景中的父母文化程度和非农职业经历及社区状况中的地形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影响,但不同组内、不同类型就业选择所受影响的程度各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谷莎菲  白萌  
利用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和统计年鉴及公报数据,根据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使用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和多层次非线性回归,分析了不同规模等级城市中农民工核心家庭迁移的特征及城市规模等级对农民工核心家庭团聚状况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规模等级城市中的农民工核心家庭迁移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且大城市中的农民工核心家庭团聚状况最好;城市规模等级对农民工核心家庭迁移决策有稳定的显著影响,大城市中的农民工核心家庭最可能实现团聚,特大及以上城市中的农民工核心家庭最难实现团聚;其他城市特征、家庭特征及先行者个体特征对农民工核心家庭团聚的影响作用在不同规模等级城市中均存在差异。因此,应在不同规模等级城市间优化资源配置,以应对可能的人口流动变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继良  蒋德锋  
外来农民工问题已经作为国家战略层面上的一个重大主题,一直以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本文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对江苏省宜兴市外来农民工城镇生存现状进行了细致地调查,集中关注基本公共服务(子女教育、社会保险和住房)的费用支出情况,探讨农民工在城镇享有基本公共服务严重不足症结,并对政府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福根  石智雷  
文章利用在河南、湖北两省获得的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个人素质和家庭禀赋差异条件下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基本特征,并通过构建Multinomial Logistic模型进一步考察了个人素质和家庭禀赋在农村劳动力不同类型就业选择中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选择受到其个人素质和家庭禀赋的双重影响,务工型就业选择主要受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等个人素质的影响,而创业型就业选择更需要得到家庭禀赋中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等要素的支持。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冯虹  李芳  
在京农民工绝大部分处于中低层职业,经常面临失业风险,在陷入生活困境时容易铤而走险,走向失范,影响和谐社会建设。本文通过就业状况相关因素与城市适应关系的数据模型,就怎样通过改善就业状况来提高在京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水平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启文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比例大幅上升,成为推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中,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在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和文化观念等各方面的改善的同时,在就业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文章以新生代女性农民工为研究对象,探析研究对象在就业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明娟  
采用等价收入法和客观指标指数法构建了关于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测量框架,并利用中国城乡劳动力调查数据对农民工的就业质量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等价收入法与客观指标指数法在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测量方面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测量结果基本一致。具体来说,受雇就业和自营就业农民工的就业质量与其年龄均呈倒"U"型关系;男性的平均就业质量高于女性;与受教育程度和培训经历呈正相关关系;在制造业的就业质量最高;就业的企业规模越大,受雇农民工的就业质量越高。同时,就业质量的变动趋势表明,受雇就业农民工与自营就业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均显著提高,而自营就业者养老保险的参保率明显下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少棠  李雅林  翁贞武  
上饶市农民工队伍不断壮大,"打工经济"已经成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准确把握农民工就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对提高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在全市范围内随机抽取了55名农民工及其家庭,开展了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宋志申  谭杰  王象永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或在乡镇企业就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国家对农民工问题非常重视,出台了一系列保障农民工权益和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的政策措施,农民工群体的就业、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是农民工目前在生活、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全磊  陈玉萍  丁士军  吴海涛  
本文利用2016年鄂粤两省农民工家庭生计调查数据,从家庭总收入和结构性收入双重视角,探讨基础教育和就业行业对未完全汇合农民工家庭收入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基础教育和非农就业行业均有利于农民工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但二者仅通过打工经商收入提高家庭总收入水平,接受过基础教育的家庭更易于脱离农业生产,虽然损失了转移性收入,但总体上有利于家庭资源配置的改进。政府应适时将农村义务教育年限从9年延长至12年,并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因地制宜地发展本地产业,改革涉农补贴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农民工家庭的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创造新的增长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祖辉  刘雅萍  
本文基于对杭州市浙江籍农民工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农民工就业代际差异。首先分别对两代农民工的个体特征、社会经济特征、就业状况等进行对照描述性统计;其次采取独立样本假设F检验、T检验、区间检验等方法,验证两代农民工在工资及待遇、兼业性、未来就业预期等方面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并利用品质相关分析,验证年龄代的不同是否对农民工流动动机与目的、就业渠道、就业遇到的最主要困难等存在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两代农民工在务工月工资收入、兼业性、工作经验、流动动机与目的、就业渠道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玉成  徐辉  
笔者基于CFPS数据建立无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探讨了家庭因素与个人因素影响下农民的多元就业选择行为。研究发现,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对农民多元就业选择具有重要影响,但农民在不同就业类型之间进行抉择时各因素的影响差异明显;家庭收入、家庭金融资产等家庭因素,健康状况、教育背景等个人因素对农民选择非农就业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家庭人口、家庭耕地等家庭因素对农民选择农业生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家庭收入、年龄、性别、教育水平等单因素影响下,农民就业选择存在明显的偏好排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